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张治中

回忆父亲张治中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海滨(执笔) 编,张素我 口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949864
版次:1
商品编码:1098228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页数:348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回忆父亲张治中》展现最精彩的两面人生:毛泽东眼中的朋友,蒋介石眼中的干将;厘清最真实的历史细节:长沙大火、国共和谈、三探张学良;真实还原张治中“人”的一生!图文并茂地原味反映张治中的常人情感!

内容简介

《回忆父亲张治中》张治中如何率领19路军抗日?“长沙大火”究竟是谁所为,是否真如胡适所说?惟一一位在西安事变后三探张学良的国民党高官究竟和他谈了些什么?国共和谈完结之后张治中去了哪里?张治中在走进共产党阵营之后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斗争?作为国共历史上都不可能回避的重大历史人物,张治中经历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细节和真相究竟是什么?
本书是一直伴随张治中身边女儿张素我对父亲生平的详尽回忆录。真实地还原张治中“人”的一生。图文并茂地原味反映张治中的常人情感:有欢喜、有焦虑、也有愤怒。

作者简介

张素我,(1915年4月-2011年12月),安徽人,爱国将领张治中长女。历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第六、七、八届常委、第九届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监察委副主席,全国妇联第四、五届执委、第六届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等。 周海滨,口述历史著名作家,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
周海滨口述历史作品:
《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负责人亲属口述历史》

目录

第1章 咬口生姜喝口醋
“咬口生姜喝口醋”是父亲的人生格言,也是他教育我们子女常说的话。父亲所有的经历,几乎都打上了这句话的印记。
有人说国共两党高官唯有两人一生只一位夫人,共产党有周恩来,国民党有张治中。
成为军人,也意味着危险。父亲曾多次说,一生中曾五次大难不死。
父亲知道后,非常恼火,他与邓演达一起去见蒋介石,问他:“校长这种做法,是否顾虑到一般革命同志的信仰和一般革命青年的同情?”
吃过晚饭后,他将素久带到书房,温和地对她说:“车子是公家的,坐这个车子是要为公家办事的,你是小孩子,怎能坐这个车呢?”

第2章 求民族生存而战
庙行一役将日军第九师团和久留米混成旅团的精锐歼灭殆尽,庙行、江湾间,敌尸堆积如山,达三四千具之多。中外报纸,也一致认为此役是沪战中国民党军队战绩的最高峰。
淞沪抗战结束后,父亲回到了安徽老家,他更瘦了,心力交瘁的样子,我们都不敢和他讲话。
6个月以后,在这些青年教育训练下具备了现代国民的基础知识与精神的民众是70万人,组成了卫国卫乡的武力。
过去,父亲一直从事军事教育,当一个省的主席还是第一次。今后,如何为湖南人民服务,做好各项工作,是个新课题,面前问题千头万绪,难点不少。
1939年,在一次日机轰炸时,炸弹击中了一座较大的防空洞,成千人被活埋在地下,幸免于难的很少。

第3章 与周恩来的友谊
当时,周恩来伯伯是这个军校的政治部主任,父亲从那时起就结识了周伯伯。自此,“周张之谊”即便在国共两党尖锐对立、武装斗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也从未中断过。
郭沫若此举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父亲对他的观感,从此以后他们的关系渐渐疏远了。以至后来,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关于“长沙大火”的笔战。
这样一来,发生任何事情,责任都是你张治中的。我建议,你把这个责任推给重庆的警备司令。你的人可以换成便衣,做内部保卫。
周伯伯嘱托父亲把新疆被盛世才囚禁的中国共产党人员全部释放,还特别让父亲了解一下毛泽民的情况。
周伯伯和张权握了手,并交谈了一会。回到座位上,周伯伯对一纯说:“我们党应该实事求是。搞错了就要承认错误,还要尊重人家。人家唱歌很出名呀。”
回首往事,如烟如云,但有两段话我却记得特别清晰,至今不忘。一段是毛泽东的话,一段是父亲张治中将军的话。

第4章 蒋介石身边的谏臣
蒋介石每次去成都,他和陈布雷都要随同,实在名不正,理不顺,以至闹到他和陈布雷要“同盟罢工”的地步。
外界一直猜测,在1950年初,张治中以到广州接返国的女儿为名,曾乘船去某个地方与国民党代表进行密谈。台方究竟是谁至今已无从考证,成为历史之谜。
在慰问凇沪抗战前线时,宋美龄的肋骨折断了几根,但仍坚持视察伤员;在慰问武汉保卫战前线时,宋美龄五次遇险,将士们都非常担心她的安危,而宋美龄却在阵前说:“这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我正该上火线。”
宋美龄因通晓国际政治,特别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了解,影响了蒋介石在外交政策上的决策,也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政策。
1990年,我第二次到美国探亲,又找到了孔令仪。可当我又一次提出想见宋美龄一面时,孔令仪面露为难之色,她告诉我,蒋夫人有皮肤病等若干病症,不方便见人。

