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罪与恩典:驳佩拉纠派》主要收录了奥古斯丁反对佩拉纠派的书信,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原罪论”和“预定论”,并涉及“自由”等重要范畴。在本文集中可以看到这些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奥古斯丁与佩拉纠派的论证影响既深且远,在后世,已本性与恩典以及理性与其实为题的问题一再重新被提起,引发争论。宗教改革时期,路德和伊拉斯谟的论站比较著名,双方都引用奥古斯丁,但是观点却大相径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正统主义者巴特和自由主义神学家布伦纳亦爆发了关于启示与理性,恩典与本性关系的论战。只要既坚持有一个全能全善的上帝,又坚持伦理行为出自人本身的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便是一个永远令人着迷,充满张力的问题。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神学著作那样刻板说教,反而更像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法庭辩论,只不过被告是某种被普遍接受的“好人论”或“人的自主性”。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上的诸多案例和教父的言论,使得整个论证过程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感。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复杂术语时的那种匠心独运,他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将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教义,拉到可以被普通人理解的层面。虽然主题严肃,但阅读体验却出奇地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看看他如何一步步拆解和重构我们对“得救”这一概念的认知。合上书本时,我感到自己完成了一次深刻的内省,不是因为书里说了什么我必须相信的教条,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强健的框架,让我得以审视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基础。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试图用单一视角解释复杂人性的著作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成功地做到了平衡。它展现了一种成熟的学术态度:承认局限性,但同时坚守清晰的立场。书中对历史争论的梳理非常到位,它没有将某个学派描绘成纯粹的恶棍,而是展现了每一种观点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者的语言风格沉稳内敛,很少有夸张的表达,但正是这种克制,使得其论证的力量更加具有穿透力。读完后,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解冲突比消除冲突更为重要。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更具历史纵深感和哲学思辨性的方式去面对信仰中的悖论,它不仅仅是神学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进行严谨思考的范本,值得所有追求思想深度的人反复研读。
评分老实说,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读物,充斥着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引文,但这本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的力量在于其强大的内在张力——一种在看似矛盾的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努力。作者在构建自己的立场时,并没有一味地贬低或歌颂人性,而是非常精妙地展示了人在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挣扎。这本书的节奏感极佳,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好像在引导读者走过一条精心铺设的迷宫。每当我觉得自己要被某个复杂的概念绕晕时,作者总能适时地抛出一个精辟的总结或一个强有力的反问,瞬间将思路拉回主线。对于那些对宗教历史发展轨迹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指南,它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会是这样”,其历史洞察力令人赞叹。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思维的盛宴,它以一种近乎冷峻的清晰度,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神学概念剖析得淋漓尽致。初读时,我甚至有些跟不上作者的节奏,那些关于人性堕落程度的论述,以及对人自身努力能否触及神圣之境的深刻反思,都需要反复咀嚼。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回避矛盾、直面核心问题的勇气。他没有采用那种空泛的、鼓励人心的口号,而是深入到神学论战的泥泞之中,用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历史背景,构建起一个坚不可摧的论证体系。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救赎”这个词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多了一层对历史脉络和哲学基础的敬畏感。这本书更像是一次智力上的攀登,需要投入极大的专注力,但回报是丰厚的,它彻底重塑了我对某些既定信念的看法,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信仰的本质。那种思想的冲击力,如同夏日午后的一场暴雨,酣畅淋漓,涤荡心灵。