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人类文明

化学与人类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彦广,吕萍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史
  • 科学史
  • 人类文明
  • 化学文化
  • 科学普及
  • 科技与社会
  • 化学哲学
  • 历史
  • 科普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077569
版次:2
商品编码:11083681
出版时间:2010-08-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化学与人类文明》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一版教材教学实践和广泛征集读者意见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10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化学与粮食生产、化学与饮食、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婚育和人口控制、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开发、化学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国防和公共安全等内容,从多个方面、不同层次演绎了化学文化和化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本书取材新颖,内容丰富,编排体系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到充分融合。《化学与人类文明》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教材。此外,化学工作者和化学专业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1.2 原子学说的提出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3 化学键理论和分子结构理论的形成
1.4 合成化学的发展
1.5 新型交叉学科的崛起
1.6 化学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2章 化学与粮食生产
2.1 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2.2 合成氨技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2.3 农作物保护化学品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明
2.4 未来粮食增产的希望
2.4.1 光合作用——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
2.4.2 固氮作用

第3章 化学与饮食
3.1 与食品营养有关的化学
3.1.1 糖
3.1.2 维生素
3.1.3 矿物质
3.2 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
3.2.1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3.2.2 提供食品色、香、味的添加剂
3.3 茶叶、咖啡和酒的化学
3.3.1 茶文化与茶叶的化学
3.3.2 咖啡文化与咖啡的化学
3.3.3 酒文化与酒的化学
3.4 烟草的化学和吸烟的危害
3.5 化学与食品安全
3.5.1 农药残留的检测
3.5.2 食品中非法添加剂的检测
3.5.3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鉴定以及形成
机理研究

第4章 化学与健康
4.1 药物的发明
4.1.1 从植物发展的药物
4.1.2 从染料发展的药物
4.1.3 从微生物中发现的药物
4.1.4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
4.2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明
4.2.1 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
4.2.2 生物降解吸收性高分子材料
4.3 临床化学与医学影像
4.3.1 临床化学
4.3.2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化学

第5章 化学与生命科学
5.1 蛋白质与核酸的化学
5.1.1 蛋白质的化学
5.1.2 核酸的化学
5.1.3 酶的化学
5.1.4 遗传密码的破译与中心法则的揭示
5.2 化学与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5.2.1 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和DNA重组技术的发明
5.2.2 人类基因组计划
5.3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明与活细胞的实时监测
5.3.1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明
5.3.2 活细胞的实时检测
5.4 化学与生命起源

第6章 化学与婚育和人口控制
6.1 爱是一种绝妙的分子
6.1.1 昆虫世界的信息分子——费尔蒙
6.1.2 人类的信息分子
6.2 激素
6.2.1 激素的发现
6.2.2 与爱情有关的激素
6.2.3 与生育有关的激素
6.3 排卵期预测试纸的发明
6.4 化学与人口控制

第7章 化学与环境保护
7.1 自然环境中水和氧的循环
7.2 保护大气环境
7.2.1 大气圈的化学组成与大气污染
7.2.2 光化学烟雾之谜
7.2.3 酸雨形成之谜
7.2.4 温室效应之谜
7.2.5 臭氧层空洞之谜
7.3 保护水资源
7.3.1 水的化学净化、纯化和软化
7.3.2 海水的淡化
7.4 绿色化学

第8章 化学与能源开发
8.1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及能量的产生与转化
8.1.1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8.1.2 能量的产生与转化
8.2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利用中的化学
8.2.1 煤炭经济中的化学
8.2.2 石油经济中的化学
8.2.3 天然气经济中的化学
8.3 生物质能源开发中的化学
8.4 氢经济与氢燃料电池
8.5 甲醇经济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第9章 化学与材料科学
9.1 塑料、橡胶和纤维——20世纪合成化学的骄傲
9.1.1 塑料
9.1.2 合成橡胶
9.1.3 合成纤维
9.2 有机固体光电材料
9.2.1 导电聚合物的发现
9.2.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9.2.3 太阳能电池材料
9.3 纳米材料的化学

第10章 化学与国防和公共安全
10.1 国土防御中的化学
10.1.1 化学武器
10.1.2 炸药、烟幕弹和燃烧弹
10.1.3 现代武器装备中的化学
10.2 化学与反恐
10.3 公安执法领域中的化学
10.3.1 化学在缉毒方面的作用
10.3.2 化学在法医取证方面的作用
附表1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简况

