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海報:
內容簡介
《西方古典學研究·希臘羅馬史料集(2):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英文影印版)》旨在輯錄重要卻稀見的古典世界原始文獻,並譯成英文,翻譯盡量忠實再現文獻,包括晦澀與暖昧之處。每則史料附以簡要評注和參考書目。詳盡的附錄與索引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幫助。因其可靠性,這套史料集現已成為全世界古典研究必備的工具書。
第二捲收錄和翻譯瞭與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史相關的重要材料。
作者簡介
菲利普·哈丁(Phillip Harding),現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古典學榮退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雅典政治,古希臘史學、碑銘和演說。著有Androtion and the Aahis(1994),Didymos:On Demosthenes(2006)等書。
內頁插圖
目錄
“西方古典學研究”總序
導讀
“希臘羅馬史料集”總序
編者導言
緻謝
縮寫說明
符號說明
史料譯注
Ancient chronology
Alliance between Athens and Eretria
Rewards for the liberators of Athens from the Thirty
Dedicatory epigram fur Lysandros
Athens honours loval Samians
The Athenians adopt the Ionian alphabet
Athens honours the heroes of Phyle
Theozotides and the Athenian orphans
10 Extract from an inventory of the treasures of Athena and of the Other Gods
11 Intemal politics in Athens,Corinth,Thebes and Argos as the real cause of the Corinthian War
12 The activities of Konon
13 The hattle of Sardis
14 Alliance between Boeotia and Athens
15 The Boeotian constitution
16 Alliance between Athens and Locris
17 Fortirication of Peiraeus
18 Spartan victory at Corinth
19 Monuments for the Athenian casualties at Corinth and Coronea
20 Athens honours Dionysios I of Syracuse
21 Two treaties between Amyntas lIl and the Chalcidians
22 Athenian mercenary forces at Corirnh
23 Athens rejects the Crear King's peace
24 Arbitration between Miletus and Myus
25 Athens resumes alliance with Thasos
26 Athens honours Clazomenae
27 Leukon,king of the Bosporos
28 Political change at Erythrae
29 Athens honours Hebryzelmis
30 Dissolution of Mantinea
31 Alliance between Athens and Chios
32 The occupation of the Cadmea
33 Alliance between Athens and Thehes
34 Alliance Letween Athens and Byzantium
35 Charter of the Second Athenian Confederacy
36 A new name for tribute
37 Methymna joins the Athenian Confederacy
38 Alliance between Athens and Chalcis
39 Reorganization of Athenian finances
40 Athens honours Straton,king of Sidon
41 Recommendation that Corcyra,Acamania and Cephallerua enter the Athenian Confederacy
42 Alliance of Athens and Corcyra
43 Athenian alliance with Amyntas Ⅲ
44 The peace of
45 Athenian iaw concerning the Certifier of silver coinage
46 Epigram commemorating the Theban victory at Leuctra
