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運籌學

教育部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運籌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渝,李鵬翔,鄭斐峰 著
圖書標籤:
  • 運籌學
  • 管理科學
  • 經濟管理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優化方法
  • 數學模型
  • 決策分析
  • 工業工程
  • 係統工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0176826
版次:1
商品編碼:1132233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教育部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9-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教育部經濟管理類核心課程教材:運籌學》是在徐渝教授主編的兩套運籌學教材(《運籌學》(上),清華大學齣版社,2005;《運籌學》,陝西人民齣版社,2007)的基礎上修訂和改編而成的。目的是滿足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本科生的運籌學教學要求,突齣內容講授的係統性、邏輯性和便利性,特彆是在常見的疑難之處增加瞭詳細討論和輔助插圖。選材則以運籌學中最基本、最常用、最能反映其思想精髓的核心內容為重點,包括綫性規劃、運輸問題、動態規劃、圖與網絡分析、排隊論和庫存論。運籌學教學的宗旨是理解其思想精髓和運籌理念,重在培養學生應用其解決實際管理問題的能力。因此,章節內容的安排遵循問題導嚮的邏輯思路,即從管理實踐齣發提齣問題,闡明求解思路和建模方法,剖析算法的核心與實質,給齣應用舉例。每章都編寫瞭內容小結和分層練習題,便於學生復習、練習和深入討論。教材還給齣瞭運籌學實踐選題的方法和建議,並附有實踐素材和學生習作。本書適用於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本科生的運籌學課程教學,也可供工程碩士及相近層次各類學生使用。

作者簡介

  徐渝,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運籌學會第七、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陝西省運籌學會第二、三屆理事會理事長,陝西物流協會“現代物流專傢委員會”成員。陝西省省級教學名師,陝西省省級精品課“運籌學”第一任負責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主持和參加《麵嚮21世紀教育改革項目》(國傢級)、陝西省教學改革項目及學校教學改革項目多項,獲教學改革及教學成果奬8項,主編和參編《運籌學》等教材和教學參考書共13套。
  李鵬翔,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係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安係統工程學會秘書長,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各一項,在包括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Organization Theory和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16篇。作為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運籌學”精品課小組主要成員,長期擔任本科、工程碩士和MBA的“運籌學”主講教師。
  鄭斐峰,東華大學旭日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傢或省部級縱嚮基金課題5項,在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錶論文40餘篇。曾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香港城市大學訪問研究。曾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奬,並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支持計劃”。現為中國運籌學會企業運籌學分會理事、副秘書長,中國運籌學會不確定係統分會理事。

目錄

緒論
第1章 綫性規劃與單純形法
1.1 綫性規劃的概念
1.2 綫性規劃的各種解及其性質
1.3 單純形法
1.4 綫性規劃的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對偶原理與靈敏度分析
2.1 單純形法的矩陣描述
2.2 對偶原理
2.3 對偶單純形法
2.4 靈敏度分析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運輸問題
3.1 運輸問題的模型與性質
3.2 運輸問題的錶上作業法
3.3 運輸問題的推廣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動態規劃
4.1 動態規劃的研究對象和特點
4.2 動態規劃的基本概念與最優化原理
4.3 動態規劃建模分析
4.4 動態規劃的求解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網絡分析
5.1 圖的基本概念
5.2 網絡最短路問題
5.3 最小樹問題
5.4 最大流問題
5.5 最小費用最大流問題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排隊論概述
6.1 排隊係統的構成
6.2 排隊論研究的問題
6.3 常見的理論分布
6.4 生滅過程與狀態概率平衡方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典型的排隊模型分析
7.1 客源無限的排隊係統
7.2 客源有限的排隊係統
7.3 排隊論模型的綜閤應用
本章小結
習題
第8章 庫存模型
8.1 庫存係統的基本概念
8.2 確定性庫存模型
8.3 隨機性庫存模型
本章小結
習題
第9章 運籌學實踐指導
9.1 如何選題
9.2 案例分析
9.3 學生習作
9.4 實踐背景素材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運籌學是應用係統的、科學的和數學分析的方法,通過建模、檢驗和求解數學模型來獲得最優決策的科學。它將工程思想和管理思想相結閤,主要以定量分析為主來研究管理問題,是經濟管理類本科/碩士各專業不可或缺的學科基礎課。運籌學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運籌學整體優化的思想和若乾定量分析的優化技術,以便能正確應用各類模型分析和解決並不十分復雜的實際問題。運籌學教學是培養和提高本科生/碩士生科學思維、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等綜閤素質的有效途徑。通過“運籌學”的課程訓練,可以為學生未來深造和今後從事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定量分析基礎。
  本教材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對相對成熟的運籌分支力求做到概念準確、原理清楚、求解方法熟練,並注重創新應用;強調將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結閤起來,倡導更新思維、激活知識、挖掘潛能的創造性教育方法;強調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實踐技能和創新能力的綜閤培養。
  本教材適閤理論教學64個學時,其中包括8個學時的上機實驗;實踐教學32個學時,其中包括6個學時的課堂研討;作業布置12~16次,中間可穿插小組討論。理論教學中,排隊論和庫存論內容可根據學時的具體情況進行取捨。實踐教學可采取小組課程設計形式,要求學生選擇自己身邊的運籌學問題、理論教學中的研討專題或 In- terfaces雜誌上的運籌學獲奬應用文章,進行適度研究並進行交流討論和答辯考核。上機實驗主要是學習和掌握相關的運籌學工具軟件。“運籌學”課程的前期基礎課為高等數學、綫性代數和概率論。
  本教材是在徐渝教授主編的兩套運籌學教材(《運籌學》(上),清華大學齣版社,2005;《運籌學》,陝西人民齣版社,2007)的基礎上經過修訂和改編而成的。本教材繼承瞭原有教材的特色和優點,而且在2006—2012年的近十輪教學實踐中廣泛徵求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並予以采納。在教材內容上,兼顧瞭兩套教材的核心內容,以滿足本科教學和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學的需要;在編著風格上,強化瞭常見疑難之處的講解敘述,特彆提供瞭用於幫助理解的示意插圖,更新瞭部分陳舊內容,增強瞭文字錶達的可讀性,改編和增加瞭部分習題,強調瞭練習題的層次遞進特點;在實踐教學上,修訂瞭原有的選題指導和建議,更新瞭部分實例和學生實踐習作。本教材編寫的宗旨是方便教師使用,易於讀者理解。感謝西安交通大學“運籌學”精品課程小組成員對教材編寫的幫助和支持,感謝曆屆本科生和工程碩士學員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中提齣的寶貴意見和建議,他們在作業、小組討論和實踐答辯中提齣的問題是我們改進教學與教材的動力源泉。

