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工程师研发必读书:CET632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指南

射频工程师研发必读书:CET632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一兵 编
图书标签:
  • 射频
  • RFID
  • 读写器
  • 基站
  • 开发
  • 嵌入式
  • 硬件设计
  • 测试
  • 通信
  • CET632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766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0910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射频工程师研发必读书:CET632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指南》是射频识别系统(RFID)13.56MHz频段读写基站芯片CET632的开发指南。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CET632芯片的特点、工作原理、寄存器定义以及命令操作方法;详细解读与分析了上下位机的通信协议、主要固件代码函数;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编程环境的安装与使用、固件程序代码下载的方法等。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进一步加深读者对CET632功能、卡片特性的理解,帮助编程开发人员尽快掌握射频识别系统的编程方法和开发技巧。

目录

目 录

第1章 CET632多协议RFID射频基站芯片
1.1 概述
1.2 功能摘要
1.2.1 支持的协议
1.2.2 发送器
1.2.3 接收器
1.2.4 接口和外设
1.2.5 工作条件
1.2.6 参考设计/评估板
1.2.7 缩写的含义
1.2.8 封装形式
1.3 功能概述
1.3.1 CET632的功能框图
1.3.2 典型工作原理
1.4 CET632的引脚定义
1.5 规格
1.5.1 极限参数
1.5.2 电气特性
1.5.3 支持协议
1.5.4 外设参数
1.6 SPI接口
1.7 寄存器类型
1.7.1 寄存器概述
1.7.2 寄存器详细参数
1.7.3 寄存器推荐工作值
1.8 结构与外设
1.8.1 振荡器
1.8.2 发送器
1.8.3 接收器
1.8.4 FIFO 缓冲区
1.8.5 EEPROM
1.8.6 定时器单元
1.8.7 电源管理
1.8.8 中断系统
1.8.9 MIFARE Crypto 引擎
1.8.10 稳压器
1.9 CET632命令
1.9.1 Startup命令
1.9.2 Idle 命令
1.9.3 Transmit命令
1.9.4 Receive 命令
1.9.5 Transceive 命令
1.9.6 WriteEEPROM 命令
1.9.7 ReadEEPROM 命令
1.9.8 CalcCRC 命令
1.9.9 LoadConfigEEPROM 命令
1.9.10 LoadKeyFIFO 命令
1.9.11 LoadKeyEEPROM 命令
1.9.12 Authent 命令
1.9.13 TuneFilter 命令
1.10 典型工作原理和设计指南
1.10.1 电路配置
1.10.2 供电和接地
1.10.3 测试信号
1.11 封装和尺寸
第2章 开发演示板上下位机通信协议
2.1 协议包
2.1.1 命令帧格式
2.1.2 响应帧格式
2.2 读卡器和读卡器IC 配置命令(0x00 / 0x01)
2.2.1 读卡器配置命令(0x00 / 0x01)
2.2.2 读卡器配置命令响应(0x00 / 0x01)
2.2.3 Polling 模式(0x00 + 0xEx)
2.3 ISO14443A和MIFARE命令(0x0A)
2.3.1 ISO14443A命令总揽(0x0A)
2.3.2 ISO14443A命令(0x0A)
2.3.3 ISO14443A命令响应(0x0A)
2.3.4 MIFARE命令总揽(0x0A)
2.3.5 MIFARE命令(0x0A)
2.3.6 MIFARE命令响应(0x0A)
2.4 ISO14443B命令(0x0B)
2.4.1 ISO14443B命令总揽(0x0B)
2.4.2 ISO14443B命令(0x0B)
2.4.3 ISO14443B命令响应(0x0B)
2.5 ISO15693 命令(0x0D)
2.5.1 ISO15693命令总揽(0x0D)
2.5.2 ISO15693命令(0x0D)
2.5.3 ISO15693命令响应(0x0D)
2.5.4 CET定制命令总揽(0x0D) (只用于CET6600)
2.5.5 CET定制命令(0x0D)
2.5.6 CET定制命令和响应(0x0D)
2.6 Felica 命令(0x0C)
2.6.1 Felica命令总揽(0x0C)
