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工实习
定价:30.00元
作者:周梓荣
出版社:7-04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040311914
字数:380000
页码:3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周梓荣主编的《金工实习》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和操作示范,在讲解理论的同时,突出金工实习这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书中创新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则使学生对生产管理有一定的认识,以全面提高学生在现代工程实践方面的知识。
内容提要
周梓荣主编的《金工实习》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是依据高等学校工科金工实习课程教学要求,结合多年实习教学经验并吸取兄弟院校的成功实习经验编写的。内容包括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铸造、锻压、焊接、工程塑料与橡胶的成形加工、车削加工、铣削及其他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金工实习创新、企业管理共十三章,各校可根据本校专业设置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安排各工种的实习。《金工实习》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近机类、非机类专业金工实习教材,也可作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机械类专业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材,还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考。
目录
章 工程材料 1.1 机械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 1.2 金属材料及常用热处理方法 1.3 非金属材料与新型材料 1.4 零件材料及毛坯的选择第二章 机械制造基础 2.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2.2 切削方法与刀具 2.3 常用量具与检测方法第三章 铸造 3.1 砂型铸造 3.2 铸造工艺 3.3 特种铸造第四章 锻压 4.1 锻压技术与发展 4.2 自由锻 4.3 模锻 4.4 板料冲压 4.5 粉末冶金第五章 焊接 5.1 焊接技术简介 5.2 气焊 5.3 气割 5.4 其他焊接方法简介 5.5 胶接第六章 工程塑料与橡皎的成形加工 6.1 工程塑料的成形与加工 6.2 橡胶制品的成形与加工 6.3 其他成形与加工第七章 车削加工 7.1 概述 7.2 车刀 7.3 零件的安装及车床附件 7.4 车床操作要点 7.5 车削加工基本内容第八章 铣削及其他加工 8.1 铣削加工 8.2 齿形加工方法简介 8.3 刨削加工 8.4 拉削加工简介 8.5 磨削加工 8.6 精密加工简介第九章 钳工 9.1 概述 9.2 划线 9.3 锯削 9.4 锉削 9.5 钻削 9.6 刮削 9.7 装配方法第十章 数控加工 10.1 数控加工概述 10.2 数控系统简介 10.3 数控车削加工 10.4 数控铣床加工 10.5 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第十一章 特种加工 11.1 数控电火花加工 11.2 数控线切割加工 11.3 激光加工 11.4 数控等离子切割加工 11.5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第十二章 金工实习创新——现代工程实践教学 12.1 现代工程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 12.2 工程实践教学的操作训练 12.3 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践教学第十三章 企业管理 13.1 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13.2 生产计划与进度控制 13.3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 13.4 质量管理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自从读了《弯曲的旅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不再仅仅关注事情的“结果”,而是更加留意事情的“过程”,尤其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弯曲”。书中有一个章节,讲述了一位艺术家,他本想创作一幅宏伟的史诗画作,但由于颜料的意外混杂,他被迫改变了创作方向,最终却完成了一幅意想不到的杰作。这个故事让我深思,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是否真的就是我们最应该拥有的?有时候,那些“不完美”的“弯曲”,恰恰能够孕育出更独特、更动人的艺术。我开始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类似的“弯曲”,我发现,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挫败和遗憾的经历,在回首看来,都成为了塑造我性格、丰富我人生的宝贵财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人生旅程中的那些“弯曲”,也让我学会了欣赏这些“弯曲”所带来的独特之美。它让我明白,人生的精彩,往往不在于直线式的推进,而在于那些意想不到的转折和由此带来的新发现。
评分《弯曲的旅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启示。我曾经以为,只有那些重大的事件、宏大的叙事,才能称得上是“旅行”,才能有所谓的“收获”。但这本书彻底打破了我的固有观念。作者用一种极其轻盈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片段,却揭示了它们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我记得书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在一次漫长的等待中,偶然观察到一只蚂蚁的行进路线,那条曲折而坚韧的路线,竟然让他联想到了自己人生的种种困境。我读到这里时,不禁赞叹于作者的想象力和洞察力。这本书教会我,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常中,也隐藏着无数的“弯曲”,它们如同细微的线索,指引着我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含义。