前言/序言


經濟學前沿理論與現代應用:一部洞察全球經濟脈絡的力作 圖書名稱: 經濟學前沿理論與現代應用 作者: [此處可填寫真實的作者姓名或假設的知名經濟學傢] 齣版社: [此處可填寫真實的齣版社或假設的權威學術齣版社] 齣版時間: [此處可填寫真實的齣版年份或假設的最新年份] --- 內容概要:穿越範式,重塑理解 本書並非傳統教科書的簡單堆砌,而是一次對當代經濟學思想進行深度梳理與批判性審視的宏大敘事。它聚焦於經濟學自20世紀末至今發生的根本性變革,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理解復雜多變現代經濟體係的全新分析框架。本書的核心訴求是彌閤理論模型與現實世界觀測之間的巨大鴻溝,尤其關注那些在傳統新古典範式下難以解釋或被忽視的現象。 全書共分為六大部分,超過三十個章節,每一部分都代錶著理解當代經濟學的關鍵視角轉換。 --- 第一部分:行為經濟學的革命與新理性觀的構建(約300字) 本部分深入剖析瞭行為經濟學如何顛覆瞭“理性人”假設的基石。我們不再將經濟主體視為完美的、信息完備的決策者。本書詳盡考察瞭卡尼曼(Kahneman)和塞勒(Thaler)等先驅的工作,細緻闡述瞭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啓發式偏差(Heuristics and Biases)在金融市場、消費選擇和政策製定中的實際影響。 核心議題: 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如何影響資産定價;互惠性(Reciprocity)在勞動力市場中的作用;以及“助推”(Nudge)策略在公共政策設計中的倫理邊界與有效性。 創新之處: 本部分首次將跨學科研究,特彆是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最新發現,係統地融入到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框架中,構建瞭一個更具描述性的“有限理性”模型。 --- 第二部分:宏觀經濟學的範式之爭與動態隨機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再評估(約350字) 金融危機暴露瞭傳統宏觀模型的局限性,本書對此進行瞭深刻反思。我們著重探討瞭後危機時代宏觀經濟學的三大流派之間的張力: 1. 新凱恩斯主義的微觀基礎: 重點研究瞭名義剛性(Nominal Rigidities)和粘性價格模型(Sticky-Price Models)的最新發展,特彆是如何融入異質性代理人(Heterogeneous Agents)。 2. 真正的理性預期: 分析瞭非綫性約束、不完備信息和學習過程對傳統DSGE模型穩定性和預測能力的影響。我們詳細演示瞭如何通過引入適應性學習(Adaptive Learning)機製來解釋資産泡沫和金融部門的過度杠杆化。 3. 異質性代理人宏觀經濟學(HANK): 深入探討瞭HANK模型如何通過個體差異(如財富分布、邊際消費傾嚮的不同)來解釋貨幣政策傳導機製的低效率問題,並與傳統的代錶性代理人模型(RANK)進行嚴謹對比。 本部分也批判性地審視瞭財政政策的長期可持續性問題,特彆是代際公平與主權債務的動態博弈。 --- 第三部分:金融經濟學的新前沿:信息、風險與市場微觀結構(約300字) 現代金融市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運行,信息不對稱和流動性風險成為核心挑戰。本章摒棄瞭效率市場假說的簡化論,轉而關注市場摩擦和信息傳播的真實機製。 市場微觀結構(Market Microstructure): 詳細分析瞭高頻交易(HFT)對訂單簿動態、價格發現過程的衝擊。探討瞭最優交易策略設計中對延遲和市場衝擊成本的權衡。 係統性風險: 運用網絡理論(Network Theory)來建模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引入瞭“傳染機製”(Contagion Mechanism)的概念,解釋瞭單一機構的失敗如何迅速演變為係統性危機,並評估瞭監管乾預(如壓力測試)的有效性。 不確定性與期權定價: 修正瞭布萊剋-斯科爾斯模型(Black-Scholes Model)在處理極端事件(Fat Tails)和波動率聚集(Volatility Clustering)時的不足,引入瞭跳躍-擴散過程和隨機波動率模型。 --- 第四部分:全球化、貿易與不平等的新維度(約250字) 本書審視瞭過去二十年全球化進程中的主要轉變,特彆是“逆全球化”的抬頭趨勢。我們聚焦於全球價值鏈(GVCs)的重構、技術溢齣效應以及貿易政策對國內收入分配的深刻影響。 貿易與技術: 不再將貿易視為簡單的比較優勢驅動,而是著重分析任務化模型(Task Model)和技術進步的貿易彈性。深入研究瞭數字貿易(Digital Trade)的監管挑戰和跨境數據流動的經濟學含義。 全球不平等: 結閤皮凱蒂(Piketty)的長期視角和更精細的傢庭調查數據,分析瞭資本迴報率(r)與經濟增長率(g)的動態關係,並探討瞭全球財富再分配的潛在政策工具。 --- 第五部分:計算經濟學與大數據方法論(約200字) 本部分是本書最具方法論創新性的部分,它探討瞭經濟學傢如何利用計算工具來解決傳統解析方法無法處理的復雜問題。 計算建模的興起: 詳細介紹瞭基於主體建模(Agent-Based Modeling, ABM)在模擬市場湧現現象和非綫性動態中的應用,特彆是與DSGE模型的互補性。 因果推斷的進步: 深入講解瞭計量經濟學在處理內生性問題上的最新進展,如雙重差分法(DiD)的現代擴展、斷點迴歸(RDD)的嚴謹應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數據集進行更精準的準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 第六部分:邁嚮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經濟學的綜閤框架(約150字) 最後一部分將視角投嚮長期生存挑戰。我們探討瞭如何將氣候變化的外部性(Externalities)有效地納入主流經濟決策框架。內容包括碳定價機製的優化設計、綠色技術創新的激勵結構,以及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解耦的路徑分析,強調瞭生態效率與社會福利之間的權衡藝術。 --- 總結:理論的融閤與實踐的指導 《經濟學前沿理論與現代應用》是一部麵嚮高階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專業研究人員的綜閤性著作。它要求讀者具備紮實的微積分和綫性代數基礎,但更強調批判性思維和跨學科整閤能力。本書旨在培養讀者識彆當代經濟復雜性、運用前沿工具分析真實世界問題,並為製定更穩健、更具包容性的經濟政策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它提供的是一套“思想工具箱”,而非一套“標準答案”。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運籌學》,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管理學和經濟學領域摸爬滾打的年輕人量身定做的指南。我記得我剛開始接觸這門學科的時候,麵對那些復雜的模型和公式,腦子裏一片漿糊,感覺就像是掉進瞭一個由數學符號構成的迷宮。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深諳初學者的痛點,他們並沒有上來就甩齣一堆高深的理論,而是選擇瞭一條更為溫和的入世路徑。章節的編排邏輯清晰得驚人,從最基礎的綫性規劃問題開始,循序漸進地引入各種優化思想。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對實際案例的選取非常貼閤我們正在學習的商業環境,什麼供應鏈優化、資源配置問題,都講得有闆有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些抽象的數學工具在現實世界中究竟能發揮多大的威力。特彆是關於單純形法的講解部分,作者用瞭大量的圖示和錶格來輔助說明,連我這個對純數學感到頭疼的人,也能大緻把握住每一步迭代的意義。讀完這部分的感受,不再是“我看不懂”,而是“原來如此,我可以嘗試用這種思路去分析我遇到的問題瞭”。這種由晦澀到豁然開朗的轉變,是很多教材難以提供的體驗,它真正做到瞭將“運籌”的精髓融入到管理決策的血液之中,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象牙塔裏。

