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典藏版:茶經 續茶經(全本布麵精裝)》是“國學經典”係列之一。《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早、完整、全麵介紹茶的第1部專著,被譽為“茶葉百科全書”,由中國茶道的奠基人陸羽所著。
《國學經典典藏版:茶經 續茶經(全本布麵精裝)》是一部關於茶葉生産的曆史、源流、現狀、生産技術以及飲茶技藝、茶道原理的綜閤性論著,是一部劃時代的茶學專。它不僅是一部精闢的農學作,又是一本闡述茶文化的書。它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它是中國古代專門論述茶葉的一部重要作,推動瞭中國漢族茶文化的發展。
作者簡介
(唐)陸羽撰;(清)陸廷燦輯;郭孟良注譯
作者簡介:郭孟良,河南嵩縣人,1965年齣生。曆史學碩士、文學博士,編審職稱,現供職於中原大地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編餘緻力於明清史、齣版史、茶史研究,注譯有《中國茶史》《晚明商業齣版》《南明史》等著作及相關論文五十餘篇。先後獲評“文化名傢暨四個一批人纔”、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全國新聞齣版行業領軍人纔、河南省優秀專傢等。兼任河南省曆史學會理事,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目錄
茶經
茶經捲上
一 之源
二 之具
三 之造
茶經捲中
四 之器
茶經捲下
五 之煮
六 之飲
七 之事
八 之齣
九 之略
十 之圖
茶經附錄
陸羽傳記
《茶經》序跋
續茶經
凡例
續茶經捲上
一 茶之源
二 茶之具
三 茶之造
續茶經捲中
四 茶之器
續茶經捲下
五 茶之煮
六 茶之飲
七 茶之事
八 茶之齣
九 茶之略
十 茶之圖
續茶經附錄
茶法
精彩書摘
《國學經典典藏版:茶經 續茶經(全本布麵精裝)》:
細色茶五綱,凡四十三品,形製各異,共七韆馀餅,其間貢新、試新、龍團勝雪、白茶、禦苑玉芽,此五品乃水揀,為第一;馀乃生揀,次之。又有粗色茶七綱,凡五品。大小龍鳳並揀芽,悉入龍腦,和膏為團餅茶,共四萬馀餅。蓋水揀芽即社前者,生揀茶即火前者,粗色茶即雨前者。閩中地暖,雨前茶已老而味加重矣。又有石門、乳吉、香口三外焙,亦隸於北苑,皆采摘茶芽,送官焙添造。每歲縻金共二萬馀緡,日役韆夫,凡兩月方能迄事。第所造之茶不許過數,入貢之後市無貨者,人所罕得。惟壑源諸處私焙茶,其絕品亦可敵官焙,自昔至今,亦皆人貢。其流販四方者,悉私焙茶耳。
北苑在富沙之北,隸建安縣,去城二十五裏,乃龍焙造貢茶之處,亦名鳳凰山。自有一溪,南流至富沙城下,方與西來水閤而東。
車清臣《腳氣集》:《毛詩》雲:“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注:荼,苦菜也。《周禮》:“掌荼以供喪事。”取其苦也。蘇東坡詩雲:“周詩記苦荼,茗飲齣近世。”乃以今之茶為荼。夫茶,今人以清頭目,自唐以來,上下好之,細民亦日數碗,豈是荼也?茶之粗者,是為茗。
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序》:茶宜高山之陰,而喜日陽之早。自北苑鳳山,南直苦竹園頭,東南屬張坑頭,皆高遠先陽處,歲發常早。芽極肥乳,非民間所比。次齣壑源嶺,高土沃地,茶味甲於諸焙。丁謂亦雲:鳳山高不百丈,無危峰絕崦,而岡翠環抱,氣勢柔秀,宜乎嘉植靈卉之所發也。又以建安茶品甲天下,疑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盡此茶矣。又論石乳齣壑嶺斷崖缺石之間,蓋草木之仙骨也。近蔡公亦雲:“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産者味佳,故四方以建茶為名,皆曰北苑雲。”
黃儒《品茶要錄序》:說者嘗謂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蓋前此茶事未甚興,靈芽真筍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國初以來,士大夫沐浴膏澤,詠歌升平之日久矣。夫體勢灑落,神觀衝淡,惟茲茗飲為可喜。園林亦相與摘英誇異,製捲鬻新,以趨時之好。故殊異之品,始得自齣於榛莽之間,而其名遂冠天下。藉使陸羽復起,閱其金餅,味其雲腴,當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負瑰偉絕特者,未嘗不遇時而後興,況於人乎?
蘇軾《書黃道輔(品茶要錄)後》:黃君道輔諱儒,建安人,博學能文,淡然精深,有道之士也。作《品茶要錄》十篇,委麯微妙,皆陸鴻漸以來論茶者所未及。非至靜無求,虛中不留,烏能察物之情如此其詳哉?
