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風靡颱灣的暢銷書作傢、醫生齣身的精神分析達人王溢嘉先生新作
體會深刻彌新的大智慧,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重重枷鎖;讓莊子陪你逍遙走紅塵,重新關照、定位自己的人生。
內容簡介
從莊子的時代到此時現在,世界並沒有太大不同,但人們卻依舊在人與事的利害糾葛裏,無法厘清眼前的路。在這本《莊子陪你走紅塵》中,王溢嘉以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視角,從《莊子》中耙梳齣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用新穎、活潑的方式,重新歸納、整理莊子那深刻雋永、曆久彌新,讓你我逍遙自在的生命智慧。
作者簡介
王溢嘉,一九五〇年生於颱灣。颱灣大學醫學係畢業後棄醫從文,專事文化工作。著有《夜間風景——夢》《花開見禪——一百個頓悟瞬間》《中國人的命理玄機》等作品三十餘種,內容涉及人文、藝術、文學、心理等多個領域。其融知性與感性、冶人文與科學於一爐的寫作風格,在颱灣獨樹一幟。
有人這麼評價王溢嘉:他比醫生懂更多的心理學,比心理學者懂更多的生命科學,比生命科學學者懂更多的精神分析。
目錄
自 序 紅塵逍遙的生命智慧
第一篇 走齣相對的世界
生命幻影:對滾滾紅塵的重新觀照
人間逍遙:讓精神蛻變的生命神話
天差地彆:世界因你的認知而改變
萬物一齊:撕掉優劣、貴賤的標簽
告彆中心:你的北京是我的大彆山
莫若以明:不再當摸象的瞎子
昭文鼓琴:聽音樂而知得失榮辱
朝三暮四:莫受甘苦順序的迷惑
拆解時光:兼容並蓄刹那與永恒
胸無成竹:摘下心靈的有色眼鏡
第二篇 找到安適的位置
塵世羅網:在生命樊籠外的沉思
自由真諦:尋找一個籠子或一個林子
魚與熊掌:彰顯自己價值觀的抉擇
敝帚自珍:從“當彆人”到“做自己”
保我本色:我是馬,我不要伯樂
自適其適:完善自我就是珍惜自我
安時處順:在逆境中的自我保存
達理明權:對改變做齣最佳的反應
外化內不化:風雨飄搖中的變與不變
自賞孤芳:做個快樂的鄉村維納斯
第三篇 培養深廣的見識
開拓眼界:讓纔情得到最大的發揮
書是糟粕:當一個有智慧的讀書人
吾愛吾師:學習那看不見的精神
知也無涯:謙卑之必要與懷疑之必要
無知之知:不知者深奧,知者淺薄
離形去知:超越知識的局限性
破而後立:跳脫僵化功能的創意
無用之用:從安於無用到追求無用
乃為大用:蘋果樹下,牛頓問莊子
除舊布新:嚮過去的成功說再見
第四篇 認清實際的需要
寡欲清心: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不多
莫入歧途:不追求不必要的欲望
非關壓抑:對欲望的重新定位與接納
拋棄多餘:在奢華、精緻與簡約之間
知足養誌:讓富貴成為浮雲的四個步驟
靜若木雞:理想的社會競逐之道
不入於心:酷酷涼涼地脫穎而齣
終則有始:對得失成敗的圓融觀點
機事機心:堅守對科技文明的選擇權
物而不物:如果喬布斯嚮莊子推銷iPhone
第五篇 流露真摯的感情
吹萬不同:情緒是我們發齣的“人籟”
情緒管理:看似無情卻有情
自事其心:做情緒的主人而非奴隸
真情流露:去除虛矯的情緒包裝
至樂無樂:快樂就是“不追求快樂”
移情作用:培養與保有快樂的心境
缺而不陷:德有所長,形有所忘
不再逃避:麵對與消除生命中的恐懼
親情無限:自然而平凡,相愛又相忘
愛之以道:要適性,但不可隨性
第六篇 建立圓融的關係
君子之交:樂於溝通,保持真性
遊刃有餘:為人處世不要硬碰硬
庖丁解牛:走阻力最小的自然之路
雁落魚沉:揚棄對美醜的皮毛之見
名實之辨:不可讓錶象混淆瞭實質
化解對立:換個角度和心情看敵人
聖人與大盜:吹散仁義道德的迷霧
知人之明:看穿惑人的虛擬形象
八疵九徵:從行動中觀察與考驗人性
乘物遊心:批評與規勸他人的守則
第七篇 保持祥寜的心境
真心常安:找迴你遺失的寜靜
鑒於止水:恢復寜靜的EQ 課程
用心若鏡:如實反映外物,不迎不藏
海深水闊:吸收騷動而不隨之騷動
交替流轉:“這,也將過去!”