2.6.2 Felica 命令(0x0C)
2.6.3 Felica命令响应(0x0C)
第3章 上位机演示软件操作使用
3.1 安装使用
3.1.1 系统所需的条件
3.1.2 CD光盘内容
3.1.3 驱动程序安装(USB虚拟RS232)
3.2 快速使用演示软件
3.3 演示软件组件
3.3.1 端口和内容设置
3.3.2 RFID 标准选项卡和读卡器配置选项卡
3.3.3 原始数据输入和输出检测器
3.3.4 处理过程日志
3.4 使用演示软件
3.5 ISO14443A功能演示
3.5.1 ISO14443A 标准命令
3.5.2 MIFARE命令
3.6 ISO14443B功能演示
3.7 ISO15693功能演示
3.7.1 ISO15693 标准命令
3.7.2 CET6600定制命令
3.7.3 特殊命令
3.8 PicoTag功能演示
3.8.1 PicoTag标准命令
3.8.2 特殊命令
3.9 Felica功能演示
3.9.1 C_Polling命令
3.9.2 TransparentWithCRC
第4章 下位机程序函数功能说明
4.1 CET632系统函数
4.1.1 CET632_Chip_Reset
4.1.2 CET632_Read1Reg
4.1.3 CET632_Read_CollPos
4.1.4 CET632_Read_RxLastBit
4.1.5 CET632_Read_FIFOLength
4.1.6 CET632_ReadErrReg
4.1.7 CET632_Check_RFErr
4.1.8 CET632_Check_E2Err
4.1.9 CET632_Check_KeyErr
4.1.10 CET632_Check_Crypto_Bit
4.1.11 CET632_Write1Reg
4.1.12 CET632_WriteFIFO
4.1.13 CET632_WriteCMD
4.1.14 CET632_Set_BitFraming
4.1.15 CET632_Set_CollMaskVal_Bit
4.1.16 CET632_Clear_CollMaskVal_Bit
4.1.17 CET632_CRC_Setting
4.1.18 CET632_Clear_Crypto1On_Bit
4.1.19 CET632_Flush_FIFO
4.1.20 CET632_Disable_And_Clear_Flag_IRQ
4.1.21 CET632_Clear_State_When_TimeOut
4.1.22 CET632_Set_Send1Pulse_Bit
4.1.23 CET632_Clear_Send1Pulse_Bit
4.1.24 CET632_Set_ModulatorSource
4.1.25 CET632_Set_Force100ASK_Bit
4.1.26 CET632_Clear_Force100ASK_Bit
4.1.27 CET632_ON_RF
4.1.28 CET632_OFF_RF
4.1.29 CET632_Timer_Tstart_Tstop_Control
4.1.30 CET632_Timer_Set_Resp_Waiting_Time
4.1.31 CET632_Start_Timer
4.1.32 CET632_Stop_Timer
4.1.33 CET632_SOFEOF_Selection
4.1.34 CET632_IRQ_Execute_FIFO_Data
4.1.35 CET632_IRQ_Read_FIFO
4.1.36 CET632_Transmit
4.1.37 CET632_Receive
4.1.38 CET632_Transceive
4.1.39 CET632_ReadE2
4.1.40 CET632_WriteE2
4.1.41 CET632_LoadE2Config
4.1.42 CET632_LoadKey
4.1.43 CET632_LoadKeyE2
4.1.44 CET632_Cal_CRC
4.1.45 CET632_Authen
4.1.46 Transparent_With_CRC
4.1.47 Transparent_Without_CRC
4.1.48 CET632_Config_Driver
4.1.49 CET632_InitChip
4.1.50 CET632_Config_14443A
4.1.51 CET632_Speed_14443A
4.1.52 CET632_Config_14443B
4.1.53 CET632_Speed_14443B
4.1.54 CET632_Config_Felica
4.1.55 CET632_Speed_Felica
4.1.56 CET632_Config_15693
4.1.57 CET632_Speed_15693
4.1.58 CET632_Diagnose
4.2 ISO14443有关函数
4.2.1 ISO14443A_Config
4.2.2 ISO14443A_Get_Speed_Reader
4.2.3 ISO14443A_Request
4.2.4 ISO14443A_WakeUp
4.2.5 ISO14443A_Anticoll
4.2.6 ISO14443A_Select
4.2.7 ISO14443A_RATS
……