《茶錄》:茶,古不聞食,自晉、宋已降,吳人采葉煮之,名為茗粥。
葉清臣《煮茶泉品》:吳楚山榖間,氣清地靈,草木穎挺,多孕茶荈。大率右於武夷者為白乳,甲於吳興者為紫筍,産禹穴者以天章顯,茂錢塘者以徑山稀。至於桐廬之岩,雲衢之麓,雅山著於宣、歙,濛頂傳於岷、蜀,角立差勝,毛舉實繁。
周絳《補茶經》:芽茶,隻作早茶,馳奉萬乘,嘗之可矣。如一旗一槍,可謂奇茶也。
鬍緻堂日:茶者,生人之所日用也。其急甚於酒。
陳師道《茶經叢談》:茶,洪之雙井,越之日注,莫能相先後,而強為之第者,皆勝心耳。
陳師道《茶經序》: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上自宮省,下逮邑裏,外及異域遐陬,賓祀燕享,預陳於前;山澤以成市,商賈以起傢,又有功於人者也。可謂智矣。《經》曰:“茶之否臧,存於口訣。”則書之所載,猶其粗也。夫茶之為藝下矣,至其精微,書有不盡,況天下之至理,而欲求之文字紙墨之間,其有得乎?昔者先王因人而教,同欲而治,凡有益於人者,皆不廢也。
……
前言/序言
中國是茶的祖國,是世界茶文化起源和傳播的中心,“茶葉之路”成為中外經濟文化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茶為國粹,茶為國飲,茶為健康飲,茶為時尚飲,“洗盡古今人不倦”,“不可一日無此君”,茶葉成為芳流韆古、香飄四海的生活必需品。茶之為禮,茶之成俗,茶之為藝,茶之成文,茶之為道,茶之興業,茶之為政,茶之治邊,“以至細之物而寓莫大之用”,源遠流長的茶文化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獨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在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科學發展的當今,生態創意的茶産業、“精清”“緻和”的茶文化愈加顯示齣蓬勃的生機和超凡的魅力。
飲茶思源。我們的茶文化啓濛還必須從茶聖陸羽及其所撰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開始。
一、茶聖陸羽及《茶經》成書
陸羽(733~804)字鴻漸,一名疾,字季疵,自稱桑苧翁,又號東岡子、競陵子,世稱陸處士、陸文學、陸三山人、東園先生等,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陸羽身世如謎,特立獨行,“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颱”,孜孜於推廣普及茶文化,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位奇纔、怪傑。
據文獻記載,陸羽為一棄兒,三歲時為龍蓋寺(後改西塔寺)僧智積收養。及長,以《易》自筮,得“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遂以為姓名。勞作之餘,學文習儒,而不喜佛經,後離開寺院,投身戲班,並著《謔談》三篇,得到太守李齊物的賞識。李太守贈予詩書,並介紹到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天寶十一載(752),禮部郎中崔國輔被貶為竟陵司馬,對陸羽頗為賞識,“遊處凡三年”,詩詞唱和,品茶論水,使其得以躋身文壇、聞名士林。此後,陸羽遊曆瞭荊襄、巴山、漢水等地,廣泛接觸瞭茶業生産實踐。安史之亂後,他又隨流民南下,登匡廬,徙彭澤,居茅山,遍遊江淮、蘇浙各地,考察茶事,增廣學識。至德二載(757)到無锡,結識無锡尉皇甫冉;不久到湖州,與詩僧皎然結交,又遊南京棲霞寺,上元元年(760)隱居湖州苕溪,“閉關對書,不雜非類。名僧高士,談宴永日”。從此在江南二十年,先後遊曆蘇州、顧渚、無锡、錢塘、揚州、越州、睦州等地,品茶鑒水,訪朋會友,賦詩聯句,推廣茶道。如嚮常州刺史李棲筠建議上貢陽羨茶;與禦史大夫李季卿品第天下之水;寄茶並緻書國子祭酒楊綰推薦顧渚紫筍茶;加入湖州刺史顔真卿的文士集團,參與編修《韻海鏡源》等,使得江南名茶與他本人的名聲一起聞於天下。根據《陸文學自傳》,他不僅積纍和完成瞭《茶經》的初稿,而且著有《君臣契》三捲、《源解》三十捲、《江錶四姓譜》八捲、《南北人物誌》十捲、《吳興曆官記》三捲、《湖州刺史記》一捲、《占夢》三捲等,在朝野産生瞭一定的影響,皇帝徵召他為太子文學、太常寺太祝,皆不就。
德宗建中初,陸羽離開湖州,移居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東岡、洪州(今江西南昌)玉芝觀,繼入湖南幕府,與孟郊、權德輿、戴叔倫等交遊唱和。貞元五年(789)之前,又人李齊物之子、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李復幕府,居東園。後又返迴江南,曾居蘇州,最後返迴湖州青塘彆業。貞元二十年(804)卒,終年七十二歲,葬於杼山,其墓與皎然塔相伴。一說陸羽晚年葉落歸根,迴到故鄉竟陵,卒後葬於其“本師智積之塔”之側。
國學經典典藏版:茶經 續茶經(全本布麵精裝)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學經典典藏版:茶經 續茶經(全本布麵精裝)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