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2008年合订本)

D8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2008年合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电气设计
  • 电气施工
  • 民用建筑
  • 建筑电气
  • D800
  • 教材
  • 2008年
  • 合订本
  • 工程技术
  • 专业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2421844
版次:1
商品编码:1089814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9
字数:11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2008年合订本)D800-6-8》适用于一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工业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可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理、施工及验收参考。

目录

08D8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 室内布线
目录
编制说明
室内布线设计要点
钢管布线安装
钢管布线安装说明
钢管明配线做法
钢管沿钢屋架明敷设
钢管沿墙穿楼板明敷设
钢管沿顶板、墙明敷设
配电箱进出线穿钢管明敷设
电机进线穿钢管明敷设
成排电机进线做法
钢管楼板内暗敷设要求
插座、开关进线穿钢管暗敷设
灯头盒、吊扇进线穿钢管暗敷设
钢管与接线盒连接安装
地面金属管槽出线盒安装
钢管配线在混凝土墙内安装
配电箱进出线穿钢管暗敷设
电机进线穿钢管暗敷设
钢管在轻钢龙骨隔墙内安装
吊顶内钢管敷设
吊顶内接线盒的安装
吊顶内管线过伸缩沉降缝做法
管线用金属软管过伸缩沉降缝做法
管线用接线箱过伸缩沉降缝做法
……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 室外布线
08D8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 防雷与接地
《D8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2008年合订本)》内容概述 本书,名为《D8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是2008年合订本,聚焦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下部内容,涵盖了从设计理念的深化到具体施工细节的详尽指导。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规范条文,而是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旨在为从事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施工、监理及相关技术管理的人员提供一本系统、实用、权威的参考工具书。 第一部分:电气系统设计深化与优化 本书的电气系统设计部分,在基础理论之上,着重探讨了当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更为复杂和精细化的内容。 配电系统设计优化: 详细阐述了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民用建筑(如住宅、写.com/zh-CN/blog/technical-articles/electric-power-distribution-systems-for-residential-buildings-and-public-buildings/)进行合理的配电系统分级与选择。例如,在高层住宅中,不仅要考虑单相和三相负荷的分配,还要深入分析末级配电箱的容量、断路器的选择原则(包括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以及如何根据负荷计算结果,精确确定导线截面,避免过度设计或因截面不足导致的安全隐患。书中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讲解不同电源接入方式(如单电源、双电源自动切换)下的设计要点,以及如何保障供电可靠性。特别是在针对商业综合体、医院等用电负荷大、连续性要求高的建筑时,书中会详细介绍冗余设计、环网供电、放射式供电等多种方案的优劣势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计算方法和选型依据。 接地与防雷系统设计: 接地和防雷是保障电气安全的重要环节。本书将深入讲解各类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联合接地等,并结合不同建筑结构(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和场地条件(如土壤电阻率),提供具体的设计方案。对于防雷设计,书中将详细解析雷击的形成机理、防雷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内容将涵盖外部防雷(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和内部防雷(等电位联结、屏蔽、合理布线)的设计要点,以及针对特殊建筑物(如化工、石油类建筑)的特殊防雷措施。同时,书中还会强调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计算、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以及接地装置的材料选择与施工工艺。 照明系统设计与节能控制: 现代民用建筑对照明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满足基本照度要求,更注重节能、舒适和智能化。本书将深入探讨各类照明设计原则,包括室内照明(如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居住区域)和室外照明(如道路、绿化、建筑立面)。书中会详细讲解照度计算、均匀度要求、眩光控制等关键指标,并介绍不同光源(LED、荧光灯等)的特性与应用。节能控制是设计的重点,本书将重点介绍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如感应控制、定时控制、场景控制、区域控制等,以及这些系统如何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实现按需照明,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书中还会结合最新的LED照明技术,分析其在显色性、寿命、能耗等方面的优势,并提供具体的LED灯具选型与布置建议。 弱电系统接口与集成: 随着建筑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气系统与弱电系统(如综合布线、安防监控、楼宇自控、消防联动等)的接口设计与集成显得尤为重要。本书将详细说明在电气设计中,如何为各类弱电系统预留电源、接口和通道,并确保各系统之间的电磁兼容性。例如,在为安防监控系统预留电源时,需要考虑摄像头的功耗、供电方式(集中供电或独立供电),以及是否需要UPS支持。在综合布线设计中,电气设计需要配合其管线路由,避免强弱电的交叉干扰。书中还将强调,电气工程师与弱电工程师之间的协同设计,是实现建筑智能化高效运行的关键。 第二部分:电气设备选型与施工关键技术 本书的设备选型与施工部分,注重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工程实践。 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选型: 针对不同电压等级和应用场景,本书将详细介绍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选型要点。对于低压配电柜,书中会分析断路器的类型(如塑壳断路器、空气断路器、微型断路器)、额定电流、短路电流分断能力、脱扣特性等参数的选择依据,以及母线槽的载流量、短路强度、防护等级(IP等级)等。对于高压设备,书中将重点讲解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并强调其与变压器、电缆的匹配性。书中还会涉及进线柜、出线柜、联络柜、计量柜等不同功能柜体的设计要求和选型原则,以及如何根据负荷特性和供电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关电器。 变压器与不间断电源(UPS)选型与安装: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本书将详细讲解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的选型原则,包括容量选择、电压等级、空载损耗与负载损耗的权衡,以及环保、防火等特殊要求。