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审计:企业级Web代码安全架构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4894212

代码审计:企业级Web代码安全架构 计算机与互联网 书籍|48942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尹毅 著
图书标签:
  • 代码审计
  • Web安全
  • 企业级应用
  • 安全架构
  • 漏洞分析
  • 代码安全
  • 计算机安全
  • 互联网安全
  • PHP安全
  • Java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互动出版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0061
商品编码:10934492051
丛书名: 信息安全技术丛书
出版时间:2016-01-01

具体描述

 书名:  代码审计:企业级Web代码安全架构|4894212
 图书定价: 59元
 图书作者: 尹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1 0:00:00
 ISBN号: 9787111520061
 开本: 16开
 页数: 0
 版次: 1-1
 作者简介
尹毅,网名Seay,阿里巴巴安全专家,Seay源代码审计系统作者,也是知名网络安全博客www。cnseay。com的博主,至今个人博客访问量超百万。他15岁便开始接触网络安全,致力于Web安全研究,开发了大量的安全工具,乐于分享,在代码审计和渗透测试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代码审计的设计思路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不仅用大量案例介绍了实用方法,而且剖析了各种代码安全问题的成因与预防策略。对开发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都有参考价值。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代码审计前的准备,详细介绍代码审计前需要了解的PHP核心配置文件、PHP环境搭建的方法、代码审计需要的工具,以及这些工具的详细使用方法。第二部分着重介绍PHP代码审计的中漏洞挖掘思路与防范方法,包括代码审计的思路、常见漏洞的审计方法、二次漏洞的挖掘方法、代码审计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技巧。第三部分主要介绍PHP安全编程规范,从攻击者的角度来告诉你应该怎么写出更安全的代码,包括参数的安全过滤、PHP中常用的加密算法、常见功能通常会出现的安全问题、企业的应用安全体系建设等。
 
 目录

Contents  目  录
序言
前言
导读
第一部分 代码审计前的准备
第1章代码审计环境搭建2
1.1 wamp/wnmp环境搭建2
1.2 lamp/lnmp环境搭建4
1.3 PHP核心配置详解6
第2章审计辅助与漏洞验证工具14
2.1 代码编辑器14
2.1.1 Notepad++15
2.1.2 UltraEdit15
2.1.3 Zend Studio19
2.2 代码审计工具21
2.2.1 Seay源代码审计系统21
2.2.2 Fortify SCA24
2.2.3 RIPS25
2.3 漏洞验证辅助27
2.3.1 Burp Suite27
2.3.2 浏览器扩展32
2.3.3 编码转换及加解密工具36
2.3.4 正则调试工具38
2.3.5 SQL执行监控工具40
第二部分 漏洞发现与防范
第3章通用代码审计思路46
3.1 敏感函数回溯参数过程46
3.2 通读全文代码50
3.3 根据功能点定向审计64
第4章漏洞挖掘与防范(基础篇)68
4.1 SQL注入漏洞68
4.1.1 挖掘经验69
4.1.2 漏洞防范74
4.2 XSS漏洞77
4.2.1 挖掘经验77
4.2.2 漏洞防范82
4.3 CSRF漏洞83
4.3.1 挖掘经验83
4.3.2 漏洞防范85
第5章漏洞挖掘与防范(进阶篇)88
5.1 文件操作漏洞88
5.1.1 文件包含漏洞88
5.1.2 文件读取(下载)漏洞93
5.1.3 文件上传漏洞95
5.1.4 文件删除漏洞99
5.1.5 文件操作漏洞防范100
5.2 代码执行漏洞102
5.2.1 挖掘经验102
5.2.2 漏洞防范108
5.3 命令执行漏洞108
5.3.1 挖掘经验109
5.3.2 漏洞防范112
第6章漏洞挖掘与防范(深入篇)114
6.1 变量覆盖漏洞114
6.1.1 挖掘经验115
6.1.2 漏洞防范121
6.2 逻辑处理漏洞122
6.2.1 挖掘经验122
6.2.2 漏洞防范130
6.3 会话认证漏洞131
6.3.1 挖掘经验131
6.3.2 漏洞防范135
第7章二次漏洞审计136
7.1 什么是二次漏洞136
7.2 二次漏洞审计技巧137
7.3 dedecms二次注入漏洞分析137
第8章代码审计小技巧142
8.1 钻GPC等转义的空子142
8.1.1 不受GPC保护的
 编辑推荐
全方位介绍代码审计,从审计环境的准备到审计思路、工具的使用以及功能的安全设计原则,涵盖了大量工具和方法。
针对各种实际漏洞案例进行剖析,不仅分析了漏洞的成因,还给出了具体防御方案,方法简洁实用,讲解一针见血
代码审计是企业安全运营的基础,是安全从业者必备的基本技能。本书详细介绍代码审计的设计思路以及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不仅用大量案例介绍了实用方法,而且剖析了各种代码安全漏洞的成因与预防策略。对应用开发人员和安全技术人员都有参考价值。
更多精彩,点击进入品牌店查阅>>