前言/序言


卓越射频,驱动未来:下一代无线通信核心技术解析 在信息爆炸、万物互联的时代浪潮下,无线通信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进,其核心驱动力——射频(RF)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预示着人类连接方式的深刻变革。本书聚焦于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所需掌握的关键射频技术,旨在为广大射频工程师、通信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份深度、前瞻且实用的技术解析。我们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产品的开发指南,而是深入探讨射频技术发展的宏观趋势,剖析支撑未来无线通信基石的各项核心技术,引导读者构建起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前沿的技术视野。 第一篇:射频系统基石——理论深度解析与工程实践 本篇将从射频系统的最基本原理出发,深入剖析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以及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物理学概念和工程学问题。我们将回顾并拓展电磁场理论在射频频段的应用,重点讲解波导、传输线理论,分析阻抗匹配、驻波比、损耗等关键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电磁场理论的射频应用: 深入探讨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实际射频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性,以及不同介质对电磁波的影响。我们将分析天线辐射机理、方向图、增益、极化等关键参数,并讨论如何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和设计合适的天线,例如微带天线、贴片天线、螺旋天线等,以及它们在5G/6G等未来通信标准中的应用前景。 传输线与阻抗匹配: 详细阐述传输线的瞬时电压、电流、相速度、群速度等概念,以及传输线方程的推导与应用。我们将重点讲解史密斯圆图的使用,分析如何通过阻抗匹配网络(包括集总元件和分布元件匹配)最大化功率传输,最小化信号反射,从而提高系统效率和稳定性。这将是理解射频系统设计的核心能力。 噪声与失真分析: 深入分析射频系统中噪声的来源(热噪声、散粒噪声、闪烁噪声等)及其对接收灵敏度的影响。我们将介绍噪声系数(NF)的概念,并指导读者如何计算和优化系统的NF。同时,对非线性失真(如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的产生机理进行深入剖析,介绍IP3、P1dB等关键指标,并探讨如何通过器件选择和电路设计来抑制失真,保证信号的纯净度。 射频电路基础: 涵盖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混频器、振荡器、滤波器等关键射频单元电路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些器件的内部结构、工作模式、关键性能指标(增益、线性度、效率、噪声系数、功耗等)以及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稳定性和稳定性判据。例如,在PA设计部分,我们将讨论Doherty、Cartesian Feedback等高效率技术,以及GaN、GaAs等先进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第二篇:先进射频技术前沿——驱动下一代通信革新 本篇将聚焦于当前及未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中最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射频技术,为读者展现未来的技术图景,并提供深入学习的方向。 多输入多输出(MIMO)与波束赋形(Beamforming): 深入解析MIMO技术的原理,包括空间复用、分集等,以及其如何通过增加数据流和提升信噪比来提高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重点讲解波束赋形技术,包括数字波束赋形(DBF)、模拟波束赋形(ABF)以及混合波束赋形(HBF),分析其在5G NR、Wi-Fi 6/7等标准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天线阵列的激励信号来实现信号的定向传输和接收,大幅提升频谱效率和干扰抑制能力。 毫米波(mmWave)与太赫兹(THz)通信: 探讨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的潜力,分析其作为下一代通信(如6G)的关键候选频段,具备超大带宽和极高数据传输速率的优势。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些频段在传播特性上的挑战(如传播损耗大、穿透性差),以及应对这些挑战所需的技术,如大规模MIMO(mMIMO)、智能超表面(RIS)等。 软件定义射频(SDRF)与认知无线电(CR): 介绍软件定义射频的概念,它如何通过软件配置和控制射频前端,实现更灵活、更智能的无线通信系统。深入探讨认知无线电的原理,包括频谱感知、频谱决策和频谱共享,以及其在动态频谱接入、干扰规避等方面的应用,为实现更高效的频谱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AI)在射频设计与优化中的应用: 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射频工程。我们将讨论AI在电路优化(如自动优化匹配网络、滤波器参数)、系统性能预测、故障诊断、频谱感知与管理以及自适应波束赋形等方面的应用潜力,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AI工具融入到射频研发流程中,以提高效率和创新性。 新型材料与器件: 介绍在射频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新型材料和器件,如GaN(氮化镓)、SiC(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在高功率、高效率PA中的应用;MEMS(微机电系统)在可变电抗器、滤波器等领域的应用;以及超材料(Metamaterials)在新型天线、隐身技术、可调谐器件等方面的奇特性能与前沿应用。 第三篇:射频系统集成与测试——从设计到实现的桥梁 本篇将视角从微观电路设计拓展到宏观系统集成与验证,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落地与实现。 射频系统集成挑战: 分析在多频段、多标准无线通信系统中,如何进行射频前端模块(FEM)的设计与集成。我们将讨论功耗管理、热管理、电磁兼容性(EMC)、射频干扰(RFI)等关键集成问题,以及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性能的射频系统。 射频测试与测量: 详细介绍射频测试的标准、流程和关键测试仪器(如矢量网络分析仪VNA、频谱分析仪SA、信号发生器SG、功率计、噪声系数分析仪等)。我们将讲解如何利用这些仪器对射频器件和系统进行S参数、增益、线性度、噪声系数、相位噪声、功率等关键指标的测量与验证,以及如何进行一致性测试(Conformance Testing)和性能优化。 射频仿真与建模: 介绍主流的射频电路和电磁场仿真软件(如ADS、HFSS、CST等),讲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参数优化、性能预测以及电磁场分析。我们将强调仿真在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设计成功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可靠性与质量控制: 探讨射频器件和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问题,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加速寿命试验(ALT)等方法进行可靠性评估。强调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确保产品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中的重要性。 本书的宗旨在于提供一个广阔的射频技术全景图,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射频世界的底层逻辑与未来方向。我们鼓励读者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和研究进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成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推动者。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CET632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指南》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射频技术的书籍大多晦涩难懂,而且往往专注于某个非常细分的领域。然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概览,从最初的概念设计到最终的产品实现,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技术要点。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射频链路预算的讲解,作者通过几个实际的案例,详细地演示了如何计算和分析射频链路的损耗和增益,这对于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干扰和噪声的处理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在实际的射频开发中是不可忽视的挑战。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关于同频干扰和互调失真的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滤波和屏蔽等技术来抑制这些问题。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模块,但又彼此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一步一步地构建一个复杂的射频系统,让我对整个开发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在学习射频相关课程时常常感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CET632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指南》,我才真正体会到理论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的工程应用。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其对射频系统整体架构的深入剖析。作者通过对一个典型的射频读写基站进行拆解,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从前端的射频收发单元到后端的数字信号处理,每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数字信号处理(DSP)与射频前端协同工作的章节,它让我理解了如何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改善射频系统的性能,比如通过数字预失真(DPD)来补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在射频基站开发中的应用实例,这让我看到了射频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体而言,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射频工程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评分

