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附CD光盘1张)

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附CD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 柴科夫斯基 著,[德] 汉斯-金特·霍伊曼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古典音乐
  • 胡桃夹子
  • 柴可夫斯基
  • 钢琴演奏
  • 乐谱
  • 附带CD
  • 儿童钢琴
  • 入门级
  • 音乐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40684
版次:1
商品编码:1099278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古典音乐启蒙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
附件:CD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是古典音乐启蒙系列之一,本书为朔特公司原版引进,是由世界著名歌剧、交响乐的精彩片断配上故事剧情串联而成。这套书不仅在声誉卓著的钢琴家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而且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欢迎。

内容简介

《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是一套由汉斯-金特·霍伊曼根据经典音乐名作改编而成的钢琴小品集。《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配有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和想象丰富的图画,还配有全新录制的CD光盘,供欣赏。这套书不仅在声誉卓著的钢琴家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而且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欢迎。



作者简介

柴科夫斯基生平简介
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俄国沃特金斯克小镇。
1850年入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
1855—1858年开始学习钢琴。
1859年任司法部职员。
1863年辞去公职,就读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
1866—1871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教作曲理论。
1869—1875年创作出第一批带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1872—1876年任《俄罗斯报》乐评人。
1878年起,开始接受娜杰日达·F·冯·梅克夫人的资助。
1878年起,柴科夫斯基常居国外,专心致力于创作。
1880年起,作品得到世界公认,并担任指挥。
189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1月6日逝于圣彼得堡。

内页插图

目录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生平简介
《胡桃夹子》作品简介
故事情节介绍
序 曲
迎宾曲
进行曲
德罗斯迈尔叔叔
克拉拉与胡桃夹子
爷爷之舞
克拉拉与胡桃夹子的双人舞
雪花圆舞曲
民间舞曲
a)西班牙舞
b)阿拉伯舞
c)中国舞
d)俄罗斯特列帕克舞
e)芦笛舞
f)吉格涅妈妈
花之圆舞曲
尾声(圆舞曲)

精彩书摘

  故事情节介绍
  第一幕
  在张灯结彩的圣诞节大厅里,市长西伯曼与夫人正在迎接前来同他们全家共度圣诞夜的客人们(《迎宾曲》)。九时正,市长的孩子克拉拉和弗朗茨同表兄弟姐妹们、男女朋友们翩翩起舞,随着音乐进入圣诞节大厅(《进行曲》),大家看着装饰华丽的圣诞树惊叹不已。突然,一个怪模怪样的人走了进来,孩子们吓得拉住了父母。父亲介绍说,这是“德罗斯迈尔叔叔”,孩子们这才欢笑如初,并赞叹他带来的礼物——四只会跳舞的机械木偶。克拉拉最喜欢其中的一只胡桃夹子,这是德罗斯迈尔叔叔送给她的。弗朗茨也要这只木偶,但在克拉拉的争抢中把木偶弄坏了(《克拉拉和胡桃夹子》)。
  大人们起身跳了最后一支舞(《爷爷之舞》)。晚会结束,客人们离去,圣诞节大厅一片漆黑,克拉拉身穿睡衣进来找自己的胡桃夹子。午夜十二点,一束令人害怕的灯光照亮了大厅。
  圣诞节大厅渐渐灯火通明,老鼠从四面八方涌进来,胡桃夹子同其他玩具都变活了。胡桃夹子领着姜饼士兵同鼠王带领的鼠群打仗。多亏克拉拉加入了战斗,胡桃夹子才大获全胜,然后他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王子(《克拉拉与胡桃夹子的双人舞》)。出于感激,他把克拉拉带到了糖果仙子的王国。
  他们穿过一片冬天的树林,观看了《雪花圆舞曲》的表演。
  第二幕
  在糖果仙子的宫殿里,胡桃夹子向全体皇室成员诉说了克拉拉的勇敢行为。为了欢迎克拉拉,糖果仙子让人摆出一张美丽的小桌子以及糖果王国的珍品。人们跳起了舞,在小桌子上摆出可口的糖果。巧克力跳起了《西班牙舞》,咖啡跳起了《阿拉伯舞》,茶叶跳起了《中国舞》。
  之后,人们又跳起了俄罗斯特列帕克舞和《芦笛舞》。
  穿着宽大撑裙的“吉格涅妈妈”也跳起舞来,一些小丑从她的裙子底下钻出来。接着,人们跳起了盛大的《花之圆舞曲》。在接下来的几支舞之后,糖果仙子以一支《圆舞曲》结束了这次来访。克拉拉发现自己同胡桃夹子又回到了圣诞节大厅。
  序曲
  Allegro giusto =160-176(适当的快板)
  ��1998 Schott Musik International,Mainz
  迎宾曲
  Allegro non troppo =100-108(不太快的快板)进行曲
  Tempo di marcia viva =96-104(活跃的进行曲速度)
  德罗斯迈尔叔叔
  Andantino =100-108(小行板)
  克拉拉与胡桃夹子
  Andantino =144(小行板)
  a tempo(原速)
  poco accelerando(加速)
  Più allegro =168(更快地)
  Tempo I(原速)
  Più mosso(更快些)
  爷爷之舞
  (十分活跃的快板)
  Allegro vivacissimo =122-120
  (原速)Tempo I
  克拉拉与胡桃夹子的双人舞
  Andante =46-50(行板)
  cantabile(如歌地)
  p sempre legato(保持速度)
  espr.(有表情地)


















