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牛津通知读本:资本主义》由著名经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颜鹏飞作序推荐。
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地的资本主义都一样吗?是否存在足以取代资本主义的新体系?《牛津通知读本: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对以上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
内容简介
人们时常听到并使用“资本主义”一词,但这个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詹姆斯·富尔彻借助生动详尽的案例——从17世纪初的东印度公司到1995年的巴林银行破产案——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考察了资本主义在英国、日本、瑞典及美国的不同形式,探讨了资本是否已经摆脱国家的界限,正走向全球化。他还以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近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讯公司事件为例,在《资本主义》中指出了资本主义潜在的危机倾向,并由此讨论了资本主义的未来:资本主义是否正在走向某种危机?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体系在哪里?
作者简介
詹姆斯·富尔彻,现为英国莱斯特大学社会学高级讲师,著有《劳工运动、雇主与国家:英国与瑞典的劳资冲突和合作》(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社会学》(与约翰·司各特合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初版,2003年再版)等。其中《社会学》一书被誉为“*好的全面性导读文本”。
精彩书评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写出一部书中精品。现在正是一个见证精品诞生的时刻。如果你想要一本明晰易懂的导读,带领你全面了解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的资本主义,那就从这本书开始吧。作为介绍,它或许很简短,但却很出色。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维克森林大学英美研究教授 戴维·柯茨
目录
前言
1 什么是资本主义?
2 资本主义源自何方?
3 我们如何走到今天?
4 全球各地的资本主义都一样吗?
5 资本主义是否已经全球化?
6 危机?何种危机?
索引
英文原文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什么是资本主义
商业资本主义
1601年4月,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第一支远航船队前往东印度。经过18个月的航行,四艘船只——“升天号”、“猛龙号”、“赫克托耳号”、“苏珊号”——从苏门答腊和爪哇返回,带回的货物以胡椒为主。此次冒险的成功促使同一批船队于1604年3月离开伦敦,开始第二次远航。船队返回时,“赫克托耳号”和“苏珊号”率先启程,但“苏珊号”在海上失事,而“赫克托耳号”则被“升天号”和“猛龙号”救起,当时它正漂流在南非附近的海上,多数水手已经死亡。三艘船于1606年5月回到英格兰,带回了胡椒、丁香、肉豆蔻等货物。投资于这两次航行的股东们从中获得了相当于投资额95%的利润。
1607年,船队的第三次远航同样取得成功,但1608年“升天号”和“联合号”的第四次航行却是一次彻底的灾难。“升天号”抵达印度的西海岸,却在那里因为它那“傲慢且固执的船长”的错误决定而失事。他忽视了当地人关于浅水区的警告,导致船只搁浅。“联合号”在马达加斯加的一个港口停靠,在那里船员们遭遇埋伏,船长被杀,不过“联合号”依然抵达苏门答腊并满载了货物。但在返回英格兰的途中,“联合号”在法国布列塔尼附近的海岸失事。投资者在这次航行中损失了全部资本。
资本主义本质上就是期望获取利润的投资行为。通过类似的远距离贸易,投资者可能获得巨额利润,但同时也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利润完全来自稀缺性和距离。欧洲和香料原产地之间胡椒价格的巨大差异造就了利润,巨额利润使得人们无视冒险的成本。真正重要的是货物是否能运回欧洲,不过市场条件也很重要,因为大型船队的突然回归可能会压低价格。如果贸易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太多人参与,市场也可能会变得饱和。胡椒的过量供应迫使东印度公司采取多元化经营,同时贩卖胡椒之外的香料和其他产品,比如靛蓝染料。
此类贸易需要大量资本。首先必须造一艘大船,如“东印度人号”(此类商船大都被如此命名),船上配备相应设施,并装上火炮以对付荷兰和葡萄牙的竞争对手。当它远航归来时,还得维修。公司位于布莱克沃尔和德特福德的船厂需要大笔资金支持。在当地,船厂是主要的劳动雇佣者。远航的船只还要捎上用于购买香料的金条和货物,装上弹药以及备足大批船员所需的食物和饮水,这也需要资本。在东印度公司第三次远航的时候,“猛龙号”有150名船员,“赫克托耳号”100名,“升天号”30名,总共需要预备280人的饮食,至少在航程的初始阶段是如此。需要大批船员的原因之一是确保在航程中发生危险造成人员伤亡后,有足够的水手驾驶船只返航。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资本主要来自伦敦的富商,他们掌控并管理资本的使用。资本的另一来源是贵族及其附庸,公司欢迎这些人的加入,因为他们在宫廷中很有影响力。公司的特权取决于王室的态度。外国资本同样参与其中,主要来自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排除在外的荷兰商人。这些商人还是荷兰公司活动情报的有效来源。
东印度公司的前12次航行都是分别募集资金的,每次航行的资本属于一次性投资,所获利润根据商业传统在股东间分配。但是,对于长途贸易的投资来说,这种方式极具风险,因为资本将前往遥远的未知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不确定状态。每次航行中派遣多艘船只可以分散风险,但整个船队也可能全部遇难,就像1608年的那次远航。东印度公司转而采取将风险分散到几次航行里去的融资办法,于是公司变为成熟的联合股份公司。自1657年之后,公司所获得的投资改为连续性的资本投入,与特定的航行无关。1688年,东印度公司股票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
东印度公司还通过垄断措施减少风险。和它的国外竞争对手一样,英国东印度公司与政府联系紧密,后者给予它东方商品的进口垄断权以及使用金条作为支付手段的权力。作为回报,一直缺乏资金的政府对公司的大宗商品及贵重物品进口收取关税以资岁收。东印度公司当然也要面对竞争,但主要是国际竞争,即英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在印度周边地区的竞争。在三个国家的本国范围内,竞争被尽可能地消除殆尽。被排除在外的其他人一直努力介入贸易,而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的关键特权之一就是对“闯入者”采取行动。
通过大量购入股票和抑制销售可以操控市场。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尤其善于此类操作,他们忙于达成对各类商品的垄断,不仅是香料,还包括瑞典的铜、鲸鱼制品、意大利丝绸、糖、香精和硝石(火药的成分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巨大的存储仓库是关键。费尔南多?布罗代尔评论道,荷兰商人的仓库比巨舰更大、更昂贵。他们可能贮存大量谷物,足够整个国家吃上10到12年。这不仅是抑制商品供应以抬高价格的问题,因为大量存储也使得荷兰能突然将货物倾销到整个欧洲市场,从而打垮外国竞争者。
这当然是资本主义,因为远途贸易需要以获取巨额利润为目的的大笔投资,但是这显然并不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获取高额利润的秘密在于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确保垄断,排斥竞争对手,并尽一切可能控制市场。因为利润是通过交易稀缺商品而不是合理化生产的方式取得的,商业资本主义对于社会的影响有限。当时欧洲的大多数居民过着自己的生活,资本所有者的商业活动并没有影响他们。
……
前言/序言
什么是资本主义?它走向何处?这两个问题是困扰人类数百年且颇具争议的重大问题。
