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獸醫中藥學》分上、下兩篇。上篇總論,分為7章,著重闡述瞭獸醫中藥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應用技術;下篇各論,按中藥的功效分為17章,分彆介紹瞭17類449味中藥的性狀與性味、歸經與功效、主治與用量、配伍與禁忌、應用鑒彆、巧用新用、傳統方例、臨床應用、中西藥聯用及中藥的現代研究等。為查閱方便,還附有中藥名索引和拉丁文藥名索引。
《獸醫中藥學》立足全麵,重在應用,是各級獸醫與獸藥技術人員,特彆是中獸醫與中獸藥技術人員的必備工具書,亦可供農業院校師生和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與推廣人員學習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一章 獸醫中藥學源流
第一節 起於嘗草實踐
第二節 源於諸子百傢
第三節 興於大唐盛世
第四節 盛於宋元明清
第五節 繁富現代科技
第二章 獸醫中藥學基礎理論
第一節 藥物與陰陽五行
一、藥物與陰陽
二、藥物與五行
三、藥性與陰陽五行
第二節 藥物與四診八證
一、四診
二、八證
第三節 藥物與辨證施治
一、標與本的概念
二、治療八法
第四節 藥物的性能與歸經
一、性能
二、歸經
第三章 髒腑用藥規律與常用對藥
第一節 髒腑用藥規律
一、五髒用藥規律
二、六腑用藥規律
第二節 髒腑常用對藥
一、對藥的作用範式
二、五髒常用對藥
三、六腑常用對藥
第三節 常用引經藥物
一、引藥與藥引
二、引藥的作用類型
三、引藥與藥引的效應樣式
四、引藥的基礎與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五、常用引藥與藥引
第四章 中藥的産地、采集與保存
第一節 中藥的産地
一、道地藥材
二、人工馴化培植
三、中藥的命名
第二節 中藥的采集
一、采集中藥的原則
二、小樣標本的采集
三、大量藥物的采收
第三節 中藥的保存
一、中藥的乾燥方法
二、中藥的貯藏方法
第五章 中藥的毒副作用與炮製
第一節 中藥的毒副作用
一、中藥毒性的含義
二、不良反應的樣式
三、發生不良反應的原因
第二節 中藥的炮製
一、炮製的目的
二、炮製的方法
第六章 中藥的方劑與配伍
第一節 方劑的組成、變化和種類
一、方劑的組成
二、方劑的變化
三、方劑的種類
第二節 方劑的配伍
一、七情閤和
二、配伍禁忌
第七章 中藥的劑型、劑量與用法
第一節 中藥的劑型
一、湯劑
二、散劑
三、衝劑
四、丸劑
五、膏劑
六、坐藥
七、浸齣劑
八、熏劑
九、氣霧劑
十、灸劑
十一、熨劑
十二、麯劑
十三、膠劑
十四、丹劑
十五、膠囊劑
十六、片劑
十七、注射劑
第二節 中藥的劑量
一、用藥劑量
二、影響藥物用量的因素
第三節 中藥的用法
一、給藥途徑
二、應用形式
三、煎煮方法
四、灌藥方法
下篇 各論
第一章 解錶藥
第一節 辛溫解錶
麻黃
桂枝
荊芥
防風
細辛
羌活
白芷
紫蘇
槁本
蒼耳子
辛夷
檉柳
生薑
蔥白
第二節 辛涼解錶
薄荷
柴鬍
升麻
葛根
桑葉
菊花
牛蒡子
蟬蛻
淡豆豉
浮萍
第二章 清熱藥
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
石膏
知母
梔子
蘆根
天花粉
淡竹葉
寒水石
鴨蹠草
第二節 清熱燥濕藥
黃連
黃芩
黃柏
龍膽草
……
附錄一 藥名索引
附錄二 拉丁文藥名索引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二)相須 就是將2種以上的藥性、功效類似或相近的藥物配閤同用,可以發揮協同作用而互相加強療效的方劑。如治療陰火時用知母與酒炒黃柏,佐以木香,則療效比單味藥更好;如同為瀉下藥中的大黃配芒硝,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活血藥中的紅花伍桃仁,活血化瘀作用得以加強;石膏與知母同用,明顯增強瞭清熱瀉火的治療作用;全蠍與蜈蚣配伍,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
(三)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麵有某些共性聯係,或性能功效雖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緻的藥物配閤應用,且以一種藥為主,另一種藥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滲濕的防己配伍,前者可加強後者的利水作用而治脾虛水腫;還有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閤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清熱瀉火的石膏配伍散寒止痛的細辛,可瀉火止痛而治胃火牙痛;清熱瀉火的黃芩與攻下瀉熱的大黃配伍,能提高清熱瀉火的作用;黃連配木香治濕熱泄痢,腹痛裏急,以黃連清熱燥濕、解毒止痢為主,木香調中宣滯、行氣止痛,可增強黃連治療濕熱瀉痢的效果;雷丸驅蟲,配伍瀉下通便的大黃,可增強雷丸的驅蟲效果;在治療眼病時,以青葙子為主,而用石決明、菊花為使,以增強療效。
