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共分6章。第1章總述中介紹瞭不同的停車方式及其優缺點,並重點對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及設備的發展過程及市場前景做瞭充分的分析。第2章重點介紹瞭城市停車場(庫)規劃的原則,規劃的各個階段及內容,建設規模及建設位置的閤理選擇。第3章介紹瞭機械式停車設備的類彆、型式及基本參數,以便對各種機械停車設備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第4章詳細介紹瞭各種類型機械式停車庫的設計要點,並對停車庫工程項目建設前期的立項,審批過程作瞭闡述。第5章著重介紹瞭國內外有關停車政策和法規。第6章重點介紹瞭美國、日本、歐洲及亞洲一些國傢在發展智能交通方麵的做法,並對我國發展城市智能交通提齣瞭具體的看法。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總述
1.1 名詞解釋
1.1.1 停車場
1.1.2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
1.1.3 機械式停車設備
1.2 不同停車方式及其優缺點比較
1.2.1 不同停車方式
1.2.2 不同停車方式的優缺點
1.3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發展概況
1.3.1 城市停車難問題的齣現
1.3.2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發展概況
1.4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市場前景分析
1.4.1 現有停車位缺口嚴重
1.4.2 新的停車位需求量預測
第2章 城市停車場(庫)的規劃與設置
2.1 概述
2.2 城市停車場的分類
2.3 城市停車場規劃總原則
2.4 城市停車場規劃的階段及內容
2.5 城市停車場建設規模選擇
2.5.1 城市停車庫需求預測
2.5.1.1 需求分析考慮因素
2.5.1.2 需求分析方法和特點
2.5.2 配建停車場建設規模的選擇
2.5.2.1 配建指標的確定方法
2.5.2.2 建築物、住宅區配建停車場的停車位推薦指標
2.5.3 公共停車場建設規模的選擇
2.5.4 路內停車場規劃控製規模
2.6 城市停車場建設位置的選擇
2.6.1 城市停車場建設位置選擇的原則
2.6.2 配建停車場建設位置的選擇
2.6.3 公共停車場建設位置的選擇
2.6.3.1 公共停車場建設的目的
2.6.3.2 公共停車場布局原則
2.6.3.3 公共停車場的優化選址
2.6.4 路內停車場建設位置的選擇
2.7 基本停車位與公共停車位的作用與關係
第3章 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的類彆、型式及基本參數
3.1 機械式立體停車設備的類型
3.1.1 類彆及其代號
3.1.2 型式
3.1.3 機械式停車設備的錶示方法
3.2 基本參數
3.2.1 適停車輛尺寸及質量
3.2.2 存容量
3.2.3 單車最大進(齣)時間
第4章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設計要點及項目策劃
第5章 國內外有關停車政策、法規簡介
第6章 國內外智能化交通概況
附錄
附錄A 主要車型外形尺寸及質量
附錄B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設計有關標準
附錄C 機械式立體停車庫使用案例(光盤)
精彩書摘
1)汽車車道路麵101x以上。
2)供汽車停車部分地麵21x以上。
⑥應設置為確保汽車齣入及道路交通安全所必要的警報裝置。
(3)特殊裝置(即機械式停車設備)
作為停車場使用的特殊裝置,須經建設大臣認定,否則不可使用。此條規定說明在日本機械式停車設備必須經過日本建設大臣認定後方可製造和使用。設備認定的具體工作是由行業協會負責。機械式停車設備必須貫徹《機械式存車庫技術標準及機械式存車庫管理標準》的要求。
(4)規定特殊用途地區必須興建大量停放汽車的停車場
這些特殊用途地區是指:劇場、電影院、演藝場、觀覽場、廣播電颱、聚會場、集會場、展示場、結婚儀式場、旅館、大飯店、飯館、飲食店、會館、酒店、酒廊、夜總會、酒吧、舞場、遊樂場、保齡球館、體育館、百貨公司及其他店鋪、事務所、醫院、批發市場、倉庫及工廠。
(5)停車場法施行令規定瞭有關建築物附設停車場的停車位數量。
5.1.3 日本停車場法及其施行令的重點
歸納日本停車場法及其施行令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
①規定應把汽車停車場建設列為國傢基礎設施,市政府應積極編製規劃,推廣興建並完善停車設施。
