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内容经典:体例科学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使几千年前的经典浅显易解。
·图片精美:设计独特数百幅精美图片再现了当时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诠释圣贤的思想和言论。图文配合,与经典古籍相得益彰,使阅读变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理想读本:最佳藏书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打造出一个彩色的阅读空间,全面提升《彩图全解·四书五经(超值全彩白金版)》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学习经典、感受经典。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所谓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书,它们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所谓“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这五本书的合称,经朱熹编定之后广为流传。“四书五经”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重要哲学思想。它蕴涵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千百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四书五经”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使我们既可以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也可以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增智广识、立德励志。
目录
总论
第一卷 大学
大学
第二卷 中庸
中庸
第三卷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第四卷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七章
梁惠王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公孙丑章句上
第二章
第六章
公孙丑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滕文公章句上
第三章
第四章
离娄章句上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
离娄章句下
第三章
第三十三章
告子章句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十章
告子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十五章
尽心章句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十七章
尽心章句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五卷 诗经
国风·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桃夭
国风·邶风
柏舟
绿衣
击鼓
凯风
式微
北风
静女
国风·鄘风
柏舟
墙有茨
君子偕老
桑中
载驰
国风·卫风
淇奥
硕人
氓
有狐
木瓜
国风·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采葛
国风·郑风
风雨
子衿
出其东门
野有蔓草
溱洧
国风·魏风
十亩之间
伐檀
硕鼠
国风·秦风
小戎
蒹葭
国风·豳风
七月
鸱鸮
东山
小雅
鹿鸣
常棣
伐木
采薇
小旻
蓼莪
车辖
苕之华
何草不黄
大雅
生民
荡
抑
颂·周颂
清庙
赉
颂·鲁颂
颂·商颂
那
第六卷 尚书
虞书
尧典
舜典
大禹谟
夏书
禹贡__
商书
汤誓
咸有一德
周书
洪范
金縢
康诰
酒诰
梓材
洛诰
立政
第七卷 易经
上经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谦卦第十五
无妄卦第二十五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下经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节卦第六十
系辞传
系辞上传
系辞下传
第八卷 春秋
隐公
元年
六年
七年
十年
十一年
桓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八年
庄公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三十二年
闵公
元年
二年
僖公
元年
十五年
二十八年
三十二年
三十三年
文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宣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十七年
十八年
成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襄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十八年
十九年
二十年
二十一年
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
二十七年
三十年
昭公
元年
四年
五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二十二年
二十三年
定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八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哀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第九卷 礼记
曲礼上第一
曲礼下第二
礼运第九
学记第十八
儒行第四十一
……
精彩书摘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b,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c,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d,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e。’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f,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g?”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h,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i,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j,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k。”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m。’夫子之谓也n。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o。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覆于王者曰p:‘吾力足以举百钧q,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r,而不见舆薪s。’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t,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u,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注解】
齐宣王:姓田,名辟疆,齐威王的儿子,在位十八年。据推测,孟子在见了梁襄王之后便离开魏国到了齐国,这时齐宣王即位不过两年。b齐桓、晋文: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他们先后称霸于春秋时代。c以:通“已”。无以,犹言“如果一定要说下去”。d胡龁(hé):齐宣王左右的近臣。e衅(xìn)钟:衅,是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衅的一种仪式。衅钟就是宰杀牲口,血祭新铸成的钟的仪式。f觳(hú)觫(sù):因恐惧而浑身发抖。g诸:“之乎”二字的合音。h褊(biǎn):狭小。i隐:哀怜之义。j无伤:不妨事,没有关系。仁术:行仁政的方法。k远(yuàn):使远离。说(yuè):通“悦”,高兴。m“他人”两句: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小雅?巧言》。忖(cǔn)度(duó):推测,揣想。n夫子:古代对人的敬称,和称先生、长者差不多,后沿用为对老师的专称。o戚戚:心动的样子;由于切合本意而感到心动。p覆:禀白,报告。q钧:古代三十斤为一钧。r秋毫之末:鸟兽到秋天换毛,新长的毛细,尖端尤其锐小,叫做秋毫。秋毫之末,比喻极细微的东西。s舆薪:车子装着的木柴。t挟:用腋夹着东西。太山:即泰山。超:跳过。北海:即渤海。u折枝:古来有三种解释,一说折取树枝,一说弯腰行礼,一说按摩肢体,这里取第一种解释。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道:“(您先生可以把)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于诸侯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学生们没有谈到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迹的,所以后世不曾传下来,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一定要我说下去,就谈谈(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使天下归服的王道好吗?”
