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2018(中英文对照)海关编码 监管条件 税则号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2018(中英文对照)海关编码 监管条件 税则号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海关。进出口。税则。申报。指南。2018。中英文。编码。监管。税则号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商品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2018(中英文对照)海关编码 监管条件 税则号列
商品编号:11241144149
店铺: 海关图书专营店
商品毛重:2.3kg
货号:2018 税则 商务

具体描述










图书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2018(中英文对照)

书 刊 号:9787510317200

图书作者:中国商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图书单位:每本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以及2017年以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出口退税率,结合海关申报十位商品编码和进出口商品的监管证件以及海关规范申报目录等内容,我们编纂本书。

为了读者便于查阅,现将《海关进出口税则》和附录说明如下: 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包括进口关税征税率、出口退(免)税率、进出口监管证件对照速查表,也是本书的核心部分: 

一列是“税则号列”即“商品编号”,其前八位代码与《税则》中的税则号列统一;第九位和第十位代码与进口环节税、进口暂定税率和贸易管制的要求统一。“税则号列”有*标志的:表示该项商品实施年度进口暂定税率,凡从世界组织成员国或与中国有双边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进口货物,按进口暂定税率征税。该项目商品实施出口商品暂定税率,见《出口商品暂定税率表》。第二列是“商品名称及备注”即该进出口商品的名称和描述。它是《税则》和《统计商品目录》中的货品名称缩减而来。括号内的文字是对该商品的补充描述。第三列是“进口税率”,分为惠国进口税率(%)、普通进口税率(%)和年度进口暂定税率(%)。 

惠国进口税率:原产于共同适用惠国待遇条款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进口货物,原产于与中国签订含有相互给予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的货物,以及原产于中国境内的进口货物,适用于惠国税率。普通进口税率:原产于适用惠、协定和特惠税率国家或地区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以及原产地不明的进口货物适用于普通税率。年度进口暂定税率:适用普通税率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暂定税率。适用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应当适用暂定税率。适用协定、特惠税率的进口货物有暂定税率的,适用从低税率。第四列是“出口退税”,即出口退税率(%),该数据为2017年国家出口退税文库正在使用的**退税率。由于国家出口退税率是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随时调整的,因此,在本书出版后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的,按**颁布的规定执行。第五列是“增值税率”,即该项商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率为13%或17%。第六列是“计量单位”。第七列是“监管条件”,该栏目的代码表示该商品在一般贸易进出口时需要提交的监管证件。第二部分 出口商品关税、暂定税率和特别关税税率表第三部分 《附表》部分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共编辑了十个附表,分别是:附表一 2018年进口商品消费税税率表附表二 非全税目信息技术产品税率表附表三 计量单位换算表附表四 2018年进口商品从量税及复合税税率表附表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物品完税价格表附表六 2018年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代征税(增值税)计税常数表附表七 关税配额商品进口税率表附表八 2018年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代征税(消费税及增值税)计税常数表附表九 2018年进口商品协定及特惠税率表协定税率:原产于与中国签订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适用协定税率。目前适用协定税率的国家或地区为原产于东盟(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韩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智利、新西兰、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的部分进口货物。特惠税率: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贸易或关税优惠协定、双边换文情况以及国务院有关决定,对原产于孟加拉国和老挝的部分商品实施亚太贸易协定项下特惠税率;对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刚果(金)、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莱索托、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南苏丹、塞拉利昂、塞内加尔、苏丹、索马里、坦桑尼亚、乌干达、乍得、中非、阿富汗、也门和瓦努阿图共24个国家的部分商品实施97%税目零关税特惠税率;对原产于安哥拉、贝宁、多哥、厄立特里亚、科摩罗、利比里亚、卢旺达、尼日尔、赞比亚、东帝汶、柬埔寨、缅甸、尼泊尔和萨摩亚共14个国家的部分商品实施95%税目零关税特惠税率;对原产于毛里塔尼亚和孟加拉国的部分商品实施60%税目零关税特惠税率。第四部分 2018年申报指南(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规范(二)海关通关系统常用代码表及说明第五部分 2018年海关进出口商品规范申报目录



