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衛星導航接收機抗乾擾技術
定價:78.00元
作者:潘高峰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12852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介紹瞭美軍導航戰和現代化計劃實施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從原理上研究瞭接收機要麵臨的各種乾擾。為瞭使乾擾和抗乾擾雙方有一個共同語言,本書作者首次采用信息論對各種可能的乾擾作瞭理論分析。衛星導航采用直接序列擴頻體製,本書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分析瞭直擴體製對各種乾擾的容限,介紹瞭通用抗乾擾技術和衛星導航接收機可以采用的獨特的抗乾擾方法。
目錄
目 錄第1章 緒論 11.1 衛星導航簡引 31.2 接收機抗乾擾需求和發展 71.2.1 弱信號 71.2.2 人為乾擾 81.2.3 接收機數字化、軟件化及其體係結構 81.2.4 接收機的實際使用環境 81.2.5 接收機的係統和體係屬性 91.3 本書結構和適用範圍 9第2章 衛星導航及其現代化概論 112.1 衛星導航定位原理簡介 122.2 衛星導航定位係統簡介 182.2.1 北鬥衛星導航定位係統(BDS)簡介 182.2.2 其他衛星導航定位係統簡介 222.3 衛星導航係統抗乾擾技術的發展 282.3.1 係統抗乾擾技術的起源 292.3.2 美軍的係統抗乾擾技術計劃 292.3.3 GPS現代化計劃 342.3.4 GPS新信號結構推齣過程 362.3.5 GPS BlockIII計劃 51第3章 衛星導航軟件接收機 533.1 采用軟件接收體製的優勢 543.1.1 采用軟件接收體製的技術優勢 543.1.2 采用軟件接收體製的獨特抗乾擾優勢 543.1.3 采用軟件接收體製的發展優勢 563.2 軟件接收原理簡介 573.2.1 軟件接收機組成簡介 573.2.2 軟件接收機設計思想簡介 583.3 軟件接收機技術簡介 603.3.1 衛星導航軟件接收機結構選擇 613.3.2 衛星導航軟件接收機的模擬前端 643.3.3 衛星導航信號的數字化 693.3.4 衛星導航軟件接收機的數字信號處理 69第4章 非人為乾擾環境 734.1 衛星導航信息傳遞信道和信道模型 744.2 衛星導航信息傳遞信道中的非人為乾擾 764.3 載體動態的影響 774.3.1 衛星多普勒頻移 774.3.2 多普勒頻率的變化 804.4 環境多徑及對接收機跟蹤環路的影響 824.4.1 衛星導航信號多徑誤差模型 824.4.2 多徑對接收環路的影響 834.4.3 對多徑效應的討論 854.5 載體遮蔽的影響 864.5.1 信號方嚮與用戶航嚮及水平麵夾角影響的討論 874.5.2 信號方嚮與用戶之間的角度影響的仿真 884.6 陸地的影響 1154.6.1 菲涅爾區的討論 1154.6.2 開闊麵陸地對衛星導航信號的影響 1214.6.3 陸地部分遮擋對衛星導航信號的影響 127第5章 電子戰環境 1315.1 佳乾擾和佳乾擾 1325.1.1 衛星導航信息傳遞中平均互信息量的描述 1325.1.2 乾擾大熵 1355.1.3 佳乾擾樣式 1405.1.4 幾種常見壓製乾擾樣式危害性的討論 1405.1.5 乾擾影響的不確定性討論 1445.2 相關乾擾 1465.2.1 相關乾擾原理 1465.2.2 相關乾擾的物理描述 1475.2.3 相關乾擾危害評估 1485.3 靈巧乾擾 1495.3.1 靈巧乾擾定義 1505.3.2 多普勒時移 1515.3.3 對接收機環路的危害 1515.3.4 一個實例 1535.4 欺騙乾擾 1565.4.1 欺騙乾擾的危害性 1565.4.2 欺騙乾擾的原理 1575.4.3 對捕獲跟蹤環路的乾擾實驗 1615.4.4 轉發欺騙乾擾的限製 162第6章 直接序列擴頻抗乾擾技術 1656.1 直接序列擴頻接收機處理增益原理 1666.2 環路同步技術的討論 1686.3 直擴抗噪聲容限 1706.3.1 抗噪聲容限的理論分析 1716.3.2 抗噪聲容限的數值分析和設計 1746.4 多模信號處理 178第7章 自適應天綫陣列抗乾擾技術 1817.1 自適應調零天綫抗乾擾技術 1857.1.1 基本概念 1857.1.2 調零天綫的抗乾擾自由度 1907.1.3 GPS調零天綫的算法 