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苏联那些人那些事》由《同舟共进》杂志社策划,主编:王家声、应春山、孙宏光、郭芙秀。
《同舟共进》杂志1988年创刊,是面向全国发行的时政文化月刊,由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管、主办。近年来,《同舟共进》团结和汇聚一批高端作者,在海内外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9年10月,《同舟共进》获“首届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之“年度媒体奖”。大奖组委会的颁奖词中说《同舟共进》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树立起了不可动摇的言论旗帜。《同舟共进》坚持理想,特立独行,对中国转型期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持续的论说,特点最为鲜明,立场最为清晰。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中年以上的读者几乎无人不熟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几乎无人不知晓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此文告诉我们:实际情况与我们所熟知的不完全一样。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钢铁》被定位为有严重错误的作品而遭广大读者冷落。
——《真实的“保尔-柯察金”》盛禹九
熟知苏联政治内幕的阿尔巴托夫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陆南泉
苏联解体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绝对不止一种模式,就如资本主义也不止一种模式一样。美国是总统制,英国是首相制,中国是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样板。社会主义必须开放改革,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而如何通过改革逐步走向法治、走向民主,是很重要的课题。
——《苏联解体是否戈尔巴乔夫的责任》王幼辉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走完了生命的全部历程。几年前已到处流传勃列日涅夫健康状况恶化的消息,甚至有几次还煞有介事地传出他已死亡的消息。后来医生披露: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后几年,他虽还活着,已不太清楚周围发生的事情了。但他一直顽固地把一个超级大国的权力执掌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回首历史,真会让人产生一种荒诞感。
——《“宫廷政变”后的勃列日涅夫》陈为人
目录
十月革命二三事
十月革命过去了90多年,现在俄罗斯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用)100年画了一个圆,从原点出发又走向了原点。”现在苏联大量的档案公布,使我们看到了更加复杂的俄国历史。人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现在看,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之间有太大的差别,而这个差别和十月革命有很大关系。
俄罗斯为末代沙皇恢复名誉
托洛茨基在放逐期间,曾于1935年4月9日的日记中记录了他与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的一次谈话。托洛茨基提到沙皇现在何处。斯维尔德洛夫回答:“当然被处决了。”“那他的家人呢?”托洛茨基问道。“同他一起被处决了”。“所有人?”托洛茨基话里流露出一丝惊讶。“所有人!”斯维尔德洛夫回答,“那又怎么样?”他想看托洛茨基的反应。托洛茨基没有说什么,只问了一句:“谁决定的?”斯维尔德洛夫回答道:“我们在这里决定的。伊里奇认为不能给敌人留下活的旗帜,特别是在我们今天最困难的时候。”这是两位布尔什维克领袖之间的谈话,对外人,包括其他老布尔什维克,枪杀沙皇全家一事则被严格保密,连对苏俄驻柏林的全权代表越飞也保密。枪杀沙皇一家开始了不经审讯处决人的先例。到了斯大林时代,不经审讯的枪决成为家常便饭。
斯达汉诺夫:被组装的“典型”
在一般语境中,“典型”通常是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泛称。但主政者为了推动某种施政行为,彰显某种业绩,掩盖某种失误,往往通过树典型的办法,以偏概全地推出根本不“典型”的不同类型的“模特儿”,以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如在政策启动之时,推出某个应时的典型,可作领军大纛;又如,在局势衰微之秋,推出少数旺象的典型,可使“一叶障目”;再如,在贪墨成风之际,推出个别清廉的典型,可封悠悠众口,如此等等。
苏波战争与《骑兵军》
苏联的著名作家巴别尔1939年被捕,1940年被处决。他的《骑兵军》是苏联唯一一本描写苏波战争的小说,而苏联当局对苏波战争一直讳莫如深,因为红军被波兰军队打败,是件丢脸的事,不希望人民知道,严禁出版与苏波战争有关的书籍。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巴别尔的作品才
在苏联出版。
1917-1918年的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
对于十月革命,俄国曾有两个著名的反对者——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他们很早就认识列宁,并对其早期革命活动和著作出版给予过帮助和支持,但后来他们都与列宁产生了严重分歧。
两个索尔仁尼琴?
真实的“保尔·柯察金”
从“保尔”说到法捷耶夫
“第三国际”的一笔糊涂账
骇人听闻的克里姆林宫医生案
托洛茨基被清洗的前前后后
布哈林如何沦为阶下囚
赫鲁晓夫执政初年一次重要的对华决策
赫鲁晓夫有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宫廷政变”后的勃列日涅夫
安德罗波夫和他的“改革三板斧”
叶利钦:斯芬克司之谜
苏联特权阶层的奢华触目惊心
苏俄诺贝尔文学奖四位得主命运比较
一生荣辱话索翁
看看苏、朝文艺的生活气息
苏联红军入疆作战始末
战争也会生发异国情
苏联解体是否戈尔巴乔夫的责任
俄罗斯人怀了一下旧
精彩书摘
1920年4月25日波兰军队发起进攻,5月6日占领了基辅。毕苏斯基利用红军主力尚未从西南战线调到西战线的时机,占领了苏俄大片土地。波兰的侵略激起俄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连并不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前沙皇军队的将军们也纷纷请战。5月14日图哈切夫斯基开始在西线反攻。骑兵军切断占据基辅的波军的补给线,波军被迫撤离基辅。红军乘胜追击,越战越勇,7月初已把波兰军队赶回波兰境内。7月11日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出面调停,建议红军不要越过波兰东部边境,就此停战,签订和约。但苏俄人民委员会拒绝了英国的照会。布尔什维克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列宁坚决主张继续打下去,拿下华沙。列宁认为,红军是解放波兰人民的军队,必定受到波兰人民的欢迎,攻入华沙后,波兰工人必将起来推翻毕苏斯基政府。波兰与德国毗连,波兰工人起义又将影响德国工人。德国工人起义将在欧洲各国引起连锁反应,那时世界革命就成功了。列宁的乐观情绪影响了布尔什维克的政治局委员们,除托洛茨基外,他们一致支持列宁的观点。托洛茨基直接指挥红军,了解红军的真实状况。他认为应当与波兰签订和约,再打下去红军将被打败。托洛茨基说:“……我认为我们已经达到胜利的顶峰,如不考虑自己的实力,继续前进,就很可能丧失到手的胜利,走向失败……现在列宁要求我们的部队继续进攻,从而使波兰的无产阶级有时间揭竿而起。”列宁想“用红军的刺刀对欧洲进行试探”,拒绝与波兰签订和约。
列宁对波兰国内的形势和波军的实力都估计不足。协约国对波兰军事上的支援使波军的战斗力大大加强。波兰政府实行了对农民有利的土地改革,巩固了政权。波兰舆论把红军的进入视为布尔什维克企图占领波兰,再次把波兰变成俄国的附属国。像波兰入侵苏俄激起俄国人的爱国主义情绪一样,红军进攻波兰同样激起波兰人的爱国主义情绪。成千上万的波兰志愿者加入波兰军队。红军向前挺进,拉长了运输线,消耗了自己。西线与西南线之间发生裂痕。
……
苏联那些人那些事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苏联那些人那些事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