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0-14岁 “美国独立出版人协会银奖” 得主“知识大爆炸”系列丛书,全套共四册,分别为《狮子为什么长鬃毛》、《如果人类大灭绝》、《吃恐龙的史前巨蛙》、《猎豹为什么要欺骗》。
*本系列丛书荣获“美国独立出版人协会银奖”。
*书中所提到的发现,大多发表于国外著名科学周刊。
*从天文学到动物学,本系列收集了天文地理包罗万象的最新科学发现。
*简单的文字与丰富的图片,方便阅读。
内容简介
在每个绝种生物的背后,都有错综复杂的故事,面临各种惊心动魄的生存竞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科学家对远古生物所做的最新研究,不仅让我们逐渐认识那些物种存活当时的世界,也告诉我们它们为了克服挑战而演化出的特征与行为,以及导致它们消失的最终原因。
史前巨蛙能够一口吞下小恐龙!?剑齿虎原来是成群结伴,而不是独来独往!?在史前海洋中有恐怖怪兽,能够直接撂倒鲸鱼!?有牙齿的鹅妈妈是什么样的动物?达尔文的失落环节又在哪里?这些都是当年曾经主宰地球的统治者,但无法让生存到今天。
现在是我们对这些地球生物兴趣最浓厚的时候,却也正是许多物种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因为人类的行为——不论是直接或是间接——都影响了生物的现在与未来。我们的旅游会害死蝴蝶、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有许多物种消失。人类的食衣住行育乐,成为生物绝灭的最大原因。那么,我们也得负起责任,保护地球。
作者简介
刘易斯.史密斯是英国泰晤士报的资深科学记者,而本书珍贵的最新科学资料均来自于以下欧洲科学期刊:《英国鸟类学家协会通讯》;《波兰古生物学报》;《BMC生态学》、《皇家生物学报生物科学专刊》、《国家科学院学报》、《动物分类学》、《当代生物学》、《国际鸟类保育》、《科学》《两栖类爬虫学报》、《国际鱼类学报》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从远古的巨蛙,到疑似灭绝却又重新被发现的鸟类,这本书提醒我们,我们的地球充满了多少惊奇的故事与未解的谜团;同时,靠着多少杰出科学家的努力不懈,这些精彩的故事才能被揭露出来,集入本书中。
——王执明(台湾大学地质系名誉教授、地球科学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将科技研究成果,巧妙转换为叙事骨干,让生物演化历程中令人瞠目结舌的生存竞争,成为余味绕梁且发人深省的杰作。
——曹先绍(台北市立动物园 副研究员)
本书从入侵物种、古代生物、灭绝的威胁谈到保育及物种重现,内容深入浅出,图片活泼生动,是科普入门的最佳读物。
——张永达(台湾师范大学大生命科学系副教授)
目录
入侵物种
你我身边的陌生客
野兔来袭
蜥蜴学防御
老鼠开杀戒
外来树种大侵略
偷渡的蛇
海贼大老鼠
卷心菜绝境重生
原生物种归来记
古代生物
消失的古代物种
成群结党的剑齿虎
生物性爱史
海中巨蝎
史前海中怪兽
魔鬼巨蛙
羽毛物语
陆上翼龙真可怕
大如河马的硕鼠
泰坦巨蟒
年年有鱼
链条帮
小鸟脑不小
有牙齿的鹅妈妈
达尔文的失落环节
爱头槌的恐龙
不会飞的鸟
杀手拼图
迷你型恐龙
陆上行鲸
无言的始祖鸟
猛犸象猎人
灭绝的威胁
走进一个死胡同
以性为武器
末代皇帝
都是盗猎惹的祸
穷途末路
旅游害死蝴蝶
上刀山、下油锅
消失的美洲豹
保护 方舟上的一席之地
拯救信天翁
座头鲸回来了
这只小猪回家去
蝙蝠不入菜
起死回生的蝴蝶
为水牛做遗传指纹鉴定
鲸鱼的气息
希望的影像
青蛙救援队
企鹅的屎迹
森林虽遭砍伐,仍是避风港湾
身份大错乱
众里寻它千百度
物种重现
野生动物的消失与发现
派对鸟
不再稀有
存活且繁衍
时光胶囊种子
陈年旧案
鹿踪再现
努力求生
前言/序言
前言
一本书能顺利出版,集聚了许多人的努力,这本书也不例外。在此,我想对自己得到的一切帮助与鼓励正式致上谢意。
我特别要感谢的是已故的出版人安德烈亚·帕帕达奇斯,没有他,就不会有这本书。他是第一个提议要写这本书的人,也鼓励我放手去做。让人遗憾的是他在2008年过世,来不及看到自己的点子开花结果。他女儿亚历珊卓接手父亲未完成的事,尽管她诸事缠身,却仍给予我许多协助和友善的鼓励。她从头到尾参与整本书的出版,内页的设计部分也要特别感谢她。
