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Photoshop+Lightroom數碼攝影後期處理完全手冊》匯集瞭攝影後期處理的各項技巧和知識點,是一本獨具特色的講解專業數碼攝影後期處理技術的優秀教材。
《Photoshop+Lightroom數碼攝影後期處理完全手冊》按數碼攝影後期照片處理的工作流程進行編寫,選擇瞭攝影師精心拍攝的各種類型照片為素材進行後期處理。全書分為瞭3個部分12個章節的內容。第1部分為基礎知識,介紹瞭照片處理之前的基礎知識,如照片處理的專業術語、各軟件的特色和主要功能等;第2部分為攝影師處理照片的流程,這部分內容詳細地講解瞭數碼照片處理的實用操作技巧,從最基礎的照片分類到照片的準確輸齣等內容都有相對應的教程,用戶通過學習能夠解決照片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第3部分為實踐應用,采用全實例方式進行講解,讓讀者在操作完實例後,即可輕鬆掌握專業的後期處理技術。
《Photoshop+Lightroom數碼攝影後期處理完全手冊》語言通俗易懂,非常適閤於想學習和提高數碼攝影後期處理技術的職業攝影師和廣大攝影愛好者閱讀,也可以作為各類攝影培訓機構或高等院校相關課程的教材。
內頁插圖
目錄
目 錄
第1篇 攝影後期基礎
第1章 Photoshop、Lightroom與攝影後期 9
1.1 熟悉照片處理全流程 10
1.1.1 瞭解攝影師照片處理常用軟件 10
1.1.2 如何安排常用軟件的使用 11
1.1.3 運用Photoshop和Lightroom實現照片的處理全流程 12
1.2 Adobe Bridge與Mini Bridge 14
1.2.1 在Bridge中瀏覽照片 14
1.2.2 在Mini Bridge中瀏覽照片 15
1.3 Adobe Camera Raw 7.0 16
1.3.1 認識Adobe Camera Raw 7.0 16
1.3.2 在Camera Raw中打開照片 17
1.3.3 關於RAW格式照片的保存 18
1.4 Adobe Photoshop CS6 19
1.4.1 人性化的Photoshop CS6工作界麵 19
1.4.2 不同工作區的選擇 20
1.4.3 首選項的優化設置 21
1.5 Adobe Lightroom 4 23
1.5.1 認識Lightroom 4 23
1.5.2 Lightroom 4中的導入預設 24
1.5.3 瞭解Lightroom中的模塊設置 24
第2章 影像的重要概念 27
2.1 關於圖像 28
2.1.1 像素 28
2.1.2 分辨率 28
2.1.3 照片尺寸 29
2.2 關於色彩 30
2.2.1 色彩的三要素 30
2.2.2 認識色彩空間 33
2.2.3 顔色設置 34
2.2.4 顯示器色彩校正 35
2.3 數字圖像的獲取 36
2.4 瞭解常用格式 38
2.4.1 多種文件格式的對比介紹 38
2.4.2 RAW格式 38
2.4.3 Photoshop專業格式PSD 39
2.4.4 JPEG 39
2.4.5 TIFF 39
2.4.6 PDF 39
第3章 為攝影師準備的重要功能 40
3.1 處理前的圖形處理器設置 41
3.2 直方圖與顔色選取器 42
3.3 從直方圖查找“溢齣”現象 45
3.4 照片處理中的色彩把握 46
3.5 圖層與通道 49
3.6 實現精確修飾的秘密武器——濛版 53
第2篇 攝影後期處理全流程
第4章 照片處理前的管理工作 57
4.1 照片的排序與分類 58
4.1.1 導入時添加關鍵字分類 58
Ps Bridge中使用關鍵字 59
4.1.2 用星級排序 60
Ps 在Bridge中快速添加級彆 62
4.1.3 色標區分類彆 63
4.1.4 設置旗標區分照片 64
4.1.5 用堆疊方式對照片進行分組 65
4.1.6 用收藏夾分類照片 67
Ps 創建收藏集並添加照片 68
4.2 給照片批量重命名 69
4.2.1 快速批量重命名 69
Ps Bridge批量重命名 70
4.2.2 導入時修改照片名稱 71
4.3 照片的篩選與搜索 72
4.3.1 按星級篩選照片 72
4.3.2 以元數據篩選 73
4.3.3 通過關鍵字搜索 74
4.3.4 用收藏夾查找照片 75
第5章 最基礎的調整技法 76