......

前言/序言


书名:古典音乐启蒙与欣赏:从巴赫到德彪西的欧洲音乐之旅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广大古典音乐爱好者,尤其是初涉此领域的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深入的欧洲古典音乐导览。我们摒弃了枯燥的学院派说教,转而采用一种更具故事性和画面感的叙述方式,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历欧洲音乐史上最辉煌的变革与创新。全书结构清晰,脉络分明,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古典音乐的宏观认知,并掌握有效欣赏不同时期作品的关键钥匙。 第一部分:音乐的曙光——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序曲 本部分将从音乐的源头——中世纪的格里高利圣咏——娓娓道来。我们不会停留在对宗教音乐的表面描述,而是深入探讨单音音乐如何逐步孕育出对和声的初步探索。随后,我们将步入群星璀璨的文艺复兴时期。重点解析复调音乐的成熟标志,特别是对位法的精妙运用。我们会详细介绍约瑟夫·奥克冈和帕莱斯特里那等大师的作品风格,阐释世俗音乐(如法国香颂和意大利牧歌)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对后来歌剧产生的启发。我们将力求展示,音乐是如何从纯粹的神圣服务,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艺术表达。 第二部分:戏剧性的诞生——巴洛克时期的辉煌与对位艺术的巅峰 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一个充满活力与张力的时代。本书将重点剖析“巴洛克”这一风格的内涵——强调装饰性、强烈的对比以及情感的戏剧化表达。 歌剧的诞生与发展: 详细梳理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合唱团”如何催生了歌剧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我们将分析早期歌剧(如蒙特威尔第的作品)的结构特点,以及咏叹调和宣叙调的职能区分。 巴赫的“无上宝座”: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无疑是这一时期的最高峰。我们将用大量篇幅解读他的对位艺术,特别是《平均律钢琴曲集》和《赋格的艺术》所蕴含的逻辑美与数学美。对于非专业读者,我们将提供易于理解的“聆听指南”,指导听众如何捕捉赋格中“主题”的出现、模仿与交织,从而领略其结构的宏伟。 协奏曲的形成与发展: 维瓦尔第的《四季》作为协奏曲的典范,将被用作分析“快-慢-快”结构和乐队与独奏乐器之间“对话”的绝佳范例。此外,亨德尔的清唱剧,特别是《弥赛亚》,也将被纳入分析范畴,探讨其如何将宗教题材与戏剧表现力完美结合。 第三部分:古典主义的理性之光——清晰、平衡与结构的典范 从巴洛克时期的繁复装饰中抽离出来,古典主义音乐追求的是清晰、简洁、对称与普适性的人文精神。本部分将着重讲解“曲式”作为古典音乐骨架的重要性。 奏鸣曲式: 我们将把奏鸣曲式——这一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石——拆解为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用清晰的图示和口语化的语言解释“呈示”、“冲突”与“解决”的戏剧过程。 “维也纳三杰”的贡献: 海顿: 被誉为“交响曲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我们将探讨他如何系统化地确立了四乐章交响曲的标准结构,以及其作品中蕴含的幽默感和机智。 莫扎特: 重点分析其音乐中无与伦比的旋律天赋和戏剧洞察力。从他晚期歌剧(如《费加罗的婚礼》)中对复杂人物心理的刻画,到钢琴协奏曲中人声般优美的线条,我们将展现其音乐的“透明之美”。 贝多芬: 作为连接古典与浪漫的桥梁,贝多芬的早期、中期和晚期作品风格的演变将是重点。我们将分析《第三交响曲(英雄)》和《第五交响曲(命运)》如何突破既有规范,注入更强烈的个人意志和英雄主义精神。 