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严谨的科学性,又不失生动的趣味性。作者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射频概念时,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将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我记得在读到关于调制解调技术的章节时,作者用“信息如何被装载到载波上,又如何被精确地提取出来”来比喻,这让我很快就理解了FM、AM、PSK等不同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涵盖了射频安全和电磁兼容性(EMC)方面的知识,这在很多同类书籍中都很少被提及。作者详细介绍了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设计来降低电磁辐射。同时,书中还探讨了如何进行电磁兼容性测试,以确保射频设备不会对其他电子设备产生干扰,也不会受到外部电磁场的干扰。这些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从事射频产品开发的工程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能够启发思考、提升综合素养的读物,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过的最令人惊喜的一本技术书籍,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刚踏入射频研发领域不久的新手来说。我一直觉得射频工程离我们普通人很遥远,仿佛是高不可攀的专业知识,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亲切且逻辑清晰的方式,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射频读写基站的开发过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基础理论的深入浅出,比如关于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不同频率段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作者都用非常易于理解的比喻和图示进行了说明,让我这个之前对物理公式感到头疼的人也能轻松掌握。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而是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开发流程紧密结合。书中详细介绍了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关键环节,从元器件的选择、电路的设计,到射频信号的调试和性能的优化,都给出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我读到关于天线匹配和阻抗匹配的部分时,更是茅塞顿开,感觉之前在项目实践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找到答案了。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不仅学到了知识,更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分

我是一名在无线通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阅览过不少关于射频工程的书籍,但《CET632射频读写基站开发指南》这本书,无疑是我近年来遇到的一股清流。它并没有刻意去追求花哨的术语或是深奥的理论,而是扎扎实实地将射频读写基站的开发精髓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其极强的实操性和前瞻性。作者在书中不仅详述了核心的射频电路设计原理,如低噪声放大器(LNA)、功率放大器(PA)以及混频器的设计要点,还重点突出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容易被忽略但至关重要的环节。例如,关于PCB布局和布线对射频性能的影响,书中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包括如何避免串扰、如何控制阻抗匹配以及如何进行接地处理,这些都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细节。此外,作者还花费了大量篇幅讲解了射频系统的测试与验证方法,从S参数的测量到频谱分析仪的使用,再到信号发生器的配置,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并且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测试技巧和故障排除思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