兩種性味、功效不盡相同的藥物配伍,能發揮各自的特長,增強其療效,這種新功效與其本身的功效也不相同,這種配伍在臨床上具有很大的意義。如黃芪配當歸(氣、血),有助於補氣生血,達到氣血雙補;黃連配肉桂(寒、熱),能交通心腎,水火互濟;白術配枳實(補、消),健脾消痞,補消結閤;桔梗配枳殼(升、降),調胸膈氣滯;半夏配黃連(辛、苦),除煩止嘔;附子配茯苓(溫、利),溫陽有助於利水;黃柏配蒼術(清、燥),在清燥的基礎上,增加瞭燥濕功能。
(四)相畏 就是兩種藥物閤用後,其中一種藥物會受到另一種藥物的製約,其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從而達到降低或消除其毒副作用的目的。如半夏或天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所減弱,就稱為半夏或南星畏生薑,如十九畏。
(五)相殺 即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和副作用。如防風能解砒霜毒,綠豆能減輕巴豆毒性,防風殺砒霜毒,綠豆殺巴豆毒和棉籽毒;生薑能減輕半夏、天南星的毒性等,就稱為生薑殺半夏、南星毒。由此可見,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係的兩種提法,是藥物間關係相對而言的。
……
前言/序言
《獸醫中藥學》簡介 一、 動物健康與傳統智慧的交融:開啓溫和有效的治療新篇章 在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我們對於動物健康的關注日益提升。隨著對寵物、傢畜以及野生動物生命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尋找更加溫和、高效且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法成為瞭獸醫領域的重要課題。《獸醫中藥學》正是應運而生,它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將數韆年傳承的中華傳統醫學精華,與現代獸醫學的嚴謹科學研究相結閤的結晶。本書旨在係統地梳理、闡釋和推廣中醫藥在動物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為獸醫臨床提供一套獨具特色的治療體係,為動物的健康福祉開闢更廣闊的道路。 本書的齣發點,在於認識到傳統中醫藥在治愈疾病、調整體質、預防復發等方麵的獨特優勢。不同於西藥的“對癥下藥”或“靶嚮治療”,中醫藥更注重“辨證施治”的整體觀,將動物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深入探究疾病的根源,通過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髒腑功能,來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這種“治未病”的理念,不僅能夠有效治療已發生的疾病,更能顯著提高動物的自身免疫力,減少疾病的復發,從而實現動物的長久健康。 二、 傳承與創新:係統性梳理中醫藥在獸醫領域的理論與實踐 《獸醫中藥學》的編寫,凝聚瞭大量科研人員和臨床獸醫的智慧與心血。它並非簡單地羅列中藥的藥理活性,而是建立在對中醫學核心理論——陰陽五行、髒腑辨證、經絡學說——在動物身上應用的深刻理解之上。本書詳細闡述瞭中醫藥的“四氣五味”、“升降浮沉”等基本理論如何指導臨床用藥,以及如何根據動物的生理特性和病理錶現,進行精準的辨證論治。 全書內容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大緻可分為以下幾個重要組成部分: 1. 中醫藥基本理論在獸醫學中的應用: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理論基石,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中醫藥在動物身上的認知框架。我們將深入探討陰陽學說的應用,如何理解動物機體的陰陽失衡是疾病發生的基礎;五行學說如何解釋髒腑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在疾病傳變中的作用;髒腑辨證的核心原則,如何通過觀察動物的形體、神態、毛發、分泌物以及各項生理指標,來判斷髒腑的虛實寒熱;經絡學說如何指導針灸、推拿等療法的應用,以疏通經絡,調暢氣血。此外,本書還會介紹中醫藥的“治未病”思想,強調預防保健在動物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中醫藥的手段,提升動物的整體健康水平。 2. 常用中藥的性味歸經與功效主治: 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我們精心篩選瞭大量在獸醫臨床中應用廣泛且療效確切的中藥材,對每味藥的性味(寒、熱、溫、涼;辛、甘、酸、苦、鹹)、歸經(指藥物對人體或動物特定髒腑、經絡的趨嚮性)、功效(如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益氣、祛風止癢等)以及主治病證進行瞭詳盡而準確的描述。每味藥的介紹都力求詳實,不僅包含傳統的藥理認識,還融入瞭現代藥理學和毒理學的研究成果,使其更具科學性和臨床指導意義。例如,對於常用的清熱解毒藥,我們會詳細闡述其抗炎、抗菌、抗病毒的機製;對於健脾益氣藥,則會探討其對動物消化係統功能的影響。 3. 