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

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德荣 编
图书标签:
  • 石油化工
  • 配管工程
  • 设计
  • 工艺管线
  • 管道计算
  • 材料选型
  • 安全规范
  • 设备连接
  • 施工图纸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83467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10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共6章,主要介绍石油化工装置的装置布置设计,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布置设计,管道材料设计,管道应力分析设计,管道的绝热、防腐与表面色设计等内容。
  《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的编制参考了《化工工艺设计手册》、《全国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培训教材》、《压力管道技术》、《石油化工管道安装便查手册》等书籍和有关标准规范,本书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将工程设计的知识融汇到教学中,为学生走出校门后尽早适应社会工作创造条件,同时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本书从石油化工装置工程设计中的装置布置、管道布置、管道材料、管道应力的设计及管道的绝热和防腐等方面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基本覆盖了配管工程设计从基础到专业的知识。
  《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适用于化学工程、石油化工、油气储运工程、化工过程机械、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有关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石油化工装置的布置设计

2.1 装置布置的一般要求

2.1.1 装置组成

2.1.2 装置布置所需资料和条件

2.1.3 装置布置的原则

2.1.4 装置设备布置的一般要求

2.2 管廊的布置

2.2.1 管廊的形式和位置

2.2.2 管廊布置的要点

2.3 塔的布置

2.3.1 塔的布置方式

2.3.2 塔的布置原则

2.3.3 塔与管廊间距的要求

2.3.4 塔的安装高度的确定因素

2.3.5 对于布置在构架上的分段塔的布置要求

2.4 反应器的布置

2.4.1 反应器的布置的基本要求

2.4.2 反应器的安装高度的要求

2.4.3 反应器的支承要求

2.4.4 特殊反应器的布置要求

2.5 容器的布置

2.5.1 立式容器布置的要求

2.5.2 卧式容器布置的要求

2.6 加热炉的布置

2.7 换热器的布置

2.7.1 管壳式换热器布置的要求

2.7.2 重沸器布置的要求

2.8 空冷器的布置

2.8.1 空冷器布置的要求

2.8.2 空冷器布置采取的措施

2.9 泵的布置

2.9.1 泵布置的原则

2.9.2 泵布置的一般要求

2.10 压缩机的布置

2.10.1 压缩机布置的要求

2.10.2 压缩机厂房的布置

2.10.3 压缩机吊装机具的选用要求

2.11 装置储罐的布置

2.11.1 储罐布置的要求(按容积)

2.11.2 储罐布置的要求(按危险性类别)

2.11.3 罐组的专用泵区布置的要求

2.12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

2.12.1 装置的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的布置要求

2.12.2 装置内的控制室、机柜间、化验室、办公室的布置规定

2.12.3 控制室或机柜间布置要求

2.12.4 两层和两层以上的生产厂房内设置吊装孔时的布置要求

2.12.5 建筑物的出入布置要求

2.12.6 构筑物的布置

2.12.7 一般的多层辅助厂房跨度、柱距、进深、层高和开间的要求

2.12.8 平台和梯子的布置及其型式和尺寸的要求

2.13 装置通道的布置

2.13.1 通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2.13.2 设备、建筑物区占地面积大于10 000m2时装置内道路的要求

