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在“双解”上的平衡性处理。很多中英对照的词典,往往偏向于英译中或中译英的一方,导致另一方的解释过于单薄或敷衍。然而,这本书在对英文词汇的解释时,所使用的英文释义部分,其清晰度和严谨程度完全不亚于一本专业的英英词典。这对于那些想要提升自身英语思维、减少对中文依赖的进阶学习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当你查阅一个英文单词时,如果英文解释本身就很透彻,那么你就直接在英文语境中理解了这个词的内涵,而不是通过中文绕一圈。这种高质量的英文释义,无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坚实的英语底层知识结构。而当需要回溯到中文理解时,中文翻译又准确到位,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学习闭环。
评分从便携性角度来看,虽然它是一本“大词典”,但其整体设计和重量控制得相当出色。我原本担心如此厚实的篇幅会显得笨重不堪,难以携带,但实际体验下来,它比我预期的要轻巧不少,这大概得益于高质量但相对轻薄的纸张选择和紧凑的装订技术。我试着把它放进普通的双肩包里,发现它在存放专业书籍的空间里还能占据一席之地,不像一些老旧的巨型词典那样,一放进去就占据了大半空间。这使得我可以在去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学习时,依然愿意把它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在遇到拿不准的复杂表达时,快速翻阅一本实体词典的触感和效率,依然胜过在手机或电脑上搜索,这种“即时确定性”是工具书价值的核心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过去用过好几种市面上主流的英汉词典,但总觉得在某些现代俚语和专业术语的收录上有些滞后,或者说不够“接地气”。这本大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我特意去查了一些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网络用语和流行表达,惊喜地发现它们都被收录进去了,而且解释得非常准确到位,完全符合当下的语境,而不是那种生硬的、过时的翻译。这说明编纂团队的跟进速度非常快,紧跟时代脉搏。更令人称赞的是,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词条,还提供了大量的、真实的语料例句。这些例句的来源似乎非常广泛,涵盖了新闻报道、学术论文乃至日常对话,这使得我们在学习新词汇时,能够立即掌握其“使用环境”,避免了“知其形而不知其用”的尴尬境地。这种与时俱进和深度语境化的编纂思路,极大地提升了它的实用价值。
评分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长期进行学术写作的人来说,一本优秀的词典必须要有强大的参考功能。这本词典在同义词辨析和搭配(collocation)的展示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一个词的意思,但不知道用哪个介词接更地道,或者哪个形容词和它放在一起才符合习惯表达。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信息密度非常高。比如,它不会简单地告诉你一个动词的意思,而是会清晰地列出它常搭配的副词、名词以及固定搭配的短语。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避免了我在写作中犯下“中式英语”的错误。此外,它在词性标注上也非常严谨,不同词性下的含义变化和用法差异被清晰地划分开来,避免了混淆。每一次查阅都像是在上一堂微型的语言学精讲课,远超出了单纯的“查字典”范畴,更像是一位耐心的私人语言导师在耳边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外壳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深蓝色,摸上去非常舒服,而且耐脏。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泛着刺眼白光的纸,而是偏向米白色的,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字体排版方面,看得出来编辑下了不少功夫,中英文字体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那些例句,用小一号的字号区分开来,既清晰又不会显得杂乱。我特别留意了词条的结构,释义的层级分明,从核心意义到引申义,再到不同的语境下的用法,逻辑性很强。而且,很多生僻词汇的解释都配有细致的语源注释,这对于想深入理解词汇“前世今生”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那种被一本扎实的工具书捧在手里的充实感,是电子设备永远无法替代的体验。从包装到内里细节,处处透露着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读者的体贴,这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实体书典范。
评分体积很大,页面有A4大。
评分入手的价格还可以 没有其他网友那么低 不过我已经是很满意了
评分包装很好,好大的,是正版
评分买这个基本上是为了收藏,因为手中已有英文原版,买来后发现这个双解版和原版的一样大,甚至看着还要比原版的薄一点,所以可以想见所用纸张是极薄的,字体也比较小。互相参照着看吧,看原版也会有一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这个第二版在易文上还是相当专业的。《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2版)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新牛津英语词典》(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英语原版最新版(2010年)修订。收录单词、短语及释义总计360 000余条,是牛津系列词典中规模最大的英汉双解词典;精选本世纪以来的新词新义7 000余条,反映语言的新发展;汇集科技术语52 000余条、百科知识条目12 000余条,兼具语文词典与百科词典功能;以英式英语为主体,同时记录世界各地主要英语变体的使用情况,堪称真正意义的国际英语词典;英汉双解,英语释义经典权威,汉语译文准确规范,兼顾用户的求解与翻译需求;义项分立以原型理论为依据,区分核心义项与次义项,词义关系清晰,方便查阅、理解与记忆;义项翻译以提供汉语对应词为基本原则,对专业术语尽可能提供规范译名;提供读音、拼写、词形变化、词法、句法、语用、搭配、词源等信息,并设置“用法说明”、“词汇动态”专栏,实现小型语言教学词典与大型语言翻译词典的全新结合;配例证逾7万条,均来自牛津英语语料库(the Oxford English Corpus),语言真实、地道。引进词典又分为英系和美系两大类。目前英系词典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著名的品牌如牛津、朗文、剑桥、麦克米伦、柯林斯,简称“牛朗剑麦柯”(谐音“牛郎见迈克”)合称“英国五虎”,除此还有一部词典叫做“钱伯斯”,对英国人意义非凡,这里暂且不展开讲述。美系词典主要有《美国传统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和“韦氏词典”两大品牌,而实际上“韦氏”在这里是一个复数名词,在美国有众多出版社都出过冠以“韦氏”名号的词典,之所以造成今天“鱼龙混杂”的局面,是因为韦伯斯特最初编撰“韦氏词典”是早在距今200年前的19世纪初,根据美国法律,“韦氏”作为未经注册的商标早已超出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期进入公共出版领域,所以今天变成一个共享品牌。对于中国读者而言,最熟悉的“韦氏”主要有两家,一个就是正宗的“韦伯斯特”,由老东家麦瑞安—韦伯斯特出版公司出版,旗舰品牌Webster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但普通读者(特别是准备雅思和GRE的同学)更熟悉的是该社各形各色的韦氏原版小词典,被大家戏称之曰“韦小宝”。麦瑞安—韦伯斯特于08年底推出第一部学习型词典Webster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可惜尚未听说那家出版社引进该词典的版权;另一个就是美国鼎鼎大名的兰登书屋所出版的“韦氏词典”系列,现在兰登在所出“韦氏”前面一般都冠以“兰登书屋”的名目,一看便知,不会混淆,如商务97年引进出版的《蓝登书屋韦氏英汉大学词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dge Dictionary),外研社06年引进出版的《韦氏高阶英汉双解美语词典》(Random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在英系美系两大类别之外,有一本词典我要特别提一下,外研社《英汉多功能词典》,这是一本日系词典,原书是日本人编给日本人学英语用的…… 说到这里,实际上今天大名鼎鼎的OALD最初就是霍恩比(A S Hornby)教授执教日本期间所编写的一部针对非母语人士(主要是以日本人为代表的亚洲读者)的学习型词典《现代英语学习词典》(A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在英美两系之外,另有一本日系词典值得特别提一下,即外研社《英汉多功能词典》(A Multifunctio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日文原版(E-Gate English-Japanese Dictionary)由田中茂范主编。
评分书好,服务好,物流快,下次就买京东货!
评分新牛津英语词典
评分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新牛津英汉双解词典超值!买到了单本规模最大的牛津词典,从此不再旁顾牛津高阶这种学习型词典,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啊!!!
评分起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