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是否具有创造力决定你是一流人才还是三流人才。吝啬就像寄生虫一样,会慢慢地吞噬着你的心灵,让你变得一无所有。没有个性的人是为他人而活着的,我们拒绝做那样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替你走路,只会出现为你引路的人,如果你不能自立,只会缺少一笔巨大的财富。
许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汲取北大心理课精华,让你的内心更为强大,聆听北大学者的思想精髓,轻松解决人生难题,
姆天一堂,堂堂精彩。依照北大的教学秩序,为你带来每天一堂北大心理课,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事例;同时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轻松解决你的情绪、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难题。
北大,一所享誉世界的百年名校。在北大众多的学科里,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900年,北大就开设了心理课程,从事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拥有著名的心理学院系。随着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心理学在北大得到广泛传播。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中国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北大创立了。此后数年,无数著名教授先后在北大讲授和研究心理学,如陈大齐、孙国华等,硕果累累。
人生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心理学正是一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学问。聆听北大大师的教诲,让我们的人生更为精彩。
内容简介
借北大心理课精华,修练强大内心,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做情绪的主人,唯有掌控情绪,才能掌控人生。学会清楚地认识自己,知道“我是谁”。试着打好手中的每一张牌,解决好生活中的难题。信心是人生的“脊柱”,它是创造人生奇迹的根源。读懂他人心理,才能让自己更受欢迎。倾听内心的声音,让人生获得快乐和幸福。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第1天 多视角思维有助于创新
第2天 思维定式是创新的镣铐
第3天 吝啬会让你一无所有
第4天 奢望每个人都喜欢你,就是自寻烦恼
第5天 不盲目从众
第6天 换个角度看待他人的刁难
第7天 学会管好自己
第8天 不要让贪婪荒芜了你的心灵
第9天 唯有改变才是永恒
第10天 上帝为你关了一道门,就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第11天 用为自己做事情的心态帮助他人做事
第12天 与其抱怨,不如振奋起来去行动
第13天 将期望转换为现实
第14天 做自己擅长的事
第15天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16天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第2章 做情绪的主人
第17天 了解情绪变化的规律
第18天 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
第19天 放下坏情绪
第20天 千万别猜忌他人
第21天 打开你久闭的心门
第22天 生活因为冒险才精彩
第23天 坚决不做坏情绪的奴隶
第24天 忘记烦恼,让自己专注地做事
第25天 面对刁难保持冷静
第-26天 告别冷漠
第27天 不让他人的负面情绪影响你
第28天 别让忌妒挤占自己的人生路
第29天 学会克制自己
第30天 做事情不是由心情的好坏来决定的
第31天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第32天 拥有良好的情绪,让你的快乐升级
第3章 学会认识自己
第33天 怎样进行自我了解
第34天 自立是一笔财富
第35天 试着给自己留点时间
第36天 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第37天 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他人推着你走
第38天 生活永远都不止一种选择
第39天 任何时候都不要输给自己
第40天 想到就立即行动
第41天 人生的每一种滋味都值得珍惜
第42天 别太在意收获
第43天 懂得自我反省
第44天 牢记他人的恩泽
第45天 在逆境中学会成长
第46天 在自卑中找到前行的力量
第47天 正视自己的缺点
第48天 心理是人生的主人
第4章 试着打好手里的每一张牌
第49天 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新问题
……
第3章 带着信心前行
第6章 读懂他人的心理,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第7章 倾听心灵的声音,让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人
第8章 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第9章 做一个内心平静而有爱的人
第10章 让自己成为生活的智者
精彩书摘
北大心理学认为,郁闷这个杀手并非一无是处,一个混迹于职场却毫无上进心的人,是根本就不会有感觉的,自然也不可能郁闷;郁闷只会出现在那些对职场没有麻木的人身上。因此,那些对职场还没有麻木的人完全能够将郁闷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可是很多人还是选择了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北大心理学认为,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其实,郁闷是在便变向地提醒我们迷失了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脚步暂时停下来,稳定心神看看前边的路,认真想想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然后再前行,郁闷就可以得到缓解。这样也可以让自己的努力更有成效,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喜悦,如此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李先生做平面设计已经十几年了,他给人的感觉只有简单的4个字:气定神闲。和那些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的同行相比,李先生显然悠闲很多。一些同行也觉得这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些窍门,便私下向李先生打听,李先生总是笑笑说:“我只是舍弃了一些订单而已。”其实,李先生正是这样做的。
刚开始干这一行的时候,李先生和大多数同行一样,每天为了多拉一些订单到处和人套交情、赶饭局。订单到手后,又加班加点地赶工、修改,整天都没日没夜地忙着,苦不堪言,还经常处于深度的焦躁和抑郁中。
一天,李先生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赶工。没想到的是,竟然累得晕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四天了。李先生面对病床前的妻子,有点不敢接触她的眼睛,因为满是心疼和焦急。他回想了一些自己这几年的辛苦和抑郁,却迷茫了,他开始自问,这些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李先生让自己静下来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一周过去了,他找到了答案,这样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一个好的身体和家人更多地分享生活中的快乐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
此后,李先生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式,他不再主动联系任何应酬,只是依靠自己的信誉以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人脉等着顾客上门,这样订单自然少了很多,但他却因此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享受生活。郁闷的情绪也渐渐在他的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的充实与幸福。
因为郁闷而反思,因为反思而找到人生的真谛,这对于李先生来说何尝不是幸福?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只是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很少有能够让自己停下来歇一歇的机会,当我们被消极的情绪困扰的时候,不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停下来反思的机会吗?
