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套装包含以下2本图书: |
| 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 | 定价: | 62.00 |
| 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1000题 | 定价: | 58.00 |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理论(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2)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12)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17) 第一节毛泽东思想概述(17)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9)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20) 第四节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22) 第五节统一战线(25) 第六节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26) 第七节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27)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29)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29)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30) 第三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1) 第四章邓小平理论(33)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33) 第二节邓小平理论的精髓(35)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36) 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7) 第五节改革开放(38) 第六节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40) 第七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42) 第八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42) 第九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4) 第十节“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45) 第十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46) 第五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8) 第一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48) 第二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科学内涵(50)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51) 第四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53) 第六章科学发展观(55)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评价(55)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57) 第三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60) 第七章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64) 第一节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64) 第二节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65) 第三节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色和基本方略(66)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0) 第一节经济体制(70) 第二节市场经济(72)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4) 第二章微观经济(76) 第一节市场主体(76) 第二节市场机制(77) 第三节市场竞争(79) 第四节收入分配(81) 第三章宏观经济(83)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83) 第二节财政与税收(85) 第三节货币与银行(87) 第四章国际经济(97) 第一节开放经济(97) 第二节国际贸易(98) 第三节国际金融(100) 第四节世界经济组织(105) 第五章我国经济发展战略(107) 第一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07) 第二节“一带一路”建设(109) 第三节我国自贸区建设(115) 第一章理论法学(120) 第一节基本概念(120) 第二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124) 第二章宪法(128) 第一节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28) | 第二节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其他基本制度(129)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31) 第四节国家机构(135) 第五节国歌法(141) 第六节国家赔偿制度(142) 第三章部门法(146) 第一节行政法(146) 第二节刑法(156) 第三节民法(161) 第四节商法与经济法(168) 第五节公务员法(176) 第六节保守国家秘密法(184) 第七节网络安全法(188) 第八节社会法(194) 第九节诉讼法(205) 第一章管理基础理论(222) 第一节基本概念(222) 第二节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演变(224) 第二章行政管理(226) 第一节行政管理的内涵(226) 第二节政府职能(227) 第三节行政组织(228) 第四节行政法治(230) 第五节行政责任与行政监督(233) 第六节行政改革与创新(236) 第三章公共政策(240)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240) 第二节政策制定(243) 第三节政策执行(246) 第四节政策评价(248) 第五节政策调整与终结(250) 第四章领导(253) 第一节领导活动和领导理论(253) 第二节领导本质(254) 第三节领导者和领导群体(257) 第四节领导体制(259) 第五节领导决策(260) 第六节领导用人(263) 第七节思想政治工作(264) 第八节领导方式、方法和艺术(266) 第一章科学技术(270)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270) 第二节科学常识与科学前沿问题(275) 第三节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279) 第二章历史(289) 第一节中国历史(289) 第二节中共党史(304) 第三章国情国力(314) 第一节国土与资源(314) 第二节人口与国民素质(319) 第三节民族与宗教(320) 第四节生态环境状况(322) 第五节综合国力(323) 第一章公文写作与处理(326) 第一节公文基础知识(326) 第二节公文处理(334) 第二章机关常用公文(337) 第一节法定公文主要文种及其写作方法(337) 第二节事务公文主要文种及其写作方法(359) 第一节党的shijiuda报告(要点)(382) 第二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389) 第三节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点)(391) 第四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要点)(394) 第五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点)(397) 第六节《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要点)(399) 第七节《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要点)(401) 第八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点)(40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05) |