2018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实务权威参考手册:政策解读与操作实务精粹 本书聚焦于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核心法律文件与操作规范,旨在为广大进出口企业、报关行、物流服务商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业务指导工具书。本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全面覆盖了当年海关业务运行所必需的各项关键信息。 第一部分:2018年中国海关进出口税则(HS编码)全景解析 本部分是全书的核心骨架,严格依照世界海关组织(WCO)及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18年版)》结构进行系统梳理和详尽阐述。 1.1 税则体系结构与变动综述: 2018年度税则变动对比分析: 详细对比2017年及2018年税则号列(HS Code)的调整情况,重点分析新增、删减的子目,以及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而进行的技术性归类调整。 税则基本结构导读: 深入浅出地讲解HS编码的“章、品目、子目”三级结构,阐明前六位数字的国际通用性与后两位数字(或四位数字)的国别特定性。 归类总规则与归类总表详解: 对海关归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归类总规则(GRI 1至6)进行逐条的法律条文解读和案例分析,确保使用者能够准确理解和适用归类原则,尤其强调“一税则号列对应一种归类结果”的原则性。 1.2 进出口税率制度的完整呈现: 最惠国税率(MFN): 详列所有与中国签订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适用税率,并标注享受该税率的必要条件。 协定税率(CA/FTA): 针对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如与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项下的特定产品,提供详细的优惠税率及原产地规则要求。 特惠税率(GSP): 针对最不发达国家(LDCs)的普惠制税率体系及其具体执行细则。 暂定税率与特定比例税率: 详细收录2018年度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为促进特定产业发展或调节国内市场供需而设定的临时进口/出口税率,并明确其有效期。 进口环节增值税与消费税的计算基础: 明确税则号列如何直接影响增值税和消费税的计税基础,提供实操中常见的税率组合示例。 第二部分:海关监管条件与法定检验检疫要求深度解析 本部分是确保货物合法通关的“准入门槛”指南,细致梳理了2018年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的各类非关税壁垒及行政许可事项。 2.1 监管条件代码的系统化解读: “B”、“C”、“D”类监管条件的全面覆盖: 对照2018年海关系统使用的监管条件代码,逐一解释其背后的法律法规依据。 “A”类(申报时须提交): 重点解析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卫生、知识产权保护所需的许可证件(如进口许可证、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 “B”类(放行后补交): 关注涉及特定监管区域(如保税区、加工贸易)或特定税收优惠政策的后续监管要求。 “C”类(查验后放行): 详解涉及检验检疫、强制性认证(CCC)等环节对实货查验的具体要求。 检验检疫要求(CIQ)的并联操作: 明确哪些商品需要经过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CIQ)的检验,以及如何通过“报关—报检”的联合申报流程,避免因检验环节延误清关。 2.2 重点监管领域的合规指引(2018年视角):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针对电气电子产品、玩具、汽车零部件等高风险商品的强制性标准(如2018年执行的特定CCC目录)进行列表说明。 濒危物种及两用物项: 依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和国家对军民两用物项管制的规定,明确申报此类货物所需的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的批文要求。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2018年海关对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备案与核查的流程指引,以及侵权风险的规避策略。 第三部分:申报实践中的税则号列归类实务与案例剖析 本部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指导企业如何将具体的货物描述转化为正确的税则号列。 3.1 归类难点解析与解决思路: 混合材料制品归类: 针对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构成的产品(如复合面料、多功能机械),运用“起主要作用的部件”原则进行准确归类。 未列名物品的处理: 当货物无法直接在税则中找到对应品目时,如何依据“最接近的品目”原则进行归类预判。 “功能决定归类”的常见误区: 剖析企业常因产品宣传用途或市场定位而错误归类(如将工具错分为仪器)的典型案例。 3.2 申报单证与流程规范(2018版): 申报要素的完整性要求: 详细列出申报每一税则号列时,必须填写的“申报要素”(如品名、用途、品牌、规格型号、合同数量等),并说明要素缺失对审核和查验的影响。 申报价格的合规性审查: 结合《海关估价条例》,指导企业如何确定完税价格(CIF/FOB),避免因低报或高估引起的海关质疑和价格磋商程序。 总结: 本书以2018年海关法规体系为基准,通过对税则、监管条件及申报实务的立体化呈现,为进出口从业者提供了一个高度集成化、可操作性强的知识平台,确保企业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实现合规、高效的通关作业。它不仅是一本查询工具,更是一部指导企业风险管理的实战手册。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本旨在提供“申报指南”的书籍,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决定其实用价值的关键。我个人非常关注书中关于“申报”这一环节的具体指导。这意味着,它应该不仅仅是提供税则和编码,更应该教会读者如何正确地进行申报。例如,在填写海关申报单时,哪些信息是必填项?如何准确地描述商品?如何正确选择海关编码?针对不同的商品类型,申报时需要注意哪些特殊事项?这些都是我非常想从这本书中获得解答的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实际的申报案例,或者是一些常见申报错误的提示和规避方法。对于一些复杂的商品,比如机电产品、精密仪器等,其申报要求可能涉及详细的技术参数和性能说明,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填写建议?此外,考虑到不同口岸和不同海关机构在具体执行层面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普遍适用的申报原则和方法,以帮助读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一本好的申报指南,能够帮助我们避免因为申报不当而产生的延误、罚款,甚至货物被扣留的风险。