2.13.3 装置内消防通道、检修通道、操作通道的设置要求

2.13.4 装置内设备的构架或平台的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

第3章 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布置设计

3.1 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3.1.1 管道布置的一般规定

3.1.2 管道的净空高度或埋地深度

3.1.3 管道间距

3.2 管廊的管道布置

3.2.1 管廊的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3.2.2 管廊的管道布置

3.3 塔的管道布置

3.3.1 塔的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

3.3.2 塔顶管道布置的要求

3.3.3 塔体侧面管道布置的要求

3.3.4 塔底管道布置的要求

3.3.5 塔上人孔的布置要求

3.3.6 塔的管口方位设置要求

3.4 容器的管道布置

3.4.1 立式容器管道布置的要求

3.4.2 卧式容器管道布置的要求

3.4.3 立式容器的管口方位设置要求

3.4.4 卧式容器的管口方位设置要求

3.5 加热炉的管道布置

3.5.1 加热炉的管道布置要求

3.5.2 加热炉的燃料油管道布置的要求

3.5.3 加热炉的燃料气管道布置的要求

3.5.4 加热炉区的工作蒸汽用途及蒸汽分配管和灭火蒸汽管道布置的要求

3.6 冷换设备的管道布置

3.6.1 管壳式换热器的管道布置要求

3.6.2 再沸器的管道布置要求

3.6.3 空冷器的管道布置要求

3.7 泵的管道布置

3.7.1 泵的管道布置要求

3.7.2 泵的保护线及其功能

3.7.3 泵冷却水的作用及其管道布置要求

3.8 压缩机的管道布置

3.8.1 离心式压缩机管道布置的要求

3.8.2 往复式压缩机管道布置的要求

3.9 阀门的布置

3.9.1 阀门布置的一般要求

3.9.2 安全阀及其管道布置的要求

3.9.3 疏水阀布置的一般要求

3.9.4 止回阀布置的一般要求

3.9.5 调节阀布置的一般要求

3.9.6 减压阀布置的一般要求

3.10 管道附件的布置

3.10.1 管件布置的一般要求

3.10.2 管道过滤器布置的一般要求

3.10.3 补偿器布置的一般要求

3.10.4 阻火器布置的一般要求

3.11 公用系统管道的布置

3.11.1 蒸汽管道布置的要求

3.11.2 凝结水管道布置的要求

3.11.3 空气管道布置的要求

3.11.4 氮气管道布置的要求

3.11.5 地上水管道布置的要求

3.12 泄放管道的布置

3.12.1 放空与排净管道布置的要求

3.12.2 泄压排放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 特殊管道的布置

3.13.1 液化烃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2 氢气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3 氧气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4 真空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5 低温介质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6 氨制冷系统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7 极度危害介质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8 气体输送介质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9 常用非金属管道布置的要求

3.13.10 衬塑钢管管道布置的要求

3.14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的布置

3.14.1 管道上的仪表或测量元件布置的一般要求

3.14.2 流量测量仪表布置的要求

3.14.3 压力测量仪表布置的要求

3.14.4 温度测量仪表布置的要求

3.14.5 物位测量仪表布置的要求

3.14.6 塔上液面计和液面调节器的管口方位的要求

3.15 管道支吊架的布置

3.15.1 管道支吊架布置的要求

3.15.2 管道支吊架的设置

3.16 三维模型设计

3.16.1 三维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应用

3.16.2 三维模型设计

第4章 管道材料设计

4.1 常用金属市才料

4.1.1 铸铁

4.1.2 碳素钢

4.1.3 合金钢

4.2 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

4.2.1 机械性能

4.2.2 耐腐蚀性能

4.2.3 物理性能

4.2.4 制造性能

4.3 常用金属材料的应用眼制

4.3.1 常用管道材料使用温度范围

4.3.2 常用管道材料的选用

4.4 石油化工装置中常见的腐蚀环境

4.4.1 常见的腐蚀类型及其定义

4.4.2 常见的几种腐蚀介质

4.4.3 常见的几种腐蚀环境

4.5 管道等级

4.5.1 概念

4.5.2 组成

4.5.3 作用

4.5.4 样表

4.6 管道器市才受压元件计算

4.6.1 直管壁厚计算

4.6.2 弯管或弯头的壁厚计算

4.6.3 斜接弯头的壁厚计算

4.6.4 管法兰和法兰盖的计算

4.6.5 支管连接的等面积补强计算

4.6.6 盲板厚度计算

4.7 常用管道器材及其选用

4.7.1 钢管

4.7.2 管件

4.7.3 法兰、垫片及紧固件

4.7.4 阀门

第5章 管道应力分新设计

5.1 管道应力分新的目的和工作过程

5.1.1 管道应力分析的目的

5.1.2 管道应力分析的工作过程

5.2 管道应力分新基础知识

5.2.1 应力和应变

5.2.2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5.2.3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5.2.4 强度理论