第5章 台湾之行探访张学良
台北市已不见“盟机”(美国飞机)在战时轰炸的痕迹。但不久穿过背街就看见一所饱受炸弹轰炸的巨大建筑,仍然狼狈不堪,轮廓犹在。一问才知道是日人统治时代的总督府。
全园共有170余号大木笼,以前世界各处的特产的动物都有收集,可是战时怕遭轰炸竟将危险性较大的狮子、老虎、豹子枪决了,而做成标本陈列在特制的笼子里。
原先在日本统治时代,日语为必修科目,现在不准用了,教员皆以国语教授;有些台湾人“光复”后才开始学国语,但都能说得很好。
父亲被邀请参加9时举行的台湾“光复”二周年庆祝大会。到了台北,只见街上行人特别多,更有一队一队穿着制服的男女学生拿着各种小旗子向会场走去。
听说,当两年前美机轰炸时,这所房子就是日本海军指挥部。那时在屋顶上大大地写了“女子学校”字样,竟将美机骗住了。旁边许多房子被炸得精光,而这座房子独存。
我父亲跟张先生在里面谈什么话,我都不知道,但是我给他们照了两张相,就是现在流传很广的那张张学良与张治中的合影照片以及父亲母亲与张学良、赵四小姐的众人大合影照片。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张学良先生拉着父亲的手时,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一幕。

第6章 北平往事
父亲还是不愿意,“我绝不能担当这个任务!如果你愿意和平,我愿当一个参军供奔走。”
蒋介石的脸色很严肃,说:“你要好好地考虑一下!”
蒋经国对屈武说:“文白先生也太天真了!现在还讲和平,将来是没有好结果的,我看他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4月到6月是父亲最苦闷的一段时间。他说:“我是一个国民党党员,……现在站到共产党这边来了,人家会不会说我是‘投机’呢?这一问题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很久,没有想出一个答案。”
汤恩伯没有下令去追,当时是有条件派战斗机去拦截的,因为在青岛等地还有国民党的飞机场。汤恩伯之所以不愿意这么做,可能是因为他与我们家的良好关系。
毛主席笑着说:“过去的阶段从你发表声明之日等于过了‘年三十’,今后还应从‘年初一’做起。”

第7章 建国初期的国家工作
毛泽东站起来说:东风压倒西风,我们两个人要争论一百年。
同行的罗瑞卿部长对父亲说:“今天这种‘夹道欢迎’的做法,是主席多次出来视察的第一次破例。”

第8章 我与父亲的“文革”岁月
父亲刚到家站在院子的台阶上,红卫兵就进大门了。指着父亲问:“你是谁?”“你要问我是谁,你可以去问毛主席。”
在生命的最后三年,父亲每天晚上都问一纯“文革”的情况,问谁被打倒了,谁被抄家了。

第9章 我的晚年生活
1949年9月,新疆的陶峙岳将军在父亲的支持下准备起义,嘉彬为配合起义,将他的部队开到了兰州北边的酒泉,与新疆的部队联合起来准备起义。
1946年7月上旬,10辆10轮军用美制卡车突然出现在西安的东大街上,父亲从新疆盛世才监狱营救出来的131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就在上面。
纬国还说,他们家祖先的牌位旁供奉着两个瓶子,一个瓶子装着长江的水,一个瓶子装着浙江奉化的故土。“我们很怀念故乡的!”他说。
我2002年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常委身份向全国政协建议出版《蒋介石文集》。
张治中大事年表

精彩书摘

父亲知道后,非常恼火,他与邓演达一起去见蒋介石,问他:“校长这种做法,是否顾虑到一般革命同志的信仰和一般革命青年的同情?” 【见内文第29页】
郭沫若此举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父亲对他的观感,从此以后他们的关系渐渐疏远了。以至后来,他们之间还发生了关于“长沙大火”的笔战。 【见内文第127页】
蒋介石每次去成都,他和陈布雷都要随同,实在名不正,理不顺,以至闹到他和陈布雷要“同盟罢工”的地步。 【见内文第168页】
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张学良先生拉着父亲的手时,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一幕。 【见内文第221页】
汤恩伯没有下令去追,当时是有条件派战斗机去拦截的,因为在青岛等地还有国民党的飞机场。汤恩伯之所以不愿意这么做,可能是因为他与我们家的良好关系。 【见内文第255页】
……