齐宣王问道:“要具备怎样的道德才能够使天下归服呢?”
孟子答道:“通过护育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的方法使天下归服,那是没有谁能阻挡得了的。”
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护育百姓吗?”
孟子答道:“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到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个牵着牛走过堂下的人,您问他道:‘牵牛上哪儿去?’那人答道:‘要把它杀了去祭钟。’您说:‘放掉它吧!我实在不忍心看它吓得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被往死地里送。’那个人回问道:‘那么,就废止祭钟的仪式吗?’您说:‘怎么可以废止呢?拿只羊去换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
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好心就足以(施行王道)使天下归服了。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哩。”
齐宣王说:“对,假如真个是像百姓所想的,齐国地方虽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吓得发抖,这样毫无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百姓以为您吝啬,大王也不必奇怪。拿小小的羊去换下头大牛来,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罪过却往死地里送,那么在牛羊两者之中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不禁发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它(牛),(您这么一说)百姓要说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了。”
孟子说:“(百姓这样误解)没有关系,(王这种不忍之心)正是仁爱之道,因为你只见到牛而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那些家禽家畜,看见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悲鸣哀号,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因此君子总是要把厨房安排在远离自己的自己的地方。”
齐宣王听了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说的就是夫子这样的人。
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却说不出所以然来。经您老先生这样一讲,我心里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相合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那么,您大王会相信他这种说法吗?”
齐宣王说:“不会。”
孟子(马上接着)说:“现在您大王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手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目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的不能(通过行王道)使天下归服,是不肯做,并不是不能做。”
齐宣王问道:“不肯做和不能做从现象上说来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要一个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告诉别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替年迈力衰的长辈折取树枝,他告诉别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的不能(通过行王道)使天下归服,不是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一类事情;大王的不能(通过行王道)使天下归服,是属于替年迈力衰的长辈折取树枝一类的事情。
……
前言/序言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它是儒家思想文化的重要核心载体,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古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他们修身、齐家、治国、立德都以四书五经为根本依据。现代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华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必须阅读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之名始见于南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进行编校整理后合称四书五经。所谓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这四本书,它们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所谓“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这五本书的合称,经朱熹编定之后广为流传。四书五经自南宋定名后一直延续至今,影响极为深远。
四书五经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阅读时必须仔细琢磨品味。南宋理学家朱熹在阅读“四书”时曾说,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按照这个由浅入深的次序,我们将逐一介绍“四书”,以便对“四书”的大致内容有个基本的把握。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经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主要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这也成为儒家传统思想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和最高的理想。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孟子》由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是孟子言论的汇编,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重要一篇,相传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意思是“执两用中”。中庸也是完美之意,即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使人生变得完美。
《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这“四书”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的最重要文献。与“四书”相比,“五经”则是儒家学子最为重要的五本基础研究书籍。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最古老且最深邃的哲学经典。《周易》在内容上特别强调宇宙变化生生不已的性质,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主张;又提出通变观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发挥了“物极必反”的思想,强调“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还肯定了变革的重要意义。
《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方史书,是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四个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其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便为现实提供借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三百余首诗歌,根据音乐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全面反映了先秦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诗中广泛运用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并开创了我国传统诗歌的现实主义之先河。
《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史料相当丰富。它的思想理论性内容深厚而丰富,它以礼乐为核心,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和其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等,涉及政治、伦理、哲学、美学、教育、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思想学说。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内容包括诸侯国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书中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这种“微言大义”的写法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四书五经是中国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典籍,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内容涉及到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自西汉“独尊儒术”后,这些经典就一直备受推崇。阅读四书五经,既可修身养性,又可增智广识,还可立德励志。然而,传统国学经典对我们多数人来说可能存在着某些阅读障碍,因此我们在编辑本书时,增加注音、注释、译文等辅助性项目,为读者扫除了字、词、句等阅读障碍,使几千年前的经典浅显易解。同时,为帮助读者更为直观地理解和领会古代先贤的思想与精神,本书选取了与正文相契合的精美插图示意,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当时历史背景、社会生活和人物的情感、精神风貌,诠释圣贤的思想和言论。对于文章中难于理解的部分,更做详细图解,让人一目了然。图文配合,意境悠远,与经典古籍相得益彰,为读者的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使阅读变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
阅读四书五经,通晓古今智慧,塑造完整人格,丰富美好情感,同时改进我们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彩图全解·四书五经(超值全彩白金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彩图全解·四书五经(超值全彩白金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