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看图学:示波器的使用

零起点看图学:示波器的使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寇恒,严君平,刘子帅 编
图书标签:
  • 示波器
  • 电子测量
  • 电路分析
  • 实验指导
  • 入门教程
  • 电子技术
  • 仪器仪表
  • 信号分析
  • 零基础
  • DIY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52671
版次:1
商品编码:1116358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零起点看图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页数:273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零起点看图学:示波器的使用》以“用图说话”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图、表和生动的语言,从示波器基础、基本技能入门讲起,介绍了单踪示波器的使用、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双轨迹示波器的使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数字荧光示波器TD3000B的使用、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最后还讲解了示波器的测量实例。在介绍每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结合大量实例,把讲解重点放在对各种信号测量的应用上,力求使读者能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迹可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零起点看图学:示波器的使用》操作性非常强,读者只要按照书中的方法和流程,就能进行各类测量,从零开始逐步成为行家里手。
  《零起点看图学:示波器的使用》适合工厂企业中从事科研、生产、调试和维修工作的技术人员、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电工、电子类培训的教材。

目录

第1章 了解示波器
1.1 示波器概述
1.1.1 示波器简介
1.1.2 示波器的发展
1.2 示波器的种类及特点
1.2.1 示波器的分类
1.2.2 各类示波器的特点
1.2.3 模拟示波器特点及分类
1.2.4 数字示波器特点及分类
1.2.5 数字示波器与模拟示波器的比较
1.3 示波器的选择与应用
1.3.1 示波器的选择
1.3.2 示波器的应用

第2章 单踪示波器的使用
2.1 单踪示波器ST16的介绍
2.1.1 单踪示波器ST16简介
2.1.2 单踪示波器ST16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1.3 单踪示波器ST16波形的显示原理
2.1.4 单踪示波器ST16的技术性能
2.1.5 单踪示波器ST16的保养与维护
2.2 单踪示波器ST16的功能
2.3 单踪示波器ST16的使用
2.3.1 单踪示波器ST16的校准
2.3.2 单踪示波器的基本操作
2.3.3 垂直系统的操作
2.3.4 输入耦合方式
2.3.5 触发极性
2.3.6 X Y操作
2.3.7 触发源选择
2.3.8 触发方式的选择

第3章 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3.1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的介绍
3.1.1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简介
3.1.2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1.3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的特点
3.1.4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的技术性能
3.1.5 保养与维护
3.2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的键钮功能
3.3 YB43020型双踪示波器校准及基本操作
3.3.1 YB43020双踪示波器的校准
3.3.2 YB43020的基本使用
3.3.3 双通道的操作
3.3.4 加减操作
3.3.5 触发源的选择
3.3.6 X Y操作(图3 59)
3.3.7 直流平衡调整(DCBAL)

第4章 双轨迹示波器的使用
4.1 双轨迹示波器GOS 620的介绍
4.1.1 双轨迹示波器GOS 620简介
4.1.2 双轨迹示波器GOS 620的技术性能
4.2 双轨迹示波器GOS 620的功能特点
4.2.1 双轨迹示波器GOS 620的按键分布
4.2.2 前面板各按钮说明
4.3 双轨迹示波器的测量与使用方法
4.3.1 双轨迹示波器GOS 602的校正
4.3.2 双轨迹示波器GOS 602基本操作方法

第5章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5.1 数字示波器DS1000的介绍
5.1.1 数字示波器DS1000的简介
5.1.2 数字示波器DS1000的技术性能
5.1.3 常见故障维修
5.2 数字示波器的键钮分布与功能特点
5.2.1 数字示波器的按键分布
5.2.2 前面板各按钮说明
5.3 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5.3.1 垂直系统的高级应用
5.3.2 水平系统的高级应用
5.3.3 触发系统的高级应用
5.3.4 采样系统的高级应用
5.3.5 存储和调出功能的高级应用
5.3.6 辅助系统功能的高级应用
5.3.7 显示系统的高级应用
5.3.8 自动测量功能的高级应用
5.3.9 光标测量功能的高级应用
5.3.1 0使用要领和注意事项

第6章 数字荧光示波器TD3000B的使用
6.1 数字荧光示波器TDS3000B介绍
6.2 数字荧光示波器的键钮分布与功能特点
6.3 数字荧光示波器的测量与使用方法
6.3.1 预先功能检查
6.3.2 激活各区域菜单功能

