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

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Anthony,Sequeira 著,纪小玲,马东芳 译
图书标签:
  • CCNA
  • ICND1
  • Cisco
  • 网络
  • 认证
  • 学习
  • 指南
  • 互连
  • 考试
  • 第四版
  • 网络设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44175
版次:4
商品编码:11450017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Cisco公司官方授权的备考用书。
  资深CCIE及思科认证讲师精心编写。
  针对新考试大纲全面升级,涵盖新要点
  内容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利于读者备考。


  

更多思科产品:

data-lazyload=//img30.360buyimg.com//vc/jfs/t208/184/1219846964/132695/2f288161/53a7e484N961d7c57.jpg

内容简介

  《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是Cisco公司授权的、针对新公布的CCNA考试大纲的ICND1自觉指南。《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共分20章,通过大量配置示例和图示阐述了基本的网络互连术语、概念和部件;同时每章都有大量由Cisco公司认证教员编写的复习题,以检查读者对该章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是针对备INTRO认证考试的读者编写的,对负责实现和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的网络管理员等相关人员也颇具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Anthony Sequeira,CCIE#15626,思科认证讲师(CCSI),对于所有级别和类型的思科认证都有着丰富的经验。1994年,他在IBM开始了自己的IT职业生涯,随后创办了咨询公司,并发现了自己真正的激情所在——讲授微软和思科技术课程,撰写相关技术文章。1996 年,他加入了Mastering Computers,向来自全球各地的学员传授有关新技术的知识;后来为KnowledgeNet公司进行培训。如今,他已经成为StormWind Live的全职讲师。此外,他还是一名 VMware 认证专家。

内页插图

目录

目 录

第1章 网络功能 1
1.1 本章目标 1
1.2 什么是网络 2
1.3 网络的物理组件 3
1.4 网络图说明 4
1.5 网络用户应用程序 5
1.6 用户应用程序对网络的影响 5
1.7 网络的特征 6
1.8 物理拓扑与逻辑拓扑的对比 7
1.8.1 物理拓扑 7
1.8.2 逻辑拓扑 7
1.8.3 总线拓扑 8
1.8.4 星形和扩展星形拓扑 8
1.8.5 环形拓扑 9
1.8.6 网状和部分网状拓扑 9
1.9 连接Internet 10
1.10 本章小结 10
1.11 其他资源 11
1.12 复习题 11
1.13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1 12

第2章 OSI和TCP/IP模型 13
2.1 本章目标 13
2.2 理解主机到主机的通信模型 13
2.3 OSI参考模型 14
2.3.1 第7层:应用层 15
2.3.2 第6层:表示层 15
2.3.3 第5层:会话层 15
2.3.4 第4层:传输层 15
2.3.5 第3层:网络层 16
2.3.6 第2层:数据链路层 16
2.3.7 第1层:物理层 16
2.4 数据通信流程 16
2.4.1 封装 17
2.4.2 解封 18
2.5 点对点通信 18
2.6 TCP/IP协议栈 19
2.7 OSI模型与TCP/IP协议栈 20
2.8 本章小结 20
2.9 其他资源 20
2.10 复习题 20
2.11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2-1 22

第3章 LAN和以太网 23
3.1 本章目标 23
3.2 理解LAN 23
3.2.1 LAN的定义 23
3.2.2 LAN组件 24
3.2.3 LAN功能 25
3.2.4 LAN究竟有多大? 25
3.2.5 以太网 25
3.2.6 以太网LAN标准 26
3.2.7 CSMA/CD在以太网中的作用 26
3.2.8 以太网帧 27
3.2.9 以太网帧寻址 28
3.2.10 以太网地址 28
3.2.11 MAC地址和二进制-十六进制数 29
3.3 连接到以太网LAN 29
3.3.1 以太网网络接口卡 29
3.3.2 以太网介质和连接要求 30
3.3.3 连接介质 30
3.3.4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31
3.3.5 UTP实施 31
3.3.6 Auto-MDIX 34
3.3.7 光纤 34
3.4 本章小结 36
3.5 其他资源 36
3.6 复习题 36
3.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3-1 37