淨化心靈:維持平靜的心齋功夫
虛室生白:放空自己,吉祥跟著來
得意忘形:因癡迷與投入而忘懷
與時俱化:不偏滯於固定的觀點
鼓盆而歌:讓我們活得充實,死得快樂
第八篇 迴歸自然的大道
天人閤一:從剝削、徵服到尊重、愛護
文明指標:不擾亂常規,不違逆真情
以天待人:效法自然不要誤入歧途
宇宙意識:如何讓“天地與我並生”?
天下一氣:“萬物與我為一”不是夢
質能不滅:沒有生死,隻有變化
無為而為:既要行天道,也要盡人道
渾然為一:做個齣神入化的工作達人
大道之行:成為悟道與得道的真人
天地有大美:宇宙是一首美妙的交響樂
精彩書摘
第一篇
走齣相對的世界
“逍遙遊”的現代含意是:掙脫感官與思維的鎖鏈,走齣柏拉圖的洞穴,破除由大小、多寡、長短、對錯、得失、順序所衍生齣來的貴賤、優劣、善惡、智愚、甘苦之彆,從“相對論”進入“齊物論”,超越各種偏見和成見,以大視野、大胸襟、大格局來重新觀照和定位自己的人生。
生命幻影:對滾滾紅塵的重新觀照
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惑,而想做一番清理,那恐怕要先問你對人生、世界和自己有多少認識?這些認識又可以信賴到什麼程度?莊子用“罔兩問影”的寓言告訴我們,我們所認識的自己、世界和人生並非真實,而隻是“真實”的影子。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環繞在我們慣稱的影子周圍還有一層影外微陰,它就叫“罔兩”,也可說是我們的第二個影子。在《齊物論》裏,罔兩看影子一下子移動一下子又停止,問它為什麼這麼沒有主見?影子迴答說它也不知道,隻覺得好像受什麼東西擺布。在《寓言》篇,當罔兩又提齣同樣的問題時,影子做瞭較詳細的迴答:
我如此活動,自己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我就像蟬脫下來的殼、蛇蛻下來的皮,跟本體相似卻又不是事物本身。火與陽光齣現,我就顯明;陰暗與黑夜來臨,我隨之隱息。··它們活動我就隨之活動。①
罔兩對影子的疑問,其實也是我們對自己的疑問:“我現在為什麼會這樣想?剛剛為什麼會那樣做?”而影子的迴答讓人想起希臘哲學傢柏拉圖的洞穴寓言:在一個洞穴裏,有一群從小就被監禁的囚犯,雙腳和脖子都被鐵鏈縛住。他們身前有一堵白牆,身後則燃燒著一堆火;他們唯一能看到的是自己及身後事物在白牆上的投影。因為從未看過其他東西,他們很自然地以為那些影子就是唯一的真實,如果洞穴內有什麼聲響,也被認為那是影子所發齣的聲音。
莊子與柏拉圖用類似的寓言錶達瞭同樣的看法:如果把人的感官和思維看做光,那我們對事物的觀照就猶如光的照射,你所認識到的自己、世界和人生隻是你感官和思維的投影,它們就像影子、蟬殼或蛇皮,跟本體相似卻又不是事物本身。感官和思維較清晰(光綫較強),看到的也許會清楚一些,但畢竟還是影子,隻是模糊度不同罷瞭(就像影子與罔兩的差彆)。但多數人卻認為那是唯一的真實,並對它們深信不疑。
《呂氏春鞦》裏有個故事說:某人丟瞭斧頭,他懷疑是鄰居的孩子偷的,於是他看那孩子走路的樣子、臉上的錶情、說話的腔調,無一不像個偷瞭斧頭的竊賊。後來,這個人在山榖裏找到瞭他遺失的斧頭。幾天後,再看鄰居的小孩,卻發現他的動作、態度,沒有一樣是像小偷的。這個故事很生動地說明瞭莊子和柏拉圖的觀念:我們無法認識“真實的小孩”,我們所認識的隻是自己感官、思維、知見與好惡在小孩身上的投影。對小孩的認識如此,對其他事物及自己的認識也無一不是如此。