西方学者对上述问题各持己见,众说纷纭,给资本主义戴上了形形色色的新帽子,如“晚期资本主义”、“新帝国主义”、“慈善资本主义”、“更具人道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金融帝国”、“后工业社会”、“业主资本主义”、“经营者资本主义”、“经营货币资本主义”、“华尔街资本主义”、“投资商资本主义”、“利益共享资本主义”、“法人资本主义”、“有计划有组织的资本主义”、“调整的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社会”、“后文明化社会”、“电子技术社会”、“反市场的资本主义”、“赌场资本主义”、“学术资本主义”,以及“新型帝国主义”、“超级帝国主义”、“货币帝国主义”、“资源帝国主义”、“粮食帝国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或“金融帝国”、“灾难资本主义”、“新新帝国主义”等等。
本书作者詹姆斯·富尔彻(JamesFulcher)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能将各类资产转换成资本的制度,它的本质特征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投资;资本主义生产取决于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工人们变成了马克思所说的“工资奴隶”;危机和不稳定性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常态特征之一,经济发展的稳定期只是例外。富尔彻进一步认为,资本主义改变了世界,与此同时,资本主义自身也在发生变革。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在经历了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的同时,也经历了两次转型:从无序型资本主义(这一阶段包括整个18世纪及19世纪早期)转变为管控型资本主义(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后者的特征是福利国家、国有化运动和“市政社会主义”运动。从管控型资本主义发展到“重新市场化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又一次重大转型。后者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信奉个人自由和市场自由运作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主导了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和经济政策。
该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的转型呢?作者詹姆斯·富尔彻看来是力主资本主义改革的温和派,他在审视了瑞典、美国和日本三种截然不同的管控型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与转型之后认为,重新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但也尚未显露出最终危机的迹象。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市场社会主义者戴维·施韦卡特(DavidSchweickart)则在《超越资本主义》(2011)一书中披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的七大问题——惊人的贫富差距、持续增长的失业、在职人员劳动的强化、与财富的空前增长相伴随的贫穷的增加、经济的不稳定、民主的退化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进而得出激进的结论:必须寻找资本主义制度的替代物。
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和“三个有利于”(“资本的文明面之一就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的科学论断诠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并且在论证了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的同时,阐述了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资本主义存在的必然性和正当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弹性和生命力。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功能。随着时代及其主题的变化,在工人运动的压力下,资本主义制度力图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制度运行的稳定性,在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思想理念等方面都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革。例如,随着生产力的日益社会化,生产关系已从萌芽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股份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发展到以跨国公司为标志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与社会资本并存,资本的国家所有制、资本的个人所有制与资本的股份所有制并存。
世界各国自二战以来,表现出合作、和平、发展以及变革、调整和转型的时代特征。应该强调指出,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也是资本主义制度迫于生存压力进行调整和改革的推动力。2008年始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金融风暴表明,西方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新的转折、变革和调整时期。这就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变革性的论断:“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本性没有因此而改变,但是调整和变革也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能无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应该充分估计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自我调整、自我变革的能力。
新的变化、稀释和缓解社会矛盾和非和谐的举措,以及资本主义内部滋生的变革因素和否定因素主要有:
1.通过全球化在全球范围不断地复制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享受生产力红利、全球化红利和制度红利。
2.关注和扩充软实力和巧实力。
3.扩充中产阶级。
4.发展社会保障制度。
5.重视民间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
6.强化对企业的微观规制和劳动立法。
7.倡导绿色的新发展论。
8.西方国家,尤其是北欧表现出“民主社会主义”化倾向。
应该指出,美国耗费了近一个世纪,日本用了半个多世纪,韩国用了大约1/4个世纪,才使得社会矛盾和非和谐情况有所缓解。可是,上述做法在客观上却又带来另外一种后果和发展趋势,即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扩展设置了新的界限和障碍,从而进一步加快了对资本关系自身规定性及本质的自我背离、自我否定和自我扬弃的进程。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危机(尤其是此次特大型金融危机和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一个证明。资本主义只是历史长剧中的匆匆过客,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012年11月23日
于武昌珞珈山
牛津通知读本:资本主义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牛津通知读本:资本主义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