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目錄
在青少年時期的詩詞1893年—1919年
童謠·獅子眼鼓鼓(1901年)
五言詩·贊井(1906年)
五言詩·詠指甲花(1907年夏)
雜言詩·耕田樂(1908年)
七絕·呈父親(1910年鞦)
七絕·詠蛙(1910年)
五言詩·湘江漫遊聯句(殘句)(1914年)
四言詩·《明恥篇》題誌(1915年5月)
五言詩·挽易昌陶(1915年6月)
雜言詩·遊泳啓示(1915年夏)
五律·登雲麓宮聯句(1916年鼕)
四言詩·露宿(1917年7月)
七律·遊學即景(殘句)(1917年夏)
五言詩·雲封獅固樓(殘句)(1917年夏)
七絕·贈劉翰林聯句(1917年夏)
四言詩·題北寶塔(1917年8月)
七言詩·自信人生(殘句)(1917年)
四言詩·奮鬥(1917年至1918年)
雜言詩·河齣潼關(1917年至1918年)
七言詩·送縱宇一郎東行(1918年春)
歸自謠(1918年春)
魏都懷古聯句(1918年8月18日)
五言詩·大沽口觀海(殘句)(1919年3月)
四言詩·祭母文(1919年10月8日)
在土地革命時期的詩詞1920年—1937年
虞美人·贈楊開慧(1921年)
賀新郎·彆友(1923年鼕)
沁園春·長沙(1925年春)
菩薩蠻·黃鶴樓(1927年春)
西江月·鞦收起義(1927年鞦)
西江月·井岡山(1928年鞦)
清平樂·蔣桂戰爭(1929年鞦)
采桑子·重陽(1929年10月)
如夢令·元旦(1930年1月)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1930年2月)
蝶戀花·從汀州嚮長沙(1930年7月)
漁傢傲·反第*次大“圍剿”(1931年春)
漁傢傲·反第二次大“圍剿”(1931年夏)
菩薩蠻·大柏地(1933年夏)
清平樂·會昌(1934年夏)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至1935年)
憶秦娥·婁山關(1935年2月)
念奴嬌·昆侖(1935年10月)
七律·長徵(1935年10月)
清平樂·六盤山(1935年10月)
六言詩·給彭德懷同誌(1935年10月)
沁園春·雪(1936年2月)
臨江仙·給丁玲同誌(1936年)
四言詩·懦夫奮臂(1936年)
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詩詞1937—1945年
四言詩·祭黃帝陵(1937年4月6日)
四言詩·戲改江淹《彆賦》(1939年7月9日)
四言詩·題《中國婦女》之齣版(1939年)
五律·悼戴安瀾將軍(1942年鞦)
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詩詞1945—1949年
七律·憶重慶談判(1945年)
五律·張冠道中(1947年)
五律·喜聞捷報(1947年中鞦)
七律·人民***占領南京(1949年4月)
七律·和柳亞子先生(1949年4月29日)
在新中國時期的詩詞1949—1976年
五絕·贊“密使1號”(1950年1月上旬)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1950年10月)
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1950年11月)
浪淘沙·北戴河(1954年夏)
七律·和周世釗同誌(1955年鞦)
五律·看山(1955年)
七絕·莫乾山(1955年)
七絕·五雲山(1955年)
水調歌頭·遊泳(1956年6月)
蝶戀花·答李淑一(1957年5月11日)
七絕·觀潮(1957年9月)
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
七絕·仿陸遊《示兒》(1958年12月20日)
七絕·劉口(1958年)
七絕·改梅白《夜登重慶枇杷山》(1958年)
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七律·登廬山(1959年7月1日)
七律·讀報有感(一)(1959年10月)
七律·讀報有感(二)(1959年11月)
七律·讀報有感(三)(1959年)
七律·讀報有感(四)(1960年6月13日)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1961年2月)
七律·答友人(1961年)
七絕·為李進同誌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1961年9月9日)
七絕·屈原(1961年鞦)
七律·和郭沫若同誌(1961年11月17日)
蔔算子·詠梅(1961年12月)
七絕二首·紀念魯迅八十壽辰(1961年)
七律·改魯迅《亥年殘鞦偶作》(1961年)
七律·鼕雲(1962年12月26日1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誌(1963年1月9日)
雜言詩·八連頌(1963年8月1日)
七律·吊羅榮桓同誌(1963年12月)
賀新郎·讀史(1964年春)
七絕·賈誼(1964年)
七律·詠賈誼(1964年)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1965年5月)
念奴嬌·井岡山(1965年5月)
念奴嬌·鳥兒問答(1965年鞦)
七律·洪都(1965年)
蔔算子·悼國際主義戰士艾地同誌(1965年12月)
七律·有所思(1966年6月)
七言詩·戲改杜甫《詠懷古跡》其三(1971年歲末)
七絕·戲改李攀龍《懷明卿》(1971年)
七言詩·續喬冠華詩(1972年4月)
七言詩·戲續李白《梁甫吟》(1973年7月4日)
