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发表于2024-11-09
红色娘子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当你被歌剧电影大片《悲惨世界》感动时,你对戏剧了解多少?
中国的戏剧和意大利的歌剧有什么差别?
为何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长时间占据了戏剧舞台?
是谁把小人物变成了戏剧主角?
人生如戏,革命如戏,政治如戏.
戏剧不仅为娱乐而生,戏剧的政治化自古有之。
☆ 战争、浪漫、信仰、爱情、女人,《红色娘子军》集结了戏剧经典要素,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代表。看孔庆东教授以《红色娘子军》打通古今、打通中外、打通文史,把戏剧讲透。
☆ 报告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舞台剧、芭蕾舞剧、话剧、京剧、琼剧、广播剧,中国迄今为止一部以多艺术表现样式表现过的作品。
☆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创作演出50周年纪念:2014年,中央芭蕾舞团会在全国举办各种形式的50周年纪念活动,重新掀起一股红色经典风,这对于本书的销售会是相当大的助推力。
☆ 中央芭蕾舞团提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经典剧照。
《红色娘子军》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海南岛琼崖纵队娘子军的事迹,本书依据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的中国现代戏剧课程整理而成,以《红色娘子军》为主线,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掰开揉碎,细致入微,来让大家深味什么叫戏剧,以及跟戏剧有关的一切。《红色娘子军》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报告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舞台剧、芭蕾舞剧、话剧、京剧、琼剧、广播剧等等。
绪论
○ 研究戏剧要有打通的意识和追求
○ 戏剧的本质就是“玩儿”
○ 中西方戏剧的发展及戏剧观之差异
第一讲 话剧在中国的萌芽及《红色娘子军》的文学意象与历史背景
○ 文明戏最早进入中国时,并不受重视
○ 战败的刺激,使中国人开始看重话剧的宣传功能和实用价值
○ 早期文明戏在艺术上是粗糙的
○ 中国传统戏剧的写意和文明戏的写实
○《红色娘子军》名称的文学意象
○ 中国历史上的娘子军
第二讲 历史上真实的红色娘子军
○ 表现战争题材的文艺作品缺少不了女性
○ 真实生活中的红色娘子军
○ 几个主要娘子军的原型
○ 红色娘子军对中国妇女解放问题的启迪意义
第三讲 《红色娘子军》的版本
○ 文学史上很多优秀的作品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
○《红色娘子军》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 报告文学版《红色娘子军》
○ 琼剧版《红色娘子军》
○ 电影版《红色娘子军》
○ 另外一条线索——从《琼花》到《红色娘子军》
○ 芭蕾舞版《红色娘子军》
○ 其他版本
第四讲 戏剧因素
○ 孔子时代,戏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 戏剧要有冲突
○ 戏剧是有规则的,需要事先约定
○ 剧之涵义
○ 戏剧的定义
○ 戏剧五要素
○ 剧本的三要素
○ 戏剧冲突的类型
○ 动作类型
○ 冲突的结局
○ 戏剧的分类
○ 戏剧的创作
○ 中国古代戏曲理论
第五讲 《红色娘子军》的戏剧要素
○ 中国传统戏曲理论
○《红色娘子军》到底什么地方有戏
○ 现代大学生创作的《红色娘子军》剧本
第六讲 戏保人和人保戏
——电影《红色娘子军》的主要创作群体
○ 编剧是一剧之本
○ 导演
○ 演员与角色
○《红色娘子军》中的压迫与复仇
第七讲 故事片《红色娘子军》的叙事与隐喻
○《红色娘子军》的复仇主题
○《红色娘子军》的叙事与隐喻
○ 故事片《红色娘子军》的艺术成就
第八讲 芭蕾舞剧版《红色娘子军》
○ 芭蕾舞艺术的历史
○ 经典的芭蕾舞剧
○ 芭蕾舞在中国的传播
○ 日本版芭蕾舞剧《白毛女》
○“文革”后芭蕾舞的困境和努力
○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剧情与创新
第九讲 京剧的发展历程
○ 京剧得名及别称
○ 徽班进京
○ 京剧的发展历程
○ 京剧基本常识
○ 京剧名家
○ 京剧面临的危机
○ 延安时期京剧的重新崛起
第十讲 样板戏与《红色娘子军》
○ 京剧的革命
○ 关于样板戏
○ “文革”时期的文学作品
○ 样板戏的由来及代表作
○ 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 京剧《红色娘子军》的创新及艺术特点
○ 京剧版《红色娘子军》的主要演员
第十一讲 结语:戏剧的可能性
○ 戏剧的可能性问题
○ 戏剧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问题
○ 中国戏剧的前途在哪里?
