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中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由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一线教师编写。
本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2010、计算机网络基础、常用工具软件、信息系统安全与职业道德。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侧重于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叙述,注重基本操作的训练。
陈树平,商丘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在《企业科技与发展》发表论文一篇。曾多次荣获“十佳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教育工作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1.1.1 计算机的发展
1.1.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1.3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1.1.4 计算机的特点
1.1.5 计算机的应用
1.1.6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1.2.1 数制
1.2.2 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
1.2.3 数值数据的表示
1.2.4 计算机中非数值数据的表示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1 计算机硬件系统
1.3.2 计算机软件系统
1.3.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
1.4.1 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4.2 微型计算机的组织结构
1.4.3 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
1.5 计算机常用的外部设备
1.5.1 键盘
1.5.2 鼠标
1.5.3 显示器
1.5.4 磁盘
1.5.5 打印机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键盘和鼠标操作
第2章 Windows 7操作系统
2.1 Windows 7概述
2.1.1 Windows的发展
2.1.2 Windows 7的功能和特点
2.1.3 Windows 7的安装
2.1.4 Windows 7的启动
2.1.5 Windows 7的退出
2.2 Windows 7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2.1 桌面和窗口
2.2.2 菜单、工具栏和对话框
2.2.3 剪贴板
2.3 文件管理
2.3.1 文件和文件夹
2.3.2 计算机
2.3.3 资源管理器
2.3.4 文件和文件夹操作
2.3.5 使用库和回收站
2.4 应用程序管理
2.4.1 任务管理器简介
2.4.2 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
2.4.3 应用程序的启动、切换和关闭
2.5 个性化Windows 7系统
2.5.1 开始菜单
2.5.2 任务栏
2.5.3 设置桌面小工具
2.5.4 设置桌面外观
2.6 控制面板与环境设置
2.6.1 控制面板的启动
2.6.2 硬件设备的添加与卸载
2.6.3 更改系统的日期和时间
2.6.4 显示属性设置
2.6.5 鼠标的设置
2.6.6 声音的设置
2.6.7 汉字输入法的安装、选择及属性设置
2.7 附件程序
2.7.1 画图
2.7.2 写字板
2.7.3 记事本
2.7.4 系统工具
2.8 打印机管理
2.8.1 添加打印机
2.8.2 管理打印作业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Windows 7基本操作
实验二 "计算机"的使用
实验三 "资源管理器"的操作
实验四 磁盘、应用程序及控制面板的操作
第3章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3.1 Word 2010概述
3.1.1 Word发展史
3.1.2 Word 2010的新增功能
3.1.3 Word 2010的安装、启动和退出
3.1.4 Word 2010的窗口
3.1.5 功能区的打开与关闭
3.1.6 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
3.2.1 创建新文档
3.2.2 打开文档
3.2.3 文档的输入
3.2.4 文档的保存
3.2.5 文档的查找和替换
3.2.6 文档的编辑
3.3 文档的排版
3.3.1 字符格式化
3.3.2 段落格式化
3.3.3 项目符号和编号
3.3.4 分栏
3.3.5 样式
3.3.6 模板
3.4 表格操作
3.4.1 表格的创建
3.4.2 表格的编辑
3.4.3 格式化表格
3.4.4 表格的计算与排序
3.5 图形
3.5.1 插入图形
3.5.2 设置图形的格式
3.5.3 艺术字的使用
3.5.4 文本框的使用
3.5.5 绘制图形
3.6 页面排版和打印文档
3.6.1 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3.6.2 页面设置
3.6.3 打印预览
3.6.4 打印设置与输出
3.7 视图
3.7.1 Web版式视图
3.7.2 页面视图
3.7.3 阅读版式视图
3.7.4 大纲视图
3.8 其他功能
3.8.1 邮件合并
3.8.2 域
3.8.3 宏
3.8.4 超链接
3.8.5 索引和目录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10
4.1 Excel 2010概述
4.1.1 Excel 2010的启动和退出
4.1.2 Excel 2010的工作界面
4.2 工作簿与工作表
4.2.1 工作簿
4.2.2 工作表
4.3 基本操作
4.3.1 使用单元格
4.3.2 输入数据
4.3.3 编辑单元格数据
4.3.4 设置单元格格式
4.4 公式与函数
4.4.1 公式的基本操作
4.4.2 引用单元格
4.4.3 插入函数
4.5 建立数据清单
4.6 数据的排序、筛选与汇总
4.6.1 数据排序
4.6.2 数据筛选
4.6.3 数据分类汇总
4.7 创建图表
4.8 页面设置和打印
4.8.1 页面设置
4.8.2 打印工作簿
4.8.3 打印图表