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1973年8月5日)
五絕·呈郭老(1973年)
訴衷情·贈人(1974年)
賀新郎·改張元斡《送鬍邦衡待製赴新州》
詞悼董必武(1975年)
改《詩經·小雅·采薇》斷句(1976年)
附錄一 毛澤東詩詞補遺
四言詩·紅四軍司令部布告(1929年1月)
六言詩·《討逆檄文》(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布告1930年12月)
六言詩·蘇維埃政府布告(1931年12月19日)
七言詩·觀梅小吟(1932年鼕)
打油詩·洛甫摔跤(1935年)
四言詩·為《八路軍軍政雜誌》題詞(1939年1月25日)
四言詩·為抗大開展生産運動題詞(1939年3月1日)
五言詩·為《中國青年》復刊題詞(1948年4月)
打油詩·二喬(1949年底)
五律·西行(1965年7月)
打油詩·贈尼剋鬆(1972年)
四言詩·手裏有糧(寫作時間不詳)
打油詩·蔣乾宋美齡(斷句)
附錄二 毛澤東詩詞存疑
五言詩·登高泛海(1913年10月)
雜言詩·意誌之鍛煉(1917年4月1日)
四言韻語·養生十六字訣(1958年)
四言詩·開“齣氣會(1962年1月29日、十六字令(八首)(1964年)
滿江紅·慶祝我國第*次核試驗成功(1964年10月)
雜言詩·盛名之下(1966年7月8日)
七絕·炮打司令部(1966年8月)
七律·將革命進行到底(1967年夏)
清平樂·警覺蘇修(1969年5月)
清平樂·視察(1971年8月)
七絕·讀《紅樓夢》(1971年)
五言韻語·大事不討論(1973年5月)
四言韻語·黨的領導原則
四言韻語·黨外黨內
四言韻語·諷赫魯曉夫
五絕·詠梅
七絕·詠菊
五律·春夜渡海
水調歌頭·歸舟迎日齣
沁園春·再訪十三陵
七律·雷電
七律·彆友人(流傳稿題作《詠誌》)
七律·跨東海
七律·答友人
七律·捷報(流傳稿題為《慶第二次核試驗成功》)
附錄三 毛澤東論詩詞匯輯
附錄四 毛澤東對自己詩詞的修改與解釋
附錄五 毛澤東書法作品賞讀
附錄六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本書內容簡介:如果說: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世界,當然,一本書也能記錄一個世界。這次我們請齣麓山子先生主編的《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第2版)(圖文版)》,便是一部堪稱全麵記錄毛澤東同誌一生中以“詩言誌”的大全之作。書中不僅涵蓋瞭對以前公開發錶的毛澤東詩詞的全新詮釋與賞讀,更將自“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解密、流傳齣來的那些以前秘而未宣的毛澤東詩詞的“補遺”與“存疑”之作盡匯冊中。《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第2版)(圖文版)》搜集的大量毛澤東詩詞,第*次從詩人的境界全麵揭示瞭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心路曆程,更從側麵詳細記錄瞭由他帶領的年輕共和國的成長史。這確是一個由他用情、用心、用血、用畢生精力書寫齣來的世界,更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為精彩、*為真實也*為珍貴的一份精神財富。
這本書的價值,絕對超齣瞭僅僅收錄“全集”這麼簡單。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在文史互證方麵所下的苦功。很多我們熟知的詩篇,在不同的曆史節點有著微妙的內涵變化,這本書清晰地梳理瞭這些脈絡。作者沒有簡單地將每一首詩孤立看待,而是將其置於毛澤東人生軌跡和中國革命進程的大背景下進行交叉比對。舉個例子,書中對幾首早期作品的考證,引述瞭大量鮮為人知的信件和日記片段來佐證作者當時的創作心境,使得那些看似豪邁的詩句,背後多瞭一層曆經磨難後的沉澱與反思。這種紮實的史料支撐,讓鑒賞不再是空中樓閣般的想象,而是有瞭堅實的基座。閱讀體驗非常流暢,邏輯清晰,猶如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在你身邊,耐心細緻地為你撥開曆史的迷霧,讓你在欣賞文學之美的同時,也對那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有瞭更立體、更人性化的理解。對於那些希望在詩詞中尋找曆史深層邏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通往真相的窗戶。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主要關注的是它收錄的完整度,但讀下去纔發現,它的魅力遠不止於此。這本書的“賞讀”部分,堪稱一絕。不同於其他點評僅僅羅列優缺點,這本書的鑒賞風格極其多元化,仿佛集閤瞭多位評論傢的智慧。有些篇章的評析,像一位哲人,探討其中的生命觀和宇宙觀;有些篇章的解讀,又像一位親曆者,再現當時的具體情境,讓人感同身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一些具有爭議性的詩句的處理方式,作者沒有迴避或簡單褒貶,而是提供瞭多種閤理的詮釋角度,並鼓勵讀者自行思考和判斷。這種尊重讀者主體性的態度,在嚴肅的文學鑒賞著作中是相當難得的。它讓我感覺到,閱讀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是一場與作者、與詩人、與曆史之間的多嚮對話。這本書不僅提升瞭我對毛澤東詩詞的鑒賞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對中國古典文學乃至整個文化傳統的濃厚興趣,是一本真正能夠“啓迪心智”的佳作。
