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圆明园卷》是为配合海淀区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展览的一项展览——圆明园全球巡展,邀请历史学者汪荣祖、艺术史学者陈葆真、建筑史学者郭黛姮等,分别就中西文化的相遇、宫廷与地方、清代皇家园林、图像与影像等题目撰写文章,并收入圆明园展全部图片。《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圆明园卷》运用丰富的中西历史文献、图档,探讨清代皇家的园居生活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并结合先进的数字技术,将历史事迹、园林建筑复原为虚拟的生动场景。本展览将在2013-2015年举办世界巡回推广活动,努力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打造成继长城、故宫、天坛之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新名片。
序一林柏亭
序二黄兴涛
前言圆明园策展的发现之旅林芳吟
上篇专论
一清代皇家园林
三山五园~北京历史文化最辉煌的乐章郭黛姬
清代三山五园与清帝园居理政何瑜
世界记忆遗产样式雷图档的发现与研究王其亨、张凤梧、何蓓洁
二宫廷与地方
风雅之外:乾隆南巡、苏州胜景与政治意涵马雅贞
乾隆皇帝《八旬万寿图》的表现特色、图像意涵与历史意义陈葆真
三两个世界的相遇
从圆明园西洋楼看中西文化的相遇汪荣祖
浅谈乾隆帝营建圆明园西洋楼的艺术思维侯皓之
18世纪英国外销至中国的钟表及类似的奢侈品罗杰.史密斯
欧洲中国风泰莎·默多克
四图像与影像
战争、图像与“西方影响”:《平定西域得胜图》铜版画的前世今生
马雅贞
马戛尔尼使节团的中国图文记录徐家宁
奥尔末与圆明园历史影像徐家宁
谈新媒体科技与亚洲艺术的诠释丁维欣、林芳吟
不只是一次文化全球巡展,更是一个产业发展平台吴迪
下篇展览
I隔世光影火烧圆明园的那一天
II万园之园圆明园大观
III走进样式房皇家建筑事务所
lV印象江南乾隆的设计之旅
V东方凡尔赛宫18世纪的皇家时尚
VI继承与发展
展品索引
附录马戛尔尼东方见闻录
圆明园大事记
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圆明园在不同历史时期演变过程的叙述。它并没有将圆明园视为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展现了它从最初的营建,到乾隆时期的鼎盛,再到晚清的衰落和最终的毁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对遗址的保护和研究。这种时间线索的梳理,让我对圆明园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也更能理解它为何会经历如此曲折的命运。书中的旁征博引,让我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莫过于那些关于圆明园背后故事的描绘。它不仅仅讲述了康乾盛世时期的繁华,更直面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书中用翔实的史料,还原了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状,那些文字如同刀割一般,让我深刻体会到国破家亡的悲痛。同时,它也并没有止步于悲伤,而是引导读者思考历史的意义,以及我们今天为何要铭记这段历史。这种严肃而深沉的态度,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园林的读物,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评分这本《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圆明园卷》的厚重感,从我第一眼捧在手里时就扑面而来。它并非那种轻飘飘的画册,也不是泛泛而谈的旅游指南,而是一本沉甸甸的、承载着历史温度与文化厚度的书。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精美的图片,而是一篇由著名历史学家撰写的序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失落的无限惋惜,以及对重现其昔日辉煌的深切期盼。这种开篇方式,瞬间就将我的思绪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评分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清代皇家园林美学思想的知识。它不仅仅是讲建筑和景观,更深入地探讨了园林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和文化内涵。比如,书中会结合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来解释为何皇家园林要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又比如,对于园林中的“意境”,书中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让我明白了中国园林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寄托。这种深度的文化解读,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层次。
评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圆明园遗址公园现状的介绍。它让我了解到,虽然圆明园已经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它并没有被遗忘,而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研究。书中展示了许多关于遗址公园的规划、修复和展览的图片和文字,让我看到了国家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决心和努力。同时,书中也鼓励读者亲自前往圆明园遗址公园,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去思考那段不该被遗忘的过去。
评分作为一名园林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在介绍圆明园的植物景观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提到了常见的花草树木,还特别关注了那些在圆明园中种植的珍稀植物,以及它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意义。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述了圆明园中的“花神庙”,详细介绍了当时栽种的各种名贵花卉,以及围绕它们形成的皇家祭祀和赏玩活动。这种细节的呈现,让我对圆明园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评分这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引入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观点。除了历史学家,还有建筑学家、园林专家、文化学者,甚至还有一些专注于机械和水利工程的学者。他们的视角多样,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比如,在分析西洋楼的建造时,书中会引用建筑学家的分析,而在解读其中的哲学含义时,则会请来文化学者进行解读。这种跨学科的融合,让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三山五园文化巡展:圆明园卷》是一本集学术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优秀图书。它不仅仅是一次圆明园的文化巡礼,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国家、对历史、对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认知和感悟。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残垣断壁,都可能承载着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
评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圆明园建筑风格的细致剖析。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出哪些建筑曾经存在,而是深入探讨了中西合璧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在圆明园这座皇家园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的。比如,在介绍西洋楼景区时,书中详细描绘了那些精美的喷泉、雕塑和建筑,并结合当时欧洲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解释了它们是如何被引入并融入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中的。书中还配有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纸和复原效果图,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些曾经的恢弘景象,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昔日的皇家禁苑。
评分书中关于圆明园中各种奇巧机关和景观的描述,简直是脑洞大开。我从未想过,一座皇家园林中竟然会有如此多的巧思。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著名的“大水法”,不仅仅是它的壮丽景象,更是其背后的水力学原理和精巧的设计。还有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钟表装置、动物模型,都无不展现了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匠心独运。这些内容让我对圆明园的认知,从一个简单的皇家园林,升华到了一座集科技、艺术、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奇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