我还要感谢的人有莎拉·罗伯兹。她协助编辑,并确认内文。同样,我也要感谢彼得·理多和娜欧蜜·朵吉对图片的调查研究,席拉·迪瓦列的编辑与校对。内容是过去和目前在野生动物方面的发现,所以我完全依靠全球数以千计,致力于知识的追寻、传播与应用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么多位科学家我实在难以一一致谢,但心中深深感激,也对所有科学家们心怀敬意。还有多位科学家非常好心地为我们提供了图片。本书中提到的发现,大部分都先发表在科学期刊上,而这些期刊就是珍贵的数据源。包括有《波兰古生物学报》(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水:国际鱼类学报》(Aqu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chthyology)、《生物入侵》 (Biological Invasions)、《生物学通讯》(Biology Letters)、《生物科技》(BioScience)、《国际鸟类保育》(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BMC生态学》(BMC Ecology)、《林奈学会植物学报》(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英国鸟类学家协会通讯》(Bulletin of the British Ornithologists' Club)、《两栖爬行学报》(Copeia)、《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 Research)、《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深海研究》(Deep-Sea Research)、《地质学杂志》(Geological Magazine)、《全球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应用生态学报》(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自然》(Nature)、《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 ONE》、《加州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皇家生物学报B:生物科学专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科学》(Science),《林奈学会动物学报》(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和《动物分类学》(Zootaxa)。其他数据则是访谈科学家和他们工作同仁的结果。
最后,我要谢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别说这本书,其他很多事情大概都无法完成。尤其是我女儿薇柳,她的热情能感染别人,让大家快乐起来,还有我太太希泽·译恩,她协助我写作、编辑、整理,其他许多方面也都不能没有她。
知识大爆炸:吃恐龙的史前巨蛙 [10-14岁]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知识大爆炸:吃恐龙的史前巨蛙 [10-14岁]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书的纸张很好,就是有点儿少
评分
☆☆☆☆☆
评分
☆☆☆☆☆
很好,很不错,蛮好的!
评分
☆☆☆☆☆
评分
☆☆☆☆☆
“魔鬼蛙”引起科学家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显示,它与非洲其他蛙类并不相似,而可能是南美洲一种现存蛙类的“亲戚”。
评分
☆☆☆☆☆
刚好看到价格合理的,目前对于能培养阅读兴趣的,就都试试了。图片挺精致,内容像是本刊物。
评分
☆☆☆☆☆
评分
☆☆☆☆☆
研究小组之后还在巨蛙的最初发现地找到恐龙和鳄鱼化石。但直到不久前,他们才收集到足够的“魔鬼蛙”骨化石,推断出这种生物的外形特征与重量。
评分
☆☆☆☆☆
我特别要感谢的是已故的出版人安德烈亚·帕帕达奇斯,没有他,就不会有这本书。他是第一个提议要写这本书的人,也鼓励我放手去做。让人遗憾的是他在2008年过世,来不及看到自己的点子开花结果。他女儿亚历珊卓接手父亲未完成的事,尽管她诸事缠身,却仍给予我许多协助和友善的鼓励。她从头到尾参与整本书的出版,内页的设计部分也要特别感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