它让我开始更加留意身边的一切,从一片落叶的飘零,到一次偶然的对话,都可能成为我生命旅程中,一次“弯曲的旅行”的起点。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意外的惊喜,我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偶然间在朋友的书架上瞥见的。封面设计不算特别华丽,但那种复古的质感和书名《弯曲的旅行》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翻开书页,一开始我以为会是一本关于地理探险或者旅行攻略的书,毕竟“旅行”这两个字太直观了。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这趟旅程的轨迹远比我最初设想的要复杂和出人意料。作者并没有带我一路向北或向南,而是将我的思绪拉扯在不同的时空维度,在现实与回忆的缝隙中穿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迷宫,每一条路径都通向一个未知的目的地,而我手中的这本书,就是指引我前行的唯一线索。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旅人,总是在不经意间跌入意想不到的境遇。书中的人物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或探险家,他们更像是普通人,在生活中被时代的洪流裹挟,被迫做出各种艰难的选择。他们的挣扎、迷茫,以及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微弱光芒,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我开始思考,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也是一场弯曲的旅行?我们规划的路线,往往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我们以为的终点,也许只是另一个起点。这本书让我对“目的地”这个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或许,真正的旅行,在于过程本身,在于每一次转弯时的惊喜,以及那些意想不到的风景。
评分在我拿起《弯曲的旅行》这本书之前,我脑海中对于“旅行”的定义,大多是关于空间的移动,关于地理的跨越。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旅行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旅行并不仅仅是身体的迁徙,更是心灵的探索,是意识的延展。书中描述的“弯曲”,并非简单的绕道而行,而是一种在时间、空间、情感、认知等多个维度上的交织与错位。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场景,主人公在一次看似普通的旅途中,意外地回溯到了童年的某个片段,那个片段中的细节,与他当下的困境产生了奇妙的呼应。我读到这里时,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仿佛自己的记忆也被唤醒,那些被遗忘的角落,那些被尘封的过往,都在此刻重新鲜活起来。这本书教会我,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多么微小,都可能成为一段“弯曲的旅行”,它会以一种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我开始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因为我知道,它们都可能成为我生命旅程中,那些闪耀着独特光芒的“弯曲”。
评分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弯曲的旅行》这本书时,它在我眼中仿佛是一个静默的邀请,没有喧宾夺主,只是默默地摆在那里,等待着有缘人的拾起。我不是一个容易被书名吸引的人,但这本书的名字却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它没有明确的指向,却又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我好奇,“弯曲”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在物理空间上的绕行,还是在情感和思想上的转折?带着这份好奇,我开始了阅读。书中的叙事方式相当独特,它不像一本线性的小说,从头走到尾,而是像一张被打乱了的拼图,我需要耐心去将碎片一一拾起,才能拼凑出完整的画面。这种阅读体验,恰恰契合了“弯曲”的主题。我时常会感到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我就是书中那个在迷雾中摸索的旅人,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他能够精准地捕捉到人物内心最细微的情感波动,并将这些情感放大,让我们得以窥见人性的复杂与幽深。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那些看似顺遂的道路,是否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弯曲?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子,是否也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转折?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也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它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引发了我无数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旅行。
评分这本书《弯曲的旅行》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片陌生的星空下,我独自一人,手中握着一张古老的星图。这张星图并非描绘着清晰的星座和直线般的航线,而是布满了许多难以捉摸的曲线和交错的点。我试图跟随这些曲线去辨认方向,却常常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却又意想不到的“地方”。书中没有明确的“地图”,也没有预设的“目的地”,我只能凭借着作者零散的笔触,去感知那些弯曲的轨迹所暗示的含义。有时候,我会被书中某个角色的抉择所困惑,他们似乎在朝着一个相反的方向前进,但正是这种“背离”,却让他们最终找到了真正的方向。我开始理解,所谓的“弯曲”,并非是迷失,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探索。它鼓励我放下对直线和确定性的执念,去拥抱那些不确定性,去相信那些看似绕远的路径,也许才是通往真正自我的必经之路。这本书,让我对“旅行”这个词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局限于地理的空间,而是延伸至心灵和思想的深处,是一场关于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的永恒探索。
