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

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军 著
图书标签:
  • Linux
  • Shell
  • 系统命令
  • 脚本
  • 实践
  • 教程
  • 运维
  • 服务器
  • 编程
  • 入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450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354663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Linux/Unix技术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由浅入深、全面、系统地介绍了Linux系统的基础命令和Shell脚本的开发。作为一本面向Linux入门用户的书籍,本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用例简单明了,便于读者阅读领会。同时,全书穿插了不少要求读者动手实践的内容,不但可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和消化,同时也可通过动手实践激发读者对Linux系统和Shell编程的兴趣,从而更好地驱动读者学习。
  《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共计18章,从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前8章,全面介绍了Linux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命令;第二部分为第9章和第10章,主要是Linux下交互和非交互编辑器的使用;第三部分为第11~18章,主要是Shell脚本开发。这三部分内容各有偏重,读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阅读。
  《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根据作者多年来Linux环境运维管理工作的经验编著而成,内容丰富,且注重实践讲解,非常适合Linux初学者和基于Linux平台的软件开发者学习或查阅。从内容结构上来看,本书摒弃了各章独立的写作风格,而是采取了各章有机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自成一体,既加深了读者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也有利于从全局把控Linux系统和Shell编程的精髓。

作者简介

  王军,拥有近8年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工作经验。2006年年初开始从事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先后参与过校园交换网、公司办公网以及大中型互联网公司的高可用网络架构设计,有丰富的网络实战经验。2008年进入Linux系统运维领域,并相继在国内多家著名企业(易趣、51JOB、阿里云)就职,从事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工作,工作内容涉及大规模商用云计算虚拟化平台运维、系统架构、企业网络设计。自行设计和部署过国内多家大型网站的高可用集群。对系统、网络、数据库都有深刻的理解,多次在国内一些技术论坛和博客中发表技术文档,颇受关注。现任国家电网某子公司资深技术顾问。

精彩书评

  

  本书作者王军拥有国内多家著名IT公司的服务经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仍笔耕不辍,将多年来在Linux领域的钻研、磨练与实践凝结成文,以回馈多年来在Linux社区获得的帮助,是帮助初学者提升学习曲线的可贵尝试。全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Linux系统命令、Shell脚本编程,附加大量实战脚本,是学习Linux系统的有力指南。本书亦有工具书特色,本人使用Linux多年,翻阅此书仍为其内容的实用性所吸引,受益匪浅。
  ——高通中国高级测试经理·王锋
  
  本书是作者在系统管理领域多年实践的精彩总结,没有花哨的语言,不是大而全的砖头书。从头到尾,循序渐进,让你对Linux的基本操作及其原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作者使用很大一部分篇幅阐述Linux下的脚本编程,相信这也是他对系统管理领域的深刻理解,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编程技能,才能让系统管理井井有条,避免一些人为的低级错误。本书一定能给Linux初学者及系统管理员带来帮助。
  ——阿里巴巴技术专家·陈波
  
  

目录

推荐序
推荐序
前 言

第1章 Linux简介
1.1 Linux的发展历史
1.2 Linux的特点
1.3 系统安装
1.3.1 安装前的规划
1.3.2 安装RedHat
1.3.3 安装CentOS
1.4 系统登录
1.4.1 第一次登录系统的设置
1.4.2 使用图形模式登录
1.4.3 使用终端模式登录
1.4.4 开始学习使用Linux的命令
1.5 系统启动流程
1.5.1 系统引导概述
1.5.2 系统运行级别
1.5.3 服务启动脚本
1.5.4 Grub介绍
1.6 获得帮助
1.6.1 使用man page
1.6.2 使用info page
1.6.3 其他获得帮助的方式