第7章 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7.1 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HDS1021M的介绍
7.1.1 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HDS1021M的简介
7.1.2 HDS1021M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7.1.3 HDS1021M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特点
7.1.4 HDS1021M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技术性能
7.1.5 注意事项
7.2 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HDS1021M的功能特点
7.2.1 HDS1021M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按键分布
7.2.2 前面板各按钮说明
7.3 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7.3.1 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界面说明
7.3.2 菜单的使用方法
7.3.3 手动设置垂直系统、水平系统和触发位置
7.3.4 重新设置示波表
7.3.5 屏幕锁定
7.3.6 使用平均处理使波形平滑
7.3.7 使用余辉显示波形
7.3.8 使用峰值检测功能显示尖峰脉冲
7.3.9 垂直通道的设置
7.3.10 如何设置触发系统
7.3.11 显示设置
7.3.12 波形存储设置
7.3.13 光标测量设置
7.3.14 自动量程
7.3.15 系统状态菜单
7.3.16 时基模式设置
7.3.17 示波器万用表显示界面说明
7.3.18 测量电阻值
7.3.19 测量二极管
7.3.20 通断测试
7.3.21 测量电容
7.3.22 测量直流电压
7.3.23 测量交流电压
7.3.24 测量直流电流
7.3.25 测量交流电流