1927.1.4 GPS調零天綫的特點 2007.1.5 GPS調零天綫的性能 2027.2 多波束接收技術 2087.2.1 陣列信號模型 2087.2.2 MVDR波束形成算法 2097.2.3 仿真分析 210第8章 信號處理抗乾擾技術 2138.1 時頻域抗乾擾原理 2148.2 時頻域抗乾擾算法 2158.2.1 自適應時域濾波 2158.2.2 頻域FFT 2168.2.3 空時(STAP)抗乾擾 2188.2.4 其他算法 2248.3 抗乾擾性能分析 2348.3.1 瞬時相位存在估計誤差時的性能分析 2348.3.2 瞬時幅度存在估計誤差時的性能分析 2408.3.3 仿真分析 242第9章 GPS/INS組閤導航技術 2479.1 GPS/INS組閤導航原理 2499.2 組閤導航技術 2509.2.1 GPS/INS鬆耦閤技術 2509.2.2 GPS/INS緊耦閤技術 2569.2.3 GPS/INS深耦閤技術 2589.3 GPS/INS組閤係統的性能 2599.3.1 GPS/INS組閤導航接收機測量誤差與跟蹤門限的關係 2599.3.2 GPS/INS組閤導航的多普勒頻移誤差估計 2609.3.3 GPS/INS組閤導航接收機的抗乾擾性能分析 261第10章 其他抗乾擾技術 26310.1 乾擾信號監測識彆技術 26410.1.1 乾擾監測技術研究現狀 26410.1.2 乾擾監測關鍵技術分析 26510.2 乾擾源測嚮定位技術 27010.2.1 乾擾源測嚮技術 27010.2.2 乾擾源定位技術 27110.3 完好性檢測 27210.3.1 完好性檢測算法 27310.3.2 故障衛星探測算法 27510.3.3 故障衛星分離算法 276第11章 衛星導航接收機實際使用中的抗乾擾 27911.1 實際使用方式對抗乾擾能力的影響 28011.2 衛星導航接收機的係統屬性 28011.2.1 現在性 28011.2.2 體係性 28011.2.3 係統多樣性 28111.2.4 用戶多樣性 28111.3 乾擾機的體係要求 28111.4 乾擾方式預測 28111.4.1 體製針對性 28111.4.2 核心觀測值針對性 28211.4.3 效果評估針對性 28211.5 乾擾機的分布預計 28211.5.1 乾擾方程 28211.5.2 距離增益 28311.5.3 升空乾擾增益 28311.5.4 分布乾擾增益 28311.5.5 乾擾機的協同 28311.6 展望 284參考文獻 285
作者介紹
潘高峰,中國電科集團首席專傢,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兼職教授,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所學專業為無綫電通訊以及通信與信息係統,主要研究方嚮為通信網絡和導航等。主持完成過國傢工程、重點型號和重大預研背景等多個項目,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奬勵。在衛星導航方麵,公開發錶瞭十多篇學術論文,閤作齣版專著五部。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軍事科技和前沿工程技術有著莫名的著迷,尤其是那些能夠直接影響國傢安全和戰略發展的領域。衛星導航係統,在我看來,絕對是其中舉足輕重的一環。想象一下,在現代戰爭中,精確的製導武器、戰場態勢感知、人員和裝備的協同作戰,都高度依賴於穩定可靠的衛星導航信號。如果這個信號被乾擾,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這本書的“抗乾擾技術”幾個字,立刻吸引瞭我。我猜測,書中一定會涉及許多關於電磁頻譜、信號調製解調,甚至是電子戰的原理。會不會有關於如何識彆和對抗GPS欺騙、乾擾器的詳細闡述?書中對於不同類型的乾擾源,比如自然電磁乾擾、人為乾擾,又會分彆提齣怎樣的應對策略?我特彆期待能夠看到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比如在某些重要的軍事行動中,是如何剋服信號乾擾,保障任務順利進行的。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種智慧的較量。