第2章 Linux用户管理
2.1 Linux用户和用户组
2.1.1 UID和GID
2.1.2  /etc/passwd和/etc/shadow
2.2 Linux账号管理
2.2.1 新增和删除用户
2.2.2 新增和删除用户组
2.2.3 检查用户信息
2.3 切换用户
2.3.1 切换成其他用户
2.3.2 用其他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sudo
2.4 例行任务管理
2.4.1 单一时刻执行一次任务:at
2.4.2 周期性执行任务:cron
2.4.3 /etc/crontab的管理

第3章 Linux文件管理
3.1 文件和目录管理
3.1.1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3.1.2 文件的相关操作
3.1.3 目录的相关操作
3.1.4 文件时间戳
3.2 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3.2.1 查看文件或目录的权限:ls -al
3.2.2 文件隐藏属性
3.2.3 改变文件权限:chmod
3.2.4 改变文件的拥有者:chown
3.2.5 改变文件的拥有组:chgrp
3.2.6 文件特殊属性:SUID/SGID/Sticky
3.2.7 默认权限和umask
3.2.8 查看文件类型:file
3.3 查找文件
3.3.1 一般查找:find
3.3.2 数据库查找:locate
3.3.3 查找执行文件:which/whereis
3.4 文件压缩和打包
3.4.1 gzip/gunzip
3.4.2 tar
3.4.3 bzip2
3.4.4 cpio

第4章 Linux文件系统
4.1 文件系统
4.1.1 什么是文件系统
4.1.2 ext2文件系统简介
4.1.3 ext3文件系统简介
4.2 磁盘分区、创建文件系统、挂载
4.2.1 创建文件系统:fdisk
4.2.2 磁盘挂载:mount
4.2.3 设置启动自动挂载:/etc/fstab
4.2.4  磁盘检验:fsck、badblocks
4.3 Linux逻辑卷
4.3.1 什么是逻辑卷
4.3.2 如何制作逻辑卷
4.4 硬链接和软链接
4.4.1 什么是硬链接
4.4.2 什么是软链接

第5章 字符处理
5.1 管道
5.2 使用grep搜索文本
5.3 使用sort排序
5.4 使用uniq删除重复内容
5.5 使用cut截取文本
5.6 使用tr做文本转换
5.7 使用paste做文本合并
5.8 使用split分割大文件

第6章 网络管理
6.1 网络接口配置
6.1.1 使用ifconfig检查和配置网卡
6.1.2 将IP配置信息写入配置文件
6.2 路由和网关设置
6.3 DNS客户端配置
6.3.1 /etc/hosts
6.3.2 /etc/resolv.conf
6.4 网络测试工具
6.4.1 ping
6.4.2 host
6.4.3 traceroute
6.4.4 常见网络故障排查

第7章 进程管理
7.1 什么是进程
7.2 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7.3 进程的观察:ps、top
7.4 进程的终止:kill、killall
7.5 查询进程打开的文件:lsof
7.6 进程优先级调整:nice、renice

第8章 Linux下的软件安装
8.1 源码包编译安装
8.1.1 编译、安装、打印HelloWorld程序
8.1.2 使用源码包编译安装Apache
8.2 RPM安装软件
8.2.1 什么是RPM
8.2.2 RPM包管理命令:rpm
8.2.3 包依赖关系
8.2.4 使用RPM包安装gcc
8.2.5 使用RPM包安装Apache
8.3 yum安装软件
8.3.1 yum命令的基本用法
8.3.2 使用yum安装Apache
8.3.3 RedHat使用yum的问题
8.3.4 自建本地yum源
8.3.5 自建网络yum源
8.4 三种安装方法的比较
8.5 重建RPM包
8.5.1 创建重建环境
8.5.2 快速重建RPM包
8.5.3 以spec文件重建RPM包
8.5.4 spec文件简介

第9章 vi和vim编辑器
9.1 vi和vim编辑器简介
9.2 vi编辑器
9.2.1 模式介绍
9.2.2 案例练习
9.3 vim编辑器
9.3.1 多行编辑
9.3.2 多文件编辑
9.3.3 使用vimtutor深入学习vim
9.4 gedit编辑器
9.4.1 gedit编辑器简介
9.4.2 启动gedit编辑器