前言/序言



铁与血的交响:一部工业革命的史诗 图书名称: 铁与血的交响:一部工业革命的史诗 作者: [此处可填充一个富有历史学者气质的虚构姓名,如:亚历山大·科尔宾] 出版社: [此处可填充一个严肃的学术出版社名称,如:环宇历史文库] --- 内容提要 《铁与血的交响:一部工业革命的史诗》并非一部探讨化学元素如何重塑人类日常生活的通俗读物,而是一部聚焦于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以英国为中心,席卷全球的工业、社会与思想变革的宏大叙事。本书以“技术驱动的社会重构”为主线,深入剖析了蒸汽机、冶金术和机械化生产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彻底颠覆了数千年来以农业为主导的文明形态。 本书的核心论点在于,工业革命并非简单的技术迭代,而是一场涉及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城市形态乃至人类时间观念的全面“革命”。我们将从煤炭的开采与利用这一最基础的能源变革入手,追溯其如何催生了钢铁工业的爆炸性增长,进而驱动了铁路和蒸汽船等交通革命,最终将世界紧密地连接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体系。 我们拒绝将工业革命描绘成一幅光鲜亮丽的进步图景。相反,本书大量运用一手史料,细致描绘了城市化进程中工人阶级的悲惨境遇——从童工制度的残酷剥削,到曼彻斯特和伯明翰的贫民窟景象,再到污染对环境的不可逆转的损害。作者力图在技术成就的辉煌与社会成本的惨重之间,搭建起一座审慎而平衡的分析桥梁。 第一部分:火之源泉——能源与材料的突破 本部分聚焦于驱动工业革命的两大物质基础:煤炭与铁。 第一章:黑金的觉醒 详细考察了煤炭从一种次要燃料转变为核心能源的历史契机。我们分析了纽科门蒸汽机和瓦特改良型蒸汽机在提高热效率方面的关键性突破,并论证了这些早期热力学应用的成功,如何直接刺激了对更精炼、更坚固金属的需求。本章探讨了煤气照明技术如何改变了城市夜晚的面貌,延长了工厂的生产时间,模糊了昼夜的界限。 第二章:铁的意志 深入研究了焦炭冶铁技术的普及,以及亨利·科特(Henry Cort)的搅炼法(Puddling Process)如何使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熟铁成为可能。本书强调,廉价且大量的钢铁供应,是构建复杂机械、精密工具和庞大基础设施(如桥梁和厂房)的前提。我们审视了英国冶金业如何超越了传统木材和青铜的限制,为机械时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章:工具的自我复制 考察了切削工具和机床制造的革命。从亨利·莫兹利(Henry Maudslay)的精密车床到约瑟夫·惠特沃思(Joseph Whitworth)的标准统一螺纹,这些“制造工具的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依赖工匠的经验手工艺,转向了可以精确复制和大规模生产的标准件时代。这不仅是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是工程学和标准化思维诞生的里程碑。 第二部分:机械的脉动——工厂制度与社会重塑 本部分探讨了技术进步如何渗透到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的核心。 第四章:流水线的前夜 细致描绘了工厂制度(Factory System)的兴起与巩固。本书对比了传统家庭手工业(Cottage Industry)与集中式工厂的运作模式差异,重点分析了工厂主如何通过时间和纪律的严格管理,将工人转化为机器生产链上的一个可替换部件。我们将引入福禄拜尔(Flaubert)对早期工厂环境的描述,以展现这种制度对人类主体性的冲击。 第五章:无形之网——铁路与时间观念的统一 铁路被视为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标志之一。本章分析了乔治·史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的“火箭号”机车如何开启了轨道运输的时代。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了铁路如何迫使地方性的、基于太阳或钟摆的时间概念,被统一的、基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工业时间”所取代。这种对时间精确性的集体服从,是现代社会运作的基石。 第六章:钢筋水泥的阴影 本章专注于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危机。通过对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东区等地的案例研究,我们描绘了工人阶级在过度拥挤、卫生条件恶劣的居住环境中承受的瘟疫和贫困。本书批判性地分析了早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Laissez-faire)在解决这些紧迫社会问题上的集体失灵。 第三部分:思想的火花与反思 工业革命不仅是物质的变革,也是思想的战场。 第七章:经济学的诞生与神话 考察了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如何为工业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解析了“看不见的手”这一概念在初期被如何解读和实践,以及它在鼓舞企业家精神的同时,如何被用来反对早期劳工立法。本章还将对比大卫·李嘉图的分配理论对社会冲突预期的影响。 第八章:新阶级的诞生与抗争 深入探讨了工业资产阶级(Bourgeoisie)和无产阶级(Proletariat)两大新阶级的形成及其间的结构性矛盾。我们详细分析了卢德运动(Luddism)作为一种早期对技术侵蚀的绝望反抗,并追踪了工会组织(Trade Unions)和政治改革运动(如宪章运动)如何逐步将工人的诉求从零星的暴动转化为有组织的政治力量。 结语:未竟的交响 全书最后总结,工业革命并未在19世纪末戛然而止,而是演化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化学工业的兴起)的序曲。本书旨在提醒读者,我们今日生活的世界——从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到对效率的无止境追求——都深深烙印着铁与血交织出的那个伟大而痛苦的开端。它是一部关于人类改造自然和自身的故事,其回响至今未绝。 --- 目标读者: 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史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大学生,以及对18至19世纪社会变革有深度探究兴趣的普通读者。本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富有叙事张力的笔触,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世界起源的坚实框架。