第四部分:情感的解放——浪漫主义时期的激情与想象 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理性的反叛,它高举个人情感、想象力和对自然的崇拜。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篇幅拉长,和声语言极大丰富,配器色彩斑斓。 钢琴的黄金时代: 肖邦的“诗意”——夜曲和叙事曲如何将钢琴的表达力推向极致。李斯特的“炫技”与“标题音乐”的开创性,以及他如何将民间音乐元素融入严肃创作。 德奥的交响诗与民族乐派: 舒曼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以及勃拉姆斯对古典传统的坚守与重构。同时,我们将介绍民族乐派(如斯美塔那、德沃夏克)如何从本国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为世界音乐版图增添新的色彩。 德语艺术歌曲(Lied)的巅峰: 以舒伯特和舒曼为例,解析钢琴伴奏如何不再仅仅是烘托,而是与人声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诗性场景”。 第五部分:色彩的革命与现代的开端——印象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探索 进入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音乐开始寻找新的表达途径,摆脱了德奥传统的束缚。 印象主义的朦胧之美: 以德彪西为核心,我们将阐释印象主义音乐如何模仿光影的变化,运用全音阶、五声音阶和复杂的色彩和声,营造出“氛围”而非明确的“主题”。(此部分将专门讨论“模糊”而非清晰的结构)。 表现主义与无调性: 施特劳斯在色彩上的大胆尝试,以及勋伯格对调性体系的彻底瓦解,引出十二音体系的诞生。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些“激进”的变革,帮助读者理解现代音乐的挑战性与必然性。 结语:聆听的艺术 全书最后将回归到听众本身,提供一系列实用的建议,指导读者如何进行有效的“主动聆听”,如何通过了解作曲家的生平背景和时代思潮来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本书不求将读者培养成音乐家,但求让每一位读者在面对任何一部古典作品时,都能感受到其背后的故事、情感与智慧。我们相信,古典音乐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留下的最宝贵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古典音乐充满好奇心的乐龄人士,虽然钢琴技巧已经有些生疏,但一直渴望能再次找回指尖在琴键上跳跃的感觉。《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大的发现!首先,它的乐谱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对于视力不是特别好的我来说,看谱也毫不费力。更重要的是,它将《胡桃夹子》那些庞大的乐章,浓缩成了多个精巧的演奏小品,大大降低了弹奏的难度,让我这个“手生”的老年人也能重拾信心。我试着弹奏了“进行曲”,感觉非常流畅,一下子就回到了年轻时的感觉。而那张附带的CD光盘,更是我最珍爱的部分。它的音质非常好,演奏者的技巧和音乐感都让我赞叹不已。我经常一边听CD,一边看着乐谱,就像在和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一起合奏。CD里的音乐充满了童趣和画面感,仿佛又把我带回了那个充满魔法的圣诞夜。我特别喜欢听“阿拉伯舞曲”,那种慵懒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感觉,通过CD的演奏,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音乐,无论年龄大小,都不会太晚。它既能让我重温经典,又能让我在弹奏中找到乐趣,真是一举两得。我非常感谢这本书的出版,它让我晚年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和乐趣。