第10章 正则表达式
10.1 正则表达式基础
10.1.1 什么是正则表达式
10.1.2 基础的正则表达式
10.1.3 扩展的正则表达式
10.1.4 通配符
10.2 正则表达式示例
10.3 文本处理工具sed
10.3.1 sed介绍
10.3.2 删除
10.3.3 查找替换
10.3.4 字符转换
10.3.5 插入文本
10.3.6 读入文本
10.3.7 打印
10.3.8 写文件
10.3.9 sed脚本
10.3.10 高级替换
10.3.11 sed总结
10.4 文本处理工具awk
10.4.1 打印指定域
10.4.2 指定打印分隔符
10.4.3 内部变量NF
10.4.4 打印固定域
10.4.5 截取字符串
10.4.6 确定字符串的长度
10.4.7 使用awk求列和

第11章 Shell编程概述
11.1 Shell简介
11.1.1 Shell是什么
11.1.2 Shell的历史
11.1.3 Shell的功能
11.1.4 Shell编程的优势
11.2 第一个Shell脚本
11.2.1 编辑第一个Shell脚本
11.2.2 运行脚本
11.2.3 Shell脚本的排错
11.3 Shell的内建命令

第12章 Bash Shell的安装
12.1 确定你的Shell版本
12.2 安装bash
12.3 使用新版本的Bash Shell
12.4 在Windows中安装bash

第13章 Shell编程基础
13.1 变量
13.1.1 局部变量
13.1.2 环境变量
13.1.3 变量命名
13.1.4 变量赋值和取值
13.1.5 取消变量
13.1.6 特殊变量
13.1.7 数组
13.1.8 只读变量
13.1.9 变量的作用域
13.2 转义和引用
13.2.1 转义
13.2.2 引用
13.2.3 命令替换
13.3 运算符
13.3.1 算术运算符
13.3.2 位运算符
13.3.3 自增自减
13.4 其他算术运算
13.4.1 使用$[]做运算
13.4.2 使用expr做运算
13.4.3 内建运算命令declare
13.4.4 算术扩展
13.4.5 使用bc做运算
13.5 特殊字符
13.5.1 通配符
13.5.2 引号
13.5.3 注释符
13.5.4 大括号
13.5.5 控制字符
13.5.6 杂项

第14章 测试和判断
14.1 测试
14.1.1 测试结构
14.1.2 文件测试
14.1.3 字符串测试
14.1.4 整数比较
14.1.5 逻辑测试符和逻辑运算符
14.2 判断
14.2.1 if判断结构
14.2.2 if/else判断结构
14.2.3 if/elif/else判断结构
14.2.4 case判断结构

第15章 循环
15.1 for循环
15.1.1 带列表的for循环
15.1.2 不带列表的for循环
15.1.3 类C的for循环
15.1.4 for的无限循环
15.2 while循环
15.2.1 while循环的语法
15.2.2 使用while按行读取
文件
15.2.3 while的无限循环
15.3 until循环
15.3.1 until循环的语法
15.3.2 until的无限循环
15.4 select循环
15.5 嵌套循环
15.6 循环控制
15.6.1 break语句
15.6.2 continue语句

第16章 函数
16.1 函数的基本知识
16.1.1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16.1.2 函数的返回值
16.2 带参数的函数
16.2.1 位置参数
16.2.2 指定位置参数值
16.2.3 移动位置参数
16.3 函数库
16.3.1 自定义函数库
16.3.2 函数库/etc/init.d/functions简介
16.4 递归函数

第17章 重定向
17.1 重定向简介
17.1.1 重定向的基本概念
17.1.2 文件标识符和标准输入输出
17.2 I/O重定向
17.2.1 I/O重定向符号和用法
17.2.2 使用exec
17.2.3 Here Document