○ 《红色娘子军》的意义:三个经典,三个宝藏
○ 现代京剧《红色娘子军》的唱词和对白
●《易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叫《革命宝典》
我们现在处在后革命时代,所以我们一般人对革命的理解是暴力革命,其实革命一词的本义,就是变化,革命本来就是变,革命的本义就是一部《易经》的主脑。中国文化的根源在于《易经》,在于易。易是什么意思呢?易者,变也,翻译成现在的词就叫革命。《易经》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叫《革命宝典》。
●中国人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一个制度
《易经》讲的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怎么变来变去,不是乱变的,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中国文化为什么老讲阴阳五行啊?中国古人早就观察到宇宙间的变化,而且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用阴阳五行理论来概括这个变化。所以中国人不论儒家道家,都是相信易的。孔子的学问,其实相当大一部分是从老子那里来的,只不过后来孔子自立门户,创立了儒家。所以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人,骨子里一定有革命思想。中国人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一个制度,没有永恒不变的一种形式,都是物极必反。中国人理解现在西方一些理论太容易了,因为这些思想中国人早就有,什么系统论,什么耗散论,中国阴阳五行早就讲完了,不可能永远是你占60%,我占40%,不可能的,形式永远在变化。
●你皇帝当不好我们可以换一个,这是中国文化
儒家一方面捧出一些统治者,说您是皇上,您是统治我们的,我们都是您的大臣。但是说不定什么时候这帮儒家就反了,就把皇帝给换了,换了之后他们还有理由,说顺天应人。这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一个奥秘。中国人认为,忠君爱国是当然的,改朝换代也是当然的,你这皇帝不好好当,我们就换一个。这是中国文化。
中国人骨子里就有革命思想,革命二字就是从汤武革命这儿来的。按照远古的一些人的思想,汤武属于造反,你凭什么把最高统治者给杀了,或者放逐了,或者逮起来了?可是儒家为他做了解释,说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在中国文化里,皇帝,最高统治者,从来不是道德的第一名,最高统治者是可以被推翻的,推翻他的理由就叫顺天应人。那什么叫顺天应人呢?顺应天命,合乎人心。
所以我们看一部中国史,不就是这样革命来革命去的历史吗?而一部中国史,不就是充满了戏剧的历史吗?每一朝代的历史都可以写成戏,人们似乎也是用看戏的眼光去看它,把每个朝代看成一台一台的戏,一部一部的戏,每一部戏里分若干幕若干场。这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讲革命。
●“革命”恰恰是儒家的核心概念
我们不要以为革命这两个字,是个现代观念,不要仅仅这么去理解。革命恰恰是儒家的核心概念,是孔子、孟子最核心的概念。所以反革命,反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才是永远正当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说的造反有理,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造反有理,不但合乎马克思主义,也合乎中国传统文化,更合乎物理学定律。所以说就这么简单的四个字,造反有理,全世界的造反者都高举着。西方人不认识汉字,他上街示威游行的时候,也找个中国人给写个“造反有理”举着。
革命天然就带有戏剧性,更不用说在革命过程中,许许多多的结构要重组,许许多多人要重组,家庭关系、男女关系、上下级关系都在重组,所以革命本身就有戏可看,有最大的戏可看。每一个变革时期,我们都发现有戏剧,最早的可能不是戏剧,最早最快的反应形式一般是诗歌,因为它形式灵活、短小,但是加以巩固的都是戏剧。你看“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反“文革”的,最早批判“文革”的是诗歌,随后戏剧马上跟进。所以在革命的时候,戏剧是可以发挥战斗力的。而戏剧本身,它和革命又是同构的。
●为什么读了一本文学书,然后把书合上就去延安了?
