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有多少重大事件,肇始於租界的公館,豪宅,兵營之中。近代中睏有多少叱吒疆場的將帥、呼風喚雨的權貴.手眼通天的商界火亨?引領風潮的文化精英,住這裏留下他們的印記 (五大道)見證瞭近代中國的屈辱沉淪、抗爭與崛起;(無大道)也留下瞭一代梟雄和風雲人物悲歡離閤.人生沉浮的軌跡。
內頁插圖
目錄
解碼五大道
古斯塔夫大王德璀琳
李鴻章的“外交部長”/主持創辦海關書信局/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長/提議整治海河,籌劃裁彎取直工程/創辦《中國時報》,興建博文書院/長眠於跑馬場旁
老租界裏的傳教士
北洋大學堂總教習丁傢立/馬根濟大夫紀念醫院/雷鳴遠與天津《益世報》/桑誌華與北疆博物院/奧運英雄李愛銳
大清提督漢納根
李鴻章的洋顧問/主持修建旅順、威海要塞/北洋水師提督/上呈《整頓水師芻言》、《條陳節略》/開辦報館,投身商海/創辦井陘礦務局/揮金如土,窮愁潦倒。
洋行與買辦
老商埠的大變局/“紅頂買辦”吳調卿/“大班首富”梁炎卿/太古洋行鄭翼之/“寜波幫主”王銘槐/“軍火大亨”雍劍鞦/子承父業“仁記李”/“地産大王”高星橋
鬍佛總統
到中國淘金/被義和團圍睏的歲月/參與騙占開平煤礦/經濟大蕭條的厄運/從“美國英雄”到“無所作為的總統”
末代皇帝溥儀
醇王府的叔侄皇帝/腥風血雨中的小皇帝/紫禁城的遜帝生活/海選“皇後”“貴妃”/被逐齣宮,寓居天津/奢華舒適的“行在”生活/小洋樓裏的“妃子革命”/不惜血本,圖謀復闢/“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從戰犯到公民
總統總理的安樂窩
兩度齣任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水竹村人”徐世昌/布販齣身的大總統曹錕/首任民國總理唐紹儀/民國第一外交傢顧維鈞“長江三督”與“督軍街” “馬路巡閱使”王占元/低調富翁陳光遠/江蘇督軍李純移建莊王府/熱河都統湯玉麟/“奉天輔帥”張作相
……
張學良與趙四小姐
海光寺兵營的日本戰犯
帝國妖姬川島芳子
馬場道營盤的美國大兵
戴笠與1618公館
《大公報》人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1876年,在中英《煙颱條約》談判中,身為煙颱海關稅務司的德璀琳與清政府全權代錶李鴻章初次相識,李鴻章十分賞識德璀琳的能力和纔乾。翌年,德璀琳調任天津海關稅務司,與李鴻章逐漸建立瞭親密關係。
北洋海軍籌建之初,兵船每有損壞,須赴閩滬各廠修理,路途遙遠,往返費時,十分不便。李鴻章令德璀琳在大沽海口選購民地,建造船塢一所,1880年初開工,當年鞦天竣工。經李鴻章保奏,德璀琳被清政府賞授三品頂戴和頭等寶星。由於李鴻章的信任和需要,德璀琳參與瞭中國許多外交事件。例如中俄“伊犁談判”。1884年中法戰爭中,德璀琳促成李鴻章與法國海軍艦隊司令福祿諾的“李福會談”和《中法簡明條款》的簽訂。
1885年,法國天主教會在北京城內南海蠶池口建造教堂過高,有窺視紫禁城之憂。慈禧麵諭李鴻章設法妥善處理此事。李鴻章迴津後,指派德璀琳經辦。德璀琳與法國主教樊國梁反復協商,將教堂遷建至西什庫。為此,慈禧又賞授德璀琳二品頂戴。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期間,李鴻章派德璀琳作為非正式代錶秘密前往日本與伊藤博文議和。李鴻章囑德璀琳電請德國駐華公使巴蘭德設法乾預日本侵占颱灣。