《攻防之间:深度解析企业级Web应用安全攻防实战》 内容简介: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的时代,企业Web应用的安全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命脉的关键。每一次成功的攻击都可能导致数据泄露、业务中断、声誉受损,甚至引发法律诉讼,给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面对日益复杂和智能化的网络威胁,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已显捉襟见肘。本书《攻防之间:深度解析企业级Web应用安全攻防实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为广大Web安全从业者、开发者、运维人员以及企业决策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实战化的Web应用安全解决方案。 本书的核心在于“攻防之间”,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安全漏洞,而是从攻防双方的视角出发,剖析Web应用安全从设计、开发、部署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护策略。我们相信,只有深入理解攻击者的思维方式和攻击手法,才能更有效地构建和维护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本书的独特性与价值: 1. 深度融合攻防理论与实战: 本书不拘泥于理论的堆砌,而是将最新的Web安全攻防技术与实际企业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从常见的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不安全的对象引用、权限绕过,到更为隐蔽的逻辑漏洞、API安全风险、中间件漏洞利用,再到DevSecOps理念下的持续安全实践,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和剖析。每一类漏洞都配以精心设计的真实案例,并详细阐述攻击的原理、利用过程、对业务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御措施。 2. 体系化的安全架构构建: 本书强调“架构”的重要性。它不仅仅关注单个漏洞的修复,更着眼于如何构建一个从根本上抵御攻击的“企业级Web应用安全架构”。这包括了安全编码规范、输入输出校验机制、身份认证与授权模型、敏感数据加密与保护、安全审计与监控体系、威胁情报集成、以及安全运维流程等关键要素。我们将引导读者理解,安全架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业务发展和威胁演变持续迭代和优化的动态过程。 3. 面向企业级应用场景的定制化思考: 许多通用的安全知识可能难以直接应用于复杂的企业级环境中。本书特别关注了企业级Web应用在身份集成(SSO, OAuth, OpenID Connect)、微服务架构安全、容器化部署安全(Docker, Kubernetes)、云原生应用安全(Cloud-Native Security)、以及API网关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安全设计原则和实践建议。 4. 自动化与智能化安全工具的运用: 在现代Web安全攻防中,自动化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介绍一系列主流的安全测试工具(如Burp Suite, OWASP ZAP, Nmap, Metasploit等)的实际运用技巧,并探讨如何利用SAST(静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动态应用安全测试)、IAST(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等自动化检测手段,在开发早期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涉及AI在安全领域的一些前沿应用,如异常检测、威胁预测等。 5. DevSecOps理念的落地实践: 安全不再是开发完成后的附加项,而是贯穿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核心环节。本书深入阐述DevSecOps的理念,并提供了如何在CI/CD流水线中集成安全扫描、安全测试、安全代码评审等实践方法,帮助企业实现“安全左移”,将安全能力融入开发流程,从而降低整体安全风险和修复成本。 本书内容大纲(详述): 第一部分:Web安全基础与攻防思维 第一章:Web安全概览与发展趋势 Web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 经典的Web攻击类型回顾 现代Web攻击的新特点与演变(APT, 0-day, AI驱动攻击) 企业级Web应用安全的整体视图 第二章:攻防思维的建立 如何像攻击者一样思考:思维模型与方法论 资产梳理与攻击面分析 漏洞挖掘的思路与技巧 利用链的构建与实际操作 第三章:网络协议与Web技术深度解析(安全视角) HTTP/HTTPS协议的安全隐患(TLS/SSL漏洞,HTTP请求篡改) Cookie与Session安全机制详解 浏览器安全模型与同源策略(SOP) Web服务器(Apache, Nginx)与应用服务器(Tomcat, Jetty)的安全配置 前端技术(JavaScript, HTML5, CSS3)的安全风险 第二部分:核心Web应用安全漏洞与防护 第四章:注入类漏洞深度剖析 SQL注入:原理、绕过技巧、盲注、宽字节注入、时间盲注 代码注入(OS命令注入、LDAP注入、XPath注入) NoSQL注入的演变与防范 SSRF(服务器端请求伪造)漏洞的原理与危害 防御策略:输入校验、预编译语句、参数化查询、白名单机制 第五章:跨站攻击(XSS)与CSRF防护 反射型XSS、存储型XSS、DOM型XSS XSS的Payload与利用场景 XSS的防御:输出编码、Content Security Policy (CSP) CSRF(跨站请求伪造)的原理与变种 CSRF的防御:Token机制、SameSite Cookie、Referer校验 第六章:身份认证与授权机制安全 