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

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吕夫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儿科
  • 儿科杂病
  • 临床经验
  • 验案
  • 中医调治
  • 儿科疾病
  • 中医儿科杂病
  • 诊疗心得
  • 中医临床
  • 儿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44088
版次:1
商品编码:1139133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无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4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作者将以前出版的《中医妇儿杂病调治》一书,进行了修改,把《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中的儿科证治部分内容加以完善,增加了小儿常见病及症状的预防等内容,并予验案举例,更加具体分析了临床的经验体会,形成了现在此书,希望能给小儿家长及从事儿科病防治的医务人员以参考。

作者简介

  张吕夫,1938年出生,男,中医副主任医师,中医世家小孩张第十一代传人,从医50余载,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张吕夫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张吕夫的祖父张镇坤医术神奇,在临榆、山海关一带颇负盛名,有“老小孩张”之誉。其父张宇石在山海关、北京等地也是名闻遐迩,被誉为“小孩张”。张吕夫自幼随父学医,熟读经典,内伤法秉承李东垣的《脾胃论》,诸病当以脾胃为本,在杂病方面多秉承朱丹溪和王清任的论述,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认证用药理论体系,产生了极好的临床效果。著有《妇儿杂病调治》、《疗毒内痈及肿瘤辨证论治》等书。曾为《中华药海》副主编。诊断上力求精益求精,决不草率行事;他提倡的中医药治病之道除了一般的原则之外,还有验(有效)、便(方便)、贱(便宜)的宗旨。擅长治疗儿科、妇科、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是小儿科集“小儿张”世家历代经传,力求药少、力严、恰到好处。

内页插图

目录

一 儿科总论

二 小儿疾病诊断
1 望诊
2 闻诊
3 问诊
4 切诊

三 脏腑辨证
1 肝病
2 心病
3 脾病
4 肺病
5 肾病
6 胆病
7 胃病
8 小肠病
9 大肠病
10 膀胱病
11 脏腑经脉辨证概要

四 六淫致病见证
1 风
2 暑
3 湿
4 燥
5 寒
6 火
7 五志化火
8 疫气
9 伤食、痰、饮
10 虫

五 小儿体质与发病
六 新生儿疾病及治疗
1 不乳
2 大便不通
3 小便不通
4 胎黄
5 脐风
6 脐部其他疾患
7 丹毒
8 鹅口疮
9 重龈、重颚
10 木舌、重舌

七 小儿杂病之治
1 感冒
2 咳喘
3 百日咳
4 麻疹
5 风疹
6 水痘
7 暑温
8 疫毒痢
9 流行性腮腺炎
10 肺炎
11 肾炎
12 心肌炎
13 过敏性哮喘
14 衄血
15 慢性鼻炎
16 惊风
17 慢惊风
18 积滞
19 虫积
20 疳积
21 中寒腹痛
22 呕吐
23 泄泻
24 遗尿
25 五迟
26 五软
27 癫痫
28 癫狂
29 惊恐
30 疝气
31 湿疹
32 荨麻疹
33 过敏性紫癜
34 过敏性结肠炎
35 甲状腺机能亢进
36 白癜风
37 视力低下
38 视神经萎缩
39 顽固性口腔黏膜溃疡
40 厌食
41 病毒性乙型肝炎
42 青春期抑郁症
43 手足口病
44 鼻咽炎

八 病案验案
1 厌食
2 小儿精索鞘膜积液
3 癫痫
4 外感发热(一)
5 外感发热(二)
6 外感发热(三)
7 抽动秽语综合征
8 小儿脑瘫
9 面瘫
10 小儿遗尿
11 肺炎喘嗽
12 小儿皮肌炎
13 小儿病毒性脑炎
14 白血病