第8章 示波器的测量
8.1 示波器测量前的准备
8.2 使用示波器测量开关电源
8.2.1 开关管b基极的波形测量
8.2.2 开关电源次级输出绕组测量
8.3 使用示波器测量遥控器
8.4 使用示波器维修ATX电脑电源
8.5 使用示波器维修汽车音响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应用日渐广泛。这将使在工厂企业及科研院所中从事各种电子产品开发、生产、调试、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而电子测量仪器中的示波器,是他们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能使工程技术人员正确掌握各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将为科研、生产调试及维修工作带来更高的效率。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分别对日常使用的各种类型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使用技巧、维护方法作了系统的介绍,并结合实例,图文并茂,务求让读者阅读后能轻松、快捷地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使读者从零开始逐步成为行家里手。
  在介绍每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时,本书结合大量实例,把讲解重点放在对各种信号测量的应用上,力求使读者能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迹可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书还根据实际情况,突出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最多的示波器实际测量方法的讲解。
  本书适合工厂企业中从事科研、生产、调试和维修的技术人员、广大电子爱好者阅读,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专业的教材参考。
  本书由寇恒、严君平主编,刘子帅副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郑美怡、张哲、郭伟、田继辉、师建军、吕芳芳等。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同行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电子测量仪器的书籍简介,内容涵盖了示波器以外的其他常用设备: 深入理解电子测量:从万用表到信号源的实践指南 本书旨在为电子技术初学者、爱好电子制作的工程师以及希望巩固基础理论的在职技术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电子测量设备操作手册。我们摒弃了冗长枯燥的理论推导,聚焦于如何高效、准确地使用各种核心测试仪器,快速掌握电路的实际工作状态。 第一部分:测量基石——模拟与数字万用表精讲 万用表,作为电子工程师手中最基础也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将详尽阐述数字万用表(DMM)和传统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实际应用。 1.1 数字万用表(DMM)的深入应用: 直流与交流电压测量: 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量程,区分真有效值(TRMS)测量与平均值测量,尤其在处理非正弦波形时的注意事项。 电流测量与回路保护: 详细介绍串联电流测量的安全规范,钳形表(电流探头)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测量大电流时的应用限制与优势。重点分析熔断器在电流测量中的保护机制。 电阻、导通性与二极管测试: 区分常规模拟电阻测量与欧姆表内部的激励电压特性,探讨在测量低阻抗电路时如何排除寄生电阻的干扰。深入讲解二极管正反向偏置的判断标准及其在元器件初步筛选中的作用。 电容与频率测量: 讲解现代 DMM 中内置的电容测试功能如何基于 RC 充放电时间常数进行计算,并探讨其在低频段的测量精度。 1.2 指针式万用表的“艺术”: 对于需要理解老式设备或进行更精细模拟信号判断的读者,指针万用表仍有其价值。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表头”的偏转速度和阻尼特性,初步判断电路的动态响应,并学习如何根据不同档位的内阻对电路产生的影响进行补偿性读数。 第二部分:信号的发生与分析——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了解电路的响应,首先需要精确地“激励”它。函数发生器是进行系统辨识和动态测试的核心工具。 2.1 基础波形生成与参数设置: 标准波形精调: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生成原理及频率、幅度的精确设置。如何利用内置衰减器(ATT)实现精确的电压输出控制。 方波的上升沿与下降沿分析: 讲解方波的上升时间(Rise Time)对测试系统带宽的指示意义,及其在数字电路测试中的重要性。 频率扫描(Sweep)模式应用: 详细介绍线性扫描(Linear Sweep)和对数扫描(Log Sweep)的应用场景,为后续的频率特性测试打下基础。 2.2 任意波形的高级应用: 自定义波形编辑: 介绍如何通过软件或仪器面板设计复杂的脉冲序列、模拟调制信号(如 AM/FM 信号的简化模型)。 调制功能实战: 演示如何利用内置的调制源(如内部产生的正弦波)去调制输出信号的幅度或频率,模拟通信系统中的基础调制过程。 第三部分:电源的质量与稳定性——精密直流电源 稳定的供电是所有电子实验的先决条件。本书深入探讨了可编程直流电源的操作与安全使用。 3.1 电源模式详解: 恒压(CV)模式与恒流(CC)模式: 区分 CV 模式与 CC 模式的切换点,这对于保护敏感器件(如 LED 或集成电路)至关重要。讲解如何设置限流点。 输出纹波与噪声的评估: 介绍如何利用电源自身的测量功能或外部设备快速判断电源输出的纯净度,理解纹波频率与开关电源工作频率的关系。 3.2 动态负载与瞬态响应测试: 保护性测试: 讲解如何设置电源来模拟电路的瞬时大电流需求(如芯片上电瞬间),测试电源的动态响应速度和电压跌落情况。 串联与并联: 指导读者如何将多个电源进行串联以获得更高的电压输出,或并联以获得更大的电流输出,并强调连接和负载平衡的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信号的隔离与安全——高压差分探头与逻辑分析仪简介 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对信号测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本书对两种关键的进阶工具进行了基础介绍。 4.1 高压差分探头(HDP)概述: 共模抑制的必要性: 阐述在浮地测量或高电压应用中,为何必须使用差分探头来消除共模噪声,而非简单地将两个单端探头并联。 探头衰减与校准: 讲解探头的衰减比(如 10:1, 100:1)如何影响测量结果,以及定期进行探头补偿(Compensation)以确保高频响应准确性的重要性。 4.2 逻辑分析仪(LA)的基础概念: 数字信号的时序分析: 逻辑分析仪如何同时捕获多路数字信号的状态。讲解其核心功能——定时(Timing)模式与状态(State)模式的区别。 触发条件的设置: 演示如何设置复杂的组合逻辑触发条件(例如,当 A 线为高电平且 B 线在 100ns 内变为低电平时捕获数据),以捕捉罕见的系统错误。 本书特色: 图示清晰化: 所有关键仪器的前面板布局、参数设置界面均配有高清截图和详细标注。 故障排除聚焦: 每一章都包含“常见测量错误与排查”环节,直接针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实用化案例驱动: 结合实际电路(如简单的 RC 滤波器、晶体振荡器、数字逻辑门电路)讲解如何使用上述仪器进行验证和调试。 阅读本书后,您将不再仅仅是仪器的操作者,而能成为一个能根据测量需求,灵活选择并组合使用多种电子测试工具的“测量专家”。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感到非常困惑。它似乎采取了一种极其线性的叙事方式,仿佛是按照示波器从出厂到被摆上实验台的物理顺序来组织内容的。每一章都严格按照一个固定的模式推进:先介绍一个功能模块,然后配上几张相对模糊的截图,最后用极其口语化的语言重复强调“一定要确保这个旋钮在某个位置”。我特别想知道的,比如在处理高速数字信号时,如何通过调整时基和垂直刻度来捕捉到微小的毛刺,或者在进行音频电路调试时,如何利用示波器来判断晶体管的工作点是否在饱和区,这些关键的实践环节几乎被轻轻带过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教你如何“启动”和“看懂”最基本的正弦波,但当你把一个复杂的方波插进去时,你依然会感到茫然,因为它没有提供任何关于“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推导出电路故障”的思维框架。这就像是教人走路,却没教人如何跑步,更别提如何跨越障碍物了。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定位似乎完全是面向对电子学一无所知、甚至连万用表都不太会用的超级新手。如果你连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在哪里都需要人指导,那么这本书或许能为你扫清最初的心理障碍。但对于任何一个已经有基础动手能力,并且希望通过示波器来解决实际电路调试问题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的帮助微乎其微。我期待的是如何利用示波器的数学运算功能来分析滤波器响应,或者如何在时域和频域之间进行快速切换以诊断系统延迟问题。这本书里提到的数学功能,如果提到了,也仅仅是简单地把“加减乘除”这四个字提了一下,然后就跳到了如何保存屏幕截图的步骤。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是提高你在复杂电子系统调试中的分析能力,寻找一本侧重于波形分析、探头技术和高级触发模式的专业书籍,会是更明智的选择,这本书更像是电子设备陈列室的“使用说明”而非“技术手册”。