②在城市計劃書中,各地市政府應明確劃齣停車興建區並詳細編列停車場設置計劃,排定進度錶,按時推展,不可延誤。
③規定可設置路內停車場(占道停車場)且收取相當費用,所收費用列入專款專用,作為興建停車場的基金。
④依停車場技術性規範規定,麵積超過500m2以上的停車場要列入有關法令管製之內。
……
《智享泊位:城市停車新維度》 在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中,每一次齣行都伴隨著對停車位的渴望與焦慮。擁擠的街道,有限的空間,以及日益增長的車輛數量,共同構成瞭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一道難題。而今天,我們將目光投嚮一種顛覆性的解決方案,一種能夠重新定義城市空間利用與交通效率的智慧結晶——《智享泊位:城市停車新維度》。 本書並非僅僅是一本關於技術設備的說明手冊,而是一次深入的城市空間探索,一次對未來生活方式的暢想,更是一次關於效率、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深度剖析。我們將帶您走進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停車新世界,在那裏,每一次泊車都將化繁為簡,每一次齣行都將更加順暢,每一次城市資源的利用都將得到最大化。 第一章:都市脈搏下的停車睏境 我們首先將審視當下城市停車所麵臨的嚴峻挑戰。從車輛激增對城市道路造成的壓力,到老舊停車設施的低效與安全隱患,再到停車難引發的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以及居民生活品質的下降,這些痛點如同都市肌體上的瘡疤,亟待治愈。我們將通過詳實的數據、生動的案例,勾勒齣立體停車庫齣現之前的城市停車圖景,讓讀者深刻理解解決這一問題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車輛數量爆炸式增長: 以一組組驚人的數據,展示不同城市在過去幾十年內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長,以及其對有限城市空間的擠壓。 傳統停車模式的局限: 深入剖析平麵停車場、地下車庫等傳統停車方式在空間利用率、效率、成本以及對周邊環境影響上的不足。 停車難引發的多重負麵效應: 從交通擁堵加劇、空氣質量惡化、能源浪費,到城市規劃的睏境、居民生活便利性降低,全麵闡述停車難的連鎖反應。 政策法規的滯後與挑戰: 探討現有的城市規劃、交通管理、土地利用等政策法規在麵對新型停車需求時的滯後性,以及在審批、建設、運營過程中麵臨的障礙。 居民與企業的雙重痛點: 描繪普通市民在找車位時的焦躁,以及商業區、辦公區、住宅區麵臨的停車位供需失衡問題,讓讀者感同身受。 第二章:立體智慧,空間魔法的藝術 本章將是本書的核心,我們將聚焦於“立體停車”這一概念,並從其發展曆程、技術原理、優勢特性等方麵進行深入解讀。我們將打破對傳統停車設施的刻闆印象,展示立體停車庫如何通過巧妙的空間設計與先進的技術集成,實現驚人的停車容量與便捷的存取體驗。 立體停車的演進之路: 迴溯立體停車設施的起源與發展,從最初簡單的機械升降裝置,到如今高度集成化的自動化係統,展現技術進步如何驅動停車模式的革新。 空間利用的藝術: 詳細介紹不同類型的立體停車庫,如升降橫移式、垂直循環式、巷道堆垛式、多層平麵移動式等,解析它們在不同場地條件下的空間優化策略,以及如何實現“寸土寸金”的極緻利用。 技術賦能,效率飛躍: 深入淺齣地講解構成立體停車庫核心的技術要素,包括但不限於: 機械搬運係統: 詳細介紹各種機械臂、搬運器、升降平颱等如何精準、高效地完成車輛的搬運與定位。 自動化控製係統: 闡述 PLC(可編程邏輯控製器)、傳感器、RFID(射頻識彆技術)、圖像識彆等在車輛識彆、定位、調度、安全監控中的作用,以及中央控製係統如何實現全局調度與優化。 人機交互界麵: 探討用戶界麵設計,包括自助繳費係統、車輛信息顯示、導航指引等,如何提供直觀、便捷的操作體驗。 智能管理平颱: 介紹如何通過數據采集、分析與優化,實現車位狀態實時監控、停車時長統計、收費管理、故障預警等功能,提升運營效率。 核心優勢的深度挖掘: 空間效率極緻化: 詳細對比傳統停車場與立體停車庫在單位麵積內的停車數量,量化其空間利用率的巨大提升。 存取效率的革新: 描述車輛從進入到駛齣的過程,強調自動化係統如何縮短等待時間,提升周轉率。 安全性的大幅提升: 分析立體停車庫如何通過封閉式管理、防碰撞設計、智能監控等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車輛颳擦、盜竊等風險。 對城市景觀的改善: 探討立體停車庫如何減少地麵占地麵積,釋放更多綠地空間,並可以通過美觀的設計融入城市景觀。 經濟效益的多元化: 分析建設立體停車庫的投資迴報,包括土地成本節約、運營收入增加、減少交通擁堵帶來的社會經濟效益等。 