对于UPS,书中将深入分析在线式、后备式、在线互动式UPS的原理、适用场合及效率,重点讲解如何根据负载功率、功率因数、续航时间等需求,选择合适的UPS容量和配置。安装方面,本书将详细介绍变压器和UPS的安装基础、通风散热要求、基础沉降控制,以及接地、防雷、二次回路接线等关键工艺。 电线电缆敷设与连接工艺: 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和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书将详细讲解不同敷设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包括电缆桥架敷设(水平、垂直)、电缆竖井敷设、穿管敷设(金属管、塑料管)、直埋敷设等,并对各种敷设方式的支撑、固定、防火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连接工艺方面,书中将重点介绍电缆头的制作(冷缩、热缩、半成品)、端子压接、螺栓连接等工艺,并强调连接点的绝缘、防水、防氧化处理。针对大截面电缆的连接,书中将提供更为精细的操作指南和质量控制要点。 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与质量验收: 安装调试是实现设计功能、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本书将提供各类电气设备(如配电柜、变压器、电动机、照明灯具)的安装调试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设备就位、紧固、接地、二次回路接线、通电前检查等。质量验收方面,本书将详细介绍电气工程的各项检测项目,如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回路电阻测试、绝缘耐压测试、继电保护校验等,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如GB 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提供详细的验收规范和判定方法。书中还将强调,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第三部分:施工管理与安全规范 本书的施工管理与安全规范部分,旨在提升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 详细阐述了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要点,包括施工部署、资源配置、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等。书中会提供不同类型工程的施工流水作业组织模式,以及关键路径法(CPM)在进度计划编制与控制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如何制定切合实际的进度计划,并如何进行有效的进度跟踪与调整。 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 强调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书中将详细介绍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包括设计图纸的会审、材料的进场检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隐蔽工程的验收等。本书还将介绍如何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以及质量责任制的确立。 安全生产管理与应急预案: 安全生产是电气工程的重中之重。本书将系统阐述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防护措施、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书中会详细讲解触电、火灾、高处坠落等常见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电气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同时,书中还将提供针对火灾、触电等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要点,指导项目管理人员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绿色建筑与节能环保: 随着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倡导,本书也将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在电气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书中会探讨如何通过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气设备、优化照明设计、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合理设计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等,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同时,书中还会强调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如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扬尘等。 总结: 《D8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2008年合订本)》是一本集理论指导、技术规范、实践经验于一体的专业书籍。它不仅覆盖了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更在细节处精益求精,为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参考。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提升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水平,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深知一本好的参考书能够带来多大的效率提升。这本《D800-6~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下册》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的“全景式覆盖”能力。从最初的电气总平面布置到末端的设备选型、接地与防雷设计,再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标准,它几乎覆盖了一个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完整生命周期所需的所有关键知识点。这种全面性意味着在实际工作中,我不再需要同时翻阅好几本不同侧重点的书籍来拼凑信息,这本合订本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极大地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和准确性,无疑是工作台面上最值得信赖的“硬核”参考资料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清晰的白色字体,透露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庄重的气质。我最欣赏的是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书脊的装订工艺,一看就知道是能够经受住反复查阅的考验,绝对是那种适合长期放在书架上随时取用的工具书。装帧的质感摸上去很扎实,纸张的厚度也恰到好处,油墨的印刷清晰度极高,即便是那些复杂的电气原理图和施工图例,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市面上很多技术书籍为了控制成本,常常在纸张和印刷上敷衍了事,结果就是长时间翻阅后字迹模糊不清,或者图表失真,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看得出出版方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为后续的学习和参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人对内容本身的质量也充满了期待。