4.9 在Web环境下使用Excel 2010
4.9.1 创建超链接
4.9.2 发布工作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工作簿的创建与编辑
实验二 工作簿的创建与图表编辑
第5章 中文版PowerPoint 2010操作基础
5.1 PowerPoint 2010概述
5.1.1 PowerPoint 2010的操作界面
5.1.2 PowerPoint 2010的视图方式
5.1.3 创建演示文稿
5.2 幻灯片的编辑
5.2.1 编辑幻灯片
5.2.2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
5.3 幻灯片的美化
5.3.1 使用图片
5.3.2 使用艺术字
5.3.3 使用图示
5.3.4 使用表格
5.3.5 应用主题
5.3.6 设置幻灯片背景
5.3.7 应用母版
5.4 幻灯片的动画效果
5.4.1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5.4.2 对象动画
5.4.3 编辑动画效果
5.5 创建交互式演示文稿
5.5.1 添加超链接
5.5.2 添加动作按钮
5.5.3 隐藏幻灯片
5.6 设置幻灯片放映方式
5.7 放映演示文稿
5.8 打包成CD
5.9 页面设置和打印
5.9.1 页面设置
5.9.2 打印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幻灯片的制作与修饰(1)
实验二 幻灯片的制作与修饰(2)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6.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6.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6.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6.1.4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6.2 Internet基础知识
6.2.1 Internet的发展
6.2.2 Internet在中国
6.3 Internet网络地址
6.3.1 TCP/IP协议
6.3.2 IP地址
6.3.3 域名系统
6.3.4 URL地址和HTTP
6.4 Internet上网
6.4.1 通过宽带路由器共享ADSL上网
6.4.2 通过代理服务器共享ADSL上网
6.4.3 通过Internet连接共享实现共享ADSL上网
6.5 Internet的基本服务
6.5.1 收发电子邮件
6.5.2 网上远程登录
6.5.3 网上信息传输
6.5.4 网上信息公布
6.5.5 万维网
6.6 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
6.6.1 Internet Explorer的组成
6.6.2 Internet Explorer的设置
6.6.3 Internet Explorer的基本功能
6.7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6.7.1 网络安全概念
6.7.2 网络安全风险表现
6.7.3 安全防范策略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IE浏览器的使用
实验二 使用电子邮件
第7章 常用工具软件
7.1 常用压缩工具软件
7.1.1 WinRAR
7.1.2 7-Zip
7.2 常用下载工具Thunder迅雷
7.2.1 概述
7.2.2 功能特点
7.3 屏幕抓图软件
7.3.1 基本功能
7.3.2 软件的使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压缩软件的使用
实验二 迅雷软件的使用
实验三 屏幕抓图软件的使用
第8章 信息系统安全与职业道德
8.1 信息系统安全
8.1.1 信息系统安全的定义
8.1.2 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8.1.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8.2 信息安全技术
8.2.1 数据加密
8.2.2 数字签名
8.2.3 数字证书
8.3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8.3.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8.3.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8.3.3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8.3.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8.3.5 360卫士简介
8.4 防火墙技术
8.4.1 防火墙概述
8.4.2 防火墙的功能
8.4.3 防火墙的分类
8.4.4 防火墙操作系统
8.4.5 防火墙的局限性
8.5 软件知识产权与计算机职业道德
8.5.1 软件知识产权保护
8.5.2 计算机网络行为规范
8.5.3 计算机安全法律法规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实验一 计算机病毒软件的使用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对计算机发展史和前沿技术的介绍。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计算机技术是如何一步步演进到今天的,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本书梳理了计算机的诞生、发展里程碑,从早期的机械计算器到现代的微处理器,再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每一段历史都讲述得清晰而引人入胜。它让我对计算机科学的脉络有了宏观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且,书中还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当前热门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让我对这些前沿领域有了初步的概念和理解,比如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大数据有什么样的应用价值,云计算又如何改变了我们的IT基础设施。