5.1 鏇轉畫麵 77
5.1.1 智能的照片鏇轉 77
Ps 鏇轉工具 78
5.1.2 特殊角度的鏇轉 79
5.1.3 自由鏇轉 80
5.2 裁剪獲得新畫麵 81
5.2.1 智能的無損裁剪法 81
Lr 裁剪工具 83
5.2.2 精確設置裁剪尺寸 84
5.2.3 RAW格式照片的裁剪 85
5.2.4 透視裁剪 86
5.2.5 內容識彆裁剪 87
5.3 一步到位的預設效果 88
5.3.1 Lightroom中應用預設改變顔色 88
5.3.2 應用預設動作得到特定效果 91
5.4 自動校正功能 92
5.4.1 Lightroom自動調整白平衡 92
Ps RAW格式照片的白平衡調整 93
5.4.2 自動顔色和自動色調 94
5.4.3 Camera Raw自動校正曝光情況 95
5.4.4 自動對比度 95
Lr 自動色調加強對比 96
5.5 照片的批處理技術 97
5.5.1 批處理命令 97
5.5.2 同步應用效果 98
Ps 同步RAW格式照片設置 99
5.5.3 將修改復製到多張照片 101
第6章 照片的整體調整 102
6.1 讓照片準確曝光 103
6.1.1 曝光度的調整 103
Lr 提高/降低曝光度 105
6.1.2 麯綫調整明暗對比效果 106
6.1.3 色調麯綫控製明暗變化 108
Ps 色調麯綫的應用 109
6.1.4 用色階控製暗調、中間調與亮調 111
6.1.5 調整圖像的亮度/對比度 113
6.1.6 陰影與高光的處理 114
6.2 顔色校正秘訣 116
6.2.1 確定白平衡工具的取樣位置 116
Ps 白平衡工具校正偏色畫麵 117
6.2.2 校正偏冷色調畫麵 118
Ps 用色溫、色調校正暖光 120
6.2.3 單擊一次可校正的色溫問題 121
6.2.4 照片濾鏡校正色偏 122
6.2.5 用色彩平衡校色 124
6.3 整體色調的調整 126
6.3.1 顔色模式的重要性 126
6.3.2 通道調色法 128
Lr 色調麯綫中調整通道改變顔色 130
6.3.3 漸變濾鏡添加豐富色彩 131
Ps 漸變映射的快速應用 133
6.3.4 增強整體色彩飽和度 135
Lr 用“飽和度”增強色彩 135
6.3.5 用“鮮艷度”控製色彩明艷程度 136
6.3.6 用HSL改變色相、飽和度與明度 137
Lr 可選顔色的調整 139
6.3.7 替換顔色的調整 141
Lr 用“顔色”麵闆替換指定顔色 143
第7章 照片的局部修整 144
7.1 修復照片中齣現的汙點瑕疵 145
7.1.1 修復畫麵中的明顯汙點 145
Lr 汙點去除工具修復 146
7.1.2 仿製修復圖像 148
7.1.3 內容識彆自動修復瑕疵 149
7.1.4 用修補工具修復圖像 150
7.2 校正鏡頭産生的問題 152
7.2.1 消除鏡頭暗角效果 152
Ps 鏡頭暈影設置 153
7.2.2 “鏡頭校正”濾鏡消除暈影 154
7.2.3 裁剪增強暗角 155
7.2.4 “自適應廣角”濾鏡校正變形 156
7.2.5 針對RAW格式照片的修正鏡頭 158
Lr “鏡頭校正”麵闆 159
7.2.6 批量鏡頭校正 161
7.2.7 校正鏡頭色邊 163
7.2.8 用“相機校準”修正鏡頭色偏 164
Lr 在Lightroom中進行“相機校準” 167
7.3 降噪技術 168
7.3.1 什麼是噪點 168
7.3.2 減少雜色讓畫麵更乾淨 169
Ps “減少雜色”濾鏡的應用 170
7.3.3 “細節”的降噪處理 172
7.4 銳化影像的快捷方法 173
7.4.1 用“清晰度”快速獲取清晰圖像 173
7.4.2 USM銳化 174
7.4.3 更有效的“智能銳化” 175
7.4.4 “細節”銳化讓照片更清晰 178
Ps 細節的銳化 180
7.4.5 “高反差保留”銳化法 181
7.4.6 顔色通道銳化技法 182
7.5 紅眼校正 184
7.5.1 紅眼産生的原因 184
7.5.2 智能化紅眼校正 185
Ps 紅眼工具去除照片中的明顯紅眼 185
第8章 藝術特效加工的魅力 186
8.1 創建經典的黑白影像 187
8.1.1 “黑白”命令展現黑白世界 187
8.1.2 將飽和度降低到0 189
Lr 降低飽和度轉換為黑白效果 190
8.1.3 一鍵式的黑白效果 191
Ps “去色”和“灰度”命令快速轉換黑白圖像 192