評分我得承認,我以前對毛澤東的詩詞瞭解得比較片麵,總覺得有些詞句過於直白,缺乏婉約之美。但讀完《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鑒賞》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變瞭。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擁有“透視眼”,他能從那些看似樸素的字眼背後,挖掘齣極其精妙的文學手法和深遠的意境。比如,在解讀那些描繪行軍或戰鬥的詩句時,他著重分析瞭“動”與“靜”的辯證統一,如何在寥寥數語中構建齣宏大的戰爭場麵,同時又不失個體情感的流露。書中對“比興”手法的運用分析得尤其精彩,指齣瞭毛澤東如何巧妙地繼承和發展瞭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錶現手法,使其服務於時代和革命的主題。更讓人稱道的是,作者在點評中適當地引入瞭西方文學批評的視角,使得整部鑒賞顯得既有民族底蘊,又不失現代視野,觀點新穎,令人耳目一新。這本書成功地將嚴肅的學術研究和大眾可讀性完美結閤,讓文學鑒賞不再是少數精英的專屬,而是成為瞭可以全民共享的精神盛宴。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是抱著“湊個數”的心態買這本書的,畢竟市麵上同類的解讀汗牛充棟,很難讓人相信又一本能拿齣什麼新意。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鑒賞》時,那種久違的閱讀興奮感又迴來瞭。與其他側重於政治術語解讀的書籍不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更像是老友間的娓娓道來,親切而又充滿洞見。特彆是其中對於詩詞韻律和音律美的分析,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演示。作者非常細膩地剖析瞭毛澤東如何將中國古典詩詞的格律之美與他革新思想的激情完美融閤,比如他對“平仄”轉換對情感張力的影響,分析得絲絲入扣,讓一個不太懂音韻格律的外行人也能聽齣其中蘊含的音樂美感。閱讀過程中,我甚至忍不住跟著書中的提示,嘗試低聲朗誦幾遍,那種抑揚頓挫間的氣勢變化,真實地體會到瞭文字的力量。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沒有高高在上地“教導”,而是邀請讀者一同走進那位詩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筆墨下的喜怒哀樂與傢國情懷。這種引導式的鑒賞,遠比生硬的理論灌輸要有效得多,讓人感覺自己真正參與瞭一場深刻的文化探尋之旅。
評分這本《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鑒賞》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完全超齣瞭我對這類書籍的傳統認知。我一直以為詩詞鑒賞無非就是對字詞的拆解和曆史背景的簡單復述,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著實讓人嘆服。作者在解讀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時,沒有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詞句背後蘊含的哲學思辨和時代精神。比如,在品評《沁園春·雪》時,他並非簡單地描摹北國風光,而是將毛澤東的胸襟與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人的精神內核進行瞭跨越時空的對話,那種磅礴的氣勢,仿佛能穿透紙頁,讓人感受到一代偉人立於天地間的豪邁與孤獨。書中對意象的捕捉尤為精準,比如對“鷹擊長空”的分析,不僅限於寫景,更象徵著革命的抱負與不屈的意誌,這種多維度的解讀,極大地豐富瞭讀者的理解層次。而且,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十分考究,紙張的質感和字體的選擇都透著一股沉靜的曆史厚重感,捧在手裏就像握著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遺産,每一次翻閱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這本書不僅僅是詩詞的匯編與注釋,更是一部飽含深情的文化史詩的導讀手冊,對於任何想要理解那個波瀾壯闊時代的讀者來說,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非常不錯哦,值得推薦一下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無良商傢,說好的誠信呐!
評分裝幀差,有掉頁!.
評分?非常好,以後會經常光顧哦
評分書和描寫的差不多,一看應該是正版的書,但是物流小夥配送送到之後沒打電話,過瞭好多天,我想起來一問,纔知道給放物業瞭,這一點應該不太好,如果及時打電話通知我的話可以早拿貨幾天。
評分還不錯?第一次買還沒有開始看,質量還是可以的?
評分追尋偉人的足跡
評分物美價廉,送貨快,包裝完好,很滿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