我们刚才所讲的李渔的戏剧理论,用于革命不也同样合适吗?一个成功的革命,它就应该有主脑,要立主脑,要减头绪,要密针线,就要讲究中心,讲究技术。一个吸引人的革命,要有情趣,要美,要有力量等等。对革命的要求,恰恰也是对戏剧的要求,它们是同构的。我们看看一部革命史,那些踊跃参加革命的青年,你一分析就知道,大部分是文艺青年,为什么文艺青年喜欢革命?为什么读了一本文学书,然后把书合上就去延安了?这难道是偶然吗?这不是偶然的。革命是最好的戏剧,投身革命就好比在一部宏伟的戏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革命跟戏剧有天然的同构之处,而《红色娘子军》就具备了这个要素。
●戏剧如何表现战争?《三国演义》《战争与和平》《拯救大兵瑞恩》和《红色娘子军》
战争是公认的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当然战争容易写烂,即使是非常成功的一些作品,真的写到具体的战斗场面的时候,也格外谨慎,有的时候是小的战斗好写,大的战斗不好写。特别是大场面厮杀,千军万马的战斗是非常难写的,大作家都要回避。我们看一些非常杰出的作品,写大的战争很成功,像中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像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一个了不起的特点是,写大场面厮杀,绝对是气势磅礴,他不光擅长写侠客之间个人打斗,还善于写千军万马的战斗。我们可以想起金庸小说中许许多多这样的场面,这是非常难驾驭的。很多古代小说写两军对垒,其实就是两员大将在打,两边就站了一群傻子在那儿看。所以有的时候我就奇怪,我说这个人还带那么多兵马干什么,好像带五百人和五万人是一样的,因为只要主将上了,那五百人就能打败那五万人,这分明是不合理的,就认为他不会写战争。
《红色娘子军》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内容,它虽然有大部队转移之后消灭来犯之敌,但这是作为背景处理的。我们看许多的革命战争文学,都是这样处理的。我们解放军,不限于解放军,从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到志愿军,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作战能力最强的一支部队。根据现在的统计,共军大型战役一共进行了四百场,只败了十场,这个成绩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古今中外绝无仅有。但是,建国之后的影视文学作品中,直接描写大战役的不多。电影《三大战役》到1990年才拍。以前拍的最多的、最大的也就是孟良崮战役,比如《红日》,还有一个以孟良崮战役为素材的叫《南征北战》,没有直接写沈辽战役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战争的。从这里我们看到,共产党好像不愿意去夸耀整体上的战功,它更多的是通过战争来塑造英雄人物,不太注意战争本身。1949年以后,几十年的战争文学,一直都是回避暴力,回避血腥,回避死亡。今天有很多人去批评十七年,还有“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说它们不真实,没有写出战争的残酷性来,没有写出日本鬼子多么坏来等等。其实这是一种隔靴搔痒的批评,没有去体会那个时代整体的美学追求,因为这不是个别的事情。我们看整个那个时代的作品,从来没有过一刀砍在人脖子上,脑袋掉在地上这样的镜头,没有,全都回避。比如说革命者被敌人抓去严刑拷打,那个动刑的场面全都是回避的,绝不像今天的影视剧这样,为了刺激人的感官,直接表现那个刑具在人的肉体上去动作,没有。我们只看到在炉火闪耀中墙上的影子,皮鞭抽下去了,绝不会让你亲眼看到这根皮鞭抽到肉上,“啪”肉开了,血流出来,这恰恰是今天影视剧的风格。