评分

收到!请看我以不同读者身份为您撰写的五段关于《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附CD光盘1张)》的图书评价: 哇!拿到这本书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对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总觉得它们充满了童年的魔力。拿到这本书后,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看看里面的曲目编排是否能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能轻松上手。书的排版很清晰,乐谱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大小适中,不会显得拥挤,也不会太小看不清。而且,我最看重的是它附带的那张CD光盘!这简直是太贴心了!光盘里的演奏版本是我非常喜欢的,它既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又在演奏的细腻度和情感表达上有所提升,听起来一点都不单调,仿佛真的置身于那个奇幻的童话世界。我试着跟着CD弹奏了几段,感觉非常棒。CD的光盘里不仅仅是简单的背景音乐,更像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在现场教学,每一个乐句的起伏,每一个音符的力度,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这让我对如何弹奏出《胡桃夹子》的韵味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于像我这样,虽然热爱音乐但技巧还有待提高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量身定做的。它让我可以在家随时随地跟着大师学习,不用担心跟不上节奏,也不用担心自己弹得不对味。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这本书的曲目都攻克下来,到时候就能在家给家人朋友演奏,那种感觉肯定会非常美妙!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书,主要还是冲着“胡桃夹子”这个IP来的。我从小就听着这个故事长大,对其中的音乐充满了画面感。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充满了浓浓的艺术气息,让人一看就觉得很有收藏价值。打开书本,我惊讶于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乐谱堆砌,而是像一本精心策划的音乐画册。每一首小品前面都配有一些简短的介绍,虽然不是非常深入的音乐学分析,但足以勾勒出乐曲在原作《胡桃夹子》芭蕾舞剧中的场景和情感,这对于理解音乐的意境非常有帮助。尤其是“糖果仙子舞曲”和“花之圆舞曲”,这些经典的段落,在书中通过乐谱和简单的文字描述,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翩翩起舞的舞者,听到那些叮当作响的铃铛。当然,最让我惊喜的还是附带的那张CD。它的音质相当出色,我试着用家里的音响设备播放,每一个音符都饱满而富有层次。更重要的是,CD里的演奏速度和力度控制非常有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更好地把握乐曲的节奏和情绪。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钢琴家,但通过这张CD,我感觉自己离“弹好”这些小品又近了一步。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直观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将脑海中的音乐形象与实际的指尖触键联系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乐谱,更是一次与《胡桃夹子》音乐的深度对话,我非常满意这次的购买体验。

评分

作为一名声乐指导,我对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和叙事性的素材一直很感兴趣。这次偶然发现了《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我立即被它的内容所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钢琴谱,更像是一本能够帮助音乐学习者深入理解《胡桃夹子》音乐内涵的工具书。我尤其看重的是它附带的CD光盘。这张CD里的演奏,我听了之后觉得非常专业,它不仅仅是弹奏,更是一种对音乐的二次创作。演奏者对乐曲的节奏、力度、踏板运用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每一段音乐的情感起伏和场景描绘。我尝试着让我的学生听CD里的“糖果仙子舞曲”,然后让他们尝试弹奏。他们反馈说,听了CD之后,对这首曲子的旋律走向和情感表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弹奏起来也更有方向感。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将《胡桃夹子》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旋律,以一种更精炼、更易于演奏的小品形式呈现出来。这对于声乐学生来说,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乐曲的旋律线条和节奏特点,为声乐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音乐学习者在享受弹奏乐趣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本身。

评分

我是一个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的音乐爱好者,这次入手《钢琴演奏小品:胡桃夹子》,主要是被其“演奏小品”这个定位所吸引。我一直认为,将大型作品改编成适合个人演奏的片段,是一项非常考验编排功力的工作。拿到这本书,我首先关注的就是乐谱的改编质量。我试着弹奏了其中的几首,比如“进行曲”和“糖果仙子舞曲”。令我惊喜的是,这些改编的小品既保留了原作的旋律线条和主要音乐动机,又在和声与织体上做了简化,使得弹奏难度大大降低,更适合业余爱好者或者初学者。即使是像“花之圆舞曲”这样相对复杂的段落,经过改编后,也变得更容易上手,不会因为技术门槛而望而却步。而那张附带的CD光盘,则为我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反复听了CD里的演奏,它不仅仅是演奏,更像是一种示范。通过倾听CD,我能够捕捉到乐曲的微妙变化,比如在某个乐句的表情处理,或者是在连接段落时的过渡方式。CD里的演奏者似乎对乐曲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将原作中那种梦幻、欢乐、有时又带点神秘的氛围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来。我非常欣赏这种“听、学、练”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能够在家中,以一种更轻松、更愉快的方式,去亲近柴可夫斯基的经典之作。

评分

包装精美,内容丰富,是钢琴考级必备宝典

评分

很喜欢,光盘音质很好,纸质很厚,曲子有难有易

评分

这套书,12本都很好,全买下.

评分

书印刷质量不错,送货快捷,很满意

评分

书印刷质量不错,送货快捷,很满意

评分

没包装皮,还好这本没折

评分

好!

评分

好!

评分

老师要求一起买的,正品发货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