《中公版·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是根据全国各省市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编写,在遴选考试中,往往会测查对考生基础的政治、经济、法律、管理、科技、历史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们编辑了本套教材,方便考生熟悉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考生还可以配套《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1000题(中公版)》,在复习完基础知识后,好的方法就是做题检验,切实帮助考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中公版·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有七篇内容,依次为政治篇,经济篇,法律篇,管理篇,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篇,公文写作与处理篇,重要政策篇。同时,对于当下的热点知识,我们在图书中也进行了编题,如xijinping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带一路”建设、党的shijiuda报告(要点)等。考生可以在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同时熟知当下的时政热点,提升整体的复习备考效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理论(3)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28)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3)
第四章国家领导人系列重要讲话精神(67)
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9)
第二章微观经济(88)
第三章宏观经济(96)
第四章国际经济(108)
第一章理论法学(115)
第二章宪法(121)
第三章部门法(132)
第一章管理基础知识(167)
第二章行政管理(177)
第三章公共政策(188)
第四章领导(191)
第一章科学技术(205)
第二章历史(218)
第三章国情国力(239)
第一章公文基础知识(247)
第二章公文实务(26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80)
《中公版·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1000题》是根据全国各省市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编写的一本题库,在遴选考试中,往往会测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政治、经济等基础性学科的了解与掌握,所以我们在配套《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中公版)》教材的基础上,编辑了这本题库,方便考生在复习备考完理论知识后,检验自己的复习成果,切实帮助考生巩固基础理论知识。
《中公版·2018党政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1000题》共包含七篇内容,依次为政治篇,经济篇,法律篇,管理篇,科学技术、历史、国情国力篇,公文写作与处理篇,政策法规篇。涵盖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公文写作题等,方便考生对不同题型的复习备考,提升考生的实战能力。
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本配套的1000题习题集。很多时候,教材看得再好,如果配套的练习跟不上,那也是白搭。这套题库的难度设置,简直是神还原了遴选考试的真实水平,甚至在某些特定知识模块的深度上,我觉得比我之前做过的几套模拟题都要更胜一筹。它不像市面上有些题库,只是把真题换个说法重复考,或者搞一些偏门怪题来凑数。这1000道题,覆盖面极广,尤其是在对政策理解和案例分析的考察上,简直是刁钻而精准。举个例子,它有一组关于“政府购买服务”的题目,不仅考察了法律条文的记忆,更深层次地考察了如何从财政预算和效率角度去评价一项政府外包项目的可行性。做完一套题下来,我不是在机械地对答案,而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知识点再梳理。错误率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错在哪里,但这套题的解析部分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告诉你标准答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解释了其他选项为什么错误,这种“排除法”的深度解析,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命题思路的把握能力。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套书的“耐读性”非常高,这也是我愿意花时间去细品的关键。很多官方出版或培训机构的教材,为了追求大而全,内容会显得非常僵硬和枯燥,读起来像是在啃石头。但这套书在语言风格上,做到了专业性与可读性的完美平衡。它在解释一些复杂的法律概念时,会使用比喻或者类比的手法,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条文变得平易近人。例如,在阐述《行政处罚法》中的“比例原则”时,作者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用了一个具体的行政裁量场景来形象地说明“过罚相当”的内在要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设计,让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主动的探索,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我发现自己阅读的疲劳感明显降低,甚至在有些章节读完后,还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成就感,这在备考压力巨大的时期,是极其宝贵的心理支持。
评分作为一套针对“公开遴选”这一特定考试群体的资料,它对于时事热点和政策前沿的捕捉,简直是快得惊人。我记得在拿到书的当月,国家刚刚发布了某项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指导意见,我还在琢磨这个新政会不会考,结果翻开教材的“行政管理”章节,赫然发现对该指导意见的背景、核心精神和主要举措已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归纳。这种反应速度,体现了编写团队对遴选工作的核心关注点有着极强的敏感度和专业度。这对于我们这些考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遴选考试的特点就是侧重于考察对现行政策和未来趋势的理解,它要求你不仅是管理者,更要是政策的熟练使用者。这种与时俱进的资料,避免了我们自己去庞杂的官方文件中大海捞针的低效过程,直接为我们提炼出了考试最需要掌握的精华要义。
评分总而言之,这套教材加题库的组合拳,成功地在我心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它不仅仅是一套复习资料,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眼光独到的“陪跑教练”。它清晰地指出了遴选考试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陷阱”所在。教材部分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石,确保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1000题则提供了高强度的实战演练和精准的弱点暴露。我特别喜欢它在知识点之间建立的横向联系。比如,在学习“依法行政”时,它会同时链接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行政复议法》的相关内容,提示考生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都是相互关联、共同构建法治政府体系的各个侧面。这种宏观视野的培养,对于想要在遴选中脱颖而出、展示出卓越综合素质的考生来说,是比单纯刷题更有价值的收获。它确实为我的备考策略提供了核心支撑。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中公教育”这几个字,在公务员考试培训界那是响当当的名头,但这套《综合基础知识(教材+1000题)2本套》,究竟是像往年那些噱头大于实质的资料一样,还是真有两把刷子,我得亲自检验。首先从教材的排版和设计来看,它显然是下了功夫的。不像有些资料,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看着就头疼。它采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清晰的章节划分,尤其是那些核心的理论知识点,比如行政管理学中的“法治政府”理念的演变,或者经济学中的宏观调控工具的详解,都不是那种生硬的文字堆砌。我特别欣赏它在知识点穿插案例分析时的那种衔接度。比如讲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流程时,它会立即引用近几年地方政府在某个热点问题上的实际操作案例,这种“知行合一”的讲解方式,让抽象的理论一下子就变得鲜活起来,不至于让人觉得是在背诵教条。对我这种需要在大段时间内消化海量信息的考生来说,这种结构上的清晰度,无疑是省时省力的法宝,它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知识框架,而不是一堆零散的知识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