評分

這本書的配套資源和輔助材料,也是我強烈推薦它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我手中的是紙質版教材,但我聽聞其綫上資源也十分豐富。我個人最受用的是書後附帶的“計算機實現參考”,它沒有直接給齣完整的代碼實現,而是提供瞭一套清晰的僞代碼邏輯和對不同編程語言實現時可能遇到的數據結構選擇的討論。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的人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教材在理論講解後戛然而止,留給讀者的是一個巨大的鴻溝,即如何將數學描述轉化為計算機可執行的指令。而這套教材的作者顯然預見到瞭這一點,他們巧妙地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瞭一座堅固的橋梁。通過對算法復雜性的分析,讀者可以更好地權衡使用精確算法還是啓發式方法的邊界。這種“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使得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課程學習,它正在為我們構建一個全麵的、麵嚮工程應用的知識體係,讓我們對運籌學這門學科的理解更加立體和深刻。

評分

從整體課程設計的角度來看,這本教材體現齣一種非常成熟的教育哲學,即“應用導嚮下的理論深化”。它沒有將經濟管理和運籌學割裂開來,而是貫穿著一個核心思想:所有的優化模型都是為瞭解決現實中的管理難題。書中穿插的大量案例,比如鐵路調度的優化、金融投資組閤的風險控製,都緊密圍繞著經濟學中的稀缺性資源配置問題。這種緊密的結閤,使得學習過程充滿瞭現實的緊迫感和目標感。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一門孤立的數學分支,而是在學習一種全新的、更具洞察力的商業分析語言。這種語言的力量在於,它能將模糊的商業直覺轉化為可量化、可優化的數學目標函數。對於一名渴望在激烈商業競爭中占據先機的管理者來說,掌握這種精確的決策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毫不猶豫地認為,這本教材不僅是學習運籌學本身的優秀讀本,更是未來商業精英進行科學決策的必備案頭書。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說實話,在如今這個充斥著電子閱讀的時代,反而顯得尤為珍貴。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質感,那種油墨的清香,是電子屏幕永遠無法替代的閱讀體驗。內頁的紙張質量上乘,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涉及大量矩陣運算和網絡流圖的復雜插圖,也絲毫沒有模糊不清的現象,這對於需要反復對照公式和圖示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常常在圖書館裏翻閱它,光是看著那些工整的排版,心中就湧起一股踏實感。更彆提它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瞭,比如關鍵詞的加粗、重要定理的引用框,都設計得恰到好處,既不會打斷閱讀的連貫性,又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很多技術書籍為瞭追求內容上的“滿”,往往犧牲瞭閱讀的舒適度,導緻讀者疲勞,但《運籌學》卻做到瞭內容與形式的完美平衡。這套教材顯然是投入瞭大量心血進行編輯的,它不僅僅是一套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藝品,讓人願意捧在手裏,靜下心來,進行一場深入的思維探險。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在“計算方法”部分展現齣的深度與廣度。運籌學不僅僅是建立模型,更關鍵的是如何高效地求解。這本書並沒有滿足於僅僅介紹理論算法,它更深入地探討瞭各種求解方法的計算復雜性和實際應用中的效率瓶頸。例如,在討論整數規劃時,它詳盡地對比瞭割平麵法和分支定界法的優劣,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層麵,還涉及到瞭剪枝策略和下界估計的技巧,這些都是在實際項目優化中至關重要的“內功”。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非綫性規劃問題時的謹慎態度,他們清楚地指齣瞭局部最優解的陷阱,並提供瞭一係列全局搜索的啓發式算法作為補充。這種求真的態度,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入門教材的範疇,更接近於一本麵嚮專業人士的工具書。對於我們這些未來可能需要參與大型企業運營決策的管理者而言,理解算法背後的“為什麼”和“如何纔能更快”,遠比記住公式本身重要得多,而這本書恰恰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它培養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係統性思維,而非簡單的應試技巧。

評分

除瞭包裝有點皺,其他都還好

評分

除瞭包裝有點皺,其他都還好

評分

很好的教材啊。。。。。。。

評分

很好的教材啊。。。。。。。

評分

很好的教材啊。。。。。。。

評分

除瞭包裝有點皺,其他都還好

評分

很好的教材啊。。。。。。。

評分

很好的教材啊。。。。。。。

評分

很好的教材啊。。。。。。。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