弱密码与暴力破解防护 身份认证绕过(重放攻击、会话劫持) 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IDOR) 权限控制模型的设计与实现(RBAC, ABAC) OAuth 2.0与OpenID Connect的安全实践 API密钥管理与安全 第七章:逻辑漏洞与业务欺骗 业务逻辑的梳理与安全评审 订单篡改、价格欺诈、绕过支付流程 文件上传漏洞的深度挖掘与防护 支付安全与防范措施 第八章:Webshell与后门安全 Webshell的原理、类型与检测 隐藏Webshell与反检测技术 服务器后门与远程代码执行(RCE) 文件读写漏洞的安全隐患 第三部分:企业级Web应用安全架构设计与实践 第九章:安全编码规范与开发实践 OWASP Top 10安全编码实践 防御性编程思想 安全编码审查(Code Review)方法论 安全开发生命周期(SDLC)模型 第十章:API安全设计与保护 RESTful API与GraphQL API的安全挑战 API认证与授权(JWT, API Gateway) API的速率限制与限流 API的输入输出校验与数据安全 第十一章:微服务与容器化安全 微服务架构的安全痛点 服务间通信的安全(TLS, Service Mesh) Docker与Kubernetes的安全加固 容器镜像安全扫描与管理 第十二章:敏感数据保护与加密技术 数据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静态数据与传输数据的加密 密钥管理体系(KMS)的设计与应用 脱敏技术与隐私保护 第十三章:Web应用防火墙(WAF)与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 WAF的工作原理与部署策略 绕过WAF的技巧与应对 IDS/IPS在Web安全防护中的作用 日志分析与告警机制 第四部分:DevSecOps与持续安全运营 第十四章:DevSecOps理念与实践 安全左移(Shift-Left Security) CI/CD流水线中的安全集成 自动化安全测试工具(SAST, DAST, IAST)的应用 安全策略即代码(Policy as Code) 第十五章:安全审计与日志监控 全面的安全审计日志设计 日志的收集、存储与分析 异常行为检测与实时告警 安全事件响应流程(Incident Response) 第十六章:威胁情报与漏洞管理 威胁情报的来源与运用 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的结合 漏洞的优先级排序与修复策略 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 第十七章:安全意识与人员管理 全员安全意识培训的重要性 开发人员的安全技能提升 安全团队的建设与协作 建立持续改进的安全文化 读者收益: 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掌握 Web应用安全攻防的核心技术与最新动态。 理解 企业级Web应用安全架构的设计原则与实现方法。 提升 发现和利用Web安全漏洞的能力,并能精准定位防护弱点。 学会 构建和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Web应用环境。 熟悉 DevSecOps理念,并将安全融入软件开发全流程。 具备 应对复杂网络攻击的能力,保护企业数字资产安全。 本书适合Web安全工程师、渗透测试工程师、安全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系统管理员、IT经理、以及任何关注Web应用安全的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让我们一起深入“攻防之间”,构建真正安全的Web应用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深度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它似乎避开了许多市面上常见的、泛泛而谈的安全入门知识,而是直接切入了企业级应用的核心痛点。我特别欣赏它在描述安全实践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从全局出发”的视角,很多章节不是孤立地讲解某个漏洞的修复方法,而是将安全视为一个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SDLC)的系统工程。例如,书中关于安全策略制定和DevSecOps流水线集成的探讨,远超出了普通安全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份高层级的技术蓝图。它没有满足于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大量引用了实际企业环境中的案例和挑战,这种实战导向的叙述方式,使得每一个理论知识点都找到了落地的场景,极大地增强了知识的可操作性和说服力。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整体排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色彩搭配沉稳又不失专业感,字体选择也很考究,能让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本严肃的技术类书籍。在翻阅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纸张的质地非常细腻,印刷清晰,即便是涉及复杂的代码片段和架构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需要反复对照和研究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章节之间的逻辑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高级安全架构的探讨,每一步都像是精心铺设的阶梯,让人能够稳步攀升,而不是感到突兀或不知所云。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体现了作者对读者群体的深入理解,毕竟技术书籍的阅读往往是漫长且需要耐心的过程,好的载体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具。