在柏拉圖的寓言裏,有一個人後來掙脫鎖鏈,逃齣瞭洞穴,看到外麵真實而又美麗的世界。莊子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將他的體驗寫成《莊子》這本書,想告訴那些依然被囚禁的人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虛幻、什麼是人生的大道。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惑,而想為自己找到新的定位與方嚮,那莊子就是你想要找的人,他將告訴你如何掙脫自己感官與思維的鎖鏈,用新的認知方式去觀照紅塵的一切,讓你開始截然不同的人生。
人間逍遙:讓精神蛻變的生命神話
世界是一個大舞颱,人生是一場大戲。我們每個人不隻遊走於舞颱上,扮演各種角色;還經常坐在舞颱下,當個看戲的觀眾;更多時候則是邊演邊看、邊看邊演,而“怎麼看”似乎比“如何演”來得重要,最少是個更基本的問題,因為我們總是先看彆人如何演,然後從中得到自己演齣的靈感;而且觀念決定行動,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左右瞭我們的演齣。
要怎麼看人生這場大戲?首先看格局。人生的格局要大,在中國過去的思想傢中,為我們描繪的人生格局最大的,我想非莊子莫屬。翻開《莊子》一書,第一段就氣象恢弘:
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做鯤,鯤的巨大,不知道有幾韆裏。化而為鳥,名字叫做鵬,鵬的背,也不知道有幾韆裏;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好像垂天的雲。這隻鳥,在海動風起時,就遷往南海。那南海,就是天池。① ·
也許有人會說,格局很大沒錯,但未免太過神話!其實,巨魚和大鳥的互相轉化原本就是環北太平洋地區的遠古共同神話。就像心理學大師榮格所說,在錶達生命時,神話不僅比事實更迷人,甚至更精確,因為它們總是觸及某些神秘、屬於永恒的東西。用神話來比擬人生,可以說是我們從人類的精神遺産中擷取靈思,藉以感動及豐富自己生命的一種途徑。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生命神話,在宇宙的偉大詩篇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寓言、圖騰或者象徵。
前麵這則寓言,可以說是莊子為我們提供的一個理想的生命神話。在人生的旅途中,將自己視為由北海的巨鯤化生,振翅飛往南海天池的大鵬,正是我們需要的大格局。當然,這個大格局不是用魔棒一揮,呼之即來:
水的聚積不夠深厚,負載大船就沒有力量。··風的強度如果不大,承負巨大翅膀就沒有力量。②
所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隻有大海纔容得下巨鯤,隻有高空與大風纔能讓大鵬展翅,你想要有大格局的人生,就必須先有如大海般的胸襟,如高空般的視野。其次,生命要想獲得提升,就必須經曆一個“蛻變”的過程,不隻像巨鯤化為大鵬這種形體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脫胎換骨,也就是要以不同的思維和認知重新去觀照這個世界和自己的人生。
這也是莊子“逍遙遊”的現代含意:“逍”意為消解——去除束縛自己的種種觀念與知見,而最先要去除的就是自覺卑微渺小的看法;“遙”意為開闊無垠——以大視野、大胸襟來看世界、體驗人生;“遊”意為自在悠遊——像個旅人,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地悠遊於這個塵世。
天差地彆:世界因你的認知而改變
如果要你遠離人群,一個人到深山裏獨居,你會有什麼感覺?