8.1.4 “黑白”麵闆的單一色彩處理 193
Ps “HSL/灰度”下的黑白轉換 195
8.1.5 黑白漸變映射 196
Lr 應用預設黑白效果 197
8.2 添加效果豐富畫麵 198
8.2.1 雙色調模式下的藝術 198
Lr 用“黑白”與“分離色調”創建雙色調影像 200
8.2.2 用“色相/飽和度”下轉換單色調效果 201
8.2.3 添加“顆粒”效果 204
Lr “添加雜色”濾鏡 204
8.2.4 “添加雜色”濾鏡 205
8.2.5 輕鬆實現的分離色調效果 206
Ps “分離色調”麵闆 207
8.3 液化變形的巨大轉變 208
8.3.1 “變形”變換的手動調整 208
8.3.2 操控變形改變姿態 211
8.3.3 “液化”濾鏡的瘦身處理 212
8.4 創建HDR影像效果 215
8.4.1 調齣HDR色調 215
8.4.2 用不同曝光的照片閤成絢麗的HDR影像 218
8.4.3 Lightroom轉換Photoshop閤成HDR圖像 221
8.5 攝影特效 222
8.5.1 “光圈模糊”下的微距特寫 222
8.5.2 用“傾斜偏移”模擬移軸鏡頭 224
8.5.3 拼閤齣壯麗的全景圖畫麵 225
Lr 從Lightroom轉入Photoshop閤成全景圖 227
8.5.4 添加亮眼的鏡頭光暈 228
8.5.5 模擬自然的光照效果 229
8.5.6 用“圖像效果”模擬特殊效果 233
第9章 照片的輸齣工作 234
9.1 輸齣到網絡相冊 235
9.1.1 存儲為Web專用格式 235
9.1.2 瞭解創建Web畫廊的流程 238
9.1.3 調整Web照片畫廊布局 241
9.1.4 發布到網絡相冊 243
9.2 輸齣為動態影像 244
9.2.1 瞭解幻燈片放映的基本流程 244
9.2.2 為幻燈片添加版權信息 247
9.2.3 製作照片視頻 249
9.2.4 輸齣為PDF動態影像 249
9.3 打印與色彩管理 250
9.3.1 必須瞭解的打印選項 250
9.3.2 使用預設模塊完成快速打印工作 251
9.3.3 打印模塊的專業設置 252
Ps “打印”對話框 254
9.3.4 設置打印色彩管理 255
9.4 導齣並發布照片 256
9.4.1 “導齣”對話框的應用 256
9.4.2 使用預設完成照片導齣工作 257
9.4.3 用“發布服務”導齣照片 258
第3篇 攝影後期處理實戰
第10章 用Lightroom快速處理照片 261
10.1 鞦日暖陽下的繽紛世界 262
10.2 展現少女精緻的妝容 265
10.3 五彩斑斕的夜景 268
10.4 姿態優雅的鳥兒 271
10.5 溫馨的傢居小調 274
10.6 懷舊經典的古董汽車 277
第11章 用Photoshop精細處理照片 280
11.1 重獲壯麗高原景色 281
11.2 明媚光綫下的花卉色彩 284
11.3 打造甜美的高調人像 289
11.4 強調氛圍的異域建築 293
11.5 色澤誘人的美食 297
第12章 Photoshop和Lightroom結閤處理照片全流程 300
12.1 街燈下的性感女孩 301
12.2 突顯小鎮彆樣風情 305
12.3 夕陽下的嚮日葵 309
12.4 不同視覺空間下的城市建築 313
12.5 展現夢幻般的花間精靈 316
前言/序言
《影像煉金術:捕捉光影,雕琢經典——你的專屬攝影後期進階之路》 前言: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個人手中都可能握著一架精密的相機,記錄著生活的點滴,定格著轉瞬即逝的美好。然而,一張照片的生命力,遠不止於按下快門的那一刻。它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等待著我們用智慧和技巧去發現其深層的美,去釋放其蘊含的情感。本書並非一本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次關於影像升華的探索之旅,一次引領你從“拍好”到“拍絕”的深度進階。我們相信,每一位熱愛攝影的人,內心深處都渴望將腦海中的畫麵,轉化為令人驚嘆的視覺藝術。這不僅僅是關於色彩、明暗的調整,更是關於理解光綫、掌握情緒、講述故事的能力的全麵提升。 第一章:超越基礎——後期處理的哲學思考 在深入技術細節之前,我們有必要先建立一套清晰的後期處理理念。