大家都知道赚钱是为了享受,却不懂得放下赚钱的机会,多给自己一些享受的时间,将自己的时间全都给了赚钱,郁闷的情绪自然会随时出现。
……
前言/序言
北大,一所享誉世界的百年名校。然而在北大众多的学科里,心理学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北大开设了心理课程,从事多方面的研究,拥有著名的心理学院系。而随着1917年的新文化运动,心理学在北大得到广泛传播。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北大创立了。此后数年,无数著名教授先后在北大讲授和研究心理学,如陈大齐、孙国华等,硕果累累。
心理,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曾遭遇过或正在遭遇心理问题的困扰。提到心理学,不少人都会很自然地想到“心理出现了问题”、“忧郁症”……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也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学了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生就是不断地解决问题,而心理学就是一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学问。
生活中,我们时时都会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些问题,我们能够很轻松地解决,一些问题会相对难一些,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们束手无策的。但只要掌握了心理学,这些问题也就没有那么难了,甚至会很轻松地就被我们解决了。不管日常工作和生活,还是人际交往,都一样离不开心理学。
曾听一个朋友讲述了一件真实的事情,他有二个朋友,30几岁了不但一事无成,还整天闷闷不乐,而且脾气很大。后来,他自学了北大心理学本科段的所有课程,然后自己做起了小本生意,并将自己学到的心理学应用进去。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愁眉苦脸的,而是整天都面带笑容。不到两年,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这个朋友的朋友为什么能够最终取得成功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心理学,并将其运用在了生活和工作中。
本书按照北大的教学秩序为您带来每天一堂北大心理课,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事例,同时介绍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并在开篇引用名人名言。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人际交往、情绪等,都涉及了。这些方法无须您细细揣测,完全可以拿来就用,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为您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洞悉心灵的艺术:重塑认知,拥抱成长》 这是一本关于理解人类心智奥秘的探索之书,它并非直接教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观察、思考与实践,引导读者深入洞察自我的内在世界,并以此为基石,构建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生活。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回避了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心理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场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发人深省的案例以及可操作的练习,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心灵运作的规律,从而提升自我认知,优化人际关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认识你自己的旅程”。在这里,我们不探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也不纠结于马斯洛的层级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我们从更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审视那些塑造我们行为模式的“自动驾驶”系统。你是否曾发现自己会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不自觉地做出某种反应?你是否对某些突如其来的情绪感到困惑,却又难以追溯其源头?本书将引导你观察这些“自动反应”,识别出隐藏在背后的思维惯性。通过对日常对话、行为细节以及情绪波动的敏锐捕捉,你将开始勾勒出自己的心理地图。我们将学习如何辨别那些“自动化”的负面想法,例如“我做得不够好”、“别人肯定不喜欢我”这类普遍存在的消极信念。理解这些想法的形成过程,并非要对其进行批判,而是要学会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它们,认识到它们只是大脑产生的“故事”,而非绝对的真相。 接着,本书将目光转向“情绪的语言”。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我们常常被负面情绪所困扰,但本书将教会我们如何倾听情绪的声音,理解它想要告诉我们的信息。例如,当感到焦虑时,它可能是在提醒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更多的准备;当感到愤怒时,它可能是在信号着我们的某些边界被侵犯。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方法,帮助你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或对抗。我们将学习如何命名你的情绪,如何识别情绪的身体信号,以及如何在情绪爆发的当下,找到一个冷静的“缓冲地带”。理解情绪的本质,并非要消除负面情绪,而是要学会与之共处,并在适当的时候,将其转化为行动的动力。 进入“思维的重塑”章节,我们将深入探讨思维模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的认知结构,即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体验世界的质量。本书将通过一系列的认知偏差的案例,揭示我们思维中常见的“陷阱”。例如,确认偏差(只看到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以及非黑即白思维(将事物简单地划分为好或坏)。认识到这些偏差的存在,是改变它们的第一步。本书将提供各种工具和练习,帮助你挑战那些不合时宜的思维模式,并学习如何构建更具弹性和建设性的认知框架。这并非鼓励你盲目乐观,而是培养一种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让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人际关系的艺术”部分,我们将把洞察力运用到与他人的互动中。理解他人的行为,并非要成为一个读心者,而是要学会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对方的动机、需求以及可能存在的认知盲点。本书将引导你观察他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号,学习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我们也将探讨沟通中的常见误区,以及如何通过清晰、真诚的沟通,建立更稳固、更健康的人际关系。本书将提供一些沟通技巧,例如积极倾听,以及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同时又不伤害他人。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帮助我们减少误解和冲突,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内在力量的唤醒”是本书的核心章节之一。它关乎如何发掘和激活我们自身蕴藏的潜力。本书将强调“成长型思维”的重要性,即相信能力和才智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发展。我们将学习如何设定有意义的目标,并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本书也将探讨“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即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通过一系列的小成功,你将逐渐建立起更强的自信心,并敢于挑战更大的目标。此外,本书还将触及“感恩”的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专注于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提升整体幸福感。 最后,“应对挑战与拥抱变化”将为我们提供一套应对生活逆境的心理工具箱。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挑战与变化是常态。本书将教会你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冷静,如何从挫折中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复原力”。我们将探讨“接受”的力量,即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并将精力集中在我们可以控制的方面。本书也将鼓励你拥抱不确定性,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非威胁。通过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你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风暴,并从中汲取力量。 总而言之,《洞悉心灵的艺术:重塑认知,拥抱成长》不是一本提供标准答案的教科书,而是一个邀请你踏上自我探索之旅的伙伴。它鼓励你成为自己内心世界的探险家,用好奇心去观察,用智慧去分析,用勇气去改变。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如何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如何更有效地与他人连接,如何更从容地面对生活的起伏。最终,它将帮助你解锁内在的潜能,拥抱一个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人生。这不是关于成为一个“心理学家”,而是关于成为一个更了解自己、更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