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非洲史研究入門

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非洲史研究入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舒運國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138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13028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1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非洲史研究入門》嘗試為人們瞭解和研究非洲曆史提供一把鑰匙。它主要為那些希望更深入瞭解非洲曆史、或者希望對非洲曆史做些初步的研究工作的人員,提供一些基本的幫助。
  《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非洲史研究入門》適閤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內容簡介

  《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非洲史研究入門》旨在為非洲曆史與文明的學習者提供一部全麵、實用的工具性指南。在簡述非洲曆史的基本脈絡和主要綫索的同時,《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非洲史研究入門》還對該領域的主要研究資料,世界各國非洲史研究的現狀、特點和代錶人物,以及當前國內外重點關注的學術課題進行瞭深入的講解與分析。附錄的學術資源、關鍵詞和推薦閱讀文獻,可為讀者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提供參考。

作者簡介

  舒運國,1946年齣生。1963-1968年和1978-1981年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本科和“世界近代史”專業研究生,並獲得碩士學位。長期從事非洲曆史與現狀的教學和研究。現為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曆史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會長、上海世界史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齣版專著《非洲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研究》和《失敗的改革——20世紀末撒哈拉以南非洲結構調整評述》等,發錶論文七十餘篇。

目錄

《曆史學研究入門叢書》弁言
導言
第一章 非洲曆史概述
一、史前:人類的誕生
二、古代: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
三、近代:西方的政治、經濟附庸
四、現代:走嚮現代化
五、中國與非洲

第二章 史料概述
一、考古材料
二、文字資料
三、口述史料

第三章 研究史概述
一、非洲本土的研究
二、世界的關注
三、中國學者的非洲曆史研究

第四章 重點學術問題
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古代文明
二、班圖人的遷徒
三、非洲古國
四、奴隸貿易
五、非洲近代史的開端及其階段劃分
六、殖民主義在非洲的曆史作用
七、非洲民族主義
八、非洲的口頭傳說
九、非洲的民族與部族
十、南非史研究
十一、中非關係史
十二、非洲文化和文明
附錄一 學術資源
一、工具書
二、原始史料集
三、期刊
四、網絡資源
附錄二 關鍵詞
推薦閱讀文獻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人人平等,在知識麵前人人平等。不因傢庭背景、地區差異而歧視,不因成績落後、學習睏難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數人的意誌而行事,教學民主的核心就是發展、提高多數人。可是總有人把眼睛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有意無意地忽視多數學生的存在。“抓兩頭帶中間”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抓“兩頭”變成抓“一頭”,“帶中間”變成“丟中間”。教學民主最好的體現是以能者為師,教學相長。信息時代的特徵,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師,未必一定是“好”學生。在特定領域,特定環節上,有興趣占有知識高地的學生可以為同學“師”,甚至為教師“師”。在教學中發現不足,補充知識、改善教法、

評分

裂榖的西部分支或裂榖從尼亞沙湖北端延伸成一大弧形納入魯誇湖(Lake Rukwa)、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次於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的世界最深的湖)、基武湖、愛德華湖和艾伯特湖。該裂榖的亞分支有姆韋魯湖(Mweru)和烏彭巴湖流域。

評分

整個非洲可說是從狹長沿海地帶陡然升起的一片廣闊高原,由上古結晶岩塊構成。高原的東南部較高,然後嚮東北方嚮下傾。總體而言,高原可分為東南部分和西北部分。西北部分有撒哈拉沙漠和眾所周知的北非馬格裏布(Maghrib)地區,有兩個山區:西北非的阿特拉斯山脈(Atlas Mountains),人們認為這是伸入至南歐的山係一部分;撒哈拉的阿哈加爾(Ahaggar〔Hoggar〕)山脈。高原的東南部有埃塞俄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和南非東部的龍山山脈(Drakensberg),南非東部高原的邊緣如陡坡般下傾。

評分

評分

海岸綫大陸海岸綫全長30500韆米。海岸比較平直,缺少海灣與半島。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島嶼數量最少的一個洲。除馬達加斯加島(世界第四大島)外,其餘多為小島。島嶼總麵積約62萬平方韆米,占全洲總麵積不到3%。

評分

非洲大陸北寬南窄,呈不等邊三角形狀。南北最長約8000韆米,東西最寬約7500韆米。非洲為一高原大陸,地勢比較平坦,明顯的山脈僅限於南北兩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1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麵積60%以上。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約占全洲麵積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帶。地勢大緻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的剛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亞高原北部邊緣一綫為界,東南半部較高,西北半部較低。

評分

非洲總被忽視,瞭解瞭解有好處

評分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終於在京東買的書送到瞭。很滿意。 《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睏,學然後知不足也。”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瞭。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睏,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 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纔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緻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瞭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瞭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嚮。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癡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隻有樂學的教師,纔能成為樂教的教師;隻有教者樂學,纔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纔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嚮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纔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傢說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隻有再度成為學生,纔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瞭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係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麵對知識更新周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瞭多少書和教瞭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瞭多少書和教瞭多少書。紀曉嵐是一個極具特色的曆史人物。他在正史裏受推崇,在野史裏也風光;他榮登高位,且文傳後世;他學術淵傳,又詼諧多智;他是皇帝身邊的寵臣,又是百姓心中的偶像。如此諸多不同的性格集於一身,古今中外絕無僅有。可是在近幾十年的中國曆史教科書裏,這位曆史人物好像被遺忘瞭似的,沉默瞭一個時期。當世紀之交,紀曉嵐忽然在書刊裏和熒屏上頻頻露麵的時候,人們感覺到些許陌生,些許新奇。他那多彩的性格讓人們眼花潦亂。但是種種隨心所欲的戲說、演繹,把這個人物弄得撲朔迷離,真假莫辨。於是很多人想知道,曆史上的紀曉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