第4章 Cisco IOS软件的操作 38
4.1 本章目标 38
4.2 Cisco IOS软件的特点和功能 39
4.3 Cisco IOS CLI的功能 39
4.4 配置网络设备 40
4.5 外部配置来源 40
4.6 进入EXEC模式 41
4.7 CLI帮助 43
4.7.1 增强编辑命令 44
4.7.2 命令历史记录 45
4.8 管理Cisco IOS配置 45
4.9 改善CLI的用户体验 47
4.10 本章小结 47
4.11 其他资源 48
4.12 复习题 48
4.13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4-1 48

第5章 交换技术 50
5.1 本章目标 50
5.2 交换机的必要性 50
5.3 交换机的特征 51
5.4 启动和配置交换机 52
5.4.1 交换机安装 52
5.4.2 交换机LED指示灯 52
5.4.3 连接至控制台端口 53
5.4.4 基本交换机配置 53
5.4.5 验证交换机的初始启动状态 55
5.5 交换操作 56
5.6 解决常见交换机介质问题 58
5.6.1 介质问题 58
5.6.2 端口问题 61
5.7 本章小结 62
5.8 其他资源 62
5.9 复习题 62
5.10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5-1 63

第6章 VLAN和Trunk 64
6.1 本章目标 64
6.2 实现VLAN和Trunk 65
6.2.1 设计欠佳的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65
6.2.2 VLAN概述 65
6.2.3 理解802.1Q中继 66
6.2.4 理解VLAN中继协议 68
6.2.5 配置VLAN和Trunk 70
6.2.6 LAN中的物理冗余 77
6.3 VLAN间的路由 79
6.3.1 理解VLAN间路由 79
6.3.2 使用独臂路由器配置VLAN间路由 80
6.3.3 使用多层(第3层)交换机 80
6.4 本章小结 81
6.5 其他资源 81
6.6 复习题 81
6.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6-1 82

第7章 TCP/IP网络层 83
7.1 本章目标 83
7.2 理解TCP/IP网络层 83
7.2.1 IP网络寻址 84
7.2.2 IP地址分类 85
7.2.3 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 87
7.2.4 公有和私有IP地址 89
7.2.5 地址耗尽 90
7.3 寻址服务 91
7.3.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92
7.3.2 域名系统 92
7.3.3 使用常见主机工具确定主机的IP地址 93
7.4 本章小结 94
7.5 其他资源 94
7.6 复习题 94
7.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95
7.7.1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7-1 95
7.7.2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7-2 95
7.7.3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7-3 95

第8章 IP地址和子网 96
8.1 本章目标 96
8.2 理解二进制编码 96
8.2.1 十进制系统和二进制系统 97
8.2.2 2的幂 98
8.2.3 十进制到二进制的转换 99
8.2.4 二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 99
8.3 构建网络寻址方案 100
8.3.1 子网 100
8.3.2 计算可用的子网数和主机数 102
8.3.3 终端系统使用子网掩码的方法 103
8.3.4 路由器使用子网掩码的方法 104
8.3.5 子网掩码运作机制 106
8.3.6 应用子网掩码操作 107
8.3.7 确定网络寻址方案 107
8.3.8 C类地址示例 108
8.3.9 B类地址示例 109
8.3.10 A类地址示例 110
8.4 实施可变长子网掩码 111
8.4.1 VLSM简介 111
8.4.2 通过VLSM实现汇聚路由 113
8.5 本章小结 115
8.6 其他资源 115
8.7 复习题 115
8.8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8-1 116

第9章 TCP/IP传输层 117
9.1 本章目标 117
9.2 理解TCP/IP传输层 117
9.2.1 传输层 118
9.2.2 TCP/IP应用 119
9.2.3 传输层功能 120
9.3 本章小结 129
9.4 其他资源 129
9.5 复习题 129
9.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130
9.6.1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9-1 130
9.6.2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9-2 130

第10章 路由功能 131
10.1 本章目标 131
10.2 探索路由的功能 131
10.2.1 路由器 131
10.2.2 确定路径 132
10.2.3 路由表 133
10.2.4 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直连路由和默认路由 133
10.2.5 动态路由协议 134
10.3 本章小结 136
10.4 其他资源 136
10.5 复习题 136
10.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0-1 137