那个时代恰恰要回避这些,回避战争场面,展现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的战争。所以当我们看到像斯皮尔伯格拍的那些大片,比如说《拯救大兵瑞恩》,我们会说你看人家美国电影拍得多真实,这个登陆艇一靠岸,士兵刚一下水,那子弹横飞,眼看着子弹在水里面进入人的身体,然后血就出来了,水面上一朵红花就开了,拍的确实真实。其实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任何导演都能拍出来,关键就在于你的主脑是什么。李渔说立主脑,你为什么要拍这个?这一定是在战争过去了许多年许多年,诺曼底登陆的意义早就被固化之后,没有人再去质疑、批判诺曼底登陆的时候,才可以这样展现。说你看我们这样展现战争的残酷,生命的宝贵。假如说二战正在进行的时候,能拍这样的电影吗?那就不能。二战正在进行的时候拍这种电影,你不是吓唬士兵吗?你不是帮助希特勒吗?你不是在瓦解反法西斯阵营的士气吗?同样是一个政治正确和政治不正确的问题。具体到《红色娘子军》,大家可以看看芭蕾舞版和故事片,想一想那里面是怎么样处理战争的。
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共产党的军队进行过所有形式的战争,阵地战、游击战、运动战、麻雀战,正面的、侧面的、反面的,迂回的、穿插的、包围的、埋伏的,什么都有。但是我看展现在文艺作品中的共产党军队的战斗,它有选择性,专门选择带有传奇色彩的战争。你如果看了全部的样板戏,分析一下里面跟战争有关的作品,你会发现,选择的基本都是奇袭,在这里面突出的是人的智慧,突出的是以弱胜强。因为共产党的军队一开始是弱小的,是落后的,所以它要改变这个强弱对比,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智慧,当然不仅仅是智慧。
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帮“国粉”在吹嘘国民党军队,然后有一个人反驳,说蒋委员长抗战时期打得最漂亮的仗就是皖南那一仗。我说那一仗打得也不好,国民党最精锐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的八万人,经过周密策划,包围了新四军直属部队九千人。这九千人武器落后,指挥落后,主要是指挥官意见还不统一,毫无准备,仓促应战。打这样一场仗,竟然被人家突围出去两千多,我说这是极大的失败。不论政治,就谈纯军事,就谈业务,是很丢人的。你这等于是八十条狼,围住了九只羊,还跑了两只,你这不是丢人吗?一手好牌打得那么烂。所以我们看台湾拍的电影,不论拍的是反共片,还是抗日片,老突出他们士兵的勇敢,为什么总突出勇敢?因为基本上打的都是败仗,突出他的勇敢,突出死人多,用这个来感染观众。共产党胜仗打得多,所以反而不去强调战功,这不用强调,大家都知道,这么大的中国都打下来了,还用强调吗?没有必要强调。他反而去强调那些奇智的方面,经常是表现一支小部队,如何抗击强敌。一支小部队担任阻击任务,然后大部队去迂回歼灭敌人主要部队的时候,正面表现的不是大部队,而是小部队。大部分作家都采取了同样的方式,镜头没有跟着军长、师长大部队走,镜头留给这个阻击的一个连一个排了,大部队都用暗线处理。这样的选择透露出共产党的文艺观,共产党的战争观。而这种选择,恰好又暗合了戏剧艺术的要求。戏剧这东西本来就不适合千军万马上舞台,我们看传统戏曲,不论来了五万兵还是十万兵,他永远都是四个人,就那四个人打着旗子跟着将军在台上转一圈,规模再大的时候再上来四个,表现人数再多,他就多转几圈,然后表示排山倒海,表示摧枯拉朽,戏曲舞台上就不适合展示大规模的战争。
这个特点,其实样板戏也注意到了。样板戏一开始并不是拍成电影的,都是在舞台上演,舞台上可能上来十个人,就打得眼花缭乱了。样板戏就采取不断地换人,两个人一对一对地打。样板戏武打最精彩的是《杜鹃山》,每两个人上来之后使用的是不同的武器,特别好看,有使长武器的,有使短武器的,还有赤手空拳的。这花费了很多心血,为的是适合戏剧表演,适合战争的特点。
而《红色娘子军》的几场跟战争有关的戏,就很简单。比如夜袭南府,红军化装去给南霸天祝寿,约定好半夜里应外合,结果被琼花给暴露了。我们看这一场就带有奇的特点,不过奇被破坏了,被琼花暴露之后变成正常的攻打,变成强行攻打,强行攻打的结果就是南霸天跑了。后来国民党中央部队到海南岛围剿红军,大军压境,敌强我弱,大部队迂回,留下小部队来掩护,来阻击,这是共产党惯用之计。共产党打仗其实就是巧妙地运用时空组合,你来的人多不要紧,我把你拆开,我用一个小部队吸引你的大部队,逮住你弱的给你一个一个灭掉。共产党的战斗都是阳谋,放在这里的,敌人也都知道,知道了也没用,知道了也跑不了,因为我的招你学不去,我共产党就告诉你,我就是人民战争,我就是依靠老百姓,你知道有什么用?我的伤员就可以住在老百姓家里,你就抓不着。
