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立足全球一体化背景阐述经济运行机理;
《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依托真实经济案例探讨经济思想;
《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挑战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版《经济学》,成就经典。
《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的目的是使只有初级数学基础的经济学与金融学学生通过学习达到高级水平。《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提供了计量经济学、经济理论、数量金融和数理经济学中的核心数学知识,有一些数学知识是经济学与金融学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级或研究生阶段才会遇到的。
《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适用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专业研究生一年的学习,也可作为本科或者更高层次的数学系学生学习数量经济学或者数量金融学的入门教材。
本书作者避免了一些教科书过于理论化的问题,注重数学方法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数量分析涉及了外汇汇率以及宏观层面等各种题材。因此本书为高年级本科生、对数量经济学和数量金融学感兴趣的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综合材料。
迈克尔·哈里森(Michael Harrison),名誉退休的资深讲师,1969-2009年执教于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TCD),现在都柏林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UCD)经济学院任教。
帕特里克·沃尔德伦(Patrick Waldron),毕业于都柏林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现为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经济学系的助理研究员。
第Ⅰ篇 数学
导论
第1章 线性方程组和矩阵
1.1 引言
1.2 线性方程和例子
1.3 矩阵运算
1.4 矩阵代数的运算法则
1.5 特殊矩阵及其运算法则
第2章 行列式
2.1 引言
2.2 基础
2.3 定义与性质
2.4 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展开式
2.5 方程组的求解
第3章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1 引言
3.2 定义和说明
3.3 计算
3.4 单位特征值
3.5 相似矩阵
3.6 对角化
第4章 圆锥曲线、二次型和定矩阵
4.1 引言
4.2 圆锥曲线
4.3 二次型
4.4 定矩阵
第5章 向量与向量空间
5.1 引言
5.2 二维与三维空间中的向量
5.3 n维欧几里得向量空间
5.4 一般向量空间
第6章 线性变换
6.1 引言
6.2 定义和例证
6.3 线性变换的性质
6.4 从“R”到“R”的线性变换
6.5 线性变换矩阵
第7章 向量微积分基础
7.1 引言
7.2 仿射组合、仿射集合、仿射包及仿射函数
7.3 凸组合、凸集、凸包及凸函数
7.4 n维空间中的子集
7.5 拓扑学基础
7.6 支持超平面定理与分离超平面定理
7.7 多变量函数的可视化
7.8 极限与连续
7.9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8章 差分方程
8.1 引言
8.2 定义与分类
8.3 -阶线性差分方程
8.4 高阶线性自治差分方程
8.5 线性差分方程组
第9章 向量微积分
9.1 引言
9.2 偏导数与全导数
……
第Ⅱ篇 应用
这本书的内容,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正是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经济学与金融学数学基础的资料。我的背景是统计学,虽然对量化模型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到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应用层面,总感觉有些隔阂,特别是那些看似抽象的数学符号和定理,总想找到一条清晰的脉络,理解它们是如何被“翻译”成经济意义和金融洞察的。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足够吸引我,“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这直接点明了我渴望解决的核心问题。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数学公式的堆砌,而是能看到数学工具如何被巧妙地运用,来分析市场行为、理解经济规律、甚至预测未来趋势。尤其是在金融领域,风险管理、资产定价、投资组合优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严谨的数学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翻译器”,将那些高深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我能够理解并运用的经济金融语言。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我特别欣赏它将经济数学和金融数学放在一个框架下进行讲解,这使得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很多时候,我们在学习一个领域时,可能会忽略它与相关领域的联系,导致知识的碎片化。而这本书,通过将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整合讲解,帮助我建立起更宏观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讨论随机过程时,它既讲解了在经济学中如何用随机过程来模拟经济变量的波动,也讲解了在金融学中如何用它来构建资产定价模型。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希望深入理解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露”。我曾一度因为数学工具的不足而感到自己在深入学习这两个领域时“力不从心”。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我统计学和经济金融学的知识,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更高级的理论和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它不仅提升了我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深度,更激发了我对未来学习方向的探索热情。我期待着能将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经济分析和金融投资实践中去。
评分坦白说,我曾经对一些经济学模型感到非常困惑,觉得它们过于理想化,与现实经济运行存在很大差距。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开始理解,这些模型的价值在于它们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抓住经济现象本质的工具。这本书在解释这些模型时,非常注重数学推导与经济直觉的结合,避免了纯粹的形式主义。例如,在介绍宏观经济学中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时,它并没有回避模型的复杂性,而是通过对模型中关键方程的分解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模型如何反映经济主体在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决策过程。