47 Extract from an Athenian naval record
48 Boeotia honours a Carthaginian
49 The Thessalians honour Pelopidas
……
前言/序言
西方古典學研究·希臘羅馬史料集(1):愛琴海文明與早期希臘 本書聚焦於西方文明的搖籃——愛琴海地區,係統梳理並深入剖析瞭從青銅時代晚期到城邦興起前夕的希臘早期曆史與社會麵貌。 本史料集作為西方古典學研究係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為研究者和學生提供一個全麵、紮實的早期希臘史研究基礎,側重於原始文獻、考古學發現及相關研究的整閤與解讀。 第一部分:愛琴海的青銅時代遺産 本捲的首要任務是重建米諾斯(Minoan)文明與邁锡尼(Mycenaean)文明的輝煌圖景,探討其如何為後來的古典希臘奠定文化與物質基礎。 一、米諾斯文明的曙光:剋裏特島的輝煌 剋諾索斯(Knossos)的宮殿與社會結構: 詳細考察剋諾索斯、費斯托斯(Phaistos)等主要宮殿的建築特徵、布局及其所揭示的早期集權或復雜社會管理模式。分析“宮殿經濟”的運作機製,包括物資的存儲、再分配以及手工業的專業化。 綫性文字A(Linear A)的解讀與限製: 匯集迄今為止發現的綫性文字A的碑刻樣本,探討其在行政管理中的應用。雖然該文字尚未被完全破譯,但其存在本身即是研究米諾斯社會復雜性的關鍵物證。著重分析與之相關的陶器銘文、印章等齣土材料。 宗教與藝術的象徵意義: 深入分析壁畫(如“躍牛圖”)、雕塑和陶器上反復齣現的圖像元素——如雙斧(labrys)、蛇女神形象,嘗試重構米諾斯宗教信仰的核心觀念,以及自然崇拜在其中的地位。 航海與貿易網絡: 結閤考古發現的埃及、黎凡特地區(如烏加裏特)的文物證據,勾勒齣米諾斯文明在東地中海的貿易勢力範圍及其海上霸權的基礎。 二、邁锡尼文明的軍事化與帝國構建 “阿開亞人的時代”: 探討邁锡尼文明的起源、擴張及其與米諾斯文明的繼承與衝突關係。重點分析邁锡尼盾形紋章、城牆(如提林斯的巨石牆)所體現的軍事化特徵。 綫性文字B(Linear B)的破譯與曆史信息: 綫性文字B作為已知最早的希臘語形式,提供瞭無與倫比的內部行政記錄。本部分詳盡收錄並翻譯瞭與Pylos、Mycenae、Thebes等地齣土的泥闆檔案,內容涵蓋土地分配、牲畜清單、武器生産、人員組織等,是研究邁锡尼官僚體係的基石。 墓葬形製與權力繼承: 比較“圓A區墓地”和“圓B區墓地”的隨葬品差異,探討王室(wanax)權力的傳承方式、貴族階層的分化,以及黃金工藝對政治權力的彰顯。 特洛伊之謎與外部關係: 結閤荷馬史詩的傳說背景,審視考古學對特洛伊遺址(Hissarlik)不同地層的發掘成果,討論邁锡尼人與小亞細亞之間的曆史聯係與衝突可能性。 第二部分:希臘的“黑暗時代”:斷裂與重塑(約公元前1200年 – 公元前800年) “黑暗時代”通常被視為古典文明之前的低榖,但本部分試圖展示這一時期的適應性、文化變遷與社會韌性。 一、文明的崩潰與人口遷徙 “海上民族”衝擊與係統性崩潰: 匯集來自埃及和近東地區關於“海上民族”(Sea Peoples)入侵的記載,結閤希臘本土的宮殿係統同時期衰落的考古證據,分析導緻公元前12世紀大崩潰的復雜因素(氣候變化、內部衝突、外來壓力)。 希臘人的去中心化: 考察史料如何揭示邁锡尼精英階層瓦解後,社會結構嚮更小規模、更分散的Oikos(傢庭/氏族)單位退化。分析鐵器替代青銅器的技術擴散及其對社會權力的影響。 文化地理的重塑: 記錄和分析這一時期在愛琴海沿岸及希臘本土齣現的新定居點模式,探討愛奧尼亞人、多立斯人等族群在這一時期的遷徙路綫與定居點形成的曆史背景。 二、社會記憶的復蘇與早期史詩傳統 口頭傳統的形成: 盡管缺乏直接文字記錄,但本部分通過對後期古典時期吟遊詩人(Aoidoi)所演唱主題的研究,推斷“英雄時代”記憶如何通過口頭傳統被保存和演變,為荷馬史詩的最終成形奠定敘事基礎。 陶器風格的地域差異: 深入分析“幾何風格陶器”(Geometric Pottery)的早期演變,特彆是素描式的圖案、對人物造型的迴歸,將其視為社會秩序重建和審美偏好變化的視覺體現。 墓葬習俗的演變: 考察早期幾何時期雙人閤葬與火葬的齣現,分析這些變化可能反映的宗教觀念或社會地位的新的錶達方式。 第三部分:邁嚮城邦:公元前9世紀的轉摺點 本捲的收束聚焦於公元前9世紀末期,希臘社會開始展現齣嚮城邦(Polis)過渡的明確跡象。 文字的迴歸與腓尼基的影響: 詳細記錄和對比最早期的字母銘文(如迪皮隆雙耳大罐上的銘文),分析希臘字母如何從腓尼基字母演變而來,以及這一關鍵技術革新如何為後來的政治記錄和文學創作鋪平道路。 “希臘世界”的初步界定: 梳理關於最早的泛希臘性場所(如奧林匹亞)的考古證據,探討在共同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下,如何形成超越局部氏族認同的“希臘人”(Hellenes)概念。 “英雄時代”的物質迴響: 重新審視早期鐵器時代的考古遺存,如何與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社會圖景産生微妙的共鳴與分野,為理解古典城邦的意識形態起源提供曆史縱深。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基於堅實史料的、而非僅僅是基於傳統敘事的早期希臘曆史框架,側重於考古學和文獻學對青銅時代終結和古典前夜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