5.3 管道应力及分类

5.3.1 管道应力按状态分类

5.3.2 管道应力按性质分类

5.3.3 管道应力合成

5.4 管道应力分析的方法

5.4.1 管道应力分析的方法

5.4.2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的选择

5.5 管道应力计算结景校核

5.5.1 管道应力计算结果校核

5.5.2 管道对设备管口的作用力校核

5.5.3 法兰连接可靠性的校核

5.6 管道应力分析结果的调整

5.7 管道振动分析

5.7.1 管道振动的分类

5.7.2 管道系统常见的振动分析

5.8 弹簧支吊架及其选用

5.8.1 可变弹簧支吊架

5.8.2 恒力弹簧支吊架

5.9 金属膨胀节的型式、特点和支架设置

5.9.1 金属膨胀节的型式

5.9.2 常用各种膨胀节的结构特征和性能特点

第6章 管道的绝热、防腐与表面色设计

6.1 管道的绝热

6.1.1 管道的绝热的功能及目的

6.1.2 绝热的应用范围

6.1.3 绝热材料的要求

6.1.4 常用绝热材料的性能

6.1.5 绝热计算

6.1.6 绝热结构设计

6.1.7 绝热层结构施工图例

6.2 管道的防腐

6.2.1 油漆涂料选用及要求

6.2.2 钢材表面腐蚀的分类

6.2.3 钢材表面预处理锈蚀等级

6.2.4 地上管道防腐蚀

6.2.5 埋地管道防腐蚀

6.2.6 管道防腐施工的前期要求

6.2.7 地上管道防腐蚀施工

6.2.8 埋地管道防腐蚀施工

6.3 管道的表面色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工程公司)的前身是上海医药工业设计院,创建于1953年。60年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铸就了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诸多工程技术领域创下了永志史册的“全国第一”。众多创新成就在各个领域跻身先进行列,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工程公司本次受全国工程硕士教指委、上海市教委和华东理工大学的委托,负责编写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用书《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上海工程公司集60年企业工程建设实践与理念为一体,组织多名设计大师和国家注册资深设计专家,融入了多年工程建设的智慧和经验,吸收了工程技术人员的最新创新成果,依据既注重基本理论,更着力于实践应用原则,使教材基于理论,源于实践,学以致用,力求将专家、学者、行家里手在长期工程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心得体会和经验介绍给广大的青年学子,藉此希望能对工程硕士培养教育和工程实践企业基地建设工作有所启发、借鉴和指导。
  全书共6章,主要介绍石油化工装置的装置布置设计,石油化工装置的管道布置设计,管道材料设计,管道应力分析设计,管道的绝热、防腐与表面色设计等内容。本书资料详实,内容丰富,具有应用性强、章节分明、解释准确等特点,既可作为相关领域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用书,亦可供从事配管工程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本书编印获得全国工程硕士教指委“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课题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课题立项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文献,引用了一些行业资料和数据,亦在此向相关作者致谢。本书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在编制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努力,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博大精深,涉及知识浩如烟海,且在工程建设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因此书中的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师生、同行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提高水平,持续改进。
  编者
  2012年10月