經典方劑的組成、配伍與應用: 方劑是中醫藥治療疾病的靈魂。本書不僅會介紹單個藥物的功效,更重要的是,它會深入剖析眾多經典方劑的組方原則、藥物之間的配伍關係(君臣佐使)以及在具體動物疾病中的臨床應用。我們將通過大量案例分析,展示這些方劑如何針對不同病因、病位、病性的動物疾病,發揮其協同增效、減毒增效的獨特作用。從感冒發熱到消化不良,從皮膚頑疾到疑難雜癥,本書將提供一套係統而實用的方劑應用指南。 4. 常見動物疾病的中醫藥治療策略: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臨床應用導嚮。針對犬、貓、豬、牛、羊、禽類等常見傢養或經濟動物,我們將逐一梳理其在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生理狀況下可能發生的常見疾病,並詳細闡述中醫藥的辨證論治方法。包括但不限於: 呼吸係統疾病: 如犬貓的咳嗽、喘息、鼻炎,禽類的禽流感、支氣管炎等,我們將從中醫藥角度分析其病因病機,推薦相應的治療方藥。 消化係統疾病: 如動物的嘔吐、腹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探討如何通過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等方法進行治療。 皮膚疾病: 瘙癢、皮炎、濕疹、脫毛等,從中醫“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等原則齣發,提供有效的治療方案。 泌尿生殖係統疾病: 如尿路感染、腎炎、不孕不育等,將從調理腎、膀胱等髒腑功能角度進行闡述。 骨科疾病: 如關節炎、骨摺愈閤不良等,探討活血通絡、補肝腎、強筋骨的治療方法。 免疫係統疾病: 針對機體免疫力低下、易感外邪等情況,提供扶正固本的治療思路。 慢性病與亞健康狀態: 針對老年動物的機能衰退,或動物處於亞健康狀態時,如何通過中醫藥進行調理,提高生活質量。 5. 特殊情況下的中醫藥應用: 本書還將探討中醫藥在特殊時期的應用,例如: 疫苗接種前後的調理: 如何通過中醫藥增強動物的免疫力,減少疫苗不良反應。 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 如何運用中醫藥促進傷口愈閤,緩解術後疼痛,加速身體恢復。 妊娠與哺乳期動物的用藥: 強調安全用藥原則,選擇溫和、無副作用的藥物,保證母子健康。 幼齡動物的生長發育調理: 如何通過中醫藥促進幼齡動物的健康成長,增強體質。 6. 中醫藥在動物疫病防控中的應用: 結閤當前動物疫病頻發的現狀,本書還將探索中醫藥在動物疫病預防、治療和康復中的作用,如何通過整體調理,提高動物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降低疫病爆發的風險。 三、 嚴謹的科學態度與臨床實踐的深度結閤 《獸醫中藥學》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閤。在內容的組織上,我們力求做到: 科學嚴謹: 所有理論和方藥的闡述,都基於中醫學的經典文獻和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力求準確無誤。 臨床導嚮: 緊密結閤獸醫臨床實踐,提供的辨證論治思路和方藥選擇,都經過大量臨床驗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圖文並茂: 書中將配以大量精美的圖片,包括藥材的形態、動物的臨床癥狀、病理切片以及一些經典的治療案例,以增強讀者的理解和記憶。 多學科融閤: 在某些章節,我們會適當引入現代獸醫學的影像學、病理學、免疫學等知識,以期達到更加精準的診斷和治療。 四、 目標讀者與本書的價值 本書的目標讀者涵蓋瞭獸醫專業學生、臨床獸醫、獸藥研發人員,以及對中醫藥在動物健康領域應用感興趣的廣大動物愛好者。 《獸醫中藥學》的價值在於: 豐富獸醫的臨床工具箱: 為獸醫提供一種新的、溫和有效的治療選擇,尤其是在西醫治療效果不佳或需要輔助治療時,中醫藥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提升動物的健康水平: 通過整體調理和辨證施治,顯著提高動物的生命質量,延長壽命,減少疾病痛苦。 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發展: 將傳統中醫藥與現代獸醫學相結閤,為中醫藥的傳承和創新注入新的活力,拓展其應用領域。 促進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 更加關愛動物的生命,用更人道、更有效的方式守護它們的健康。 五、 結語 《獸醫中藥學》的問世,標誌著中醫藥在動物健康領域的應用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深信,通過對傳統智慧的深入挖掘和科學的創新發展,中醫藥必將在守護動物健康、提升動物福利方麵,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書的齣版,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對生命關愛的承諾,期待它能夠成為廣大獸醫工作者案頭的得力助手,為建設一個更健康、更和諧的動物世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