第11章 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138
11.1 本章目标 138
11.2 探索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138
11.2.1 第1层设备及其功能 138
11.2.2 第2层设备及其功能 139
11.2.3 第2层寻址 139
11.2.4 第3层设备及其功能 140
11.2.5 第3层寻址 140
11.2.6 将第2层寻址映射到第3层寻址 140
11.2.7 ARP表 141
11.2.8 主机到主机的数据包传输 142
11.2.9 默认网关的功能 147
11.2.10 使用常见的主机工具确定同一网络中两个主机之间的路径 148
11.3 本章小结 150
11.4 其他资源 150
11.5 复习题 150
11.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11-1 151

第12章 配置思科路由器 152
12.1 本章目标 152
12.2 启动思科路由器 152
12.2.1 思科路由器的初始启动 152
12.2.2 思科路由器的初始设置 153
12.2.3 登录到思科路由器 158
12.2.4 显示路由器的初始启动状态 160
12.2.5 启动思科路由器的总结 161
12.3 配置思科路由器 162
12.3.1 思科路由器配置模式 162
12.3.2 从CLI配置思科路由器 163
12.3.3 配置思科路由器接口 164
12.3.4 配置思科路由器的IP地址 165
12.3.5 验证接口配置 165
12.3.6 验证接口配置 168
12.4 本章小结 170
12.5 其他资源 170
12.6 复习题 170
12.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12-1 171

第13章 静态路由 172
13.1 本章目标 172
13.2 启用静态路由 172
13.2.1 路由概述 173
13.2.2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比较 173
13.2.3 静态路由配置 173
13.2.4 默认的路由转发配置 175
13.2.5 静态路由验证 175
13.3 本章小结 176
13.4 其他资源 176
13.5 复习题 176
13.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177
13.6.1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3-1 177
13.6.2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3-2 177

第14章 动态路由协议 178
14.1 本章目标 178
14.2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178
14.2.1 动态路由协议的特性 180
14.2.2 示例:管理距离 180
14.3 有类路由协议与无类路由协议 181
14.4 距离矢量路由选择 181
14.4.1 示例: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182
14.4.2 示例:信息来源和发现路由 182
14.5 理解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82
14.6 本章小结 186
14.7 其他资源 186
14.8 复习题 186
14.9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4-1 187

第15章 OSPF 188
15.1 本章目标 188
15.2 OSPF简介 188
15.2.1 建立OSPF邻居邻接关系 189
15.2.2 SPF算法 190
15.2.3 配置和验证OSPF 191
15.2.4 环回接口 192
15.2.5 验证OSPF配置 192
15.2.6 使用 OSPF debug 命令 197
15.2.7 OSPF配置负载均衡 198
15.2.8 OSPF身份验证 199
15.3 OSPF 故障排除 201
15.3.1 OSPF故障排除组成部分 201
15.3.2 OSPF邻居邻接性故障排除 202
15.3.3 OSPF路由表故障排除 205
15.3.4 纯文本密码身份验证故障排除 206
15.4 本章小结 207
15.5 其他资源 207
15.6 复习题 207
15.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5-1 208

第16章 DHCP和NAT 209
16.1 本章目标 209
16.2 将思科路由器用作DHCP服务器 209
16.2.1 理解DHCP 209
16.2.2 将思科路由器配置为DHCP客户端 210
16.2.3 将思科路由器用作DHCP服务器 210
16.2.4 将思科路由器用作DHCP中继代理 211
16.3 使用NAT和PAT扩展网络 212
16.3.1 NAT和PAT简介 212
16.3.2 转换内部源地址 214
16.3.3 过载内部全局地址 217
16.3.4 解决转换表问题 219
16.3.5 使用正确转换条目解决问题 220
16.4 本章小结 225
16.5 其他资源 225
16.6 复习题 225
16.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 22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6-1 22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6-2 226

第17章 网络安全 227
17.1 本章目标 227
17.2 网络保护概述 227
17.2.1 网络安全性的需求 227
17.2.2 平衡网络安全需求 229
17.2.3 对手、黑客动机和攻击类别 230
17.2.4 减轻共同威胁 230
17.3 理解思科设备安全性 232
17.3.1 物理和环境威胁 232
17.3.2 配置密码安全 232
17.3.3 配置登录横幅 233
17.3.4 Telnet与SSH访问 234
17.3.5 交换机上的端口安全配置 234
17.3.6 保护未使用的端口 237
17.4 本章小结 237
17.5 其他资源 237
17.6 复习题 237
17.7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7-1 238