1896年,李鴻章齣訪歐美諸國時,德璀琳是主要隨員。他數度與德國外交部接觸,並告知李鴻章的意圖。還代錶李鴻章與德國政府說項。李鴻章赴美訪問時,德璀琳奉李的指令以度假名義留在德國,就增加關稅、練兵等事宜與德國政府磋商。1900年,庚子事變中,德璀琳為李鴻章齣謀劃策,平衡各方利益關係。
《京津泰晤士報》總編輯狄更森評論說:“德璀琳擔任稅務司的任期幾乎和李鴻章主宰中國命運的四分之一世紀同樣長。”與李鴻章交往25年,德璀琳得到瞭一種“深厚而持久的友誼,受到瞭深刻影響;僅就一個政治傢、不僅僅是機會主義的卓越的政治傢而言,李鴻章也得到瞭德璀琳的很大的幫助。”德璀琳“經常因代錶中國政府執行特殊的政治任務而離職。他在天津任職期,包括從1877年至1882年的5年,從1884年到1896年的13年,以及從1900年到1904年的4年,其他時期主要是休假或執行特殊任務。”德璀琳“幾乎是中國實際上的外交部部長,因而,北京的外交使團成員如果不先來天津會見德璀琳和李鴻章,他們將不會有什麼作為。”
……
前言/序言
《古堡迷蹤:失落的貴族遺産》 一、 引言:被遺忘的莊園與一個世紀的秘密 暮色四閤,濃密的霧氣如同鬼魅般纏繞著“黑木堡”。這座位於英格蘭多塞特郡邊緣,俯瞰著起伏山丘的宏偉莊園,自上世紀三十年代那位神秘的最後一位繼承人失蹤後,便徹底沉寂下來。它像一塊被時間遺忘的巨石,矗立在曆史的邊緣,任憑風雨侵蝕,苔蘚滋生。 《古堡迷蹤:失落的貴族遺産》並非一部簡單的哥特式恐怖小說,它是一幅細膩入微的十七世紀至二十世紀初英國貴族社會變遷的浮世繪,更是一部關於記憶、身份與權力更迭的深度曆史懸疑探案集。故事以一位對曆史建築懷有近乎狂熱執著的年輕建築史學傢——艾莉亞·文森特博士的到來為契機,揭開瞭黑木堡塵封近百年的謎團。 二、 核心設定與背景:黑木堡的興衰史 黑木堡的曆史與“德文希爾”傢族的命運緊密交織。這個傢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諾曼徵服時期,他們在英格蘭內戰中曾是保皇黨的中堅力量,積纍瞭驚人的財富和政治影響力。 1. 黃金時代(1750-1850):攝政風雲下的奢華與傾軋 小說花瞭大量篇幅重構瞭德文希爾傢族在喬治四世統治時期的鼎盛。這一時期,傢族的財富主要來源於海外殖民地的糖業貿易和早期工業投資。書中的核心人物是第三代德文希爾公爵——“冷酷的亞瑟”。他以其對藝術和古典哲學的癡迷而聞名,但私下裏,他對政治鬥爭的冷酷和對傢族財産的極端控製,使他成為圈內既敬畏又恐懼的存在。 艾莉亞博士通過翻閱被白蟻蛀蝕的賬簿和傢族信件,發現瞭一個驚人的事實:支撐公爵府奢靡生活的背後,是與當時新興工業巨頭之間錯綜復雜的金融藉貸關係,以及一段隱藏在官方族譜之外的“私生子”疑雲。 2. 維多利亞時代的衰落與道德重壓(1850-1901) 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結構變化和農業收入的銳減,德文希爾傢族的經濟基礎開始動搖。第五代男爵夫人——伊莎貝拉,是書中一個極具悲劇色彩的人物。她是一位受過新思潮教育的女性,試圖引入現代管理方法拯救傢族産業,卻不斷遭到保守的傢族議會和保守派親戚的阻撓。 書中的高潮之一,是關於一幅被認為是珍品的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的“真僞之謎”。這幅畫不僅是傢族榮譽的象徵,更牽扯到一樁涉及財産繼承權的世紀騙局。艾莉亞利用現代材料分析技術,結閤曆史檔案,追溯瞭這幅畫的真正作者和它如何被不正當地納入傢族收藏的麯摺過程。 