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运用了文献对读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数字收集法和排除法等研究方法,使研究取得创新性进展,对明正德年间迄今五百年来闽北政和方言音系的演变轨迹作出系统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和清光绪本《六音字典》的音系性质问题,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来考证明正德年问、清光绪年间以及现代政和方言音系渐进变移的过程,这是闽方言史最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课题。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福建闽北地区的历史概况
第二节 福建闽北地区的地理概况
第三节 福建闽北地区的方言概况
上编 明本《六音字典》研究
第一章 明本《六音字典》作者、成书时间及其音系性质
第一节 明本《六音字典》作者及其成书时间
第二节 明本《六音字典》声母系统及其拟音
第三节 明本《六音字典》韵母系统及其拟音
第四节 明本《六音字典》声调系统及其讨论
第五节 结论
第二章 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来源考
第一节 “立”母考
第二节 “比”母考
第三节 “求”母考
第四节 “气”母考
第五节 “中”母考
第六节 “片”母考
第七节 “土”母考
第八节 “全”母考
第九节 “人”母考
第十节 “生”母考
第十一节 “又”母考
第十二节 “名”母考
第十三节 “言”母考
第十四节 “出”母考
第十五节 “向”母考
第十六节 结论
第三章 《广韵》声母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的历史层次
第一节 中古唇音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研究
第二节 中古舌音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研究
第三节 中古牙音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研究
第四节 中古齿音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研究
第五节 中古喉音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研究
第六节 中古半舌半齿音与明本《六音字典》“十五音”对应研究
第七节 结论
第四章 明本《六音字典》阳声韵的历史层次研究
第一节 《六音字典》阳声韵字与《广韵》阳声韵字对应比较研究
第二节 《广韵》阴声韵字在《六音字典》裹读作阳声韵字
第三节 《广韵》入声韵字在《六音字典》裹读作阳声韵字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明本《六音字典》入声韵的历史层次研究
第一节 《六音字典》入声韵字与《广韵》人声韵字对应比较研究
第二节 《广韵》阴声韵字在《六音字典》裹读作入声韵字
第三节 《广韵》阳声韵字在《六音字典》裹读作入声韵字
……
中编 清本《六音字典》(残卷本)研究
下编 明清韵书《六音字典》二种
明正德本《六音字典》(整理稿)
叁拾肆字母
十五音、六音
前言/序言
福建方言极为复杂,闽北方言更甚,且研究成果不多。该项成果发掘了明清时期两种闽北政和方言字典,即明正德本《六音字典》(1515)和清光绪本(1894)《六音字典》,前者反映的是五百年前闽北政和方言音系,后者反映的则是一百多年前政和方言音系。正德本《六音字典》比清闽北建瓯韵书《建州八音字义便览》(1795)早280年,比明末清初的《戚参军八音字义便览》(约16世纪60年代)还早40年左右,可谓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福建方言韵书。成果通过历史比较研究,深入探索五百年来福建闽北政和方言语音的演变史。其可贵之处就在于新材料的发掘与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取得突破性进展,填补闽北方音史研究的空白。
该成果运用了文献对读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数字收集法和排除法等研究方法,使研究取得创新性进展,对明正德年间迄今五百年来闽北政和方言音系的演变轨迹作出系统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该成果研究明正德本《六音字典》和清光绪本《六音字典》的音系性质问题,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来考证明正德年问、清光绪年间以及现代政和方言音系渐进变移的过程,这是闽方言史最具挑战性和前沿性的课题。
总之,本人认为,该成果能很好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明清两种方言文献,提出新的重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取得突破性和创新性成果;阐述的理论前提科学,研究思路系统缜密,概念明确,逻辑严密;体例规范,引用有序。该成果研究十分复杂,数据的搜集与处理难度颇大;该项成果对解决闽方言史研究的最新手段与理论探讨问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本人郑重推荐书稿《新发现明清时期两种福建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希望早日出版。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明清闽北方言韵书手抄本音系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