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最后一本书”为生平所见的情义立传,是对情义的回报。无情义处也涂抹几笔,烘云托月。 我并不是写历史。历史如江河,我的书只是江河外侧的池泊。不错,池泊和江河之间有支流相通,水量互相调节。一位历史学者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这也没什么,小姑娘尽管穿衣戴帽,而出水当风,体态宛然。 也许,历史是一架钢琴,任人弹奏乐曲。因此才有书,才有第一本书和最后一本书。我不是在写历史,历史如云,我只是抬头看过;历史如雷,我只是掩耳听过;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与孤鹜齐飞”何以成为千古名句。 我以为都不是。人的一生只能是一部回忆录,是长长的散文。诗、剧、小说,都有形式问题,都要求你把人生照着它们的样子削足适履。而回忆录不预设规格,不预谋效果。回忆录是一种平淡的文章,“由绚烂归于平淡”。诗、剧、小说,都岂容你平淡?西谚有云:“退休的人说实话。”退休的人退出名利的竞技场,退出是非旋涡,他说话不必再存心和人家交换什么或是间接为自己争取什么。有些机构为退休的人安排一场退休演讲,可以听到许多真心话。古代的帝王“询于刍荛”,向打柴割草的人问长问短,正为这些人没有政治目的,肯说实话。所以回忆录要退休以后过若干年抄写,这时他已没资格参说谎俱乐部。回忆录的无上要件是真实,个人主观上的真实。这是一所独家博物馆,有些东西与人“不得不同,不敢苟同”,或是与人“不得不异,不敢立异”。孔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岂舍诸。”“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诗人痖弦的名句。白云苍狗,变幻无常而有常,否则如何能下“苍狗”二字?人间事千变万幻,今非昔比,仔细观察体会,所变者大抵是服装道具布景,例如元宝改支票、刀剑换枪弹而已,用抵抗刀剑的办法抵抗子弹当然不行,但是,何等人为何等事在何等情况下流血拼命,却是古今如一。人到了写回忆录的时候,大致掌握了人类行为的规律,人生中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看云仍然是云,“今天的云抄袭昨天的云
评分冲着里边一句评语买了书
评分有一个日记故事值得一说。鲁迅和周作人都有良好的日记习惯,平日连收一封信、外出吃一顿饭都有记录,但关于他们兄弟决裂的事都讳莫如深。他们是在1923年7月14日这天开始不往来的,鲁迅在这天的日记里,只是含蓄地写道:“是夜始改在自家吃饭,自具一肴,此可记也。”而周作人日记中则未记一字,三天后据说他虽然记录了此事,却又用剪刀剪去了。这就牵涉到了日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日记的变异”。此话题下回再说。
评分谭献原来还是碑帖、书画、砚台鉴藏家。交游皆一时俊彦名士。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 今杭州市)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屡赴进士试不第。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后署秀水县教谕。又历任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知县。后去官归隐,锐意著述。晚年受张之洞邀请,主讲经心书院。其日记所涉,范围却更广泛,举凡学术思想之深微阐述,前贤时彦之著述品评,时政新学之独到见解,并皆笔录于此。此外,作者交游多名流,日记中对张之洞、杨守敬、康有为、章太炎、缪荃孙、陈三立、易顺鼎、汪康年等晚清重要人物均有直接详细的记录,对于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评分好
评分 评分谭献《复堂日记》八卷、补录二卷、续录一卷,凡十一卷,为现存谭献日记之全部。作者以词学名世,而其日记所涉,范围却更广泛,举凡学术思想之深微阐述,前贤时彦之著述品评,时政新学之独到见解,并皆笔录于此。此外,作者交游多名流,日记中对张之洞、杨守敬、康有为、章太炎、缪荃孙、陈三立、易顺鼎、汪康年等晚清重要人物均有直接详细的记录,对于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
评分书还可以 就是包装马虎 价格优惠一般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