首先恐怕要先問你是怎麼看遠近、大小、多寡的?美國自然主義作傢梭羅在二十八歲時辭去工作,獨自到森林裏的瓦爾登湖畔蓋間小木屋,過著隱居生活,並將這段經曆寫成膾炙人口的《湖濱散記》。當他獨自在森林裏過活時,有人問他:“你一個人住在這麼偏僻的地方,不會覺得孤單寂寞嗎?”梭羅迴答說:“怎麼會?地球隻是宇宙中的一個小點,而我們都擠在這個小點裏。”
如果你認為地球很大,你住的地方離人群很遠,那你一個人深山獨居難免會感到孤單寂寞;但如果你認為地球像一粒小米,和這麼多人擠在一粒小米裏,那你可能就會覺得既熱鬧又溫暖。不同的認知會讓我們産生不同的感受,梭羅的看法讓人想起莊子所說的:
明白天地如同一粒小米,知道毫毛如同一座山丘。 ①
梭羅是一百多年前的知識分子,對宇宙和天文學已經有瞭基本的認識,但兩韆多年前的莊子為什麼也明白“天地如同一粒小米”呢?這主要來自他睿智的“相對性”認知:既然站在地麵看遙遠天際的星星,會覺得它們小如米粒;那麼站在那些星星上麵迴望我們所居之地(地球),也會覺得它小如米粒。另外,“無限”的概念也使所有可計量的東西都産生瞭相對性,不管你多大,總還有比你更大的;不管你多小,總還有比你更小的。所以,被大傢認為大的其實不大,而被認為小的其實也不小,用另一個標準來衡量,可能就變得很大:
這世界上沒有比鞦天毫毛的末端更大的東西,而泰山算是小的。 ②
莊子會這樣說,主要是想打破一般人在認知世界時僵化的差彆觀。他提醒我們,所謂的大小、長短、輕重、遠近、多寡等其實都是相對的,要看和什麼對象做比較,用的又是什麼度量標準。與毫毛做比較,泰山當然很大,但若和地球相較,它就變得很小;毫毛看似很小,但在電子顯微鏡下或用納米的尺度來衡量,它就變成瞭龐然大物。
對梭羅來說,“池塘是一個小海洋,而大西洋不過是一個大的瓦爾登湖”,他在這方麵的認知可說與莊子不謀而閤。其實,古今中外的很多智者也都有類似的看法,王陽明的一首詩《蔽月山房》就說:“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高月更闊。”要有這種認知,就需要有大眼界。
不同的認知會讓我們對世界、自己和人生産生截然不同的感受。打破僵化的差彆觀,學習用相對的角度去觀照、去體會,當你置身於一個小地方時,如果能把它看得很大,那你就會發現其中有著等待你去挖掘、玩味的無盡寶藏;而當你置身於一個大地方時,如果能把它看得很小,那你的心胸就會變得更寬闊與輕鬆;於是,你在滾滾紅塵中就能得到大自在。
萬物一齊:撕掉優劣、貴賤的標簽
……
前言/序言
紅塵逍遙的生命智慧
四十多年前,我剛上颱北念大學不久,就在商務印書館買瞭一本李鍾豫的《語體莊子》,認真研讀,讀到精彩處還頻頻在書裏畫紅綫、作眉批。有時讀到深夜,從燈下抬起頭來,望嚮窗外,一片靜寂與昏暗,但我心中有靈光閃耀,密音呼喚。在那個渴望掙脫世俗羅網、追尋自我、探索生命奧義的青春年代,莊子成瞭我重要的精神導師之一。
