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祥雍古籍整理匯刊: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

範祥雍古籍整理匯刊: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範祥雍 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59725
版次:1
商品編碼:10885073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1-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範祥雍先生(一九三一--一九九三),祖籍浙江鎮海,生於上海南市,著名古籍整理專傢,尤精於版本文獻之學。先生自學成纔,而蜚聲學界。一九五六年由陳子展、鬍厚宣、章巽三教授聯名推薦,受聘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復任教於江西大學中文係、東北文史研究所,一九七八年後任中華書局、上海古籍齣版社特約編輯,一九八六年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
先生著述頗豐,經他編訂、點校、校證、補疏整理的典籍蔚為大觀,曆史類有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戰國策箋證,曆史地理類有洛陽伽藍記校注、大唐西域記匯校(原收入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山海經補疏,宗教類有釋迦方誌、宋高僧傳、公弘明集(未完稿),文學類有陳子展詩經直解校閱、陳子展楚辭直解校閱基》術譜錄類有法書要錄,筆記類有管城碩記、東坡誌林廣證,音韻訓詁類有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等。而文史通貫、無徵不信、博觀約取、敏而有斷之學風則一以貫之,允稱精深,堪為楷法。所惜「文革」浩劫,其著作如山海經補疏、東坡誌林廣證等,多有散失,亦可扼腕浩嘆。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社前身古典文學齣版社就齣版瞭先生的洛陽伽藍記校注,一九七八年修訂重版,本世紀初又齣版瞭曆劫復得之戰國策箋證。茲將範先生古籍整理之心血結晶,都為範祥雍古籍整理匯刊結集齣版,內涵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戰國策箋證、洛陽伽藍記校注、大唐西域記匯校、釋迦方誌、宋高僧傳、法書要錄、管城碩記、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其中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屬首次發錶。忻逢盛世,文化昌盛梨棗馨香,以慰先賢。

目錄

自序
補釋例言
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捲一
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捲二
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捲三
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捲四
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捲五
附錄甲
附錄乙
補釋引用書目
後記
補記

精彩書摘

補釋注場字,宋巾箱本、黎本、元本作場。風俗傳雲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傳,惠氏雲:
補釋案《姓解》三《風俗通》雲:張王李趙皆黃帝之後也,典此注同,正作通字,
當從。二十三葉邡(什邡縣在漢州)惠氏雲:「又謀也。見《榖梁傳》。」
補釋案《榖梁傳·昭公二十五年》雲:「邡公也。」範解雲:「邡當為訪,訪,謀也。」惠說
據之。什邡縣(漢誌作什方V後漢郡國誌》《說文》邑部作什邡。)《漢書,地理誌》在廣漢郡。
唐時在劍南道漢州。《見兀和郡縣誌》《唐書,地理誌》,此是孫偭原文。亡(滅也進也)注進字,顧氏雲:「宋:逃。」補釋注進字,宋巾箱本、曹本、黎本、元本均作逃。案《說文》亡字雲:「逃也。」當從。武方切十二二,顧氏雲:「宋:一。」補釋宋巾箱本、曹本、元本作十一,與本切字數閤,是。二十四葉後漢有強華惠氏雲:漢書》作強華。」李子仙(福)雲:「福案宋諱弘(原書作宏,避清高宗諱也04「正。)故強俱作強。」芳(又姓)惠氏雲:「漢有芳丹。見《馮異傳》。」o十I唐徒郎切四十一一,顧氏雲:「宋無。」
補釋宋巾箱本、曹本、元本作四十,與本切字數閤,是。鷓鱅踢顧氏雲:「宋三字在紐末二十五葉說文曰犲似犬犲,段氏改作狼。
補釋犲,曹本作豺。案段校本《說文》。蠟螳螗娘彆名惠氏雲:N廣韻》無娘字,即螳娘,俗音襄,《字林》以為即娘字。」顧氏雲:N更定四聲》。」
補釋案《爾雅·釋蟲》雲:「不過蠟螳。」郭注雲:「蠟曩螗娘彆名。」為此注所本。壤字
見本韻奴當切下,注雲:「蠟曩即螗娘也。」惠氏偶誤。《更定四聲》即惠氏《更定四聲稿》。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範祥雍(1913.2—1993.9),著名文史專傢,藏書傢。祖籍浙江鎮海,生於上海市。[1] 1956受聘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復任教於江西大學中文係、東北文史研究所,1978年後任中華書局、上海古籍齣版社特約編輯,1986年聘為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其治學以藏書入門,精於版本文獻。經他整理的典籍有:《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洛陽伽藍記校注》、《戰國策箋證》(獲首屆中國齣版政府提名奬)、《大唐西域記匯校》、《廣韻三傢校勘記補釋》、《釋迦方誌點校》、《宋高僧傳點校》、《廣弘明集點校》、《管城碩記點校》、《法書要錄點校》、《東坡誌林廣證》、《山海經補疏》、《南華真經批校》等,上海古籍齣版社結集為《範祥雍古籍整理匯刊》齣版,另有《範祥雍文史論文集》,包含有《養勇齋詩抄》三百多首及論文十餘篇。[2] 其治學範圍涉及古文字學、音韻學、藝術史、佛教史、中西交通史、曆史地理、目錄版本學和古典文學等諸多領域。藏書室名有山陰草堂、養勇齋、企蘇書巢、長春室等。[3]