评分

初次翻阅内页,我立刻被其严谨的章节编排体系所折服。它没有采用那种将所有知识点一股脑堆砌起来的传统方式,而是将“设计”与“施工”两大核心板块进行了细致而逻辑清晰的划分,并且在每一部分内部又做了层层递进的细化。比如,在讨论到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时,它首先会回顾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标准,然后深入到负荷计算的具体步骤,接着才是详细阐述不同类型保护装置的选择原则,最后还附带了多个不同规模建筑的案例分析。这种由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组织结构,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让初学者也能快速抓住重点,而资深人士也能找到对应章节进行快速的技术复核。这种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远比那些零散的资料汇编要高效得多,它提供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路框架,而不是简单的信息堆砌。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简直是令人惊叹,它显然不是那种只停留在表面概念介绍的入门读物。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绿色建筑和智能楼宇集成这一块的论述,发现它对最新的节能标准和物联网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趋势有着非常深入的探讨。特别是关于能源管理系统(EMS)的集成方案,它不仅给出了理论模型,还引用了当前行业内前沿的技术路线,这对于我们紧跟技术迭代至关重要。许多老旧的设计手册在这个领域往往更新缓慢,但这本书的‘2008年合订本’这个时间点,正好抓住了国内建筑电气技术从传统向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它的许多论述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甚至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前一些新兴技术的底层逻辑。

评分

阅读体验上,这本书的行文风格走的是一种极其严谨、注重实效的工程师语言,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每一个句子都直击技术要害。我尤其喜欢它在描述复杂电气回路或控制逻辑时,所使用的图示和文字配合的默契度。它不会只丢给你一张晦涩难懂的接线图,而是会用精炼的文字逐一解释图中每个元器件的功能、工作条件以及在特定场景下的作用,这极大地减少了我在理解和校验设计意图时所花费的时间。这种“图文并茂,重在实操”的叙事方式,让人感觉不是在读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指导,处处体现出实用主义至上的原则。

评分

很难买,质量很好,不错不错,,,,,,,,,,,,,,,,,,,

评分

书还没看,但是应该不错,信赖京东!

评分

很好的图集,就是太贵了

评分

Hhhhhhhhhhh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唯一不足的时这类书较少

评分

很好的宝贝,很好的卖家,物流也快

评分

工具书非常不错,价格比较贵,活动买会好点,对设计帮助挺大的

评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是对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的修编。本次修编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 1.2010、《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等新规范对图集中标准构造详图部分进行了修订;结合设计人员习惯对制图规则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修编将原03G101—1、04G101—4内容合并为一本,将原08G101—5中地下室部分内容与上部结构协调统一后编入,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结构施工图设计,方便设计施工人员使用。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