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國傢的形成與國傢結構

中國早期國傢的形成與國傢結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杜勇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16118672
版次:1
商品編碼:1132829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的古史研究,自二十世紀前期即是學術界關切的熱點課題。1923年以來風靡一時的“古史辨”疑古思潮,1925年王國維先生提齣的“古史新證”,以及後來李濟先生提齣的“古史重建”,歸根到底都環繞著方法論問題。《中國早期國傢的形成與國傢結構》在談夏朝是否存在時說:“我以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先不妨在方法論上作些檢討,或可消卻心中的疑雲。就夏史研究來說,有兩個方法論方麵的問題尤其值得我們反思:一是如何看待晚齣文獻資料的真實性問題,二是如何對待夏代考古資料有無文字的問題。”這兩個問題都可以擴大為整個古史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作者簡介

  杜勇,男,1956年生,四川旺蒼人。先後就讀於四川師範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1996年獲曆史學博士學位。現為天津師範大學社科處處長、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主要從事先秦曆史文化和曆史文獻研究,承擔國傢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齣版《<尚書>周初八誥研究》、《金文斷代方法探微》等著作多部,在《光明日報》、《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大陸雜誌》等各類報刊發錶學術論文70餘篇。

目錄

上編 早期國傢的形成與國傢結構
第一章 五帝時代形成中的貴族國傢聯盟
一 從阪泉之戰看中國文明起源的路徑
二 炎帝神農氏的源起與擴張
三 蚩尤非東夷考
四 從陶寺文化看堯舜部落聯閤體的性質
第二章 夏朝統一貴族國傢的形成
一 關於曆史上是否存在夏朝的問題
二 夏朝國傢形式及其統一的意義
三 大禹治水廣為流布的緣由
四 夏朝夷夏關係新說
第三章 商朝統一貴族國傢的發展
一 商朝統一貴族國傢的建立
二 商朝國傢結構新論
三 商朝政區蠡測
四 夏商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下編 三代貴族國傢體製下的附庸國
第四章 杞與莒
一 杞國的東遷及其他
二 古文字中“莒”字的鑒彆問題
三 莒國亡年辨
第五章 徐與晉
一 從班簋的年代看徐偃王的事跡
二 關於春鞦時代晉縣的性質問題
三 “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新解
第六章 巴與蜀
一 甲骨文中的巴方
二 甲骨文中的蜀國地望
三 《禹貢》梁州相關諸問題
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城邦的三個層次,在蘇美爾和古希臘等上古文明地區是普遍存在的。蘇美爾在洪水前就存在埃利都、巴德提比拉、拉拉剋、西巴爾和蘇路帕剋五邦。在原始文字時期建立瞭尼普爾聯盟。早王朝Ⅱ時期(公元前2650~前2550),基什王朝成為該聯盟的盟主。基什第一王朝國王恩美巴拉格西(公元前2630~前2600在位),其名中的&ldquo;恩&rdquo;(en),即是基什城邦首領之銜,也是盟主之銜。《蘇美爾王錶》記敘瞭尼普爾聯盟盟主更迭、王權遞嬗的情況:洪水之後,王權先後由基什轉到烏魯剋、烏爾&hellip;&hellip;直到阿卡德以及烏爾第三王朝。尼普爾聯盟是蘇美爾文明的中心。此外還有兩個範圍較小但曆史地位重要的城邦係統,一是伊圖倫伽爾運河係統,包括阿達布、溫馬、基丁吉爾、巴提比拉、阿拉爾馬諸邦;一是拉格什係統,包括劄巴拉穆、吉爾蘇、拉格什和寜那諸邦。

評分

紙質印刷一般

評分

商的年代無定說,若根據最新之夏商周斷代工程,商朝取代夏朝的時間約前1600年至前1556年之間,大約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滅,共510年(或554年),該時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學界采用。若按民國初年史學傢董作賓依曆法推算,商朝立國的時間應為前1766年至前1111年,共655年[1-2]。

評分

書質量很不錯,物流也給力

評分

周朝是中國曆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朝分為&ldquo;西周&rdquo;(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ldquo;東周&rdquo;(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ldquo;春鞦戰國&rdquo;,分為&ldquo;春鞦&rdquo;及&ldquo;戰國&rdquo;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點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4]。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封建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傢 [1-2]。

評分

  城邦的三個層次,在蘇美爾和古希臘等上古文明地區是普遍存在的。蘇美爾在洪水前就存在埃利都、巴德提比拉、拉拉剋、西巴爾和蘇路帕剋五邦。在原始文字時期建立瞭尼普爾聯盟。早王朝Ⅱ時期(公元前2650~前2550),基什王朝成為該聯盟的盟主。基什第一王朝國王恩美巴拉格西(公元前2630~前2600在位),其名中的&ldquo;恩&rdquo;(en),即是基什城邦首領之銜,也是盟主之銜。《蘇美爾王錶》記敘瞭尼普爾聯盟盟主更迭、王權遞嬗的情況:洪水之後,王權先後由基什轉到烏魯剋、烏爾&hellip;&hellip;直到阿卡德以及烏爾第三王朝。尼普爾聯盟是蘇美爾文明的中心。此外還有兩個範圍較小但曆史地位重要的城邦係統,一是伊圖倫伽爾運河係統,包括阿達布、溫馬、基丁吉爾、巴提比拉、阿拉爾馬諸邦;一是拉格什係統,包括劄巴拉穆、吉爾蘇、拉格什和寜那諸邦。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周朝是中國曆史上繼商朝之後的朝代。周朝分為&ldquo;西周&rdquo;(前11世紀中期-前771年)與&ldquo;東周&rdquo;(前770年-前256年)兩個時期。西周由周武王姬發創建,定都鎬京(宗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其中東周時期又稱&ldquo;春鞦戰國&rdquo;,分為&ldquo;春鞦&rdquo;及&ldquo;戰國&rdquo;兩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時間從約前11世紀至前256年,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另一說是868年,兩者相差一百多年,問題點在於周朝的建國之年一直無法確認[4]。周朝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世襲封建王朝,其後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一政府的大一統國傢 [1-2]。

評分

關於商朝的文獻資料,多來自於其後麵的周朝的紀錄,漢朝司馬遷的《史記》,以及商朝金文和甲骨文的記載。其中,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係統的文字符號。[1-2]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