評分我對智能交通係統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而衛星導航技術則是智能交通的核心基礎。我們現在越來越依賴的自動駕駛、智能調度、甚至是共享齣行的定位服務,都離不開精確的衛星導航。但是,我也意識到瞭一個潛在的風險:如果導航信號被不法分子惡意乾擾,比如製造“鬼影”或者“虛假定位”,可能會導緻嚴重的交通混亂和安全事故。因此,這本書的“抗乾擾技術”主題,對我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希望書中能夠闡述,在民用交通領域,有哪些主要的乾擾源,以及針對這些乾擾源,有哪些成熟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如,在城市峽榖效應下,如何利用多係統融閤(比如GPS、北鬥、GLONASS、Galileo)來提高定位的魯棒性?或者,在一些關鍵區域,如何部署地麵增強係統(如RTK)來輔助衛星導航,提高精度和可靠性?這本書的視角,是否會更加側重於民用場景下的應用和技術推廣?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無綫電愛好者,我對各種信號的傳播和處理都有著濃厚的興趣。衛星導航信號雖然遙遠,但其本質也是電磁波的傳播,而“抗乾擾”更是無綫電通信中永恒的課題。我一直在思考,衛星導航信號如此微弱,又是如此寶貴,如何在各種復雜的環境中保持其“純潔性”。這本書的齣現,就像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那些針對衛星信號特點的抗乾擾方法,比如多路徑效應的抑製、信噪比的提升、或者利用冗餘信息進行糾錯等等。我想瞭解,不同的抗乾擾算法在實現難度、計算量和效果上有什麼權衡。是不是會介紹一些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比如自適應濾波、盲源分離等,這些技術在處理復雜乾擾方麵有哪些優勢?而且,這本書的書名中提到瞭“接收機”,這讓我很想知道,抗乾擾技術是如何具體實現在接收機硬件和軟件設計中的,是不是涉及到天綫的設計、射頻前端的優化、或者基帶信號處理流程的改進?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聽起來就充滿瞭科技感,讓我對衛星導航這項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的技術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一直覺得,我們手機裏的GPS,車載導航,甚至是無人機定位,背後都有著一套非常精密的設計。尤其是在城市裏,高樓林立,信號很容易被屏蔽或者乾擾,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更強大的技術來保證定位的準確性。這本書名字裏的“抗乾擾技術”正是戳中瞭我的好奇點,它究竟是如何剋服這些挑戰的呢?是不是像科幻電影裏那樣,有一套隱藏的“反欺騙”係統,能夠分辨齣真實的衛星信號和那些虛假的信號?我很好奇書中會介紹哪些具體的物理原理或者算法,能夠讓我們的接收機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依然保持“清醒”和“堅定”。是不是會涉及到信號處理、濾波技術,還是更深層次的數學模型?而且,作者潘高峰這個名字,也讓我對這本書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有瞭期待,不知道他在這領域有什麼樣的研究背景和成就,能寫齣這樣一本深入的書籍。
評分最近我對物聯網(IoT)設備的應用越來越感興趣,特彆是那些需要精確定位纔能實現功能的設備,比如智能農業的傳感器、環境監測站、甚至是一些需要精準追蹤的物流設備。這些設備往往部署在戶外,並且數量龐大,如何保證它們能夠持續穩定地獲取準確的位置信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本書的“抗乾擾技術”內容,讓我思考,這些IoT設備在接收衛星信號時,會遇到哪些特殊的乾擾問題?是不是會涉及到低功耗下的抗乾擾設計?比如,為瞭節省能源,IoT設備的計算能力有限,那麼在抗乾擾算法的選擇上,會有哪些取捨?會不會介紹一些輕量級的抗乾擾技術,能夠適用於資源受限的IoT設備?另外,我也很好奇,在這些大規模部署的IoT網絡中,如果齣現乾擾,是否能夠實現有效的協同抗乾擾,或者說,是否能夠通過網絡中的其他設備來互相校準和糾正定位信息?這本書會從一個更宏觀的視角來探討這些問題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