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常抱怨孩子容易分心、上课发呆、看书会跳行或写作业很慢、错误百出时,是否曾注意他可能根本听不懂上课内容,无法理解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缺乏有效率的浏览方式,手眼协调方面出了问题。以上现象都与孩子视觉认知专注力有关系,只要打好基础能力,专注力自然会集中!这本书通过有趣好玩的五大主题游戏帮助孩子打好基本能力,家长自孩子4岁开始即可有意对其进行训练,帮助孩子有效提升视觉认知专注力,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能力自然会获得有效提升。
★超过100个生活中随时随地、随手可玩的专注力游戏, 活用书中有趣好玩的7大主题游戏,
★家长自孩子4岁开始即可有意培养孩子的视觉认知专注力,
★孩子入学后,专注力和学习能力自然会获得有效提升。
两位多年致力于矫正和提高儿童认知力的职业疗育师打造的游戏宝典。针对孩子容易分心、上课易发呆、看书会跳行、写功课很慢等现象,精心设计题目,帮助孩子提高视觉认知能力,顺利解读眼睛看到的事物并加以利用,进而提升专注力!
这本书可以玩出孩子的5大能力:
1.顺序游戏,建立有顺序的阅读习惯
以水平或垂直的参考线,引导孩子有顺序、有规则的阅读习惯,避免漏行或是跳行的情形。
2.找重点游戏,培养有效率的搜寻技巧
以有效的搜寻方式,顺利、有效地找到课堂中老师所念的词汇及重点,让阅读及写作更有效率。
3.视知觉与阅读游戏,练习将焦点转移至重点
练习以尺作为辅助,以慢速及快速追视能力阅读文绕图格式的文章,减少跳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4.阅读与抄写游戏,学习运用适当的参考线
学习依照不同的状况画参考线,顺利解读直方图、圆饼图的数值,减少错误或粗心大意的情形生。
5.生活应用游戏,帮助孩子应用所学技巧
模拟日常生活的事物,将所学技巧实际应用于二维空间及日常生活中,使孩子对生活更有自信。
★设计应用日常生活题材:如画重点、画曲线图、找坐位等,让小朋友在游戏中更能有效吸收,方便家长与老师找到实际题材说明。
★五大主题游戏:主题涵盖顺序、找重点、视知觉与阅读、阅读与抄写及生活应用等五个不同主题,可学到不同的日常生活及课业功能技巧,可提升小朋友日常生活的技能及课业表现。
陈宜男 专业职能治疗师
爱孩子且拼劲十足的他,为催生这本书几乎每天都工作到12点。于彰化基督教医院复健科创立儿童视知觉与注意力训练团体,广受家长好评,更有家长远从台中、南投等地带小朋友参与课程。他希望借这本书将这几年来的临床经验与家长分享,并让无法前来上课的孩子也有机会可在家轻松玩出专注力。
学历 高雄医学大学职能治疗学系、台中教育大学早期疗育研究所
现职 彰化县职能治疗师公会理事长、彰化基督教医院复健科职能治疗师、彰化县身心障碍鉴定委员会委员、彰化县视障者关怀协会特聘讲师、彰化县学校系统职能治疗师、彰化县儿童发展通报中心──宝贝咱的天使季刊视知觉专栏作家
经历 曾于平面媒体刊登多篇关于儿童视知觉和注意力与儿童手写的文章
曾受邀彰化县家扶中心讲述感觉统合理论与实务
曾受邀彰化县行政院卫生署医疗复健辅具中心讲述儿童日常生活与课业辅具之应用、儿童训练器材与辅具实际操作体验与儿童手写相关辅具介绍
刘奇鑫 专业职能治疗师
从事儿童职能治疗有多年经验,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他对于儿童职能治疗有更辽阔的视野,也将许多国外的治疗模式与服务态度引进台湾,在同事眼中亦是个冲劲十足的治疗师。这几年于彰化基督教医院复健科创立「儿童视知觉与注意力训练团体」,更为了设计每周的训练活动,几乎将医院当作是自己的家,早进晚出,期望这本书可以将这些福音也散播给各地的小朋友。
学历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职能治疗所
现职 彰化基督教医院职能治疗师、彰化县视障者关怀协会特聘讲师、彰化县职能治疗师公会常务理事、彰化县职能治疗师公会教育主委、彰化县学校系统职能治疗师
经历 曾受邀马兴国小讲述感觉统合理论与实务
曾受邀彰化县行政院卫生署医疗复健辅具中心讲述儿童手写训练与儿童训练器材与辅具实际操作体验
曾受邀慈爱教养院讲述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视知觉障碍、儿童手写训练
一、顺序游戏
为什么需要加以训练?
玩游戏可以改善什么?
怎么玩?
二、找重点游戏
为什么需要加以训练?
玩游戏可以改善什么?
怎么玩?
三、视知觉与阅读游戏
为什么需要加以训练?
玩游戏可以改善什么?
