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大地母亲》为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是一部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作者以抒情诗般的优美笔调,展示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相互交往和彼此融合的全过程,系统介绍了上自50万年前下迄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时期、各区域的文明类型。
如果上述两种可能性之中的第二种符合事实,那么,在苏美尔文明的影响传人埃及时,在苏埃陆路交通中,三角洲也许是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苏美尔文明对埃及发生影响的时间并不长,当埃及从政治上统一之后,苏美尔的影响几乎立刻就消失了。如果开发三角洲的工作完全是在接踵而来的古王国时期完成的,那么,苏美尔的影响便不可能取道三角洲从陆路到达上埃及;也许它直接取道海上。假如那样的话,苏美尔的海船多半曾抵达过上埃及在红海之滨的口岸,或者还有另一种可能,埃苏双方的水手在某个中途口岸相遇,也许是也门或索马里的香料出口口岸,或者是被苏美尔人称作马甘的地点不详的某铜矿出口口岸。我们已经知道,在铁路时代之前,长途海上旅行与路程相对短得多的陆路旅行相比,反而更便捷。不过,考古学在三角洲方面的空白也给另一种推测留下了余地,它同样具有合理性,但也同样无法证实。我们也可以这样设想,在法老埃及文明诞生之时,起主导作用的是三角洲,而不是上埃及。我们可以勾勒出这样一幅图画:在公元前第四千纪末叶,三角洲已与同时代的苏美尔达到同一发展水平,人们已征服了一部分冲积盆地,那里已出现了新生的城市。根据这一假设,苏美尔文明的影响很可能是在到达上埃及之前先到达三角洲,然后,它不是在海上绕航阿拉伯半岛,而是取道叙利亚从陆路抵达上埃及。无论如何,苏美尔对新生的法老埃及文明产生的作用,不仅转瞬即逝,而且仅只是影响而已。在埃及广为传播的并非是现成的、原装的苏美尔文明。例如,埃及文字虽然结构源于苏美尔,但其风格显然是埃及自身的,而象形文字干脆就是埃及人自己的发明,绝不是模仿苏美尔文字的。在埃及的视觉艺术领域,埃及人迥然不同于苏美尔人,他们并不善用泥砖作为修建纪念碑的原料,他们把纪念碑从泥砖建筑变成了石头建筑。他们的古典纪念碑是用大方石料造就的。气势恢宏、规模巨大的石头建筑也是埃及本土的发明,在这方面,埃及人从未受惠于苏美尔人或任何其他外人。仅从规模上看,苏美尔人的砖制古庙塔就无法与埃及人的金字塔相匹敌。埃及金字塔设计之完美,施工之精确,都是无与伦比的。
坦白说,我是一个对环境保护议题有着强烈关注的读者,但很多同类书籍往往流于说教或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套书的处理方式则高明得多。它没有直接批判,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深入的文化剖析,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去体会破坏环境的后果。第一册中关于古代不同文化如何看待水资源的章节,真是令人醍醐灌顶。作者引用了大量失传的民间智慧和传统仪式,展示了古人对资源稀缺性的深刻理解与敬畏,这与我们当代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傲慢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文字的编排非常有层次感,仿佛在带领我们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书中的观点进行辩论和确认。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没有给人一种沉重的末世感,反而充满了希望,指出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大地的声音,修复关系依然是可能的。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绝对值得所有关心未来的人细细品味。
评分这套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让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通常阅读比较散漫,容易被其他事情分心,但这两册书有一种魔力,让你舍不得放下。作者的文笔非常优美,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但又不失现代的洞察力。特别是描述生态系统内部复杂相互作用的那几章,原本以为会是枯燥的生态学描述,结果却被写成了史诗般的交响乐。比如对一个微小真菌网络如何支撑整片森林生命的描绘,简直是文学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万物怀有的那种近乎痴迷的热爱,这份热情通过文字感染了屏幕前的我。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为阅读体验加分不少,让人感到珍贵。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放在书架上,时常翻阅,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
评分读完这套装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知识的系统性和视野的开阔性。很多关于人类学、环境史的零散知识点,都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个有机的连接点。作者的博学令人惊叹,他能够轻松地在古代神话、现代地质学、经济学理论之间穿梭,构建出一个完整而自洽的逻辑体系,来说明“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我特别喜欢它探讨“时间感”的那一部分,不同文明对地质时间尺度的理解,是如何影响他们对短期利益的取舍的。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使得这本书的论证极具说服力,但也保持了足够的谦逊。它没有提供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极其精妙的思考工具。对于想要深入理解人类文明轨迹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底层逻辑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读物,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的全新透镜。
评分这本《人类与大地母亲(套装共2册)》真是让人读得欲罢不能!我最近沉迷于阅读那些探讨人与自然之间深层联系的作品,而这套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书中的文字充满了对地球的敬畏与热爱,作者细腻地描绘了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是如何一步步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建立起复杂而又深刻的关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述历史变迁时,那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关怀。比如,书中有一段描述早期农耕民族对季节更替的依赖,那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让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阳光的温度。它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更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根源”的追寻。读完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日常生活的诸多细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其实都与大地母亲的脉搏息息相关。这本书成功地将科学的严谨和哲学的思辨熔于一炉,读起来既有知识的充实感,又有心灵的震撼。它迫使我停下来思考:我们真的“拥有”土地,还是仅仅是暂居其中的过客?这种反思带来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评分我必须承认,一开始我对“大地母亲”这个主题有点警惕,总怕它会陷入某种泛灵论或者过于抽象的哲学思辨,缺乏实际操作性。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哲学议题拉回到了具体的、可感知的层面。书中探讨了人类如何通过建筑、饮食、乃至语言习惯来表达我们对大地的态度。比如,书中对不同地理环境下传统建筑材料选择的分析,揭示了人们在无意识中如何与当地环境达成和谐共存的智慧。这种将“形而上”与“形而下”完美结合的处理手法,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它不是空谈如何拯救世界,而是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如何更智慧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对于那些在城市中感到疏离,渴望重新与自然建立联系的现代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一剂精神的良药,它为你搭建了一座通往本源的桥梁。
评分书好!快递好!愉快的网购!
评分不错的书,我很喜欢。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包装严实物流迅速
评分汤因比的作品,爱好历史的人不可错过
评分行货正品,物美价廉,ok!
评分帮我们外国文学老师下的单,内容肯定很棒,虽然我个人不感兴趣……
评分很好很满意,在京东购书最愉快!!
评分活动买的,书还不错
评分多看书,多阅读,有益身心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