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年 卷(全二册)(一部重要的党史著作) | 作者 |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
| 定价 | 119.00元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 ISBN | 9787509809815 | 出版日期 | 2011-01-01 |
| 字数 | 778000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8开 | 商品重量 | 1.439Kg |
| 内容简介 | |
这本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集体劳动的成果。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阅读这套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它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书中对每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处理都非常到位,例如在遵义会议前后,对党内路线斗争的分析,对周恩来、张闻天等同志在关键时刻所起的作用的描述,都非常生动。我尤其被书中对抗战时期,中共如何克服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同时又要抵御日本侵略者,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下建立根据地,发展生产,培养人才的叙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抗,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方位较量。读到这里,我更能理解为什么中共能够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并最终发展壮大。书中的细节描写,比如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的文化宣传、根据地的教育发展,都让我看到了中共早期领导人不仅仅是军事家,更是杰出的政治家和社会建设者。它让我明白,一个政党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军事上的胜利,更在于它能够赢得民心,并且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建设一个社会。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书中对党早期领导人,如陈独秀、李大钊等,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努力和思考,以及他们所面临的艰难选择,都有着细致的描写。虽然他们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那种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令人动容。书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是宏大的历史事件,更是无数普通共产党员在风雨飘摇中的坚守和奉献。读到书里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士如何在缺衣少食、敌军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战略转移的故事,让我热泪盈眶。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就了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用生命和鲜血写就的史诗,是一部充满艰辛与辉煌的奋斗史。它不仅仅是一部党史著作,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精神教科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的敬意和更强的认同感。
评分这本书真的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启发,尤其是在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方面。它不仅仅是告诉了我“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会这样”。书中对于不同时期中共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都有着非常细致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土地革命时期,党如何处理与农民的关系,如何开展土地改革,以及这些举措对革命的推动作用,有着详尽的论述。这种对社会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深刻洞察,是理解中共能够壮大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而且,书中也毫不避讳地提及了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误,例如在某些时期因为教条主义而付出的代价。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反而让这本书更具说服力,也更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曲折中不断成熟和前进的过程。读到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书中对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重要性,以及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战场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精彩的阐述。这部分内容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难时刻的担当和智慧,也理解了它如何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书中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如何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开展革命的探索,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付出的代价,都有着非常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国民党内部的分裂以及最终导致合作破裂的复杂过程,有着更清晰的认识。这让我明白了,早期中共在政治斗争的复杂性面前,是如何不断学习、成长和调整策略的。书中对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重要事件的描述,不仅仅是军事行动的记录,更是对当时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和革命策略的深入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它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并非坦途,而是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反思中前进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勇气和担当,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读完这套书,感觉像是穿越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时间节点和事件,更重要的是,它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讲述了他们的抉择与挣扎。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延安的窑洞,再到最终的解放全中国,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书中对关键会议、重要决策的描写,让我对中共早期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比如,在分析井冈山斗争时,书中不仅仅强调了军事上的策略,还深入探讨了当时党内关于革命道路的争论,以及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挖掘和对复杂逻辑的梳理,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亲历了那个充满不确定性却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读到书里对长征的描绘,那种艰苦卓绝、生死考验的场面,简直让人肃然起敬。每一个牺牲,每一次突围,都凝聚着革命者的信念和勇气。它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这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