第18章 脚本范例
18.1 批量添加用户脚本
18.2 检测服务器存活
18.3 使用expect实现自动化输入
18.4 自动登录ftp备份
18.5 文件安全检测脚本
18.6 ssh自动登录备份
18.7 使用rsync备份
18.8 使用netcat备份
18.9 使用iptables建立防火墙
18.10 自定义开机启动项的init脚本
18.11 使用脚本操作MySQL数据库
18.12 基于LVM快照的MySQL数据库备份
18.13 页面自动化安装LAMP环境







精彩书摘

  第1章
  Linux简介
  1.1 Linux的发展历史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应该怎么读Linux这个单词,根据Torvalds(Linux的发明者)在其多次公开场合中的说明,标准的读音应该是“哩呐科斯”,利用搜索引擎加关键字Linux pronunciation进行搜索,就可以看到具体的视频。
  说到Linux就不得不提到UNIX,因为Linux是一种类UNIX的系统。早在1965年,贝尔实验室加入了一项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合作计划,该计划要开发一个多用户、多进程、多层次的Multics操作系统。由于该计划实际进展太过缓慢,1969年便暂停了。不过该计划的参与者之一Ken Thompson已经从这项计划中获得了一些点子和收获,当时他有一个被称为“星际旅行”的程序在GE-635的机器上运行,因为该机器性能问题,运行“星际旅行”太慢,从而引发了他想将这个程序移植到一台性能更好的DPD-7上的想法,只是因为家中有小孩需要照顾而一直没有时间动手。巧合的是,在1969年8月左右,他的妻儿出门探亲了一个月,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Thompson编写了一个操作系统,并成功地将“星际旅行”移植到了DPD-7上,而这个操作系统就是UNIX的原型。
  UNIX由于具有优秀的移植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1974年12月伯克利大学获得UNIX的源码,并动手将其修改为适合自己机器的版本,最终命名为BSD,这也是UNIX很重要的一个分支。由于当时还没有足够的版权意识,很多商业公司都开始了基于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比如AT&T;的System V、IBM的AIX等,在这段时期中也形成了UNIX的两大分支:System V和BSD。
  后来AT&T;公司出于商业考虑(贝尔实验室是从属于AT&T;公司的),1979年在发行第七版UNIX时开始严格限制对学生提供源码。这对大学教学影响非常大,因为在无法看到源码的情况下,教学工作便很难进行。当时有个叫Tanenbaum的教授为避免版权纠纷,在完全不看UNIX源码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写了一个类UNIX的系统,并命名为Minix,这项工作从1984年持续到1986年。由于开发这个系统的出发点在于教学,所以用户对Minix的新需求往往得不到开发支持,只能基于Minix的源码自己进行修改。
  1984年,Richard Stallman创立了GNU项目,由自由软件基金支持,GNU项目的目标是“开发一个完全自由的UNIX操作系统”。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抦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1991年8月,网络上出现了以此开篇的帖子,这是一名芬兰的大学生为了写一个类Minix的系统而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他就是著名的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同年10月5日,他在网络上发布了大约有1万行代码的Linux 0.01版本,次年已经有约1000人在使用Linux了。1993年,大约有100名程序员参与了Linux内核开发工作,其中核心人员有5名,此时Linux 0.99版本的代码大约有10万行,用户约为10万人。1994年,Linux加入了GNU,成为GNU项目中的一员,同年Linux 1.0版本发布,代码量大约有17万行,最早按照完全自由免费的协议发布,用户可以随意下载、使用、修改,而不需要通知作者。随后采用了GPL协议,很多开发人员开始将自己的代码贡献给核心小组,这也就使得当时的Linux系统对不同硬件都有着极好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不同平台间的可移植性。1995年,Linux可以在Intel、Digital等主流处理器上运行,用户量超过50万。1996年,Linux 2.0版本发布,并支持多处理器,此时的Linux进入实用阶段,用户量已经达到350万。1998年,RedHat公司宣布商业支持计划,迅猛推进了Linux的发展,至此Linux正式成为真正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并继续成长。
  ……