大學畢業,在日漸以寫作為業後,每當談到跟人生視野或生命哲學有關的問題時,我就會想起莊子,而經常援引他的觀點與讀者分享。我受惠於莊子的,不隻是寫作而已,他還深深地影響我的人生觀、知識觀、價值觀和自然觀,甚至我的棄醫從文。一年多前,當許悔之忽然邀我寫一本談莊子的書時,我一時受寵若驚,但也欣然同意。受寵若驚的是曆來談莊解莊的都是哲學係或中文係的大師名傢,不知悔之是“慧眼獨具”還是“詩眼昏花”,居然看上我這個“化外之民”?欣然同意的是既然我對莊子情有獨鍾,而且深受其惠,我很樂意將我的一些心得作全盤性、有係統的整理,提供給有興於想要做自己、參透生命奧義、逍遙紅塵的人做參考。
也正因為如此,我對《莊子》一書不做學術上或文本方麵的討論,而純粹從一個現代知識分子的角度來閱讀與觀想,談的是《莊子》這本書或莊子這個人讓我産生什麼樣的感觸,以及能為現代人帶來什麼樣的啓發,好似他就是在你我身邊,陪伴我們走過滾滾紅塵的一個智慧老人。我甚至跨越時空,讓莊子到蘋果樹下去迴答牛頓的問題;想象喬布斯如果在另一個世界裏嚮莊子推銷iPhone,莊子會有什麼反應?就像司馬遷說莊子“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我也希望能以新穎而活潑的方式來談論莊子。
當然,為瞭讓讀者對莊子哲學有較完整的理解與方便自己的陳述,我還是需要一個清晰有條理的結構與循序漸進的脈絡,所以我將《莊子》一書作細部分解,將它們重新安置在《走齣相對的世界》、《找到安適的位置》、《培養深廣的見識》、《認清實際的需要》、《流露真摯的感情》、《建立圓融的關係》、《保持祥寜的心境》、《迴歸自然的大道》八個篇章、八十個子題裏;每個子題都從現代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齣發,譬如貴賤窮達、生涯抉擇、學習深造、欲望滿足、競爭成敗、情緒管理、生態環保等等,然後藉箸代籌,看看兩韆多年前的莊子能給我們什麼建議,並佐以大傢耳熟能詳的王菲、成龍、梭羅、比爾·蓋茨等名人的際遇,在古今輝映中,讓他的建議更具現代性與說服力。當我從《莊子》書中耙梳齣與現代人諸般處境相對應的觀點,並與柏拉圖、羅素、達爾文、列維·斯特勞斯等西方大哲的論點做對照時,我不得不佩服莊子的智慧,這些觀點在與西方相較之下,不僅不遑多讓,擲地依然鏗鏘有聲(不會因時間而改變者,方能稱為智慧),而且對迷惘的現代人更有提神醒腦、震聾啓聵的作用。
這本書雖然為現代讀者而寫,但也可以說是為四十多年前,那個在燈下認真研讀《莊子》的年輕時代的我而寫。如今的我仿佛在對昔日的那個我說:“這些是你以後就會明白的道理,記得到時要說給另一些人聽。”
王溢嘉
二○一二年二月
在綫試讀
《莊子陪你走紅塵》相關資料
四十多年前,我剛上颱北念大學不久,就在商務印書館買瞭一本李鍾豫的《語體莊子》,認真研讀,讀到精彩處還頻頻在書裏畫紅綫、作眉批。有時讀到深夜,從燈下抬起頭來,望嚮窗外,一片靜寂與昏暗,但我心中有靈光閃耀,密音呼喚。在那個渴望掙脫世俗羅網、追尋自我、探索生命奧義的青春年代,莊子成瞭我重要的精神導師之一。
莊子陪你走紅塵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莊子陪你走紅塵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