第18章 通过访问控制列表管理流量 239
18.1 本章目标 239
18.2 访问控制列表操作 239
18.2.1 理解ACL 239
18.2.2 ACL工作原理 241
18.2.3 ACL的类型 242
18.2.4 ACL标识 242
18.2.5 ACL的其他类型 244
18.2.6 ACL通配符掩码 247
18.3 配置ACL 249
18.3.1 配置采用数字编号的标准IPv4 ACL 249
18.3.2 使用ACL控制路由器的访问权限 252
18.3.3 配置采用数字编号的扩展IPv4 ACL 252
18.3.4 配置命名ACL 256
18.3.5 向命名或编号ACL添加评论 260
18.4 ACL故障排除 260
18.5 本章小结 263
18.6 其他资源 264
18.7 复习题 264
18.8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8-1 265

第19章 WAN技术简介 266
19.1 本章目标 266
19.2 WAN简介 266
19.2.1 WAN与LAN 267
19.2.2 路由器在WAN中的作用 268
19.2.3 WAN通信链路选项 268
19.2.4 点对点连接 269
19.2.5 配置点对点链路 269
19.3 本章小结 269
19.4 其他资源 270
19.5 复习题 270
19.6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19-1 270

第20章 IPv6简介 271
20.1 本章目标 271
20.2 IPv6概述 271
20.2.1 VIPv6特征和地址 272
20.2.2 IPv6地址类型 272
20.2.3 IPv6地址分配选项 274
20.2.4 IPv6首部的更改及其好处 275
20.3 其他IPv6特征 276
20.3.1 ICMPv6 276
20.3.2 邻居发现 276
20.3.3 无状态自动配置 276
20.4 IPv6路由 277
20.4.1 IPv6基本连接 277
20.4.2 配置IPv6路由 277
20.4.3 静态路由 278
20.4.4 OSPFv3 278
20.5 本章小结 278
20.6 其他资源 279
20.7 复习题 279
20.8 生产网络模拟问题20-1 279