《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一书,深入剖析了石油化工领域复杂且至关重要的配管工程。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手册,更是一部集理论、实践与工程智慧于一体的指南。它聚焦于石油化工装置中各类管道系统的设计、布置、选材、计算、安全与经济性考量,为工程师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核心内容涵盖: 工艺流程理解与管道接口辨识: 书籍开篇即强调了对石油化工工艺流程的深刻理解是配管设计的基石。它详细阐述了如何从工艺流程图(PFD)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中精准辨识出各个管道系统的功能、物料特性、操作条件,以及与其他设备、仪表、阀门的连接关系。这包括了对反应、分离、换热、储存、输送等各类单元操作中管道的特殊要求。 管道系统布置原则与优化: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管道系统的安全、高效、经济且便于操作与维护的布置,是本书的一大重点。书中详细介绍了直线布置、曲线布置、环形布置等多种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如何考虑设备间距、检道空间、防火安全距离、防腐蚀要求、抗震设计、美观性等因素,实现管道的优化布局。特别强调了高压、高温、低温、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管道布置的特殊性。 管材选材与腐蚀防护: 针对石油化工生产中多变的介质特性(腐蚀性、温度、压力、磨损性等),本书提供了详尽的管材选材指导。从碳钢、不锈钢、合金钢到非金属材料,逐一分析了它们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并结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指导工程师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同时,书中深入探讨了管道腐蚀的类型、机理,以及有效的防腐蚀措施,包括外防腐、内防腐、缓蚀剂应用、阴极保护等,以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保障设备安全。 管道应力分析与强度计算: 管道系统在高温、高压、振动以及设备启停等复杂工况下,会承受巨大的应力。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管道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热应力、内压应力、外压应力、风载、地震载荷等的作用分析。通过有限元分析(FEA)等先进工具的应用,指导工程师进行详细的应力计算,确保管道系统在各种载荷作用下均能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避免因应力过大而导致的变形、泄漏甚至断裂。 管道支架与固定件设计: 管道支架和固定件是支撑和约束管道系统的关键构件。本书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支架(如固定支架、滑动支架、吊架、弹簧支架等)的设计原则、受力分析以及选用方法。并对各种固定件(如管夹、卡箍、挡块等)的选型和安装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管道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承受自重、介质载荷以及各种外部应力。 阀门、补偿器与仪表接口设计: 阀门是管道系统中的控制和隔离单元,补偿器用于吸收热膨胀和振动。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类阀门(如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止回阀等)的选型、布置原则,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要求。同时,对波纹补偿器、旋转补偿器等补偿器的选型、安装位置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讲解。此外,还涉及了仪表接口的设计,确保测量、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能准确有效地接入管道。 安全与环保设计考量: 石油化工装置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是设计的重中之重。本书将安全理念贯穿于配管设计的各个环节。详细介绍了危险区域划分、防火间距、防爆措施、泄漏检测与报警系统、紧急切断系统等设计要求。同时,对工艺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管道设计,以及减少物料跑冒滴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环保设计也进行了阐述。 施工、安装与检验要点: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安全可靠的施工与安装。本书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关键环节,如焊接工艺、检验方法(无损检测)、试压方案、保温防腐施工等,强调设计与施工的紧密配合。 相关标准与规范应用: 本书充分引用和解读了国内外最新的石油化工配管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如API、ASME、GB等,帮助读者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权威标准,确保设计的合规性和先进性。 本书的价值在于: 它不仅为初涉配管工程的设计师提供了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入门,也为资深工程师提供了深入探讨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参考。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能够全面掌握石油化工装置配管工程设计的核心要素,提升设计能力,有效规避潜在风险,最终实现安全、高效、经济的工程项目建设。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理论联系实际,是石油化工行业从业人员不可多得的专业参考书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精美的画册,我翻开它,仿佛置身于一个宏伟的工业王国。那些密密麻麻的管道,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我看到了炼油厂里那庞大的装置,高耸的塔罐,盘旋的管道,它们如同钢铁的血管,承载着能源的脉搏。设计者的心思巧妙地体现在每一处细节之中,从粗犷的主干管道到精细的支线连接,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我尤其被那些弯头、三通、法兰所吸引,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连接件,更是构成整个系统不可或缺的骨骼。想象一下,当高温高压的介质在其中川流不息,每一个连接处的严密性都至关重要,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本书让我对石油化工装置的复杂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默默奉献的工程师们充满了敬意。我甚至能想象到,在炎热的夏天,工程师们顶着烈日,在管道架下仔细检查,一丝不苟地绘制图纸,那是一种何等的专注与担当。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技术,更是关于一种精神,一种对安全、对效率、对未来的追求。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阀门,它们就像是这个庞大系统的“心脏”,控制着流体的方向和流量,每一个阀门的选型和安装都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稳定运行。我甚至能联想到,当某个阀门出现故障时,整个生产线可能会被迫停工,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对阀门的理解和运用,在这个行业里显得尤为重要。

