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系列丛书,把庄子与禅宗一起讲,庄子思想与佛教思想交融在一起,互为映照,十分有趣。《庄子》共三十三篇,本丛书以篇为单位进行讲解。《逍遥游》以“北冥有鱼”、“化而为鹏”的夸张描绘,提出了生命与精神自在逍遥的宏大境界,开启了迈向广阔天地的思考之门。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些在认识论上极为重要的问题,值得人们对社会生活和个人修养的局限进行反省。在这一篇中,庄子还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样与老子《道德经》相唱和的人生修为的高境界,配合后面“尧让天下于许由”等一系列寓言故事,提出一种高尚、优美的人生价值观念,这对中国后世的隐士思想和隐士文学以极大的启迪。《德充符》中,展开了对“形与神”关系的论说,用现代的思想来看,就是人类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者关系的问题。庄子借“老聃”之口,提出了“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这样的至高境界,表现出对理性乃至生命的超过。
冯学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当知青期间,认识了著名的海灯法师。经其举荐,往参本光法师,后来更历参贾题韬老居士、离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当代禅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传承。近四十年来,冯学成居士于众多高明中殷勤参叩,饱览经史,深入禅观,从此意气风发,自在出入于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间。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学院、四川尼众佛学院、云门佛学院、河北省佛学院任教,往来于四川、广东、河北和湖北等地讲学。近几年在其开办的龙江书院、粤海书院开讲了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庄子等讲座,旨在以国学为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曾出版禅宗等方面的著作二十余部。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涉猎的读者,我深知翻译和解读的难度。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将那位古代先贤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像,而是将他还原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甚至有些顽皮的智者。书中对于“境界”的描述,绝非纸上谈兵,而是结合了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场景,比如如何对待他人的赞美与批评,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些细腻的观察,让原本宏大的哲学命题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心斋”的阐述所打动,它不是让你空着脑袋发呆,而是一种主动的、高度专注的内在状态的培养,这对于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来说,是多么急需的技能啊。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人情世故的理解也深入了一层,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在现代生活中感到迷失的人量身定制的指南。我是在一个工作压力山大的时期偶然翻到它的,原本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没想到却被其中蕴含的深邃智慧深深吸引。书中的语言并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的古文,而是非常流畅且富有诗意的叙述,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在林间漫步、心神舒畅的感觉。它没有直接给出“你应该怎么做”的命令,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精妙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思考自己与外界的关系,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宁静。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无用之用”的阐释,这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价值”的定义,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每天忙碌追逐的目标是否真的有意义。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变得更加开阔和包容。它不是一本让你立刻解决所有问题的“速效药”,而更像是一位智者在耳边轻声低语,指引你找到通往内心自由的古老路径。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仿佛拨开了一层又一层的迷雾。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对这类哲学导读类的书籍抱有戒心,总担心会读到空洞的口号或故作高深的理论。然而,这本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它的结构安排非常精妙,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解概念,而是像在编织一张巨大的、充满生命力的图景。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对着某些句子反复琢磨,想象着作者描述的那个世界——那里没有等级,没有虚伪的攀附,只有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书中的幽默感也令人称道,它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解构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让人在发笑之余,又感到一阵脊背发凉的清醒。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场精神上的探险,引导我去探访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被日常琐事掩盖的原始冲动和智慧。它提供了一种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全新算法,非常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视角是极其独特的,它成功地将古代哲学的精髓与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进行了奇妙的连接。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励志类的书籍,它们往往过于强调行动和外在的成功,但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强调的是“放下”和“顺应自然”。它探讨了如何与变化无常的命运和解,如何在看似荒谬的境地中找到坚实的立足点。书中的一些论述,比如关于“德行”的培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要求你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而是教导你如何保持一颗本真、不被外界污染的心。我欣赏作者处理材料时的那种游刃有余的潇洒感,他似乎能看透事物表象背后的本质,并用极其凝练的笔触将其描绘出来。对于那些厌倦了线性思维、渴望更高维度精神探索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强效的清醒剂。它让人明白,真正的强大,往往源自于对自身局限性的全然接纳。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韵律和节奏感极佳,即使是初次接触这类思想体系的读者,也能被其强大的磁场迅速吸引。它没有强迫你去接受任何既定的教条,而是像一个导游,带着你走过一片充满迷雾的森林,让你自己去发现隐藏在灌木丛后的秘密出口。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极端肯定,即便你看起来“一无所成”,在那个宏大的宇宙图景中,你依然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书中的论证逻辑严密却又饱含人情味,绝非生硬的逻辑推演。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由”的真正含义——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而是拥有选择如何回应生活的能力。这本书,是现代人对抗精神内耗的有力武器,它教会你如何与自己和平相处,并优雅地度过一生。
评分非常好的的书,值得反复读!
评分教育智慧求妙点.从知识到能力,从情感到智慧,教育逐步进入它的最佳境界。教育智慧表现为对教育本
评分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水平不很高,还是传统文人的格调。从其对文革的评价可以看出,对自由的理解不深刻
评分很好,非常满意!
评分非常好的的书,值得反复读!
评分水平不很高,还是传统文人的格调。从其对文革的评价可以看出,对自由的理解不深刻
评分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还在阅读,解释得很有新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