附录A 280
附录B 289
附录C 290




前言/序言


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 这是一本专为 aspiring 网络工程师和IT专业人士打造的全面学习指南,旨在帮助您深入理解和掌握思科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技术。本书聚焦于CCNA认证考试(ICND1部分)的关键知识点,为您构建坚实的网络基础,为您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 本书特点: 内容权威,紧贴考试大纲: 本书严格按照思科CCNA认证考试(ICND1)最新大纲编写,涵盖了所有必需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基础知识、IP寻址、交换技术、路由技术、思科设备操作系统(IOS)的基本操作、VLAN、STP、OSPF、ACL、NAT、DHCP、SNMP等。每一章都精心设计,确保您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动手能力: 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因此,本书在讲解每个技术点时,都配以大量的命令行配置示例、拓扑图示以及实用的实验指导。您将有机会在模拟器(如Packet Tracer)或真实思科设备上亲手实践,从而深刻理解命令的含义和配置的效果,培养解决实际网络问题的能力。 清晰的语言,易于理解: 作者以清晰、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将复杂的网络概念分解成易于消化的部分。无论您是完全的初学者,还是已有一定网络基础,都能轻松跟随本书的讲解,逐步建立起对网络技术的深入认识。避免了过于专业化或晦涩难懂的术语,让学习过程更加顺畅。 丰富的学习辅助工具: 为了最大化您的学习效率,本书提供了多种学习辅助工具。每章末尾都配有关键概念回顾、章节练习题以及答案解析,帮助您检验学习成果,巩固知识点。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在线资源链接,您可以访问额外的学习资料、视频教程和模拟练习,进一步拓展您的学习视野。 面向未来,培养职业技能: 本书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您通过CCNA认证考试,更是为了培养您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工程师。在掌握了思科网络设备的基础知识和配置技能后,您将能够自信地胜任初级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技术支持工程师等职位,并在未来的IT工作中展现出您的专业价值。 本书内容概览: 第一部分:网络基础与模型 网络基础知识: 深入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构成要素,包括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卡等)、传输介质(双绞线、光纤、无线)、协议栈(OSI模型和TCP/IP模型)等。理解这些基础概念是构建和分析网络的第一步。 OSI与TCP/IP模型: 详细解析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重点讲解各层的功能、协议以及数据封装和解封装过程。这将帮助您理解网络数据是如何从源端传输到目标端的,以及每个环节扮演的角色。 IP寻址与子网划分: 深入学习IPv4地址的构成、分类(A、B、C、D、E类地址)、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的概念。重点掌握子网划分的原理和实用技巧,包括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的应用,使您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设计和规划IP地址空间,提高地址利用率。 MAC地址与ARP: 理解MAC地址的唯一性及其在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学习ARP(地址解析协议)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将IP地址映射到MAC地址,从而实现局域网内设备的通信。 第二部分:思科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思科IOS基础: 介绍思科IO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模式(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等)以及导航技巧。您将学习如何登录设备、查看配置、保存配置以及进行基本的设备管理。 交换机基础配置: 掌握交换机(Catalyst系列)的基本配置,包括配置主机名、域名、密码(console、vty、enable)、Banner信息等,为设备安全打下基础。 VLAN(虚拟局域网): 深入理解VLAN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如何在交换机上创建、配置和管理VLAN。掌握Trunking(中继)模式,理解802.1Q协议,并学习如何在交换机之间传输带有VLAN信息的数据帧。 STP(生成树协议): 学习STP协议的目的和工作原理,理解其如何防止交换网络中的二层环路。掌握PVST+(Per-VLAN Spanning Tree Plus)和Rapid PVST+的配置和故障排除,确保网络的稳定性。 交换机端口安全: 学习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特性,包括MAC地址绑定、最大MAC地址数量限制等,以增强网络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 第三部分:思科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路由器基础配置: 学习如何配置路由器的基本信息,包括主机名、域名、密码、Banner信息等。 静态路由配置: 理解静态路由的概念,学习如何手动配置静态路由,以及何时使用静态路由。掌握默认路由的配置。 动态路由协议(RIP): 学习RIP(路由信息协议)的工作原理、度量值(跳数)以及RIPv1和RIPv2的区别。掌握RIPv2的配置和排查。 动态路由协议(OSPF): 深入学习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理解其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机制、区域(Area)概念、DR/BDR选举过程。掌握OSPF的配置,包括网络类型、接口开销、邻居建立等。 ACL(访问控制列表): 学习ACL的概念和类型(标准ACL、扩展ACL),理解其在网络安全和流量控制中的作用。掌握ACL的配置,并学会将其应用于路由器接口,实现流量的过滤和控制。 NAT(网络地址转换): 理解NAT的目的和工作原理,掌握PAT(端口地址转换)、静态NAT和动态NAT的配置。了解NAT如何解决IPv4地址枯竭问题,并实现私有网络与公有网络的通信。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学习DHCP的工作原理(DORA过程),掌握如何在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务器,为客户端动态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第四部分:网络服务与故障排除 DHCP客户端配置: 学习如何在思科设备上配置DHCP客户端,使其能够从DHCP服务器获取IP地址信息。 DNS(域名系统): 理解DNS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学习SNMP的基本概念,包括OID、Manager、Agent、Trap等。了解SNMP在网络监控和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故障排除方法: 学习系统化的网络故障排除思路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排查命令(如`ping`、`traceroute`、`show ip interface brief`、`show ip route`、`show vlan brief`等),并学会如何结合拓扑图和排查命令,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问题。 IPv6基础(可选但推荐): 简单介绍IPv6的优势和基本地址类型,为未来网络发展打下基础。 本书适合人群: 零基础IT爱好者: 希望进入IT行业,了解网络知识,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初学者。 在校学生: 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网络基础知识以应对课程和考试。 IT技术人员: 希望提升网络技能,考取CCNA认证,以便在现有岗位上获得晋升或转型的网络技术人员、系统管理员、帮助台支持人员等。 系统集成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工程师: 需要深入理解思科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技术人员。 准备参加CCNA认证考试(ICND1)的考生: 本书是您备考的理想选择,能够系统地覆盖考试所需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 理解和描述基本的网络概念、协议和技术。 配置和验证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 部署和管理VLAN,并配置Trunking。 