评分作为一个对经济现象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想知道,那些经济学家们是如何构建模型来解释复杂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它在经济数学的部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诸如一般均衡理论、博弈论等核心概念,并详细阐述了这些理论背后所使用的数学工具。例如,在介绍一般均衡时,它展示了如何利用不动点定理来证明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在解释博弈论时,它则通过大量的例子,如囚徒困境、纳什均衡等,清晰地说明了策略互动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性。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授数学,更是在教我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思考经济问题,如何构建和分析经济模型。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到这本书的语言表达。即使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数学概念,作者也力求做到清晰易懂,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术语。同时,它还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图表和例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大大提高了阅读的趣味性和效率。我曾经尝试过阅读一些国内出版的同类书籍,虽然内容可能也很充实,但往往在语言的流畅性和案例的生动性上略显逊色。这本书则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让我能够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而不会因为语言的障碍而产生抵触情绪。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教材,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在讲解数学概念和经济金融模型时,不仅仅是给出结论,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推导过程中的关键假设,以及这些假设对模型结果的影响。它还会适时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读者去探索模型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将模型应用于更广泛的实际情境。这种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对金融数学部分的处理。我之前接触过的金融数学书籍,往往会直接跳到复杂的随机过程和偏微分方程,让我望而却步。而这本书,似乎预料到了初学者的困境,从基础的概率论和统计推断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例如风险、回报、套利等。然后,它再巧妙地将这些概念与期权定价、利率模型等联系起来。我尤其喜欢它对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推导过程的讲解,不仅仅是数学上的严谨,更是对模型背后经济直觉的深入剖析,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让我对金融数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扎实且全面的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的学习平台。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通过它,我不仅掌握了必要的数学工具,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用数学的思维去理解经济世界的运行规律,以及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来分析金融市场的动态。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字面上的内容,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经济金融理解的大门,我对此深感荣幸和感激。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扑面而来的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清晰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案例。我一直觉得,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如果不能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学习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枯燥。而这本书,似乎很懂得如何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数学定理,而是将数学概念置于经济金融的实际问题之中。比如,在解释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时,它并没有止步于导数的定义,而是详细地展示了如何利用导数来分析边际效用、边际成本,以及如何通过最优化方法来求解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最优决策。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不再感觉自己是在学习一堆孤立的数学工具,而是看到了它们在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的强大力量。
评分薪酬管理的四方面作用
评分哲学和政治学队伍,因此研究方法多为定性的方法。而西方正好相反,金融研究方向的队伍具有很好的数理功底。其次是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实际环境所决定。我国证券市场刚起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货币市场,投资者队伍主要由中小投资者构成,市场投机成分高,因此不会产生对现代投资理论的需求,相应地,学术界也难以对此产生研究的热情。
评分薪酬的“酬”固然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但“薪”亦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所谓“薪”,就是物资,人都是受利益驱动的,不要指望我们的员工在不给任何工资的情况下就去干活,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有利益驱动的,企业的任何一个职位上的功能都应该和经济利益挂钩。如何挂钩,就是薪酬管理的艺术,尤其对于营销人员,其提成机制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营销体系的健康度和稳定度。 有这样一所学校,叫阳光学校,是北京一家专门从事英语教育的学校。这所学校的老总姓刘。刘总经过多方面的研究、调查、评估、分析以后,决定发展牛津教育,因为这一块的市场形势一片大好。他们同时在短短的时间内发展了一个集团公司加三个分公司,但是,这家企业也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融会贯通。从简单的圆锥曲线谈起,引申到二次型,再到矩阵的正定性,进而延伸到凸性和最优化。从向量讲到向量空间,讲到线性变换,讲到向量微积分(这是国内绝大部分教材缺乏的内容),从二次型推导二次规划,再到回归,又回到最优化问题中来。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aylor展开式,推广到Taylor展开式的随机形式,取前两届矩居然得出马克维茨(该书的推荐者)的投资组合理论,更奇特的是,居然与凸性和最优化条件结合起来了。作者言简意赅,干净利落,直达主旨。
评分第二步:进行岗位价值评估。选择某种岗位价值评估工具,并组织企业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逐个对岗位进行评价,这个过程如果企业自身认为力量不够时可以考虑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和指导。岗位价值评价方法和工具有很多,分为量化的和非量化的两类。对于评价岗位较多时,建议优先考虑计分法。计分法的优点是结果量化直观,便于不同岗位间的价值比较。对于一般制造型企业的评价工具可以考虑北大纵横的28因素法。
评分作者用简单的例子揭示了一点:换一种思考会发现很多令人吃惊的结论。大家接触到的往往是美式教材,沉浸在美式的逻辑中,言高微必提范里安,言高宏必提罗默。其实欧洲一些国家的顶尖学府中的研究水平绝不比美国差。如果换一种教材,研究视角会有极大不同,比方说,美式教材中不考虑汇兑问题,但是欧元计价区存在汇率与利率双重目标下的西格悖论。这本书详细讲解了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支出,如果对不止一种货币可以无限制借入和卖空,而且投资者是风险中性的,那么这个世界不存在均衡。以概率统计为例,我们有时候假定频率的无偏估计,有的认为优势比是无偏估计,从詹森不等式出发,这本书得出结论,两个估计量不可能同时是无偏估计,进一步分析了应用于赌博时如何套利。这本书列举了很多平常我们信以为真的假设,通过严格的数学论证找出破绽。对于这些细节问题的讨论,远远胜过一般的教材,达到专著或者论文的层次。
评分《经济科学译库:经济数学与金融数学》适用于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专业研究生第一年的学习,也可作为本科或者更高层次的数学系学生学习数量经济学或者数量金融学的入门教材。
评分我还记得,在1960年我10岁时,我终于理解了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做。有一次,他跟我们解释为什么在法庭宣誓后不可以再说谎,说道:“我是一个守信的人。”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评分几年后——我六岁或七岁时,我记得爸爸在他的公司里演示另一台仪器。当时有一大帮人在场,不仅有他的同事,我们全家也都来了,还有许多其他工程师的家人围在那儿。我想他当时展示的是一台钻孔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