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资料,其重要性不亚于文献档案。民国以还,内乱外患交相迭乘,史料损失,不可胜计。对历史真相的了解,需要参证当事人口述之处甚多,这些笔录,对中国现代史的研究将有莫大的帮助。在张力、吴守成和曾金兰访问、纪录的这本《海校学生口述历史(2)》中,海校学生口述了国民党海军十七年来反攻大陆的“八六作战”失败原因详情,反潜作战计划风波以及与总长郝柏村的数次冲突。
最近对民国海军兴趣挺大的 这本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评分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1893-1966),廣西桂林人,辛亥參加廣西北伐學生敢死隊,初上前線。民國告成,入武昌陸軍預備學校,升保定軍校(第三期)。畢業後返省見習,調模範營,參與護法戰爭。1922年將軍以討賊軍參謀長佐李宗仁、黃紹竑統一廣西,並歸附國民政府。北伐軍興,先後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長、東路軍前敵總指揮、第二路軍代總指揮、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等職,戰功彪炳。1928年春,廣西與中央長期抗爭,至1936年秋始告和解。七七事變,將軍奉召飛京,共赴國難,獻替良多。戰後任國防部部長、華中軍政長官、國民大會代表、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訪問,紀錄/賈廷詩,馬天綱,陳三井,陳存恭)
评分(2)林繼庸先生訪問紀錄 精裝200元 平裝150元 225頁 1983年出版
评分还没有看过。。。。。。
评分 评分徐啟明先生(1894-1989),本名成,以字行,廣西榴江人。陸軍小學、武昌陸軍中學、清河陸軍預備學校、保定軍官學校、陸軍大學畢業。初任廣西陸軍模範營連附、廣西邊防軍副營長、營長、副司令、司令、廣西省政府政務處處長、民團監督。抗戰軍興,歷任師長、副軍長、集團軍參謀長、綏署參謀長、第七軍軍長。戰後,遷二十一集團軍參謀長、北平行轅參謀長、第十兵團總司令等要職。大陸淪陷,抵港學醫,專擅針炙婦幼各科,懸壺於港台兩地。本書所述故實,當為近代軍政史上之重要文獻。(訪問,紀錄/陳存恭)
评分九州从台湾引进的版本,最怕删了也不告诉你在哪里删了
评分林繼庸先生(1896-1985),廣東省香山縣人。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北洋大學採礦系肄業,美國壬色利理工學院(Renssa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化工科畢業。歷任大南製革廠廠長、廣東化學工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復旦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十九路軍顧問兼技術組組長、資源委員會專門委員、行政院上海工廠遷移監督委員會主任委員、軍事委員會工礦調整委員會執行長、經濟部工礦調整處業務組組長、新疆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廳長、粵桂閩敵偽產業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來台之後,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並兼行政院經濟動員設計委員顧問等職。先生自述一生經歷,有關抗戰初期推動民營廠礦遷移後方經過,尤為民國工業史、科技史之寶貴史料。(訪問/張朋園,林泉,紀錄/林泉)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