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幅私密照片全景展示二战历史,带你走进历史现场
冲在火线上记录死亡,看西方人是怎么讲述二战的
在老照片里,让我们重温历史、敬畏死亡!
让阳光照进“战争”的历史,给活着一个“充足”的理由
还原真实的战争原生态,跟“摆拍”死磕到底!
购买更多《战争影像系类丛书》请点击:
整个二战时期的德国,完全可以用“世界上变革的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以力量的狂热,有时甚至是驱赶民众向前的歇斯底里”这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德国社会民情。“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不能用和平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引导着纳粹德国想以战争的手段,让别人永远的记住它。出于“超凡的思想是不会与凡夫俗子共存的”自负心理,希特勒点燃战争引线,差点将整个欧洲燃烧殆尽。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希特勒心中的火焰灭了。
安迪·罗森,为欧美世界著名战争史、军事史专家、作家。平生致力于对人类社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作为一位丰产的军事历史题材的作家,罗森还著有《坦克大战》、《瑟堡战役》、《路斯之战》等作品。
第一章
突破齐格菲防线1
第二章
进军莱茵河27
第三章
跨越莱茵河49
第四章
穿越德国73
第五章
意大利前线115
第六章
消灭最后的抵抗147
第七章
欧洲的胜利167
英国第14军越过被雨水浸透的丛林追击,并且在1944年11月底跨过了钦敦江。但是,东南亚司令、海军中将路易斯·蒙巴顿勋爵被迫将部队和给养转移到别处,使得日本人在其新任指挥官木村兵太郎的率领下,撤过瑞保平原,撤退到伊洛瓦底江的后面。
评分全照片不错,但是文字太烂。
评分为了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人们渴求知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生产力。只有知识
评分英国第14军越过被雨水浸透的丛林追击,并且在1944年11月底跨过了钦敦江。但是,东南亚司令、海军中将路易斯·蒙巴顿勋爵被迫将部队和给养转移到别处,使得日本人在其新任指挥官木村兵太郎的率领下,撤过瑞保平原,撤退到伊洛瓦底江的后面。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翻译水平欠佳,不过与《纳粹德国最后一战》相比已经好多了,那本书简直不忍卒读。
评分斯利姆仅仅率领了四个步兵师、两个坦克旅,以及最少量的空中支援力量。他选择了在曼德勒附近采取佯装渡江策略,与此同时,第4军团在下游100英里处的良马发动攻击。1945年2月14日凌晨,当第一波攻击部队横渡宽阔的江面时,日本人注意到了,英国和廓尔喀的军队遭受了严重损失。坦克在天亮时提供了火力掩护,印度部队渡过江,以便保住河对岸的一个狭小的控制区域。由于一个桥头堡被保住,使得第4军团得以越过缅甸平原,推进至日本人在缅甸的通讯中心——密铁拉。
评分翻译水平欠佳,不过与《纳粹德国最后一战》相比已经好多了,那本书简直不忍卒读。
评分五星五星五星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