……
红色娘子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红色娘子军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红色娘子军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红色娘子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很好的一本书。
评分好了,孔庆东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评分2、 北大王牌课程再现。北大“民选”最受欢迎的教师,孔庆东高票当选第一名。
评分书印制精良,内容大气磅礴。快递迅速。
评分价格优惠,正版超值,继续好评!
评分读好书,做好人。
评分孔庆东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确有特色。毫无传统僵化教材的八股气,也无洋海归们,拿西方理论框架生解中国文学的幼稚和蛮劲。 文学不能脱离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是怎样的历史?一部救亡图存史,一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在这波澜壮阔,中国人的苦难历程和浴血奋斗中,中国文学留下了怎样的记录?可能是躲在书斋里的寻章摘句吗?可能是风花雪月的浪漫情怀吗?三十年的历史,还夹着艰苦抗战的岁月,和国共两党的生死厮杀。我们该如何记录呢? 好了,孔庆东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1、 史上最好看,最过瘾的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堂堂爆满的最牛课程,常吸引校外人士打着“飞的”来听课。看看上课场面就知道有多火,同学们已经坐到讲台上去听课。 2、 北大王牌课程再现。北大“民选”最受欢迎的教师,孔庆东高票当选第一名。 3、 绝非汇编作品,绝非拼凑之作。孔庆东全面系统讲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对指导现实生活特别有用,补上人生最重要一课。 4、 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中国的政治史。本书能让人透过中国文学的表面现象看到中国30余年政治发展的本来面目。一个领导干部光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如果不了解国文国史的发展脉络,常常会好心办错事。 5、 孔庆东这个人从来不肯好好讲文学,他是在讲历史、讲政治,他用犀利的语言和对文学现象的深刻领悟,揭示藏在文学面纱背后的残酷政治本质。 这本书,像有的读者说的,前边言语犀利,观点鲜明,后边有点草草,尤其是第二本。我刚看完第一本,感觉最后到新月派、湖畔、象征、现代派的时候就有些草草了。不过这书是孔庆东的课堂讲述整理而成,也有可能跟课时有关。一般到了学期末,老师们不都为了赶进度,赶紧把没讲完的给讲完么。 孔庆东对鲁迅评价很高,对郭沫若的才能也很肯定,似乎对胡适有些不屑,不过一些评价还算公允。文学史里夹上时评见解,既联系现实社会,又提供了一些崭新的视角。有些观点,真的是要训练有素的研究者才会去思考的。比如我就从来不觉得“中国现代文学史”这几个字有什么纠结的,可他拆开来一讲,顿时觉得这个概念的界定是多么的重要啊。 看了后记,觉得孔庆东很值得尊敬的一点是他对基础课的态度。 ”影响本科生专业兴趣的一是基础课,二是班主任,三是与基础课配套的选修课。“ ”基础课跟基础课之间,相差是可以非常
评分概括了我国和国外的戏剧历史,由小见大。
评分价格优惠,正版超值,继续好评!
红色娘子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