理解和配置IP寻址方案,包括子网划分。 配置和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 配置和理解访问控制列表(ACL)以实现基本的安全策略。 配置和理解NAT和DHCP等网络服务。 掌握基本的网络故障排除步骤和工具。 为通过CCNA认证考试(ICND1)做好充分准备。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您通往成功网络工程师之路的伙伴。立即开始您的学习之旅,构建属于您的网络技能版图!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网络技术离我太遥远了,那些命令就像天书一样。但《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幽默风趣,有时候读着读着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他把一些枯燥的技术知识,比如NAT、ACL等等,都讲得生动有趣,让我觉得学习不再是件痛苦的事情。我记得在讲到ACL的时候,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把ACL比作一道门上的锁,可以根据不同的钥匙(规则)来决定谁能进,谁不能进,一下子就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比较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纸张的质量也很好,摸起来很有质感。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些“小贴士”和“陷阱提示”,这些都是作者在多年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走弯路,更快地掌握知识。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习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指导着我前进。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竟然能对网络技术产生这么浓厚的兴趣,这一切都归功于这本书。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极强的实践指导性。很多技术书籍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但《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却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作者提供的配置案例非常贴近实际工作场景,涵盖了各种常见的网络故障排除和配置需求。我尤其喜欢书中的实验部分,每一个实验都设计得非常巧妙,让我们能够亲自动手去配置和验证所学知识。书中提供的实验拓扑图清晰明了,而且对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需要输入的命令、预期达到的效果以及如何判断实验是否成功。我跟着书中的实验一步步操作,感觉就像在真实的网络环境中进行练习一样,大大增强了我的实操能力。我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比单纯地阅读理论知识要有效得多,能够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排错的技巧和思路,当实验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找到原因并解决。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让我学会了CCNA ICND1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独立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让我对未来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我一直对网络技术很感兴趣,特别是思科设备,但感觉入门有点难。在网上搜了很多资料,看得我头晕眼花,直到我遇到了这本《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我是在一个技术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的,说是非常适合新手入门,内容详实,讲解清晰。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果然名不虚传!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太多枯燥的技术术语,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实际的例子来解释复杂的概念。比如,在讲到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时候,作者不是直接给出一堆公式,而是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的作用和关系。而且,书中的图示也特别丰富,各种拓扑图、配置截图都做得非常清晰,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每一个操作步骤。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后都会有相关的练习题,让我能够及时巩固所学,而且题目类型也很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甚至还有模拟配置题,非常贴合实际考试的要求。我感觉这本书不仅让我掌握了CCNA ICND1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投入两三个小时,就基本掌握了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并且能够自信地去做一些简单的网络配置了。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结构设计真的太合理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网络技术的书籍,但很多都显得杂乱无章,让人找不到重点。但《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路线图,一步一步地引导你前进。从最基础的网络概念,比如OSI模型和TCP/IP模型,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再到VLAN、STP、RIP等进阶内容,每一个章节都衔接得非常自然,不会让你觉得生硬或跳跃。作者的逻辑思维非常清晰,他总是先讲清楚一个概念的原理,然后才会深入讲解如何配置和应用。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每一个命令的讲解都非常到位,不仅仅是告诉你要输入什么命令,还会详细解释这个命令的各个参数的含义以及它们的作用,甚至还会列出一些常见的错误配置和如何排除故障。这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且,这本书在内容上也覆盖得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ICND1考试的所有考点,我感觉只要把这本书吃透了,考试基本就没问题了。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某些关键概念时,会反复强调,并且通过不同的角度来阐释,确保你能够真正理解。

评分

坦白说,我以前对网络配置一直感到非常头疼,觉得那些命令太复杂,难以记忆。但是,自从我开始阅读《CCNA学习指南:Cisco网络设备互连(ICND1)(第4版)》之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作者非常擅长将复杂的技术概念分解成易于理解的部分,并且提供大量的示例来支撑。他不仅仅是罗列命令,而是会深入讲解每一个命令的背后逻辑,以及它如何影响网络的行为。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在讲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时,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路由协议,而是先从最简单的静态路由开始,然后逐步引入动态路由的概念,并且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展示了不同路由协议的优缺点。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小技巧”和“陷阱提示”,这些都是作者多年经验的总结,能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育者,他能够准确地把握学习者的心理,用最有效的方式帮助我们掌握知识。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对网络技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并且让我觉得学习CCNA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评分

乘便宜来一套

评分

在京东买书最辣级,客服吃屎的玩意。

评分

很不错的东西~~非常好用~~~~

评分

外包装很差,封面有划痕。看着不是新书。

评分

。。。。。。。。。。不错

评分

新版,icnd2为什么没有。

评分

看着有点吃力的样子

评分

发货速度够快,书也不错

评分

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