前言/序言


《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与优化实战》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面向专业运维人员、系统管理员以及对Linux服务器性能优化有深度需求的开发人员的实战指南。书中深入剖析了构建和维护稳定、高效、可扩展的Linux服务器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实践经验,涵盖了从系统基础架构、网络配置,到性能监控、故障排查,再到安全加固和自动化运维等全方位内容。全书以解决实际生产环境中遇到的问题为导向,提供了大量经过验证的配置方法、调优策略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打造真正具备高性能、高可用性的Linux服务器集群。 第一部分:Linux系统基础与性能感知 在构建高性能服务器之前,扎实的系统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将从Linux内核的演进与核心机制入手,重点讲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I/O调度以及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我们将探讨不同进程调度算法(如CFS、RT)对系统响应速度的影响,以及内存分配、交换、大页等机制如何直接关联到应用程序的性能。对于I/O密集型应用,深入理解块设备驱动、I/O调度器(如noop, deadline, cfq)的选择与配置至关重要,本书将提供详细的分析和建议。 文件系统方面,我们将不止步于ext4,而是会深入探讨XFS、Btrfs等现代文件系统的特性,特别是它们在并发读写、日志记录、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理解文件系统的挂载选项、inode、extent等概念,对于优化文件访问性能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本书将引导读者建立起对系统性能的“感知”能力。通过讲解top、htop、vmstat、iostat、sar、netstat、ss等经典性能监控工具的使用,以及它们的输出含义,读者将学会如何快速定位CPU、内存、磁盘I/O、网络等瓶颈。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介绍一些更高级的性能分析工具,如perf、strace、lsof等,它们能帮助我们深入到系统调用的层面,理解应用程序的行为,找出性能问题的根源。 第二部分:网络服务优化与负载均衡 网络是高性能服务器的生命线。本部分将聚焦于Linux网络协议栈的深度优化,包括TCP/IP栈的各项参数调优。我们将详细讲解TCP拥塞控制算法(如reno, cubic, bbr)的选择与配置,以及如何调整TCP连接的超时时间、窗口大小、延迟应答等参数,以适应不同网络环境和应用需求。同时,网络接口的驱动程序、中断处理、软中断的负载均衡策略也将是讨论的重点,以减少网络丢包和延迟。 DHCP、DNS等网络基础服务的稳定运行是上层应用的基础。本书将提供配置和优化这些服务的技巧,以确保客户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网络信息。 负载均衡是构建高可用、高并发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本书将深入讲解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各种工作模式(NAT、DR、TUN),并结合实际案例演示其配置与性能调优。我们将分析IPVS的调度算法(rr, wrr, lc, wlc, sh, dh)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并提供Keepalived等高可用解决方案的集成指南,确保服务不间断。 对于Web服务器,我们将重点介绍Nginx和Apache的性能优化。这包括高效的连接管理、缓存策略(页面缓存、对象缓存)、Gzip压缩、SSL/TLS加速,以及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的配置。我们将探讨HTTP/2、HTTP/3协议的优势,以及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和优化。 第三部分:存储系统高性能化 存储是数据库、文件服务等应用性能的关键瓶颈。本部分将深入探讨Linux存储系统的优化之道。我们将从RAID技术出发,讲解不同RAID级别的优缺点,以及在Linux下如何通过mdadm进行软RAID的配置与管理。 对于高性能存储,我们将重点介绍NVMe SSD的特性与优化。这包括了解NVMe驱动的性能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块设备I/O调度器、文件系统选择(如XFS的noatime, nodiratime选项)来最大化其性能。 数据库存储是高性能服务器的核心。本书将针对MySQL/MariaDB、PostgreSQL等主流数据库,提供存储层面的优化建议。这包括文件系统的选择、挂载选项的调整、O_DIRECT的使用、WAL(Write-Ahead Logging)的配置,以及数据库自身的Buffer Pool/Shared Buffers调优。我们将讨论如何通过RAID卡缓存、SSD RAID等方式提升数据库I/O性能。 