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翻開《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這本書時,我仿佛走進瞭一個古老而寜靜的庭院,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詩意的芬芳。葉嘉瑩先生,這位享有盛譽的古典詩詞大傢,將自己的人生經曆與對詩詞的感悟娓娓道來。她的文字,如同一汪清澈的泉水,流淌過我乾涸的心田。讀她的書,不是簡單的閱讀,而是一種心靈的洗禮。那些曾經在課本上讀到的、似懂非懂的詩句,在她的解讀下,仿佛獲得瞭生命,鮮活地展現在眼前。我看到瞭李白“飛流直下三韆尺”的壯麗,也感受到瞭杜甫“感時花濺淚”的悲愴。更讓我著迷的是,葉先生如何將這些古老的詩句,與自己的人生際遇巧妙地融閤。她的童年,她的求學之路,她的遷徙流離,每一個片段都閃爍著詩的光芒。我驚嘆於她對詩詞的深厚情感,更被她的人生智慧所摺服。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詩詞的著作,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愛、關於傳承的感人史詩。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詩詞的關係,也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每一次翻閱《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我都會有新的感悟,新的發現。葉嘉瑩先生的敘述,如同一壇陳年的老酒,越品越醇厚。她將自己的人生故事,編織進一個個關於詩詞的篇章裏,使得整本書充滿瞭溫度和生命力。我喜歡她那種溫潤如玉的講述方式,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卻能直擊人心。她對生命中一些重要時刻的迴憶,與她對詩歌的感悟,相互映照,相得益彰。我看到瞭她作為一個學者,對學術的執著追求;也看到瞭她作為一個女人,對生活的熱愛與感悟。她不僅僅是在談論詩詞,更是在分享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哲學。這本書讓我明白瞭,詩詞不僅僅是文字,更是情感的寄托,是精神的慰藉,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紐帶。它教會我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內心的寜靜。這本書,是我近來讀到的最令人心動的作品之一。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好書,是能夠觸動靈魂、啓發思考的。《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無疑就是這樣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佳作。葉嘉瑩先生用她那溫婉而有力的筆觸,帶領我穿越時空,與古代的詩人對話,感受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我讀到她講述自己童年時對詩詞的啓濛,那種純粹而熱烈的愛,讓我仿佛迴到瞭自己年少時第一次被文學作品深深吸引的瞬間。接著,她的筆鋒一轉,描繪瞭動蕩年代的顛沛流離,以及在逆境中,詩詞如何成為她心靈的港灣和精神的支撐。我仿佛親曆瞭她的睏苦,也體會到瞭她從詩歌中汲取的強大力量。她對詞的細緻分析,不僅僅是學術上的嚴謹,更充滿瞭個人情感的投入。我特彆喜歡她對《紅樓夢》中詩詞的解讀,那種細膩入微的體察,讓我看到瞭詞不僅僅是文字的組閤,更是情感的載體,是人物命運的寫照。這本書帶給我的,是精神上的豐盈,是對生命更深沉的理解。它讓我明白,詩詞並非遙不可及的古董,而是我們情感的共鳴,是我們生命體驗的延伸。
評分《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這本書,於我而言,更像是一位智者在靜靜地分享人生智慧。葉嘉瑩先生的人生經曆,可謂跌宕起伏,充滿挑戰,但她始終保持著對詩詞的敬畏與熱愛。她通過對往事的追憶,展現瞭詩詞如何陪伴她走過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我尤其被她關於“傳承”的思考所打動。她不僅僅是詩詞的傳承者,更是文化的傳承者,是將古典詩詞的生命力延續下去的守護者。她對年輕一代的期望,對中國古典文學未來的憂慮,都讓我感同身受。她的文字中,透露齣一種溫厚的底蘊和深沉的關懷。我讀到她對一些經典詩句的重新解讀,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對曾經熟悉的詩篇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學問,是與人生緊密相連的,是能夠滋養我們心靈,指引我們前行的力量。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精神的啓迪。
評分每當夜深人靜,我便會捧起《紅蕖留夢:葉嘉瑩談詩憶往》,沉浸在葉嘉瑩先生的詩意世界裏。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葉先生的敘述,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故作高深的理論,而是用最樸素、最真摯的語言,講述著她與詩詞的不解之緣。我讀到她講述在颱灣的教學生涯,那些平凡而瑣碎的日常,在她筆下卻充滿瞭詩意。她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詩歌的美,如何將古人的情懷傳遞給下一代,這一切都讓我深受感動。我特彆欣賞她對於“情”的理解。她認為,詩歌的魅力在於能夠錶達人類最真實的情感,無論是喜悅、悲傷、思念還是離愁。她將自己的人生經曆,如同一幅幅水墨畫般展現齣來,而詩詞,便是點染這些畫作的色彩。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女性在曆史洪流中的堅韌與優雅,也讓我看到瞭詩詞在普通人生命中的深刻意義。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而是我們與世界、與內心對話的橋梁。
評分好書,從來沒讀過這麼好的書,嗬嗬
評分三
評分能拿到先生的書很高興,但是京東的包裝不給力,壓瞭一下,又背麵髒瞭,真不知道,怎麼說。葉嘉瑩,號迦陵。1924年7月齣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傢,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籍中國古典文學專傢,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曾任颱灣大學教授、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並受聘於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名譽研究員。2012年6月被聘任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1]。1941年,17歲的葉嘉瑩先生考入輔仁大學國文係,專攻古典文學專業。大學期間,葉嘉瑩從師於古典詩詞名傢顧隨教授,並深得顧隨教授的賞識。
評分服務棒,物流快,質量好,價格優。
評分1989年退休後,葉嘉瑩先生每年用整整一個學期,在國內講學。其餘時間則活躍在加拿大、美國及港,澳、颱等地的古典詩詞講壇上。同年,葉嘉瑩當選為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
評分快遞服務態度好,書質量也好
評分張候萍,1954年生於天津。1979年至1983年就讀南開大學曆史係。天津市工會管理韆部學院教師,現已退休。在南開就讀期間,有幸聆聽葉嘉瑩先生授課。1999年末在南開園與先生重逢.再次跟隨先生學習。2001年始隨訪先生,積十載,成《紅蕖留夢》。
評分讀瞭好久,有些內容不太同意
評分葉嘉瑩先生的鮐背之壽將在五月份舉行,作為加拿大籍華裔學者,1945年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1969年遷居加拿大溫哥華,任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1990年獲授“加拿大皇傢學會院士”,成為該學會有史以來唯一中國古典文學院士。現任中央文史館唯一的外籍館員、南開大學文學院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1979年,葉嘉瑩開始每年利用假期迴國講學。30多年來,她應邀到國內幾十所大學巡迴講學舉行數百場古典詩詞的專題講演。同時她仍然活躍在加拿大、美國等全球各地的講壇上。2008年12月,葉嘉瑩榮膺首屆“中華詩詞終身成就奬”,成為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1988年,葉嘉瑩上書江澤民主席,呼籲國傢領導人,倡導幼少年誦讀古典詩詞,以提高國民素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