评分《弯曲的旅行》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不按常理出牌”。我一直以为,旅行就应该是直线式的,从A点到B点,然后回到C点。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这种认知。它就像一本哲学寓言,用故事的形式,探讨着生命中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转折。我记得有一次,我读到书中一个角色,他本应前往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被迫滞留在了一个偏僻的小镇。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他生活圈子的人,这次意外的停留,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我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哑然失笑,这不就是我人生中常常会遇到的情况吗?我们总以为自己掌控着一切,但命运的无形之手,却常常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悄悄地改变着方向。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回避生活中的那些“弯路”,反而将它们置于聚光灯下,让我们看到,正是这些弯路,才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人生风景。它教会我,不要害怕迷失,不要害怕偏离预设的轨道,因为在那些看似“弯曲”的地方,往往隐藏着最深刻的意义和最宝贵的机遇。
评分《弯曲的旅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弯曲”。我们常常设定目标,规划路线,以为只要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向前,就能到达心中的彼岸。然而,现实往往会给我们开一个玩笑,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一次意外的邂逅,一个偶然的决定,都可能让我们偏离原有的轨道,走向一个未曾预料的方向。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实现一个目标,我付出了无数的努力,规划了周密的步骤,然而,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将顺利进行的时候,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变故,却将我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起初,我感到沮丧和失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正是这次“弯曲”,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认识到了更强大的自己。这本书,用一种诗意而富有哲理的笔触,描绘了这种“弯曲”的魅力。它告诉我们,不必害怕偏离,不必畏惧未知,因为每一次的转弯,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风景,都可能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篇章。我喜欢书中的那种乐观而又充满智慧的基调,它让我相信,即使旅途充满曲折,也终将抵达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分初读《弯曲的旅行》,我被一种淡淡的疏离感所笼罩。这不是一种负面的感受,而是一种置身事外的观察者的视角。作者仿佛是一位在时间长河中静静观望的智者,他将人生的种种际遇,如同串珠般,以一种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方式串联起来。我不是直接参与者,而是被邀请来分享一场盛宴,这场盛宴的食材,是时间的碎片,是情感的潮汐,是命运的拨弄。我发现,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并非线性,而是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态势,每一章的结尾,都可能成为下一章的开端,而上一章的某个细节,又可能在后续的章节中被重新提及,赋予新的含义。这种编织的技巧,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文字构建的精妙迷宫,每一次的探索,都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我开始意识到,作者并非是在讲述一个故事,而是在描绘一种状态,一种关于生命旅程的普遍性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自己的“弯曲的旅行”,只是我们常常沉浸其中,难以抽身旁观。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得以从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人生,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们困惑不解的转折。
评分《弯曲的旅行》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那些我从未想象过的领域。我并非一位热衷于地理探索的读者,但我却被书中对于人生旅程的独特解读所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描绘壮丽的山河或异域的风情,而是将目光聚焦于人生的那些“弯曲”之处,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转折,却往往蕴含着改变命运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书中没有脸谱化的角色,每一个人物都拥有着复杂而真实的灵魂,他们的挣扎、迷茫,以及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韧性,都让我感同身受。我曾为书中某位主人公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的犹豫而揪心,也曾为他们最终做出决定后的释然而欣慰。这种情感上的共鸣,让我更加坚信,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独一无二的“弯曲的旅行”。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目的地”,以及在这段旅程中,我们真正应该追寻的是什么。它并非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引发我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