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構建知識框架,把握知識要點;培養解題技巧,提升應試能力;體現最新考情,精準捕捉考點
內容簡介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是期貨從業準入性質的考試,是全國性的執業資格考試。《2012年版全國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期貨市場教程講義·真題·預測全攻略》專為參加2012年期貨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復習備考編寫的。叢書嚴格依據2012年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大綱和指定教材編寫,清晰點明瞭考試的基本考點,並配閤以豐富的習題訓練,是幫助廣大應考人員更快、更好通過考試的必備輔導用書。
作者簡介
北京立恒金融培訓機構,是以中央財經大學的師資為依托從事金融從業資格考試研究與培訓的專業機構。創業10年以來,以其“科學的課程設計、雄厚的師資力、令人信服的輔導資料、卓有實效的應試效果”而深受廣大考生的支持與推崇。
目錄
第一章期貨市場概述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期貨交易的特徵
第三節期貨市場的功能與作用
第四節中外期貨市場概況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二章期貨市場的構成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貨交易所
第二節期貨結算機構
第三節期貨中介與服務機構
第四節期貨交易者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三章期貨交易製度與閤約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貨閤約
第二節期貨交易基本製度
第三節期貨交易流程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四章套期保值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套期保值概述
第二節套期保值的應用
第三節基差與套期保值效果
第四節套期保值操作的擴展及注意事項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五章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貨投機交易
第二節期貨套利概述
第三節期貨套利交易策略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六章期貨價格分析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貨行情解讀
第二節期貨價格的基本分析
第三節期貨價格的技術分析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七章外匯期貨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外匯與外匯期貨概述
第二節影響匯率的因素
第三節外匯期貨交易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八章利率期貨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利率期貨概述
第二節利率期貨的報價與交割
第三節利率期貨交易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九章股指期貨和股票期貨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股票指數與股指期貨
第二節滬深300股指期貨的基本製度規則
第三節股指期貨套期保值交易
第四節股指期貨投機與套利交易
第五節股票期貨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十章期權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權概述
第二節權利金的構成及影響因素
第三節期權交易損益分析及應用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第十一章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考點結構概覽
考點重點突破
第一節期貨市場風險特徵與類型
第二節期貨市場風險監管體係
第三節期貨市場風險管理
考點自測
答案與解析
前言/序言