评分

这本书在处理新兴技术与传统安全范式的融合方面做得尤为出色,这在当前快速迭代的技术环境中至关重要。我注意到其中关于微服务架构和云原生环境下的安全考量部分,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套用旧有的边界防御模型,而是深入探讨了零信任原则在这些新环境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和技术选型。这种与时俱进的洞察力,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有系统的加固上,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安全设计思路。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如何在设计之初就将弹性、可观测性和自动化安全机制嵌入到代码和基础设施中,而不是事后打补丁,这种前瞻性思维的培养是任何技术学习中都极其宝贵的收获。

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厚重感”并非来自于页数的堆砌,而是源于其知识的密度和广度。它不像某些速成指南那样急于给出“银弹”式的解决方案,而是更注重培养读者“如何思考”安全问题。在不同的章节中,作者不断地引导我们审视决策背后的权衡(Trade-offs),比如性能与安全性的平衡、开发速度与合规性的取舍。这种对工程决策艺术的探讨,让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手册范畴,带有了某种哲学意味的指导性。对于那些希望从高级工程师晋升为架构师的专业人士而言,这种对多维度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的训练,无疑是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一步。它教会你如何在一个充满约束和矛盾的环境中,做出最优的安全决策。

评分

阅读体验上,我必须称赞作者的叙事风格,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介于学术严谨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平衡感。行文并不矫揉造作,而是用一种非常清晰、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复杂的概念。如果你仔细观察其段落的组织方式,会发现作者倾向于先提出一个宏大的架构目标,然后层层分解,用精确的术语和逻辑箭头来引导读者理解其内部运作机制。这种风格对于那些已经具备一定编程基础,但苦于无法将零散的安全知识串联成完整防御体系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它有效地填补了理论教材与实际工程落地之间的鸿沟,让晦涩的架构概念变得可以被有效理解和应用,读起来有一种抽丝剥茧的快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