九 小儿常见病的防治
1 小儿病防治护理特点
2 小儿常见症状防治
3 小儿四季防病
4 小儿疾病预后判断

十 儿科常用食物及药物介绍
家庭常备中成药

精彩书摘

  呼吸
  凡小儿呼吸,应以平顺调畅且深长者为正常。若喘促气粗,多为肺气郁闭。若痰鸣如锯,为风疾上壅所致。小儿呼吸,微弱或气息无力,皆属虚证。若见小儿呼多吸少,病主危候,为肺气将绝。
  咳嗽以咳而气顺,痰易咳出者为轻,咳声轻而有力,流诞多涕者,多为外感风寒。咳声干涩无痰,或声音嘶哑者,多属肺燥咳嗽。咳而气粗声重,痰色黄稠,均为肺热所致。凡咳嗽昼轻而夜重者属阴虚所致。咳声阵发连续不断,或气上逆,继而呕吐为顿咳之兆。呼吸气短不续,似喘但不抬肩,多属里实,或有留饮以肺气虚者多见。少气者,不欲多言,言多则气息不续者,多为久病,重病气血不足的虚弱所致。凡鼻翼煽动,多为肺腔窒塞,病主危重。
  呕吐者,其病在胃。有声无物者,谓之呕。有物无声者,谓之吐。哕声出而无物者,谓之干呕。凡呕吐,声音大而有物者为实。凡声音小或无物者为虚。凡呃逆者,多属实热。呃声低怯,不能上达于喉者,属虚证。凡呃声快者,多属热证,凡呃声缓慢者,多属实证。凡呃声发作不止者,为实热证,而属胃气不和所致。小儿嗳气无味者,多病后体虚,胃弱胃气不和,若暖气不止或嗳腐吞酸者,皆因伤乳或胃中宿食不化所致。若小儿外感风寒,或病久无喷嚏,而忽得之,为阳回之兆,故其病将愈。小儿打哈欠者,以中寒者多见。
  小儿腹内胀气,叩之如鼓声者,多属脾虚。凡肠鸣者,可视为脾虚肠亦虚。泻泄者,不能泌别清浊,有湿寒湿热之别。凡矢气者,多属胃肠实热。或可兼见燥屎或大便秘结。气味凡小儿患病期间,病体所产生的异常气味,尤其在瘟疫和一些传染病期间,可嗅到腐臭的气味。凡小儿口气臭秽,多为肺胃积热。伤食而食滞且脘腹,嗳腐吞酸,口中臭秽,大便恶臭,皆属胃及大肠积热所致。小儿大便稀薄而腥臊,多属脾虚失运。若下利清谷,便有腥气味,多属下焦虚冷所致,小儿呕吐,气味酸臭,腹痛呕恶或泻泄者,伤食,脾胃俱伤所致。
  ……