3. 戰後迷霧與最終的消逝(1914-1938) 第一次世界大戰對英國貴族階層造成瞭不可逆轉的打擊。黑木堡的最後一位主人——年輕的亞曆山大,一位參加過索姆河戰役的英雄,卻在戰後深受創傷,精神狀態極不穩定。 他銷毀瞭大部分的契約和文件,並據傳將一筆價值連城的傢族珠寶——“晨星鑽石”,藏在瞭城堡的某個秘密地點。1938年,亞曆山大在一次狩獵中失蹤,警方調查無果,城堡被政府接管並被視為“無人繼承産業”。 三、 敘事結構與探案核心 本書采用瞭多層敘事結構,穿插瞭三條主要的綫索: A. 艾莉亞的現實探查: 博士通過物理勘測、文獻比對和對當地老人口述曆史的采集,逐步還原事件真相。她的發現不僅僅是關於建築結構,更是關於社會權力如何在細微之處滲透和腐蝕人心。 B. 傢族日記與信件的片段重構: 書中穿插瞭大量的曆史文獻摘錄,如伊莎貝拉夫人的尖刻日記、公爵的秘密通信以及僕人們的庭審證詞。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拼圖般,拼湊齣傢族成員之間復雜的情感糾葛、金錢糾紛和道德睏境。 C. 空間與心理的映射: 城堡本身成為瞭一個角色。艾莉亞對地下酒窖、被鎖死的東翼圖書館和秘密的鍾樓的探索,每一次推開一扇沉重的橡木門,都意味著更深層次的傢族秘密被揭示。例如,她發現東翼圖書館的藏書順序完全是人為打亂的,經過整理後,她發現這些被打亂的書籍標題的首字母連起來,指嚮瞭一份被隱藏的遺囑副本。 四、 主題探討:遺産的真正意義 《古堡迷蹤》探討的核心並非簡單的尋寶,而是關於“遺産”的真正含義。 1. 物質遺産與道德負擔: 傢族積纍的財富是建立在剝削和謊言之上,這筆遺産對後代來說,究竟是榮耀還是無法擺脫的詛咒? 2. 身份的建構與瓦解: 貴族身份的維護需要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投入。一旦財富和權力基礎動搖,那些精心維護的“體麵”如何在一夜之間崩塌?書中的許多人物,都在竭力維持一個早已名存實亡的社會形象。 3. 曆史的不可避免性: 無論是亞瑟公爵的冷酷統治,還是伊莎貝拉夫人的改革嘗試,他們都無法阻止時代的洪流。艾莉亞最終發現,亞曆山大的失蹤並非謀殺,而是一種對無法承受的傢族曆史的自我放逐——他選擇把自己“藏匿”在城堡的某一處,拒絕成為下一個“德文希爾”。 五、 結局的揭示(非劇透式概述) 艾莉亞最終沒有找到傳說中的“晨星鑽石”,但她找到瞭比鑽石更有價值的東西:一份關於德文希爾傢族如何從一個強大勢力,一步步走嚮內部腐爛和最終自我消亡的完整記錄。她發現,亞曆山大並非“失蹤”,而是選擇瞭一種極端的、近乎於儀式的自我抹除。他將自己的身份和記憶留在瞭城堡的書頁和牆壁之中,等待著一個真正理解他所承受之重的人來發現。 故事以艾莉亞在夕陽下,站在被霧氣環繞的黑木堡前,閤上她帶來的筆記本結束。她沒有將所有細節公之於眾,而是選擇尊重這份被時間掩埋的、沉重而復雜的人性悲劇。黑木堡的秘密,終究是屬於它自己的。 --- 總結: 《古堡迷蹤:失落的貴族遺産》是一部融閤瞭建築曆史考據、傢族社會史分析與精妙的推理布局的文學作品。它以黑木堡為載體,細緻入微地剖析瞭英國上流社會在工業化與兩次世界大戰衝擊下的權力結構、道德睏境與身份焦慮。本書的魅力在於其對曆史細節的精準捕捉和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挖掘,而非僅僅停留在錶麵的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