评分

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内容过于浅显,缺乏实战深度”。我原本寄希望于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示波器在特定领域应用的案例研究,比如在电源纹波测试中的高级技巧,或者在射频电路中如何有效隔离共模噪声。然而,这本书对这些主题的处理方式,用“一笔带过”来形容都算是客气的了。它似乎更倾向于描绘示波器作为一个“通用观察工具”的理想化形象,而不是一个解决实际工程难题的利器。比如,关于探头补偿的讲解,篇幅占比相当大,但这部分知识点在任何一个示波器的简易说明书里都能找到,而且讲得可能还更直观。我尝试在书中寻找一些关于不同探头类型(有源、无源、电流探头)的详细对比分析,以及它们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优缺点,但这部分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这使得这本书对于那些希望将示波器性能发挥到极致的工程师来说,价值非常有限,它停留在“会用”的层面,而远远没有达到“精通”的境界。

评分

最近翻开了一本关于示波器的书,本来想着能找到一些深入的电路分析技巧,毕竟我是那种喜欢把理论吃透再上手的类型。结果呢,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完全不在我期待的那些复杂波形解读和高级触发设置上。它更像是一本“入门的入门”指南,那种你刚接触电子实验台,对着那个黑乎乎的仪器感到手足无措时会需要的材料。我原本期待的是如何区分不同阻抗匹配对信号衰减的影响,或者讲解如何利用FFT功能进行频谱分析,这本书里几乎没有这些硬核内容。它更多地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解仪器的物理构造,比如旋钮的手感、屏幕的分辨率,甚至连怎么正确地连接探头和接地线这种基础到让人觉得有些多余的步骤都详细描述了一遍。这对于一个已经能熟练使用面包板搭建基础电路的人来说,阅读体验就显得有些平淡了,就像吃满汉全席却只上了米饭一样,虽然米饭很重要,但总觉得少了点滋味。我甚至怀疑,是不是作者为了凑页数,把所有能想到的“新手常犯错误”都列举出来了,但对于我们这些追求效率和深度的人来说,这些内容实在是不够“下饭”。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排版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是正面的。它的文字叙述总是非常冗长,喜欢用大段的文字去描述一个原本可以用一个简洁的公式或者一个图表清晰表达的概念。比如,当解释“垂直灵敏度”时,它会用好几句话来描述“当你转动这个刻度盘时,屏幕上显示的波形会看起来更高或更低”,而不是直接给出$ ext{V/div}$的定义和意义。另外,插图的选择也很有问题,很多配图都是非常低分辨率的、过时的仪器界面截图,这让整个阅读体验显得有些年代感和专业度不足。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能快速上手现代混合信号示波器的指南,结果它似乎更像是在介绍上世纪末的模拟示波器操作手册。作为一个追求效率的现代学习者,我需要的是那种直击要害、信息密度高的内容,而不是这种需要反复筛选才能找到核心知识点的“絮叨”。

评分

京东快递就是快,价格也不贵。

评分

买完了就懒了,纸张不错的,可以看看

评分

做活动买的,非常超值,送货非常快。

评分

就是一本说明书 没有任何价值

评分

一值相信京东,正版优惠

评分

vvfdfhjjjjjgggggjjjhhgfffhhjjhh

评分

帮同事买的,感觉很不错.

评分

这个货我没收啊!京东昨整的太不负责任了吧!

评分

似乎比较老的教材,有些东西的实际意义感觉不是很大,部分内容还是有用的。《零起点看图学:示波器的使用》以“用图说话”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图、表和生动的语言,从示波器基础、基本技能入门讲起,介绍了单踪示波器的使用、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双轨迹示波器的使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数字荧光示波器TD3000B的使用、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最后还讲解了示波器的测量实例。在介绍每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时,结合大量实例,把讲解重点放在对各种信号测量的应用上,力求使读者能对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迹可寻,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