虽然这些只是“基础”,但它就像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计算机世界,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在数据库原理和应用部分的讲解,简直是把一个看似深奥的领域变得通俗易懂。我一直对数据管理感到好奇,但总觉得数据库是专业人士才能玩转的东西。这本书从最基础的数据组织方式开始,比如文件和记录,然后引出了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解释了表、字段、记录、主键、外键等核心概念。它还详细介绍了SQL语言的基础语法,包括查询(SELECT)、插入(INSERT)、更新(UPDATE)和删除(DELETE)等操作,并且给出了非常多的小案例,让我能够跟着书中的步骤一步步地在数据库中进行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数据的增删改查。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比如范式理论,虽然讲得不深,但足以让我明白为什么数据库需要被精心设计,以及如何提高数据的效率和一致性。这对于我未来可能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场景,是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评分在信息安全和网络技术这个章节,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尤其大。以前我总觉得网络安全离我很遥远,只是一些新闻里才会出现的事情。但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才意识到,我们每天使用的互联网背后隐藏着多少潜在的风险,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它详细讲解了网络的基本协议,比如TCP/IP,让我们理解数据是如何在网络中传输的,以及其中的安全漏洞在哪里。关于病毒、木马、网络攻击的介绍,也让我对这些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听闻。最重要的是,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安全防护建议,比如如何设置强密码、识别钓鱼网站、保护个人隐私等等,这些都是我日常生活可以直接应用的。它还介绍了加密解密的基本原理,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足以让我对信息加密的重要性有个感性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信息安全有了系统性的认知,也提高了我的警惕性。
评分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我对计算机世界的新认知!作为一名文科生,之前我对计算机的了解仅限于日常使用,觉得它是个黑盒子,怎么运行的、背后有什么原理,对我来说都是云里雾里。拿到《大学计算机基础》,我本来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没想到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异常清晰,从最基础的二进制、数据存储,到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再到网络通信的搭建,都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来解释。特别是讲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部分,我以为会枯燥乏味,结果作者用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排队买票、整理书架,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不同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和算法的效率。这本书不像某些教材那样堆砌概念,而是循序渐进,每章知识点都环环相扣,读起来非常顺畅。而且,它还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构成,让我终于明白CPU、内存、硬盘这些名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对于我这样完全没有计算机背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救星,让我不再畏惧这个看似复杂的领域,反而激发了探索的兴趣。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写真的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考虑。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编程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那些看不懂的代码和抽象的概念。这本书在讲到程序设计的部分,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代码,而是先从逻辑思维、算法设计入手,逐步引导我们理解程序是如何一步步解决问题的。它详细讲解了变量、常量、运算符、控制结构(选择、循环)等基本概念,并且给出了大量的代码示例,这些示例都非常贴近实际应用,比如简单的计算器、猜数字游戏等等,让我能立刻动手实践,看到自己的代码运行起来,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而且,书里还特别强调了调试的重要性,教我们如何发现和修改程序中的错误,这一点对我来说太实用了,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代码写出来却跑不通”的问题。此外,它还介绍了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些基础思想,虽然没有深入讲,但足以让我对这种更高级的编程范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我后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分没有什么事情了说的哈哈还
评分书挺好的 用着不错。
评分很好,。。。。。。。。
评分好
评分给儿子买的
评分对于初学者应该还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很不错的!
评分京东的速度无人可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