隨著我國金融體係的不斷完善,期貨業將和證券業、保險業一樣,成為我國金融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體經濟的穩健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我國的期貨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可以預測,未來十年,期貨將成為我國金融行業中發展最為迅速的部分。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是期貨從業準入性質的考試,是全國性的執業資格考試。依照《期貨從業人員管理辦法》,中國期貨業協會負責組織從業資格考試。
目前,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科目分為期貨基礎知識、期貨法律法規和期貨投資分析。通過前兩科考試後,方可報考期貨投資分析科目。
為瞭幫助廣大考生復習備考,我們編寫瞭2012年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叢書:《期貨市場教程講義?真題?預測全攻略》、《期貨投資分析講義?真題?預測全攻略》和《期貨法律法規講義?真題?預測全攻略》。這套叢書具有以下鮮明的特點。
本書體例
本書在緊扣最新考試大綱的基礎上,以曆年考題為中心,形成瞭獨特的編寫體例。全書正文按章節進行講述,每章分為四部分。
◆ 考點結構概覽
將每章各節的重點內容用圖錶的形式呈現齣來,一目瞭然,使考生能夠快速、清晰地把握考試要點。
◆ 考點重點突破
將曆年齣現的考點與相關概念放在一起加以介紹,並附相關真題和詳細解析,使考生能夠高效地把握考試重點,瞭解齣題方式,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
◆ 考點自測
每一章都為考生精心設計一套自測試捲,在分值權重、題型題量、題的難易度、時間安排等諸多方麵與最新真題保持一緻,幫助考生提前適應考試氛圍,嚮高分衝刺。
◆ 答案與解析
對考點自測中的每一題進行詳細的解析,並對考題中齣現的相關概念加以介紹,使考生能夠切實把握每一道題的齣題意圖,做到舉一反三。
本書特色
◆ 豐富充實的考題
本書在對曆年考題進行層層分析、歸納、總結的基礎上,精心選取每道真題,並將曆年考題中涉及的重要考點作為齣題的重點,對考試大綱中的未考知識點進行補充,確保考生復習的針對性和全麵性。
◆ 居高不下的命中率
本書嚴格依照自考大綱的考核要求編寫,題量充足,知識點覆蓋全麵,命中率一直居於同類輔導書前列。
◆ 與時俱進的新鮮品牌
本書一改市場上大多數自考輔導書多年不改版的老傳統,依據最新考試大綱及最新考題及時修訂,確保其永遠“新鮮”。
友情提示
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考試2012年可報考5次,具體情況如下:
從業資格考試時間
考試場次報名時間考試地點
第一次2月1日—2月15日3月17日35個城市
第二次3月28日—4月10日5月19日35個城市
第三次5月24日—6月7日6月30日35個城市
第四次8月1日—8月14日9月15日35個城市
第五次10月9日—10月23日11月10日35個城市
《期貨投資分析》科目考試時間
考試場次報名時間考試地點
第一次3月28日—4月10日5月19日35個城市
第二次10月9日—10月23日11月10日35個城市
考試不僅考查考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考查考生的心態。因此,對待考試要保持基本放鬆、適度緊張、積極樂觀的態度,剋服睏難,提高復習效率,充滿信心地參加考試。
最後,對一貫支持我們的廣大讀者朋友和對本書的齣版作齣努力的朋友一並錶示感謝。
作者2012年5月於中央財經大學
現代金融市場運作與監管:理論前沿與實踐案例解析 圖書信息: 書名: 現代金融市場運作與監管:理論前沿與實踐案例解析 作者: [此處可填入一組資深金融學者或業界專傢的集體署名,例如:張宏偉, 李明, 王芳] 齣版社: [此處可填入一傢知名金融或學術齣版社] 頁數/開本: 約 800 頁,16開 --- 內容提要 本書全麵、深入地剖析瞭當代全球金融市場的復雜結構、核心運作機製及其麵臨的監管挑戰。它並非針對特定資格考試的應試指南,而是旨在構建一套係統、前瞻性的金融市場理論框架,為金融專業人士、高級管理人員、監管機構研究人員以及頂尖商學院學生提供一個理解現代金融生態係統的深度視角。 本書的重點在於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廣度相結閤,著重探討瞭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金融市場在技術革新(如金融科技/FinTech、高頻交易)和監管環境(如巴塞爾協議III、多德-弗蘭剋法案)雙重驅動下的深刻變革。 第一部分:金融市場基礎理論的重構與深化 本部分超越瞭傳統教科書中對基本概念的介紹,著重於對現代金融理論進行批判性審視和更新。 第一章:資本資産定價模型的局限與行為金融學的融閤 深入探討傳統CAPM在解釋市場異象時的不足,詳細分析行為金融學的核心理論(如前景理論、羊群效應),並探討如何將這些非理性因素納入更精細化的資産定價模型中。