前言/序言


《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 本书精选了数十年中医儿科临床实践中的典型验案,系统梳理了儿科常见杂病的辨证论治思路与具体调治方法。作者深耕儿科领域,结合自身丰富经验,力求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旨在为广大中医儿科工作者提供一份具有高度参考价值的临床指南。 内容概述: 全书围绕“杂病”这一核心,涵盖了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作者并未简单罗列病种,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调治”二字上,强调中医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整体观和个体化原则。 章节亮点: 1. 呼吸系统疾病调治: 小儿咳嗽: 从外感咳嗽、内伤咳嗽两类进行深入剖析,细分风寒、风热、燥咳、痰咳等不同证型,并结合不同病程(如初起、迁延、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提供详细的处方用药、剂量、煎煮方法,以及针灸、推拿等辅助疗法。特别强调了针对迁延性咳嗽、久咳不愈的辨证要点,以及如何通过健脾、益肺、补肾等方法,调动患儿自身正气,巩固疗效。 小儿哮喘: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发作期(缓解期、发作期)的哮喘,提供了辨证论治的思路。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辨别痰、咳、喘的虚实、寒热,以及肺、脾、肾三脏的亏损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书中详述了许多缓解期调治的验案,强调通过健脾益肺、固肾纳气,以期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最终达到“扶正固本”的治疗目的。 小儿肺炎/支气管炎: 针对不同证型的肺炎,如风寒束肺、风热犯肺、痰热壅肺等,提供了详细的辨证方法和临床用药经验。书中不仅关注退热、止咳、化痰,更强调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如何调整方药,关注患儿的脾胃功能,避免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副作用,促进患儿早期恢复。 2. 消化系统疾病调治: 小儿腹泻: 详细阐述了外感腹泻、伤食腹泻、脾胃虚弱型腹泻等常见证型的辨证要点。针对不同辨证,提供了如参苓白术散加减、葛根芩连汤加减等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以及蒙脱石散配合中药的联合应用经验。书中特别强调了在腹泻恢复期,如何通过健脾益气、助消化等方法,调理患儿肠道功能,预防腹泻的反复发作。 小儿厌食/食积: 针对小儿挑食、厌食、食欲不振等问题,从脾胃失调、肝胃不和等角度进行分析,提供了消食导滞、健脾和胃的经典验案。书中详述了如何通过饮食调理、中药内服,以及捏脊、推拿等外治法,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食欲和消化功能。 小儿积滞: 深入探讨了小儿积滞的成因、辨证要点,以及常用的消食化滞方药。书中分享了如何通过循证辨证,准确判断积滞的性质(如食积、气滞、寒湿积滞等),并根据患儿的体质特点,灵活选用如保和丸、鸡内金散等方药,辅以腹部按摩等方法,达到疏导积滞、健运脾胃的效果。 3. 皮肤科疾病调治: 小儿湿疹: 详细介绍了小儿湿疹的湿热证、血虚风燥证等辨证分型,以及外用、内服相结合的治疗经验。书中强调了在湿疹的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如何根据患儿的皮损特点、舌苔、脉象等,灵活调整方药,如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当归饮子加减等,并辅以炉甘石洗剂、青黛散等外用药物,同时指导家长进行日常护理。 小儿荨麻疹: 针对不同证型的荨麻疹,如风热证、风寒证、脾虚风盛证等,提供了详细的辨证施治方案。书中分享了许多快速缓解患儿症状的验案,以及如何通过益气固表、养血疏风等方法,降低复发率。 小儿水痘: 详述了水痘的辨证分型,从初期、中期到恢复期,指导如何用药。书中强调在水痘初期,如何祛风解毒、透疹;中期,如何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恢复期,如何健脾益气、养阴润燥,以促进皮损的愈合,减少色素沉着。 4. 神经系统疾病调治: 小儿抽动障碍(多动症): 从肝风内动、痰热扰神、脾胃虚弱等角度进行辨证,强调了调肝息风、化痰定志、健脾益气的治疗策略。书中分享了许多长期调治的案例,着重阐述了如何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结合患儿的情绪、睡眠、饮食等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 小儿夜啼: 详细分析了小儿夜啼的寒证、热证、惊恐证、食滞证等原因,提供了温中止痛、清热安神、导滞和中的治疗方法。书中分享了如何通过辨别患儿哭声的特点、伴随症状,准确施治。 5. 其他杂病: 小儿遗尿: 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入手,详述了固肾缩尿、健脾益气、温肾助阳等治疗思路,并提供了多个成功的治疗案例。 小儿盗汗: 针对阴虚火旺、气虚等证型,提供了养阴清热、益气固表的方法。 小儿近视/斜弱视: 从肝肾亏虚、风邪侵袭等角度,结合针灸、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分享了延缓近视发展、改善视力的临床经验。 本书特色: 案例丰富,言语朴实: 每例验案都详细记录了患儿的病史、症情、辨证、治法、用药,以及治疗后的转归,力求真实、生动。作者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了生僻的术语,让临床实践者能轻松理解和运用。 辨证细致,论治精准: 作者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针对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型,提供差异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同疾病的相同证型,则可采用相似的治疗思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内外兼顾,综合施治: 除了中药内服,书中还大量介绍了针灸、推拿、拔罐、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以及饮食、情志等生活调理建议,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调治体系。 注重疗效,强调预防: 作者不仅关注疾病的治愈,更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复发,在调治过程中,始终贯穿“扶正固本”的理念,引导患儿建立健康的体质。 作者经验,弥足珍贵: 作者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许多治疗思路和用药技巧,是经过反复验证的,对于年轻的中医师尤为宝贵。 《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是一本集理论指导、实践经验、临床参考于一体的儿科中医著作,对于提高中医儿科的临床诊疗水平,促进儿童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中医儿科领域耕耘多年的临床医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启发新思路、拓展治疗视野的优质书籍。最近有幸拜读了《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其内容我尚待深入研读,但仅从其精炼的书名和整体的编排风格,便能窥见作者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我尤其欣赏这种以“验案心得”为切入点的写作方式,它不同于纯粹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枯燥的医学知识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临床病例中,通过医者的辨证论治、用药遣方,生动地展现了中医治杂病的智慧和艺术。这类书籍往往能提供最直接、最实用的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掌握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我期待在书中学习到作者在儿科杂病治疗上的独到见解,尤其是那些在常见疾病治疗中常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作者是如何凭借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一一化解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这些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小儿的健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中医儿科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我深知培养合格的中医儿科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的传授。《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这本书,以其直观且富有实践导向的书名,吸引了我的注意。在当前医学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沉下心来,将多年的临床所得,以“验案心得”的形式呈现出来,实属不易。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校的教学提供宝贵的补充材料,让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接触到最鲜活的临床案例,学习到医者在面对具体病情时,如何运用中医思维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这种“以案说法”的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快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探讨儿科杂病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推动中医儿科事业的发展。