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和逻辑架构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发现自己常常需要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被作者某些句子的力量所震慑住。他对于“自由意志”和“神圣预定”这对永恒主题的探讨,采取了一种近乎手术刀般精准的解剖方式。他没有试图用情感去打动读者,而是用纯粹的理性力量,层层剥开那些华丽的修辞,直指问题的核心。这种写作风格,对于那些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个适应期,但一旦你沉浸其中,那种智识上的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它迫使你停下来,重新定义你对“努力”与“恩典”之间关系的理解,让人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究竟有多少是靠自己争取来的,又有多少是全然白白得来的。这本书读完,我更懂得谦卑的含义了。
评分然而我们断不可让真理始终只停留在心智阶段。心思只是福音真理影响并占有我们全人的一个起点,它还有更多的路要走。接下去它还要感动人的感情,最后使人的意志顺服。神经过这样的程序,最后所得着的便是全心全意的顺服,而非勉强就范。基督徒生活实在是世上最荣耀、最完美的生活,而且这种生活可以影响并占有我们全人的每一角落。愿神帮助我们做一个全面性平衡的基督徒,好让我们真正从心里顺服那传给我们道理的模范。
评分我心想:如果我确知只还有两天寿命的话,我现在要做些什么?一切外面的事务都照我的意思处置:在布里斯它,京斯武德和新垒的会所都很安全;把这些房产移交保管人的契据都已于五号那天办理完竣了。我的遗嘱也已写就。我还须做些什么呢?惟有把灵魂交付给我的慈爱和信实的创造者。
评分奥氏反对摩尼教在罪方面的解释,而强调罪的自发性。他相信人的罪行使人远离神,而导致恶。人因着犯罪就不能再行神所爱的真善,也不能了解他生命的意义。奥古斯丁认为恶是一种缺乏善的表现,不是恶加诸于人。他发现罪主要的根源是用“对自己的爱”取代了“对神的爱”。
评分彼得当时的意思是:“主啊,你看,我们已经把一切都撇弃来跟随你了。我们已经撇弃了这一切,你要给我们什么呢?”我们的主的回答是:“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因为天国好像家主……”(太十九28~廿1)
评分四月四日(星期三)
评分有一次我在韩国讲道,那次是全世界的祷告大会,最后一天晚上,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三点聚会才结束,那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聚会?七万人参加聚会。那么那天晚上多少讲员?二十多个讲员,我是其中一个。他给我排十一点半,所以我十一点就到那边,对不起!他给我排十点钟,所以还没有十点我就到那边,看见广场几万个人,但前面的讲员一个一个讲,一直讲不完,越讲越拖越长,所以到了十一点四十五分我还没有讲,那我又听不懂,全部讲韩语,所以我就在那边忍耐又忍风,风吹的好厉害!轮到我的时候,我就用英文讲,有人就翻译成韩国话,那么我讲完了,我就呼召,那天晚上差不多五千五百个人站起来做传道,一个晚上,五千多人奉献做传道,那是我一生里面惟一的一次。我没有上台讲以前,有一个传道人讲,眼睛小小,又不要开起来,他讲道像Karajan﹙卡拉扬﹚指挥一样,Karajan指挥常常闭着眼睛指挥,这个牧师讲道闭着眼睛讲道,他没有什么宣道学,但他讲道怎样讲你知道吗?我听不懂他讲什么,但我可以感到大概是这样;弟兄姐妹,主爱你,主与你同在,今天晚上主要你顺服,主要你爱主,要你到主的面前来,今天晚上…这样讲,我如果这样讲你要不要听啊?我就感到毛骨悚然,哎哟!主在这里…主要我们韩国复兴,我们要起来,我们大家爱主…哎哟!真的毛骨悚然,但那天晚上,我深深感觉到我四周围的人都阿们、阿们、阿们。所以他讲的一直闭眼睛,听的也闭眼睛。他只要听那个信息,然后圣灵的膏抹来到,我从来没有参加过那样的聚会,只有一次,那我也不会那么讲!我如果那样讲你没有毛骨悚然,我自己也毛骨悚然,因为那不是我吧!我就做我,我不做别人!我用我的办法,顺从我的主,主的灵与我同在。你用你的办法,顺从你的主,主的灵与你同在。听的人顺从上帝,领受见证,用顺服上帝的心领受见证,他领受到圣灵另外一个见证,而且领受以后,圣灵就住在他里面,这是第三。圣灵赐给谁?你求圣灵,你不要求灵恩,求上帝的灵。第二样、圣灵赐给谁呢?圣灵赐给悔改的人。第三样、圣灵赐给谁呢?圣灵赐给那顺服上帝的人。第四样、圣灵赐给谁呢?就是13-14节,圣灵赐给那信耶稣基督为主的人。你不但顺服,你不但悔改,你不但盼望圣灵到你心里来,而且你信耶稣基督为主,因为圣灵感动你,若不是圣灵感动没有人称耶稣为主,然后你把耶稣接受到你心中成为你的主的时候,谁进你里面?圣灵进到你里面,换一句话说,耶稣借着祂的灵,居住在千千万万的人的心里。我再说:耶稣在天上,耶稣借着祂的灵居住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全本圣经给我们看见,上帝应许赐下圣灵,上帝的灵给谁呢?给求上帝灵的人,渴慕圣灵的人,给那些悔改认罪的人,已经洁净的人,离开罪恶的人。圣灵赐给谁呢?顺从真理见证的人,上帝所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个事作见证。圣灵赐给谁呢?圣灵赐给那信耶稣为基督的人。这四件事;
评分五月四日(星期一)
评分七时,我步行到沙门,本城最贫穷最褴褛的一区。我和约翰泰罗站在街角上,开始唱诗篇第一百篇。起初有三四个人出来观看是什么事情,不一会儿数目逐渐增加到四五百人,在我讲完时料想已有了一千两百至一千五百人左右。我以下面这段经文向他们讲论:“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爱的鞭伤我们得医治。”
评分来者犹可待。何不更积极利用你的时间和精力来充实眼前的生活呢?”我一点也不同情他们!这样的话也许近乎残酷,但是面对这一类人,非用严厉的态度不可。如果你是因这缘故而灵性低潮,不妨客观地用一般人所共有的这些普通常识来想一想,你将会发现自己真是愚笨,自己的行为真是不合理,只是在继续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已。如果你真正悔不当初,就应该全心全意把握目前的生活。保罗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说:“末了也显给我们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他过去已经浪费了许多时间,在他以前已经有许多人看见基督,他是最后一个看见的。不过他并不因此跌倒,反倒更努力充实眼前的生活,倾所有智慧聪明、恩赐才能、时间精力事奉主,所以他能说:“我比众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