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震撼》姐妹篇,鄧小平資深翻譯、外交學者 張維為教授手記百國經驗,用中國話語解讀世界中的中國。
★ 談中國崛起,有國際比較纔有說服力。
★ 30年,106個國傢和地區,從歐洲到美國,從東亞到拉美——用親眼見過的東西,思考中國發展模式。
★ 作者親自配圖十餘幅,還原作者走訪現場,親曆百國現實。
本書榮獲:
2012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有影響力十大新書”
《光明日報》2012年度光明書榜十大圖書
河北省閱讀辦公布2012年第十二批推薦書目
新聞齣版總署全民閱讀辦2012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書(文化類)
《中國觸動 百國視野下的觀察與思考》30年來,張維為教授走訪瞭100多個國傢和地區。自1980年代第1次齣國感受到的震驚,到今天在海外隨處可見的“中國熱”;從作為國傢領導人的翻譯陪同國事訪問,到成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研究者參加國際交流,作者力求從一個比較寬廣的國際視野齣發,來觀察世界、思考中國,特彆是探討與中國崛起有關的熱點問題,再尖銳的問題,也不迴避。
我們正處在人類曆史上一個激動人心的變革時代,而中國是這場曆史性變革的中心。不管你是否使用“中國崛起”這四個字,國際社會已普遍接受瞭這個中國的崛起這個無處不在的事實。
中國崛起觸動瞭世界。中國人對於自己的發展,對於國際問題的認知,應該在汲取世界智慧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價值觀加以檢驗,用自己的話語加以論述,客觀自信地評述自己的國傢和外部的世界。
張維為,係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會科學院中國學研究所所長。曾在上海當過三年工人。復旦大學外文係畢業,日內瓦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博士。曾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日內瓦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日內瓦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和國內多所大學的兼任教授。上世紀80年代中期曾擔任鄧小平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走訪過100多個國傢。
著有《鄧小平時代的意識形態與經濟改革》 (英文)、《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重塑兩岸關係的思考》、《中國觸動》、《中國震撼》等著作,以中英文發錶過大量關於中國經濟與政治體製改革、中國發展模式、比較政治、外交政策以及兩岸關係的文章,其中《中國震撼》一書曾獲上海圖書奬一等奬等許多奬項,並被譯成多種文字齣版。
序言
引言
第一章 環球視野下的中國崛起
一、第一次齣國的震驚
二、在海外感受中國崛起
三、中國崛起的意義
四、印度:能趕上中國嗎?
五、彆瞭,南斯拉夫
六、東歐:傢傢都有難念的經
七、從歐洲到美國
第二章 最不壞的模式?
一、中國的另外四種選擇
二、從丘吉爾的名言說起
三、東亞模式之爭
四、中國模式:你的獨特之處
五、中國:政治軟實力的崛起
第三章 西方“民主”遇上中國“實事求是”
一、慕尼黑的一場辯論
二、從貝·布托遇刺到肯尼亞騷亂
三、好民主纔是好東西
四、政治改革:走自己的路
第四章 應該失語的不是我們
一、誰創造瞭人類普世價值?
二、應該失語的不是我們
三、也談人權
四、公民社會之我見
五、讓理性的聲音占上風
第五章 中國:不要自己打敗自己
一、貧富差距:一些國際比較
二、縮小貧富差距的難與易
三、建立良性循環機製
四、腐敗問題:國際視角的觀察
五、經濟發展、民主製度與反腐敗
六、生態文明:中國的機遇
七、與世界比較,中國打幾分?
第六章 軟實力,更觸動世界
一、實事求是
二、和諧中道
三、消除貧睏應該成為普世價值
四、政府是必要的善
五、拿來主義,非送來主義
六、民主與專製還是良政與劣政?
七、崛起的中國精神
八、麵嚮未來的中國模式
原版後記
聽瞭作者的講座,看瞭作者的兩本書。關於中國從哪裏來,有什麼路,往何處去?該書從另外的一個視角看中國的崛起,給國人以更多的自信。雖然我們現在還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也要正視成就。改革之路還很長,希望中國模式能夠榛於完善,國傢臻於郅治!也是對目前所謂社會公知民意代錶的最好反駁,國人當清醒客觀的看我們的祖國!多點自信!但也不能自大,西方的好東西還是應該好好吸收藉鑒!
評分單位統一購書,資料用書。印刷質量還不錯,應該是正版書。
評分觸動,震撼,超越,中國雄起!
評分薄膜包裝,不錯~三部麯都買瞭
評分第二天就收到瞭,正宗,可是我的發票呢??
評分京東外麵的塑料袋破瞭,書的塑封也有些破損,書整體還可以。從網上看過作者的演講很精彩,贊同他的觀點。所以特意買瞭書好好學學。
評分十八大推薦優秀數目,走訪80餘國,用實踐檢驗,中國模式理論代錶作,收獲頗豐。鞋子閤不閤腳隻有自己知道!包裝完好,印刷精緻,紙質手感好,內容詳實,封麵設計漂亮,價格閤理
評分京東送貨很快很給力,書是正品不錯不錯,包裝很漂亮
評分推薦!很好看,值得一看,書中敘述非常客觀,閱後對現階段中國和其他正在發展中國傢有瞭更詳細地認識和瞭解。中國製度不是最好,但其他製度也不見得比中國的好,特彆是西方所謂民主自由製度現階段真不適閤中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