前言/序言


  张治中,人称“和平将军”。蒋介石八大金刚①之一。作为蒋介石的心腹重臣,张治中长期置身于国民党最高决策层。同时,张治中又以其独特的身份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交谊深厚。
  毛泽东称“他是三到延安的好朋友”,“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1985年,习仲勋代表中共中央在张治中将军95岁诞辰纪念大会上对他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白先生是杰出的爱国将领,富有远见的政治家,是同我们党有长期历史关系的亲密朋友。”1983年3月,邓颖超评价张治中:“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文白先生是一位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的国民党军人。”
  张治中育有五女二子,依次是张素我、张一真(长子)、张素央、张素初、张素因、张一纯(次子)、张素久,其中四女张素因在重庆早夭。2011年2月,张素初在北京病逝。
  2010年是张治中诞辰120周年。这年6月开始,张治中的95岁长女张素我和81岁次子张一纯多次向著者讲述了父亲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位唯一没有同共产党打过仗,唯一敢对毛泽东、蒋介石多次直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国共往事?
  1915年出生的张素我,人生跨越近一个世纪,历经辛亥革命后的现当代中国,尤以张治中将军长女、周嘉彬将军夫人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在著者所能提到的民国风云人物,张素我几乎全部见过,而与宋美龄、张学良、周恩来、爱泼斯坦等众多一时翘楚更是有所交往。
  她在讲述父亲追求和平的历史细节时,也无意中透露了自己一直习以为常的人生经历。1947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张素我随父亲张治中访问台湾。此时,台湾光复不久,她在台湾的10日之行的最后一站,探望了正在幽禁中的张学良,目睹了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落寞和无助。2011年4月11日、4月26日,张素我在崇文门的家中回忆说:“我至今印象深刻的场景是:当张学良先生拉着父亲的手时,他的眼泪几乎夺眶而出。这是很令人感动的一幕。”然后,她指了下父亲与张学良合影的照片和访问人员的集体合影说,这两张照片是我拍摄的。
  2011年5月19日,在张素我卧室,张学良赠送给张治中的诗“总府远来义气深,山居何敢动佳宾。不堪酒贱酬知己,唯有清茗对此心”依然悬挂在那里,只是书写者是张学良的秘书王益知。
  在张素我的相册里,她还有一张打桥牌的照片,对手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覃异之、郑洞国,而一张战时儿童保育总会发起人合影照则将宋美龄、史良等所有民国妇女界名流尽收其中。而这些交往的民国风云人物中,张素我最为怀念的就是自己的蒋伯母宋美龄。
  周海滨

用户评价

评分

了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张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率国民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当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6月,张治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9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评分

张治中生于1890年10月27日(清光绪十六年九月十四),其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手工业者。张治中六岁入塾,读书十年。因少年时家境贫寒,此后的6年中四处奔波流浪,曾在安徽丰乐河镇(今舒城县)一位叫吕为才的老板经营的“吕德胜号”商铺里做过学徒,从那时开始接触并阅读报纸,喜欢写字算账,在他的自传中,有意将此作为人生漂泊的起点。其后先后在扬州的盐务缉私营充过备补兵,在安庆巡警局当过备补警察,后入扬州巡警教练所受训,3 个月后毕业,成为正式警察。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张治中在扬州参加反清起义,1912年进入陆军第二预备学堂,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次年到广东参加护法运动,历任驻粤滇军连长、营长、驻粤桂军总部参谋、师参谋长和桂军军校参谋长等职,1924年初,对孙中山确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拥护,6月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团团长,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参谋长,广州卫戍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与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恽代英密切合作,结成深厚友谊。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处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教育长等职。后曾一度到欧美进行考察。1928年7月后历任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训练部主任、教育长,同时兼任教导第二师师长,参加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等的战争。1932年1月兼任第五军军长,率部参加上海“一·二八”之役,曾予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12月任国民党第四军总指挥,率军入闽,参与围攻福建人民政府,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他主张和平解决。

评分

有空闲的时候看看这些挺好的。

评分

关注很久,优惠价入手,随便看看。

评分

买200减100,一共买了30本,都很喜欢,收藏了,希望京东多多活动,我支持!!!

评分

在书店看上了这本书一直想买可惜太贵又不打折,回家决定上京东看看,果然有折扣。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京东速度果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 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服务态度好,送货相当快,包装仔细!这个也值得赞美下 希望京东这样保持下去,越做越好

评分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西方政党,不是竞选的工具,而是领导核心。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友党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初期有过多党竞争制度的不成功实践,从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到1914年1月国会解散,各种新成立的党会达682个之多。著名女作家冰心在《北京社会之面面观》中写道:人们“遇有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时事新报》,1913年1月3日)。后来蒋介石主导下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体制也宣告破产。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人民民主为追求,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致力于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发挥着先锋队和领导核心的作用。二战以来,西方政党制度或者说多党制向发展中国家移植不太成功的实践,反过来可以印证中国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多党制破坏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稳定,并没有明显地改变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落后状态,这些国家依然腐败丛生。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说,在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的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稳定的多党制。即使在西方,一些大党也面临党员人数下降、政治参与热情不高、政治主张趋同的组织危机、认同危机和辨识危机。

评分

了被盛世才囚禁于新疆的一批共产党员回延安。1945年8月27日,张治中代表国民党当局去延安迎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张治中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为《重庆谈判纪要》的签署作出了贡献。1949年4月,张作为国民政府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率国民政府代表团赴北京与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代表团谈判。当和平协定被国民党拒绝后,张治中留在北京。6月,张治中发表了《对时局的声明》,宣布脱离国民党阵营。9月,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包尔汉主席,促成新疆和平解放。

评分

不错的书,一代名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