评分

我是一个长期关注中医发展的普通读者,虽然我不是医生,但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充满了敬意,尤其是看到有医生愿意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整理成书,分享给更多人,更是感到欣慰。《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对中医儿科的认识有了更深的层次。我一直认为,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杂病”恰恰最能体现中医这种个体化治疗的优势。而“临床验案心得”的表述,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力量,它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无数次临床实践的沉淀。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了解中医是如何“望闻问切”,如何“辨证施治”,如何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用温和而有效的方式解决各种疾病的。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用中医的智慧,为孩子们带来健康,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的魅力,认识到中医在儿科疾病治疗上的独特价值和巨大潜力。

评分

最近,我一直在搜寻一些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健康问题的书籍,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有别于西医的、更具整体性和自然疗法的视角。《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这本书的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中医的“调治”理念很感兴趣,认为它是一种温和而治本的治疗方式,尤其适合体质尚不成熟的儿童。而“杂病”这个词,则说明了这本书涵盖的范围很广,能够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健康问题。“临床验案心得”的表述,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实用性很强,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经验分享。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真实的治疗案例,了解中医是如何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理和治疗的。我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学习到一些简单易行、在家中就能进行的育儿保健方法,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健康,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医在儿科领域的独特魅力。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中医的大学生,对于儿科领域尤其感兴趣,也清楚地认识到儿科杂病种类繁多,且患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与成人差异巨大,给临床诊疗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浏览各类医学书籍时,《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它所传达出的“杂病调治”和“临床验案心得”这两个关键词,正是我当前学习中最渴望获得的知识。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缺乏临床实践的支撑,终究是空中楼阁。而本书以“验案”为载体,预示着它将提供大量真实、可借鉴的临床案例,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儿科的辨证论治思路,学习医者是如何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药进行治疗的。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模式,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学子来说,无疑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之一。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宝贵的临床经验,为将来踏入儿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少走弯路。

评分

挺好的书~

评分

送货快,包装好,服务态度也很好。

评分

书看着是正版,还不错的,包装好,速度快,没有褶皱,给力!

评分

正版书必来京东购买 活动多 价格好 百分之百正版

评分

爱地位梅溪湖你忒路虎你为谢谢这一个这娃

评分

有心得体会。《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作者将以前出版的《中医妇儿杂病调治》一书,进行了修改,把《中医儿科杂病调治:临床验案心得》中的儿科证治部分内容加以完善,增加了小儿常见病及症状的预防等内容,并予验案举例,更加具体分析了临床的经验体会,形成了现在此书,希望能给小儿家长及从事儿科病防治的医务人员以参考。

评分

爱地位梅溪湖你忒路虎你为谢谢这一个这娃

评分

挺不错的!值得购买!

评分

很好,很有帮助,价格实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