评分

本书的结构设计,对于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查阅海关信息的读者来说,直接影响到查找的效率和便利性。我希望它能够有一个清晰、逻辑性强的目录体系,无论是按照HS编码的顺序,还是按照商品大类进行划分,都应该易于检索。例如,当我需要查找某一种特定商品的进出口税率和相关监管条件时,我希望能够快速定位到相关的条目。对于不同类型的商品,海关的监管要求可能千差万别,有的可能需要特殊的许可证,有的可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有的可能与动植物检疫相关。因此,本书在“监管条件”这一部分的呈现方式,对于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几个监管代码,而是能提供对这些代码的初步解释,或者至少指明进一步查询相关具体法规的途径。此外,对于“税则号列”的呈现,我期待它能与最新的税收政策保持同步,确保读者获取的信息是最准确、最有效的。考虑到2018年这个时间节点,可能还包含了当年最新的税率调整和政策变化,这对于成本核算和定价策略的制定都具有直接影响。我需要的是一本能够让我对进出口商品的全部合规要求一目了然的书籍,而不仅仅是一份冷冰冰的编码列表。

评分

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2018(中英文对照)海关编码 监管条件 税则号列》无疑是从事对外贸易,尤其是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个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手中必备的工具书。首先,从其“中英文对照”的特性来看,它极大地便利了那些与国际贸易伙伴沟通交流,或者需要理解国外海关规定时遇到的语言障碍。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清楚中国的海关编码、监管条件和税则号列,还需要对照国际通用的HS编码,进行双向比对和理解。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对于其使用价值而言至关重要。我特别期待它在专业术语的翻译上能够做到精准无误,尤其是在涉及技术性、法律性较强的进出口商品分类和监管要求时,一个细微的翻译误差都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合规风险。比如,对于一些化工品、医疗器械或者高科技产品,其分类和监管条件往往极为严谨,需要非常专业的术语才能准确表达。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份高质量的中英文对照,那么它就能成为海关报关员、贸易公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乃至工厂负责出口业务的部门在进行文件准备、合同拟定、与国外客户沟通时的得力助手。这本书不仅仅是查阅数据的工具,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贸易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在于其准确性和实用性,能够直接影响到贸易流程的顺畅度和效率。

评分

作为一本2018年的海关进出口税则及申报指南,其时效性和内容的完整性是评判其价值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税则和监管政策的出台与调整非常频繁。我非常关心这本书所包含的信息是否能反映2018年最新的海关政策和税收规定。例如,当年的关税调整、增值税政策变化、以及针对特定商品(如新能源汽车、高科技产品等)可能出台的新监管要求,是否都在书中得到了体现?此外,除了主要的税则和监管条件,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一些与进出口申报相关的辅助信息,比如,常见报关流程的图示、不同监管方式(如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等)下的申报区别、以及一些海关认可的专业鉴定机构名单等。虽然这些可能不是核心内容,但它们能极大地提升本书的实践指导意义,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进出口贸易中的各个环节。一本真正实用的指南,应该能够覆盖从商品分类到申报流程的各个细节,并紧跟政策的最新动态。

评分

这本书的“中英文对照”特性,对于跨国企业和经常与外国客户打交道的贸易商而言,其价值不言而喻。想象一下,在与国外供应商洽谈业务时,能够直接参照中英文双语的商品归类和税则信息,这无疑会大大提高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新兴的、或者跨境交易较为频繁的商品,其分类和税则可能需要反复确认。如果本书能够提供一份精确的对照,那么在起草进出口合同、撰写商业发票、制作装箱单等一系列贸易单据时,都能极大地减少因翻译错误而产生的歧义和纠纷。我希望书中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字面上的准确,更要注重专业术语在国际贸易和海关领域的惯用表达。例如,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技术含义的词汇,如果翻译不当,可能导致对商品性质的误解,进而影响到海关分类和税则的判断。因此,对于本书的“英文对照”部分,我有着非常高的期待,它应该是一份能够真正起到辅助决策、降低风险的专业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