评分

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一间高科技的控制室,那里涌动着数据流,闪烁着屏幕的光芒,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我看到那些关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管道系统的运行状态,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自动调节。书中还介绍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应用,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以及电动阀门等。我还看到了那些关于安全联锁系统的设计,它们能够防止误操作,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报警系统的设计,这能够及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报警信号的类型,以及如何设置报警的阈值。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离不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策略,这对于保证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评分

当我抚摸着这本书的扉页,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那是工程师们在过去数十年间,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足迹。我看到了关于管道材料的发展史,从早期的铸铁管道,到后来的钢管,再到现在的各种高性能合金和非金属材料,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代表着技术的进步。书中还介绍了关于管道连接技术的演进,从传统的法兰连接,到先进的焊接技术,再到目前的管道预制和模块化安装,每一种技术的革新,都带来了效率的提升。我还看到了那些关于管道设计标准的制定过程,它们是无数工程师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安全和质量的承诺。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经典案例的分析,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事故,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都成为后来设计的宝贵财富。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继承前人的智慧,也要敢于创新和突破。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管道设计标准上的差异,这反映了不同文化和技术背景的影响。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探石油化工装置那复杂而精密的内在世界。我看到了那些在极端高温下运行的管道,它们需要承受巨大的热应力,材料的选择必须具备优异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耐高温材料的性能参数,以及在高温管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我还看到了那些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管道,例如液化天然气(LNG)的输送管道,它们需要采用特殊的低温材料,并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以防止管道发生脆性断裂。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管道的热胀冷缩的补偿设计,这对于防止管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过大的应力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膨胀节和补偿器的应用,以及如何合理布置它们来有效吸收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是对物理定律的精准应用,也是对工程实践的巧妙结合。它需要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设计出安全、可靠、经济的管道系统。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系统的防雷击和接地设计,这对于防止静电积聚和雷击造成的危害非常重要。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石油化工装置的配管设计竟然如此丰富多彩,充满了智慧的结晶。我看到了那些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运行的反应器配管,它们需要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材料的选择和连接工艺都至关重要。书中的插图清晰地展示了反应器内部复杂的流体流动路径,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管道布置来优化反应效率。我还看到了那些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冷凝器配管,它们需要将高温的气体冷却成液体,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温度控制和高效的换热设计。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管道系统的吹扫和清洗部分,这对于保证最终产品的纯度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吹扫介质的选择、吹扫方法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监测来判断吹扫是否合格。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当新的管道系统安装完毕后,工程师们会进行严格的吹扫,确保管道内没有杂质,以免影响后续的生产。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精益求精。它不仅仅是图纸上的线条,更是背后无数工程师智慧和汗水的凝结。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支吊架的设计内容,它们是支撑整个管道系统的关键构件,其设计需要考虑管道的重量、热膨胀、以及振动等因素。合理的支吊架设计能够有效分散管道的应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评分

翻阅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去探究那些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验证。我看到了那些关于管道应力分析的详细公式和图表,它们展示了如何计算管道在各种载荷下的变形和应力,以确保管道的结构安全。书中还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等现代计算方法,能够更精确地模拟管道系统的受力情况。我还看到了那些关于管道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这对于预测管道的使用寿命,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至关重要。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管道系统的振动分析,这对于防止管道因共振而发生损坏非常有意义。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识别振动源,如何计算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及如何采取减振措施。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不仅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科学的严谨应用。它需要工程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的检测和检验方法,例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这些检测手段能够及时发现管道中的缺陷,防止潜在的安全隐患。