用户评价

评分

刚拿到这本《化学与人类文明》,就被它厚重的封面和散发出的历史气息吸引了。虽然我并非专业的化学人士,但一直对科学如何塑造我们所处的世界充满好奇。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巨大的宝藏库,里面陈列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点点滴滴,而化学,便是那个隐藏在幕后,默默驱动一切的伟大使者。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分子式和反应方程式,更是那些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提升了我们生存质量的无数智慧结晶。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化学发现如何引发巨大变革的细致描绘。比如,从简单的染料提取到合成染料的发明,这背后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从古代炼金术士们对金属的痴迷,到现代冶金工业的飞速发展,这其中蕴含的探索精神和实验精神,真的令人赞叹。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每天使用的各种材料,从衣服到建筑,从药物到能源,无一不与化学息息相关。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工匠,用我们看不见的手,编织着人类文明的宏伟画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科学如何以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我一直以为,科学的高深之处在于那些抽象的理论,但《化学与人类文明》却告诉我,最伟大的科学,往往就隐藏在那些最日常的物质之中。比如,从制作陶器、冶炼金属,到制作玻璃、纺织衣物,这些看似简单的技艺,背后都蕴含着精妙的化学原理。 这本书让我对“发明”有了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灵光一闪的创意,更是无数次实验、失败、再尝试的积累。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便利,例如清洁水源、高效药物、舒适的衣物,都离不开化学家们长年累月的辛勤付出。它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充满了敬意,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在这背后,是化学的伟大力量在默默支撑。

评分

阅读《化学与人类文明》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也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化学这门学科融入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我看到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时代,如何一点点地认识火,认识金属,认识植物的药用价值。那些早期的化学探索,虽然充满着神秘和迷信的色彩,但却是人类文明向前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事件的解读,例如,工业革命是如何被化学催生的,战时科技发展如何加速了化学品的生产,甚至连现代农业的产量飞跃,也离不开化学肥料的贡献。这些联系如此紧密,如此震撼,让我不禁感叹,原来化学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贯穿人类文明始终的一条主线。这本书让我对“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思想的解放,更是对物质世界改造能力的提升。

评分

这是一本充满哲学思辨的书,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文明”的定义。我一直以为文明是宏大的建筑,是辉煌的艺术,是深邃的思想。但这本书却将我引向了另一个维度——物质的文明。那些构成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石,那些曾经被视为“低级”的物质科学,原来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读这本书,仿佛在和古往今来无数的科学家、工程师、思想家对话,听他们讲述如何从自然界汲取灵感,如何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来回应人类生存的挑战,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书中那些关于材料科学的章节,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什么我们会经历工业革命?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效率会如此之高?答案似乎都指向了对物质属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从蒸汽机的锅炉到半导体芯片,每一个重大的技术飞跃,背后都有化学原理的支撑。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化学知识,它是在讲述人类如何通过理解和操控物质,来不断突破自身的局限,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它让我意识到,科学的进步,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评分

我一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充满好奇,而《化学与人类文明》这本书,则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为我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它让我意识到,与其说是人类思想的进步,不如说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改造能力,才真正推动了文明的飞跃。从原始人对火的利用,到现代社会对新能源的开发,化学始终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书中对那些影响深远的化学发现的描述,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伟大的时刻。我看到了炼金术士们如何在对“点石成金”的追求中,探索出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规律;我看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家们如何为新的生产方式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我甚至感受到了信息时代,材料科学的突破是如何为电子设备的微型化和高效化奠定基础。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化学知识,它是在讲述人类如何通过对物质的认识和运用,来不断挑战自然,改造世界,从而塑造出我们今天所知的文明。

评分

平时看看的东西。.......

评分

okokokokokokok

评分

平时看看的东西。.......

评分

书很好,很适合初中生拓展课外科学知识

评分

书很好,很适合初中生拓展课外科学知识

评分

教材。。不过可以当做科普读物

评分

做活动买的 不错

评分

书很好,很适合初中生拓展课外科学知识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