除了本地存储,分布式存储系统如Ceph、GlusterFS等也是现代大规模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简要介绍它们的架构和部署要点,并侧重于其性能调优和监控。 第四部分:内存与进程调优 内存是CPU处理速度的基石,合理的内存管理和调优对于提升系统整体性能至关重要。本部分将深入剖析Linux内存管理机制,包括TLB(Translation Lookaside Buffer)、Page Cache、Swap机制的工作原理。我们将讲解如何通过sysctl配置参数来精细控制内存的分配、回收和交换策略,例如vm.swappiness、vm.dirty_ratio、vm.dirty_background_ratio等。 对于内存密集型应用,如大型数据库、缓存服务(Redis, Memcached),我们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调整应用自身的内存参数、使用大页(Huge Pages)等技术来减少TLB失效和提高内存访问效率。 进程管理方面,我们将探讨cgroup(Control Groups)和namespace的应用,它们是实现资源隔离和限制的关键技术,能有效防止单个应用耗尽系统资源,影响其他服务的稳定性。我们将演示如何使用cgroup来限制CPU、内存、I/O等资源的使用,以及如何与systemd等服务管理工具结合使用。 此外,本书还将介绍如何通过ulimit命令限制用户进程的资源,以及如何分析进程的CPU使用率、内存占用、I/O活动等,以便找出性能瓶颈。 第五部分:系统安全加固与监控体系构建 高性能服务器也必须是安全的。本部分将系统性地介绍Linux服务器的安全加固策略。我们将从防火墙(iptables, firewalld, nftables)的配置入手,讲解如何实现精细化的网络访问控制,以及端口复用、DoS/DDoS防护的初步配置。 用户和权限管理是安全的基础。我们将深入讲解sudo的使用,以及ACL(Access Control Lists)在精细化文件权限控制中的作用。SSH安全是远程访问的重中之重,本书将提供SSH服务配置的最佳实践,包括禁用root登录、密钥认证、端口修改、访问频率限制等。 SELinux和AppArmor等强制访问控制(MAC)系统是Linux安全的重要屏障。我们将深入讲解它们的原理,并提供实际应用场景下的配置和调试指南,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利用它们来限制进程的权限,降低安全风险。 除了系统本身的加固,构建一套完善的监控体系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关键。本书将介绍Prometheus、Grafana等主流的开源监控解决方案的部署和使用。我们将讲解如何采集系统指标(CPU、内存、磁盘、网络)、应用指标(Web服务器请求数、数据库连接数)以及自定义业务指标。通过构建可视化的监控仪表盘和设置合理的告警规则,读者将能够及时发现和响应潜在的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中断时间。 第六部分:自动化运维与性能故障排查实战 在现代IT环境中,自动化是提升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的关键。本部分将介绍Ansible、SaltStack等自动化运维工具的应用。我们将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批量部署、配置和管理大量的Linux服务器,实现配置的一致性和快速的变更部署。 故障排查是运维人员的核心技能。本书将通过大量真实的故障案例,引导读者学习如何系统性地分析和解决各种性能问题。我们将涵盖CPU飙升、内存溢出、磁盘I/O延迟、网络拥塞、进程假死等常见问题的诊断思路和排查步骤。通过结合前面介绍的各种监控工具和分析方法,读者将能够迅速定位问题根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本书的每一部分都辅以大量的命令行示例、配置文件片段和图示,力求直观易懂。读者可以通过跟随书中的实践步骤,在自己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和验证,从而真正掌握Linux高性能服务器构建与优化的核心技术。无论您是刚刚接触Linux运维,还是希望将现有服务器性能推向新的高度,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实战伙伴。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系统管理员,高效地管理 Linux 服务器是我的日常工作。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 Linux 命令和 Shell 脚本知识的参考书。《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非常符合我的需求。我期望书中能够涵盖从基础命令的精细用法到高级脚本的编写技巧,并且能够提供大量贴近实际工作场景的案例。例如,我特别想学习如何利用 Shell 脚本来自动化日志分析、备份恢复、用户权限管理等日常任务,并且能够编写出能够应对各种异常情况的健壮脚本。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 Shell 脚本的安全实践,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脚本来提升系统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是我的工作利器。