重點分析瞭投資者情緒指數(Sentiment Indices)在短期市場預測中的應用及其局限性。 第二章: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結構演變與風險計量 不再局限於期貨和期權的基礎定價(如Black-Scholes模型),而是聚焦於復雜結構性産品(如信用違約互換CDS、利率互換)的定價模型校準,特彆是關注尾部風險(Tail Risk)的計量方法,如極值理論(EVT)的應用。探討瞭場外衍生品(OTC)市場嚮集中清算轉軌對係統性風險的影響。 第三章:流動性風險的動態管理與危機傳導機製 係統分析瞭不同市場(債券、股票、貨幣市場)的流動性特徵。引入瞭有效市場假說在流動性稀缺環境下的失效分析。詳細介紹瞭流動性風險溢價的量化模型,並使用曆史高杠杆事件(如2020年3月美國國債市場凍結)作為案例,剖析流動性緊縮如何通過交易對手風險迅速傳導至整個金融體係。 第二部分:現代金融基礎設施與技術驅動的變革 本部分關注支撐現代金融市場的技術底層架構及其帶來的挑戰。 第四章:高頻交易(HFT)與市場微觀結構 詳盡描述瞭HFT的算法策略(如套利、做市商策略),並深入分析瞭其對市場質量(如買賣價差、訂單簿深度)的影響。引入瞭信息不對稱理論在HFT環境下的新解釋,並討論瞭監管機構為應對“閃電崩盤”(Flash Crash)所采取的熔斷機製的有效性評估。 第五章:金融科技(FinTech)與分布式賬本技術(DLT) 本書將DLT置於更廣闊的金融創新背景下考察,不限於加密貨幣。重點分析瞭DLT在跨境支付、貿易融資和數字證券化中的潛力與實際落地案例。同時,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運作模式、智能閤約的法律效力以及其對傳統金融中介的顛覆性影響進行瞭深入的理論辯論。 第六章: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 鑒於金融係統對數字化的依賴加深,本書將網絡風險視為係統性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探討瞭針對金融機構的先進網絡攻擊模型(如供應鏈攻擊),並介紹瞭國際上領先的彈性框架(Resilience Frameworks)在保障關鍵金融基礎設施連續性方麵的應用。 第三部分:全球金融監管的重塑與宏觀審慎政策 本部分是對後危機時代全球監管框架的深度解讀與前瞻性思考。 第七章:宏觀審慎政策的工具箱與有效性評估 詳細闡述瞭宏觀審慎政策的理論基礎,區彆於傳統的貨幣政策和微觀審慎政策。重點分析瞭逆周期資本緩衝(CCyB)、貸款價值比(LTV)限製等工具的跨國應用效果,並討論瞭如何避免“政策組閤的衝突”。 第八章:係統重要性金融機構(SIFIs)的監管邏輯與處置機製 深入研究全球係統重要性銀行(G-SIBs)的識彆標準、資本要求(如TLAC/MREL要求)和“生前遺囑”(Resolution Planning)。通過比較美國與歐盟在解決大型機構破産方麵的監管差異,探討瞭“大而不倒”問題的本質性解決方案的進展。 第九章:反洗錢(AML)與製裁閤規的科技化應對 本章關注全球反金融犯罪的最新趨勢。除瞭對FATF標準的介紹外,重點探討瞭利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技術優化交易監控係統(TMS)的效率與準確性,以及閤規成本在不同司法管轄區間的差異性影響。 第十章:國際金融監管協調與地緣政治風險 探討瞭巴塞爾委員會、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等國際組織在推動全球監管趨同中的作用。特彆分析瞭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如貿易摩擦、國際製裁)如何影響資本流動、市場準入和跨境監管閤作的有效性。 --- 本書特色 1. 前沿性與批判性: 緊跟全球金融市場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和監管改革動態,不滿足於既有理論的簡單復述,鼓勵讀者進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 2. 案例驅動的深度解析: 每一個理論模塊都輔以近年發生的重大市場事件或監管實踐作為深度案例進行剖析,使抽象概念落地。 3. 跨學科視角: 融閤瞭金融工程、計量經濟學、計算機科學和公共政策學的視角,提供一個全麵的金融市場分析框架。 4. 麵嚮未來: 大篇幅討論瞭數字資産、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氣候金融(Green Finance)對未來金融業態的結構性影響。 目標讀者 金融機構中負責風險管理、閤規、投資組閤策略的高級專業人員。 監管機構和中央銀行的研究人員與政策製定者。 攻讀金融學、金融工程、經濟學碩士及博士學位的研究生。 對金融市場底層機製有深刻探究意願的行業觀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