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谭献日记

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谭献日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旭仑,牟晓朋 整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2554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8370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7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谭献,初名廷献字仲仪,字仲修,号复堂,晚号半厂,笔名糜(眉)月楼主人,浙江仁和(杭州)人。剩余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卒于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复堂是举人,做过教谕、知县,又曾主持过几家书院。

内页插图

目录

复堂日记
马赓良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复堂日记补录
钱基博序
补录卷一
补录卷二
附复堂谕子书
复堂日记续录
钱钟书序
续录
钱基博跋记
人名索引
校记
整理后记

精彩书摘

  在丁兰叔所,携朱莲卿诗草一册归。故人少作,不到眼者四五年矣。古之伤心人语,忧能伤人,此子不能复永年,辄有孔融之叹。莲卿久客中州,不闻其近事,思之心痗。
  校《屈原赋》。以戴氏注本为主,予旧藏蒋骥本亦有可取。《七十家赋钞》矜慎,故不勇改。张氏说《离骚》、说《九歌》尤创确,屈大夫复起,当不易其言。文章之奥,恐东原尚见其表耳。
  阅《潜夫论》。其言平夷,东京之中驷也。《述赦》、《慎将》诸篇卓矣。读《中论》,则良金美玉,可以追配董子《繁露》。
  阅《汉学师承记》。郑堂爱憎之口,何足与于斯文?依傍门户,遂欲以王昶、纪昀为经师邪?
  《读书杂志》校《大武篇》,补脱最为有功,只是细考旧类书耳。葆琛先生有校《周书》全本,瑰玮绝特,当什伯王氏,憾未得见。见《尚书记》中《商誓》、《度邑》、《皇门》、《祭公》、《芮良夫》、《尝麦》诸篇,时时以古文大小篆读定。初则惊怖其言,已而如古人面语,岂非千古之奇文?说稍繁,未能裁人《周书》简端。且专门名家之学,不得杂入校雠中。予推庄先生过于贾、马、服、郑,俗耳闻之,得不骇诧?
  夜诵《珍艺宦文》,琅琅真作金石声。说《书》、《诗》数篇,风发泉涌,而渊渊毣毣,潜气内转。贾、董之伦,去人不远。不欲为一先生之言,故于相承师说微有异同。此与宗伯方耕先生大略相近。庄氏家学之所以为大也。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早就想买了,终于搞到手~~~~

评分

从日记这个短短的起源,我们可归纳出日记的一些特征。日记和回忆录不同,它是一种即时的记录,而且这种文体是个人的、私密的。虽然后来日记发生了很多变异,但它的这些特征,仍是重要的。中国古代类似日记的文字很多,它们一般被称为笔记,如张岱《陶庵梦忆》、王士稹《池北偶谈》等,但它们仍然不能被看作日记。一是因为它缺乏年月日这种即时要素,另外,它是属于作者的存心著述,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并不属于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或对自己隐秘情感的记录,这大概是日记与备忘录、笔记之类文体最大的区别。

评分

品相可以,马马虎虎,

评分

评分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内容和装帧设计都是很不错的,买来看看的!

评分

谭献,初名廷献字仲仪,字仲修,号复堂,晚号半厂,笔名糜(眉)月楼主人,浙江仁和(杭州)人。剩余清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卒于光绪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复堂是举人,做过教谕、知县,又曾主持过几家书院。

评分

是不是面对自己而写作的,成为我们判断日记纯粹与真实的一个重要标准。从这个角度说,韩峰的日记从文体上说,是有价值的,因为他并没有想到会公诸于众。

评分

还没读,但相信中华书局的那套日记丛书不会令人失望。

评分

还没读,但相信中华书局的那套日记丛书不会令人失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