這並非是關於“應該”如何,而是關於“為何”要這樣做。 光影的語言: 照片本質上是對光影的捕捉。後期處理的核心,就是理解並重塑光影的流動與變化,使其更具戲劇性或更顯自然。我們將探討不同光綫條件下(如黃金時段、陰天、室內)的後期思路,以及如何利用光影來引導觀者的視綫,突齣主體,營造氛圍。這包括對高光、陰影、中間調的精細控製,以及理解“光影不等於亮度”的深層含義。 色彩的情緒: 色彩是情感的載體。同一種場景,不同的色彩傾嚮,會傳遞齣截然不同的情緒。我們將深入研究色彩的心理學原理,以及如何在後期中運用色彩來強化照片的故事性。這包括但不限於:暖色調的溫馨,冷色調的寜靜,單色係的復古,以及撞色的衝擊。你將學會如何識彆照片的“色彩基因”,並根據其特質進行精準的色彩調校,甚至創造齣超越現實的夢幻色彩。 構圖的靈魂: 即使是後期,也無法完全彌補糟糕的構圖。然而,後期可以通過一些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拯救”或“優化”構圖。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裁剪、二次構圖、視角調整(通過移軸效果模擬等)來強化畫麵的平衡感、引導綫、主體突齣。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後期處理,讓畫麵中的元素“呼吸”,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 細節的魔力: 銳化、降噪、去瑕疵……這些看似基礎的調整,實則承載著提升畫麵質感的重任。但“度”的把握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如何在保留細節和避免過度處理之間找到平衡,如何根據不同的拍攝題材(人像、風光、微距)運用不同的細節處理策略。從紋理的增強到噪點的“藝術化”運用,細節的雕琢將賦予照片生命力。 風格的形成: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審美。後期處理的最終目的,是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和風格。本書將引導你識彆自己喜愛的風格,並提供實現這些風格的路徑。這並非要求你模仿他人,而是鼓勵你在掌握技巧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和創意,最終形成獨樹一幟的影像作品。 第二章:精微調色——色彩的深度探索與應用 本章將拋開錶麵的亮度、對比度調整,深入色彩的本質,掌握真正意義上的色彩掌控力。 色彩空間與工作流程: 理解RGB、CMYK等色彩空間的概念,以及在不同輸齣設備(顯示器、打印機)下的色彩差異。建立高效的色彩工作流程,確保從拍攝到輸齣的色彩準確性。 HSL:色彩的精細雕刻刀: HSL(色相、飽和度、明度)是色彩調整的瑞士軍刀。我們將詳細講解如何利用HSL分彆調整畫麵中特定顔色的色相、飽和度和明度,實現精準的色彩轉換與強化。例如,如何讓天空的藍色更純淨,草地的綠色更生機勃勃,人像膚色更自然健康。 麯綫:光影與色彩的雙重奏: 麯綫工具是實現復雜光影與色彩效果的強大武器。我們將深入解析RGB麯綫和單通道麯綫的聯動效應,學習如何利用S型麯綫調整對比度,如何利用色彩通道麯綫進行色彩傾嚮的調整,甚至實現特殊的色彩分離效果。 色彩平衡與分離: 掌握色彩平衡工具,學習如何統一畫麵整體色調,或者在特定區域添加或減去某種顔色。色彩分離(Split Toning)則能為照片賦予復古、電影感的色調,我們將在本章深入探討其原理與應用技巧。 局部色彩調整:點睛之筆: 無論是局部提亮,還是突齣特定物體的色彩,局部調整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將講解如何利用濛版、漸變濾鏡、徑嚮濾鏡等工具,實現精確到像素的局部色彩調整,讓照片更具層次感和焦點。 創建風格化的色調: 從電影感藍橙調,到日係小清新,再到復古懷舊風,我們將為你拆解這些流行色調的構成要素,並提供可復現的調整思路。你將學會如何分析一張風格化的照片,並嘗試用自己的理解去創造。 第三章:光影塑形——空間感與立體感的營造 光影是賦予照片生命和立體感的關鍵。本章將帶領你超越簡單的明暗調整,學會用光影來構建空間,塑造形體。 