玩游戏可以改善什么?
怎么玩?
四、阅读与抄写游戏
为什么需要加以训练?
玩游戏可以改善什么?
怎么玩?
五、生活应用游戏
为什么需要加以训练?
玩游戏可以改善什么?
怎么玩?
游戏解答区
自序1 发现问题根源,才能有效帮助孩子
终于完成第三本书的初稿,比起前两本书,这本书给我和奇鑫的惊奇更多了,不仅所画的图片更加细致,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更符合我们的制作理念——将游戏生活化,让小朋友能通过游戏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
视觉认知=了解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信息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赴某个机构进行专注力相关的演讲,总是喜欢标新立异的我不想流于媚俗地介绍常见的议题,因此尝试从“视觉认知”的角度去看专注力,也找到了许多支持的文献,至于什么是“视觉认知”,简单来说就是:了解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信息。
我一直深信一个论点:基础能力不佳将导致注意力不佳和学习缺乏效率,视觉认知缺陷就是其中一个主因。简单举些例子,上课容易发呆、看书会跳行或写作业很慢的小朋友,往往是家长抱怨其专注力不佳或容易分心的那些人,然而这些小朋友通过感觉统合或行为改变技术训练后仍然没有明显改善,这时,何不追根究底去了解这些问题背后的主因呢?
打好“视觉认知”基础,为课业打底
上课发呆,会不会是他根本听不懂上课内容或无法有效吸收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字呢?
看书会跳行,会不会是他缺乏有效率的浏览方式?
做功课很慢,会不会是他在手眼协调方面出了问题呢?
这些在家长或老师眼中“专注力不佳”或“容易分心”的小朋友,其实他们也不想被冠以这些不好的名词。有个六年级的小朋友曾经跟我抱怨:“我也想专心上数学课呀!但是看到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 和转来转去的图形符号,我就头昏眼花。”这可能就是基础没打好所衍生的专注力问题,而这个基础就是“视觉认知”能力。
从那次演讲后,我就一心想把这个理念化为实际行动,只是一开始单枪匹马实在是动力不足,直到奇鑫来到彰化基督教医院后,我跟他讨论这个想法,没想到一拍即合,他十分支持且愿意跟我一起努力开创新的格局,就这样,我们每周都花二至三个晚上来讨论与设计视觉游戏。
训练课程中,我们用电脑与投影设备所营造的声光环境,让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习建立专注力所需的基础能力。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努力的动力
几年下来,有许多家长表示,小朋友上完我们的课程后在专注力上有很大的进步,也变得喜欢阅读了。因此,家长们希望我们将游戏内容与训练的理念和大家分享,让他们在家里也可以陪着小朋友一起玩。家长们的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动力来出版这套游戏书。目前,我们也积极地将这些课程用于临床研究,希望为将来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更多有力的证据。
感谢所有协助我们完成这本书的伙伴,尤其是彰化基督教医院复健科的同事们协助我们测试每个游戏并提供宝贵的意见,也感谢家长们给我们的回馈与鼓励,亦感谢复健科魏大森主任极力支持我们的视觉认知团队,这是一切动力的源头。
最后要感谢我的女朋友怡君,同样身为职能治疗师的她也给了我很多的建议,最重要的是她愿意牺牲周末逛街、吃大餐的时间陪我一起完成这本书,这样的包容心和为孩子努力的心意让我很感动。
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您有更多的收获与惊喜。在完成这本书时我们又有新的想法了,期待下一本书可以让大家耳目一新!
