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候買的,很好很喜歡
評分幫朋友買的,不過書不是很新,說明京東倉儲有問題,望改進,發貨調貨挺快
評分磁學的入門教材,很全麵,而且緊扣前沿發展
評分內容全麵詳細,高教齣版社,內容豐富
評分有些天然鐵礦石在采齣時就呈現永磁性,其中主要成分為一種氧化鐵(Fe3O4,稱磁鐵礦)的礦石磁性最強,中國古人稱它為“慈石”,意為慈愛的石頭,隱含瞭它能吸鐵的特性。這名詞逐漸轉為“磁石”,又轉為通俗名稱“吸鐵石”。古籍中開始齣現磁石和磁石吸鐵的記述,應該是在對它們已有瞭較普及的認識之後。在中國的<管子>一書中就有磁石和磁石引鐵的記載。管仲約死在公元前 645年。因管子書中雜有他死後年代的事,它常被認為後人假托的書。但即使這樣,當也不會晚於戰國後期,即公元前4至前3世紀。漢初劉安(公元前179~前122)的《淮南子·覽冥篇》中有“若以慈石之能連鐵也,而取其引瓦,則難矣……”的記載。東漢王充(公元27~約97)的《論衡·亂龍篇》中有“頓牟掇芥,慈石引針。……”(頓牟即琥珀;芥指芥菜子,統喻乾草、紙等的微小屑末)的記述。歐美的有關科技文獻常把磁石吸鐵的記載遠溯到古希臘的泰勒斯時期,但這是根據亞裏士多德的轉述;柏拉圖的早期對話集中引瞭蘇格拉底的話“……(這石塊)不但吸鐵環,而且傳給它們同樣的吸引彆的環的本領,而有時你可看見若乾鐵塊和環接二連三地懸成一條頗長的鏈”。根據這些記述可以認為,西方關於磁的最早記述始於公元前500年左右。公元1044年,北宋曾公亮、丁度等修撰的<武經總要》中有應用磁石的水浮型指南針製法的敘述;瀋括的<夢溪筆談>也記述瞭用絲懸起的或硬滑支點(如碗的邊緣)平衡著的鐵針做的實驗,並說明鐵針所指不是正南而微偏東;略晚於瀋括的硃或所著的《萍洲可談》(約於公元1119年問世)則已提到廣州海船在陰晦天氣用指南針航海。
評分喜歡書,記憶中在學校不遠的地方有個小書攤,那裏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書,而自己每天都會在那裏看很久,不願離去,一直到後來和書攤的老爺爺成為朋友……長大瞭,成熟瞭,對書地認識又有著新的認識,學會瞭品,學會瞭思考,有時為瞭買一本書,可以騎車到鎮裏麵的書店,也不覺得纍,卻滿心的欣喜與幸福……
評分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評分 評分真的有些匪夷所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