評分

釋靜洪《韻英》三捲

評分

└══⊙═⊙═~----╰⊙═⊙╯

評分

  但由於陽聲欣韻的入聲字太少,因此,沒有單獨立韻。

評分

韻書是將同韻字編排在一起供寫作韻文者查檢的字典。中國詩歌起源很早,為寫作詩歌服務的韻書産生的時代也比較早。東漢末由於佛教的傳入,中國學者在梵文字母悉曇的啓發下發明瞭一種新的注音方法“反切”,這種注音方法的産生為編寫韻書創造瞭條件。傳說中國最早的韻書是魏時左校令李登的《聲類》。據唐代封演《聞見記》所載,《聲類》分為十捲,共收11520字,以五聲命字,不立諸部。由於該書早佚,其具體麵貌不得而知。西晉時小學傢呂忱之弟呂靜曾仿照《聲類》寫過一本《韻集》,分作五捲,宮、商、角、徵、羽各為一篇,此書也早已失傳。其後韻書接踵相繼,特彆是南朝齊、梁時,瀋約、周顒等人發現瞭漢語四個聲調的存在,為韻書的編寫又提供瞭一個重要的條件。自是以後,各種韻書風起雲湧,各有乖互。據《隋書·經籍誌》及陸法言《切韻·序》所載,南北朝時期齣現的韻書主要還有:

評分

--版本--

評分

《廣韻》從刊行到現在版本很多,現在常見的本子有張氏澤存堂本、《古逸叢書》覆宋本、《四部叢刊》涵芬樓影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種本、宋乾道五年黃三八郎本(《钜宋廣韻》)、覆元泰定本、小學匯函內府本等7種。前5種稱繁本,後兩種稱簡本。所謂簡本是元人根據宋本刪削而成。繁本和簡本主要錶現為注文的多少不同,個彆韻收字多少也略有不同,但音係是相同的。其中宋乾道本《钜宋廣韻》曾傳到日本,《經籍仿古誌》著錄,而在國內一度失傳,1889年顧沄以南朝小銅佛自日本山榮傢換得一部,後輾轉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歸上海圖書館。1982年,上海古籍齣版社據現藏上海圖書館的顧沄舊藏本影印齣版,原缺入聲一捲,顧氏原用元人略注本配補,影印時換成《四部叢刊》影宋本。據周祖謨考證,此本與楝亭五種本相近。此外還有周祖謨於1936年寫成的《廣韻校本》(時年周先生僅20歲),周氏以澤存堂本為底本,以除瞭《钜宋廣韻》的版本校勘,同時吸收瞭清段玉裁、近代王國維、趙萬裏的校勘成果,並參考瞭唐寫本殘捲20種。此書搜集資料全,校讎方法精,是目前較易得的好的《廣韻》校本。

評分

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非常滿意

評分

╭╯讓路║═║水軍專用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