评分

作为一个已经接触 Linux 有一段时间的用户,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巩固基础、提升技能的书籍。《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尤其看重的是它“实践指南”这个定位,这意味着它不只是理论的堆砌,而是会提供大量的实际操作案例和技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一些常用的 Linux 命令,例如 `grep`、`awk`、`sed` 等,不仅仅是基本用法,更希望看到它们在复杂场景下的高级应用。对于 Shell 脚本部分,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如何编写更健壮、更具可读性的脚本,了解脚本的错误处理机制,以及如何进行性能优化。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系统管理的常用脚本示例,那将是锦上添花,能够直接应用于我的工作中,解决实际的痛点。我深信,这本书将成为我 Linux 学习道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 Linux 命令和 Shell 脚本的理解仅停留在“能用就行”的层面,很多命令参数的含义和背后的逻辑都不是很清楚。这次入手《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完全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正理解命令的精髓,学会如何灵活地组合它们来完成各种任务。比如,我一直想弄明白 `find` 命令结合其他命令进行复杂文件查找和处理的技巧,以及如何用 Shell 脚本自动化部署和监控。这本书的书名给我的感觉非常务实,不像有些书那样空泛。我期望书中能够有清晰的图示和详细的步骤,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不断挑战自己,突破瓶颈。

评分

终于拿到这本书了,我一直对 Linux 的命令行操作和 Shell 脚本编写充满兴趣,但总感觉摸不着门道,很多时候在网上零散地搜索教程,学习效率不高,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所以当我看到《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这本书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到排版,都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深入的命令用法,比如那些不常用但却非常强大的命令,以及如何结合使用这些命令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对于 Shell 脚本,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脚本的编写规范、调试技巧,以及如何利用脚本实现自动化运维和日常工作中的重复性任务。这本书的书名就非常直观地说明了它的内容,非常吸引我。我希望它能帮我打开 Linux 世界的新大门,让我能更自信地驾驭命令行,写出高效、实用的脚本。

评分

我是一位对 Linux 系统性能优化和自动化管理非常有兴趣的开发者,平时也会写一些 Shell 脚本来辅助开发流程。《Linux系统命令及Shell脚本实践指南》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更有效地利用 Linux 命令来分析系统性能、排查故障的深入讲解,比如如何使用 `top`、`vmstat`、`iostat` 等命令来监控资源使用情况,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在 Shell 脚本方面,我更关注如何编写出能够处理复杂逻辑、具有良好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的脚本,可能包括函数的使用、变量的有效管理、以及如何与其他工具(如 `git`、`docker` 等)进行集成。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高级的脚本编写模式,或者一些安全加固方面的脚本示例,那就太棒了。

评分

留着慢慢看,京东真给力!!!

评分

爱好与工作同时,希望有所助益

评分

挺好的,通俗易懂,好看,教程,评论超过十个字了

评分

代同事买的,质量不错,是正版的,物流也快,非常好。

评分

书有点损坏!

评分

还没看,先给个习惯性好评!

评分

详解调理业不是很清晰,尤其是前面详解过的,后面又讲一遍,比如continue

评分

一般般,性价比不是很高

评分

转行加油,学习linux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