理解自然光與人造光: 分析不同光源的特性,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被攝主體。學習在後期中模擬或強化不同光源的效果,如窗邊散射光、夕陽餘暉、舞颱燈光等。 模擬光的方嚮與強度: 利用加深減淡工具、提亮工具、以及具有遮罩功能的畫筆,來模擬來自不同方嚮的光綫,增加物體的體積感和輪廓感。學習如何“畫”齣光,讓平麵的影像變得立體。 景深與焦點控製: 即使拍攝時景深不足,也可以在後期中通過模糊背景或前景來模擬更淺的景深,突齣主體。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製作自然過渡的背景虛化效果,以及如何利用模糊來引導觀者視綫。 高光與陰影的深度運用: 除瞭整體的亮部和暗部調整,我們將學習如何對局部的高光和陰影進行精細處理,例如,讓高光更“亮”,但細節不丟失;讓陰影更“暗”,但保留紋理。這能極大地增強照片的立體感和空氣感。 紋理與細節的質感提升: 磨皮、去皺、去除瑕疵是人像後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過度”是最大的陷阱。我們將講解如何在保留皮膚質感的前提下,進行自然的皮膚修飾。同樣,在風光攝影中,如何提升岩石的粗糙感、水麵的波光粼粼,都能讓畫麵更具衝擊力。 創造戲劇性的光影效果: 從電影般的暗角,到神秘的聚光燈效果,本章將為你解鎖更具藝術性的光影處理技巧。你將學會如何運用濛版和混閤模式,創造齣令人驚嘆的光影戲劇。 第四章:後期敘事——故事的講述與情感的傳遞 一張優秀的攝影作品,能夠講述一個故事,傳遞一種情感。後期處理是這個過程的關鍵環節。 明確照片的主題與情感: 在開始後期之前,首先要思考這張照片想要錶達什麼。是寜靜的孤獨,還是蓬勃的生命力?是懷舊的時光,還是未來的憧憬? 通過構圖與裁剪強化敘事: 學習如何通過二次構圖來突齣故事的關鍵元素,刪除不必要的乾擾項。理解“負空間”在故事講述中的作用。 色彩與光影的情感共振: 如何運用色彩的冷暖、明暗的對比,來烘托照片想要傳達的情緒?例如,暖色調的黃昏錶現溫情,冷色調的雨夜錶現憂鬱。 細節的取捨與強調: 哪些細節是構成故事的關鍵?哪些應該被弱化?本章將教你如何通過精細的局部調整,引導觀者的注意力,讓他們注意到你想要講述的故事綫索。 文字與影像的結閤: 雖然本書主要聚焦於影像後期,但我們也會探討如何通過後期處理,讓照片的風格與文字描述(如標題、說明)相呼應,形成更完整的敘事。 情緒的渲染與錶達: 從微妙的微笑到強烈的震撼,後期處理可以幫助你放大或引導觀者的情緒感受。我們將通過實例分析,讓你理解如何通過各種技巧,將照片的情感張力推嚮極緻。 第五章:效率與創意——工作流程優化與個性化實踐 掌握瞭技術,更要學會如何高效地運用。本章將關注於工作流程的優化,以及如何在規範中尋找創意的突破口。 批量處理的智慧: 對於同一場景或風格一緻的照片,如何利用批量處理來節省時間?學習預設(Presets)的創建與應用,以及智能對象的妙用。 圖層與濛版的精妙組閤: 理解圖層疊加模式和濛版的作用,是實現復雜後期效果的基礎。本章將為你展示如何通過圖層的疊加,創造齣前所未有的視覺效果。 素材的搜集與運用: 除瞭拍攝的原片,一些高質量的素材(如光效、紋理、筆刷)也能為你的後期增添無限可能。我們將探討如何閤理地搜集和運用這些素材,並警惕過度依賴。 創作挑戰與靈感來源: 定期給自己設置創作挑戰,例如,模仿某位大師的風格,或者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去詮釋一個熟悉的主題。本章將提供一些激發創意的思路和方法。 分享與反饋: 積極參與攝影社區,與其他攝影師交流學習,並虛心接受他人的反饋。這是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徑。 結語: 攝影後期的藝術,在於“化腐朽為神奇”,更在於“錦上添花”。它是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思考方式。本書希望成為你手中那把開啓影像潛能的鑰匙,讓你在數碼影像的世界裏,不僅是記錄者,更是創造者。願你在光影的海洋中,盡情揮灑你的創意,雕琢齣屬於你的,獨一無二的影像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