第三章:智慧互聯,打造未來停車生態 《智享泊位:城市停車新維度》的前瞻性不僅體現在技術本身,更在於其如何融入更廣泛的智慧城市生態。本章將探討立體停車庫如何通過智能化、網絡化,與其他城市基礎設施、齣行服務形成聯動,共同構建一個高效、便捷、可持續的未來停車生態。 “車聯網”時代的停車新機遇: 探討物聯網(IoT)、5G通信等技術如何賦能立體停車庫,實現車聯網的深度融閤,讓車輛與停車設施進行信息交互。 智能預定與導航: 介紹如何通過手機 App 提前預定停車位,實現無縫對接,以及車輛進場後的智能導航指引,告彆盲目尋位。 多元化支付與會員體係: 探討集成化的支付係統,支持掃碼支付、ETC、甚至預充值等多種方式,以及建立靈活的會員製度,提供個性化服務。 與其他交通方式的聯動: 分析立體停車庫如何與公共交通樞紐、共享齣行平颱、充電樁等設施進行整閤,實現“最後一公裏”的無縫銜接,鼓勵綠色齣行。 大數據分析與城市治理: 闡述立體停車庫産生的大數據(如停車流量、使用時段、用戶行為等)如何為城市交通規劃、資源調配、政策製定提供決策支持。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停車: 探討如何將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集成到立體停車庫中,推廣綠色能源應用,減少碳排放,打造環保型停車空間。 智慧停車與智慧社區的融閤: 展望立體停車庫如何成為智慧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居民提供更便捷、智能的生活體驗。 第四章:實踐探索,案例剖析與經驗藉鑒 理論的構建需要實踐的支撐。本章將精選國內外具有代錶性的立體停車庫項目,進行深入的案例分析。我們將從項目的設計理念、技術選型、建設周期、運營效果、社會效益等多個維度進行解讀,為讀者提供可藉鑒的經驗與啓示。 國際經典案例解析: 選取日本、歐洲等在立體停車技術應用方麵領先的國傢和地區的標誌性項目,分析其成功之處。 國內標杆項目巡禮: 重點介紹中國城市中那些創新性強、效益顯著的立體停車庫項目,例如: 大型交通樞紐的集成式停車庫: 分析其如何與地鐵、機場、高鐵站等無縫對接,解決人流密集區域的停車難題。 商業綜閤體的智能化停車解決方案: 探討如何通過高效率的存取服務,提升顧客體驗,促進商業繁榮。 老舊小區改造中的立體停車嘗試: 審視如何在有限空間內,通過創新設計,改善居民停車狀況。 智慧城市試點中的立體停車應用: 關注其在城市數據共享、平颱互聯方麵的探索。 經驗總結與挑戰分析: 從這些案例中提煉齣成功的關鍵要素,同時也客觀分析在建設與運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難,如投資成本、審批流程、技術兼容性、用戶接受度等。 未來發展趨勢預測: 基於當前的實踐與技術發展,對立體停車庫的未來形態、功能集成、應用場景進行展望。 第五章:麵嚮未來,立體停車的美好願景 在本書的最後一章,我們將迴歸城市發展的宏大敘事,探討立體停車庫的普及將如何重塑我們的城市麵貌,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並為構建更加綠色、高效、宜居的未來城市貢獻力量。 城市空間的新解放: 暢想當停車空間得到極大釋放後,城市將擁有更多發展綠地、公共空間、文化設施的可能性。 齣行效率的革命: 描繪一個齣行不再被停車睏擾的未來,通勤時間縮短,城市交通更加順暢,人們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與生活之中。 可持續發展的引擎: 強調立體停車庫在減少車輛怠速空轉、降低尾氣排放、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等方麵的重要作用,助力城市實現綠色發展目標。 科技與人文的交融: 展望未來立體停車設施不僅僅是冰冷的機械設備,而是能夠提供人性化服務、提升城市生活品味的智能化空間。 挑戰與機遇並存: 審視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齣現的挑戰,如技術更新迭代、數據安全、法規完善等,並提齣相應的應對策略。 呼喚共識與行動: 呼籲政府、企業、市民共同關注並參與到立體停車庫的推廣與發展中來,攜手共創更加美好的城市停車未來。 《智享泊位:城市停車新維度》是一本集前沿技術、深刻洞察、實踐經驗與未來展望於一體的著作。它將帶您深入瞭解立體停車庫的無限潛力,激發您對城市發展的新思考,並為您勾勒齣一幅更加智慧、高效、美好的城市生活藍圖。無論您是城市規劃者、交通工程師、地産開發商,還是每一位關心城市發展的市民,都能從中獲得啓發與價值。讓我們共同期待,在這個充滿智慧的立體停車時代,城市將綻放齣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