评分

当我凝视着这本书的版面,我仿佛看见了那些穿梭于千家万户的输水、输气管道,它们虽然不似石化装置那般宏伟,但同样承载着民生需求,其设计同样需要细致考量。我看到关于生活用水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水质的清洁度和卫生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书中还介绍了关于热水管道的设计,需要考虑热胀冷缩的补偿,以及保温措施。我还看到了关于燃气管道的设计,它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防止泄漏和爆炸的风险。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家用燃气管道的压力控制,这对于确保用户安全使用燃气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减压阀和安全阀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压力监测。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理念,同样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体现了工程师们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视。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的阻燃和防静电设计,尤其是在易燃易爆环境中,这些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评分

合上这本书,我心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原来在石油化工的广阔天地里,还有如此多的学问等待着我去探索。我看到了关于海上油气管道的设计,它们需要在复杂的海况下进行铺设和运行,需要考虑海水的腐蚀、海浪的冲击、以及海底的地质条件。书中还介绍了关于深海管道的设计,它们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压,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保持稳定。我还看到了那些关于管道的监测和维护技术,例如管道内检测机器人,它们能够深入管道内部,对管道进行全面的检查,发现潜在的缺陷。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管道的修复技术,例如管道的内衬修复,它能够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避免不必要的更换。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它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术。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的可持续性设计,例如如何减少能源消耗,如何降低环境污染,以及如何实现管道的循环利用。

评分

当我翻阅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下世界,那些隐藏在地下的输油管道,是连接着遥远油田与炼油厂的生命线。它们的铺设需要克服各种自然障碍,例如穿越河流、山脉,甚至需要承受地壳运动的压力。设计者必须考虑土壤的性质、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冻土层的问题,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确计算。我看到了那些巨大的挖掘机在工作,将钢管一节节地焊接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埋入地下。那些被土壤覆盖的管道,在表面上似乎沉寂无声,但它们却在日夜不停地输送着宝贵的石油。书中的图纸和表格,详细地展示了不同材质的管道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以及防腐蚀、防泄漏的措施。我特别关注到关于管道的应力分析部分,它解释了如何计算管道在温度变化、压力波动以及外部载荷下的受力情况,以确保管道的结构安全。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深深折服。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隐藏在地下深处,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也同样严谨而复杂,它关乎着国家的能源安全,也关乎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连接方式的详细介绍,例如焊接、法兰连接、以及螺纹连接等。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对于保证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我尤其对焊接工艺的介绍印象深刻,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对材料的特性有深入的了解。

评分

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进入了浩瀚星海的探险家,去探索那些在石油化工领域中,令人惊叹的设计奥秘。我看到那些在腐蚀性介质中工作的管道,它们需要选用特殊的耐腐蚀材料,例如不锈钢、钛合金,甚至是非金属材料。书中的表格详细列出了各种材料的耐腐蚀性能,以及在不同介质下的适用范围。我还看到了那些在易燃易爆区域工作的管道,它们需要采用特殊的防爆设计,例如焊接、法兰连接的密闭性要求极高,以及静电的消除措施。我最感兴趣的是关于管道的材料韧性要求,这对于防止管道在低温脆性断裂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材料的冲击试验来评估其韧性,以及在设计中如何采取措施来避免低温脆性断裂的风险。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石油化工工程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它关乎着每一个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关乎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还在书中看到了关于管道的绝缘和伴热设计,这对于保证介质的温度稳定,防止管道冻结或过热非常重要。例如,在寒冷的地区,需要对管道进行保温,以防止介质冻结;而在高温的工艺过程中,可能需要对管道进行伴热,以维持介质的温度。

评分

很好

评分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

还没细看 忙着结婚了这阵子

评分

还没细看 忙着结婚了这阵子

评分

还没细看 忙着结婚了这阵子

评分

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

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

泛泛讲解,实用性一般。

评分

泛泛讲解,实用性一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