陈宜男
自序2:高阶的专注力,须建立在低阶的基础上
三十年前如果“多动儿”这一名词像今天这么普及,那么百分之百会有这样一个诊断加在我身上。若细数从小我学过的才艺,肯定也不会输给现在的小朋友:钢琴、小提琴、心算、书法等,父母之所以让我学习这各式各样的才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我可以心平气和地乖乖坐在位置上听课或是写作业。
不敢违背父母的期望,我的钢琴一学就是六年,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一个多动儿来说,其中的辛苦不是外人可以体会的。
尔后,经历过两年半国外留学的生活,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本硕士论文,证明了“多动儿”也可以通过需要长时间阅读及记忆的托福及GRE考试。硕士论文则更是我人生中一大挑战,不仅需要阅读上百篇英文文献,还需要参与长达一两个小时的讨论会议,这都在一再地挑战我的专注力极限。
不能说小时候学的那些才艺课程对我的专注力没有帮助,因为这些课程如果以我现在的观点来看,大部分都是属于培养较高层次的手眼协调能力及空间位置概念的课程(如钢琴、书法等)。但孩子低阶的视知觉能力尚且不足,就要求他完成这些高阶能力的训练,简直就是让他处在水深火热的学习环境中。解决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依照人类发展的简单原理,高阶的功能必须建立在低阶功能的基础上,而这也是我们设计这些游戏的基本原理。
本书的所有活动,都是我和宜男在五年间不断讨论及修改之后的成果。最重要的是那些参与我们视知觉活动的孩子们,没有他们热情的参与,我们无法从中得知如何准确地针对孩子在视觉认知上的不足来设计自己的题目。
感谢工作上的伙伴,尤其是复健科魏大森主任及职能治疗组吴金龙组长,他们对视觉认知团队工作的不断支持,是促进本书完成的动力。另外,也必须感谢我的父母一直积极地栽培我,让一个多动儿有今天的成就。最后要感谢的是我女朋友,没有她每天陪我挑灯夜战,这本书是没有办法顺利完成的。期待读者能与孩子乐在其中地享受这些游戏。
刘奇鑫
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购买了这本书,毕竟“轻松培养”这四个字听起来有点诱人,但又担心是虚假宣传。结果,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不是那种简单粗暴地告诉你“要如何如何”的书,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儿童专注力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作者用了很多科学的理论作为支撑,但表达方式却非常易懂,让我这个普通家长也能轻松理解。最让我感动的是,书中强调了家长在培养孩子专注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亲子互动来建立孩子内驱力。它教会了我如何捕捉孩子的兴趣点,如何设计一些小小的挑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不是简单地命令他们“要专心”。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情绪安抚”小技巧,在孩子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感到沮丧时,用更温和的方式引导,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女儿现在学会了自己调节情绪,遇到困难也不容易放弃。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专注力,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更好父母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惊喜连连!作为一个对孩子教育很上心的家长,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切实帮助到我5岁女儿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市面上的育儿书籍太多了,很多时候都感觉内容泛泛而谈,要么就是操作起来太复杂,要么就是效果不明显。但是这本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感觉它很不一般。它的语言非常生动有趣,不像一些枯燥的理论书,而是充满了家长和孩子都能理解的例子和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的方法,都非常贴近生活,很多都是日常就可以进行的亲子互动游戏,比如“寻宝游戏”、“故事接龙”等等。这些游戏的设计不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能在玩乐中潜移默化地训练他们的听觉、视觉专注力以及执行功能。女儿现在每天都吵着要玩书里的“小侦探找不同”和“魔法指点”游戏,而且她变得比以前更能集中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了,比如画画的时候不再三心二意,听我讲故事也能听完一整篇。我感觉它不是那种“看完就扔”的书,而是可以反复翻阅,不断从中获得灵感,陪伴孩子成长的好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的“救星”!我的儿子正是处于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的年纪,但同时也非常容易被周围的一切吸引,玩着玩着就跑去做别的事情了,让他做作业更是困难重重。之前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比如责备、惩罚,但收效甚微,反而让亲子关系变得紧张。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我之前的方式是多么的错误。它让我明白了,与其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坐好”,不如通过有趣的方式来引导。我最喜欢的是“挑战性任务”的设计,每次给儿子设定一个小小的、他能够完成的目标,当他完成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的自信心和完成任务的动力。现在,儿子在玩拼图、搭积木等需要专注力的游戏时,能够持续更长时间,而且乐在其中。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更教会了我如何以一种更积极、更理解孩子的方式去教育。
评分我是一位非常注重孩子学习方法的家长,尤其关注孩子的早期教育。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在培养专注力的同时,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书中的很多方法,并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坐着不动”,而是通过一些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专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游戏化学习”的理念,它将枯燥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玩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在游戏中锻炼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比如,书中介绍的“故事创编”环节,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锻炼他们组织语言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女儿现在不仅在学校里表现得更积极主动,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这本书是我读过的关于儿童早期教育中,最让我觉得“实用”和“走心”的一本。
评分自从读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以为专注力是天生的,很难后天培养,所以对女儿偶尔表现出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就不太在意。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专注力是可以而且非常需要后天积极培养的。它里面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在为我解开一个个困惑。比如,关于孩子为什么会分心,书中从大脑发育、环境影响、情绪状态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孩子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关键的是,它提供的解决方案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活动库”,非常实用。我特别喜欢“感官游戏”的部分,通过让孩子调动各种感官来感知周围事物,极大地提升了她的注意力广度和深度。现在,女儿在玩游戏、做手工时,都能沉浸其中,甚至连吃饭的时候,也不会轻易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走。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乎我的想象,它让我和女儿的关系也变得更亲密了。
评分书很好,小宝贝很喜欢,趁着618活动囤了好多书,够看一阵子了。
评分挺好,大多都适合4,5岁的孩子看。有个别的看着有些眼花的,更适合大些的宝贝,不建议给小些的宝宝看。
评分学习学习 希望有收获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第一次连做了5个游戏
评分挺好的,孩子用着挺好,质量挺好
评分我家孩子需要大人带领着玩,让她自己她是不肯做的
评分还行,有的题目有点简单,纸张和印刷比较方便。
评分不错的书,好好学习,和小朋友一起进步
评分大小件能京东买绝对京东 书几乎全是 忠实粉一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